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不幸中的万幸

韩令准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摸清从大宁江到安州城十五公里的路程,搞清楚是否有日军驻守,并探明行军路线。第二,在天黑之前混入安州城,摸清安州守军的部署,以便里应外合。

韩令准的部队没有携带枪支,突击部队中,只有冯国璋的师直属营装备齐全,而韩令准的401营只有冷兵器。

不过,401营全是朝鲜人,且全是东学教徒,熟悉朝鲜的风俗人情。而且,安州也曾经是东学教的一个据点,韩令准打算进入安州城后,与以前的东学教徒们取得联系,鼓动东学教在城内发动起义,接应城外的攻城部队。

韩令准自信,在安州城内,可以召集至少五百教众,加上他所率领的一个连,总兵力达到近八百人。韩令准准备用大部分兵力占领安州西门,打开城门,放后续部队入城。以少部分兵力牵制驻守在观海楼一带的守军主力,待后续部队入城后,向观海楼发起总攻,一举消灭守城日军。

这一计划看似稳操胜券,然而,韩令准失手了。

渡过大宁江之后,先遣队一路倒也顺利,从江畔到安州城,没有发现日军,倒是有一些朝鲜官军,这些官军无精打采,毫无戒心,韩令准顺利到达安州城西门,守卫西门的,是日军的一个小队,在朝鲜官军的协助下盘查行人。

日军和朝鲜官军对行人的盘查并不严格。日军在朝鲜势如破竹,从南到北横扫整个朝鲜。如今,日