第142章 向卫汝贵学习

袁世凯左手捧着前旨,右手捧着后旨,脸上似笑非笑,似怒非怒,表情极为古怪。这也怪不得袁世凯,如果按照前旨,他这个钦差大臣就应该是一副笑脸,而按照后旨,他就应该是声色俱厉,可他手里同时捧着两道态度截然不同的旨意,所以,袁世凯的脸色,也无法固定下来。

“周宪章领旨!”袁世凯喝道。

“我领哪道旨?”周宪章问道。

“你是个聪明人,该领哪道旨,还需要我告诉你吗?”袁世凯说道。

周宪章一把抢过袁世凯左手的懿旨:“臣周宪章领旨谢恩!”

袁世凯顺手把右手的懿旨揣进袖口,顿时春光满面,周宪章拿了前旨,袁世凯自然要按照前旨的意思,露出一脸的喜色:“恭喜周总兵!”

周宪章捧着懿旨,一脸的狐疑:“袁大人,太后这是什么意思?”

袁世凯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道:“周总兵,卫汝贵是怎么死的?”

周宪章心头一惊,显然,有人打了他的小报告,而且,这个人就在他的章字营中,看来朝廷已经完全掌握了他杀死卫汝贵的情况。

“卫汝贵不是什么忠臣!他没有向日本人开过一枪,一路却是劫掠百姓,无恶不作,到了义州城下,官报私仇,向自家兄弟开枪,打死了毅军兄弟五十多人……”周宪章把卫汝贵做的恶事详细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卫汝贵罪该万死,卑职杀了他,是为民除害!”

“大胆!”袁世凯喝道:“盛军统领卫汝贵,忠心报国,奋勇杀敌,身先士卒,与日寇血战,不幸光荣牺牲,朝廷认为,卫将军汝贵,是我大清国将领的楷模!朝廷追封卫汝贵为一等伯,赏黄马褂,并将其事迹遍告天下,现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向卫汝贵同志学习的高氵朝!朝廷也派出了卫汝贵英模报告团,在全国宣讲他的英雄事迹。广大臣民被卫汝贵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卫汝贵的精神,化悲痛为力量,为大清国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袁大人,这恐怕……”

袁世凯低声说道:“周总兵,你是个聪明人,朝廷对卫汝贵已有定论,你对卫汝贵的看法,必须与朝廷保持高度一致!尤其是要与太后老佛爷保持高度一致!”

袁世凯的话,周宪章听着耳熟,在二十一世纪的新兵营,教官就是这么一副腔调。看来,历史在发展,但有些东西,似乎永远不会改变。

“可是,卫汝贵的的确确是卑职杀掉的!”周宪章说道。

“错!”袁世凯喝道:“卫汝贵是战死在战场上!他和左宝贵一样,都是我大清国抵御外来侵略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必将与岳飞文天祥一样流芳百世!周宪章,你一定要记清楚,今天你从我这里领的是太后的前旨!至于后面那道懿旨,我袁某人就当没看见!但是,你一定要明白,太后老佛爷心里明镜一般!”

周宪章这才明白过来,太后老佛爷同时发出两道截然相反的旨意,是要周宪章明白,她非常清楚卫汝贵是怎么死的!她也非常知道该怎么对待周宪章!

卫汝贵已经被朝廷尊表为民族英雄,他是死在日本人手里,与周宪章无关。但是,如果有一天,周宪章胆敢不服从朝廷,或者,不服从太后老佛爷,她就可以把这笔账翻出来!

如果百姓们知道,民族英雄卫汝贵是被周宪章杀掉的,周宪章就成了秦桧了!到那时候,不用朝廷动手,老百姓用吐沫都能把周宪章淹死!

玩政治,太后老佛爷是大清国第一把好手,别说是周宪章这个愣头青,就是曾国藩李鸿章也不是她的对手。

周宪章胆战心惊,大清国的政治,水太深了!

袁世凯说道:“周总兵请起,请坐,本钦差还有重要事宜要和周总兵商议。”

周宪章站起身来,坐在椅子里,问道:“袁大人请说。”

袁世凯回坐到长几后,说道:“周总兵是否深刻领会了太后的懿旨?”

周宪章拱手说道:“袁大人放心,太后的意思,卑职完全明白。”

“当真明白?”

周宪章点头:“太后不是说过了吗?‘望周宪章紧密团结在以哀家为核心的朝廷周围’。”

“聪明!果然聪明!”袁世凯大喜:“太后没有看错人!”

圣旨与懿旨,口气自然不同,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结尾处的那一句话上。

圣旨是说“紧密团结在以‘皇上’为核心的朝廷周围”,而懿旨是说“紧密团结在以‘哀家’为核心的朝廷周围”!

一个皇上,一个哀家,大清国的两位最高领导人,对周宪章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周宪章心中忧虑,他莫名其妙地卷入了大清国最高权力之争!

政治.斗争往往比战争更加残酷!也更加难以应付。

战争是有规律的也是有规则的,一个人只要按照战争规则行事,就算不能取胜,也不会惨败。

而政治是没有规则的!政治.斗争讲的是不择手段!

尤其是皇权下的政治,其残酷程度,远远高于战争。

战争允许投降,允许缴枪不杀。

而皇权政治则是要将对手斩尽杀绝,哪怕是骨肉兄弟!

周宪章不懂政治,更不懂皇权政治。但他知道一点,皇上和太后,两边他都惹不起!

周宪章心中哀叹,大清国正面临日本人的疯狂进攻,战争已经烧到了鸭绿江畔,而大清国的最高权利者,还在争权夺利!

周宪章沉吟不语,袁世凯看在眼里,暗暗点头。

对于大清国的朝廷政治,袁世凯心中如明镜一般。每一个臣子,都必须在太后与皇帝之间做出选择,要么加入帝党,要么加入后党,要想脚踏两只船,最后的结果定然会死得极其难看!

然而,要在帝党与后党之间做出选择,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表面上看,太后垂帘训政,皇帝有名无权,当臣子的当然应该选择加入帝党,向太后效忠。

但是,谁都知道,皇帝年青,太后年老,太后总会先皇帝一步登天。如果入了后党,一旦太后宾天,皇上岂能放过他!

可是,大家也知道,太后身体康健,宾天的日子遥遥无期,这个时候入了帝党,还没到皇上亲政,太后就能要了他的命!

所以,谁也不原意在太后与皇帝之间做出选择,但谁也不得不做出选择!

这是大清国王公大臣们最大的无奈。

袁世凯自己也不想做这样的选择,他是被慈禧太后硬生生拉进后党的。

所以,当袁世凯看见周宪章夹在太后与皇帝之间左右为难,他对年青的周宪章极为同情。

在没有来到义州之前,袁世凯并没有把这个周宪章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周宪章在朝鲜所取得的战绩,一半来自运气,一半来自虚报。这是大清国军官邀功请赏惯用的伎俩。

朝鲜东学教发动暴.动,日本人登陆朝鲜的时候,身为大清国驻朝鲜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就断定,一旦清日开战,清军不是日军的对手——日军已经完成了现代化,而清军还是一支中世纪军队。

他不相信,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能够率领一支中世纪军队战胜击败现代化的日本军队。要知道,日本军队的装备和训练水平甚至超过了俄国人,与德国军队也没有多少差距。

然而,从北京城来到义州,一路之上的所见所闻,使得袁世凯对周宪章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袁世凯不像那晋,那晋一路上只想着见徒儿,而袁世凯一点也没闲着,他利用一切时间,考察沿途民情和军情。

在九连城,他见到了从朝鲜败退回来的聂士成,以及一直驻守在九连城的四川提督宋庆。

这两位都是久经战阵的高级将领,而且,他们的人品在大清国是公认的,他们不是阿谀奉承之徒。

两人都对周宪章赞不绝口。

第44章 苦肉计穿帮第94章 战场照片第88章 血战坊主山第14章 机会第5章 放空枪第183章 总理大臣第230章 一方霸主第116章 战与和第51章 内外交困第76章 巧遇第214章 殴打知府第103章 骁骑营第56章 羽翼零落第13章 纲常礼义第254章 皇天集命!第230章 所谓文明第55章 砍头祭灵第227章 生孩子的秘密(二)第256章 马克沁第35章 完败!第150章 武装商馆第91章 上海道第199章 刺客第177章 奴才与主人第51章 奸细第232章 国家利益第138章 朝廷大忌第159章 一报还一报第243章 走投无路第217章 分道扬镳第3章 生不逢时第179章 谍中谍第245章 全民教育第47章 闷战第123章 孤独的黄虎第110章 脱逃第51章 奸细第243章 走投无路第242章 夫人们很忙第203章 爆料第130章 断指第16章 努力争当劣等生第197章 突击第74章 元帅军魂第12章 靠山垮了第63章 疯子第19章 洋务与清流第243章 走投无路第77章 革命党人第129章 天音第212章 拯救弱女梅里溪第102章 进园子第61章 补妆第162章 变脸第1章 登陆第199章 刺客第250章 天地之大唯一人第67章 孤城第254章 皇天集命!第71章 上海滩第237章 东床快婿第244章 旅顺口第34章 陷阱第84章 脚夫当兵第259章 竞选总统第233章 战败赔偿第27章 格格在洗澡第114章 巧芸馆第211章 衙内行径第208章 倒赚一把第102章 倒打一耙第5章 放空枪第255章 谁的指令?第176章 小翠第263章 除夕(三)第50章 如鲠在喉第230章 所谓文明第251章 中了埋伏第6章 二龙山第233章 战败赔偿第21章 不务正业第237章 实业第一人第120章 集结第217章 哭拳第50章 皇上病危第25章 围城第52章 顶缸第206章 谁来保卫家第247章 迁都第184章 南北夹击第182章 屠城第105章 死无对证第229章 台朝总督第121章 出征第13章 纲常礼义第81章 战争时期的爱情第171章 消失的军魂(一)第257章 后路第240章 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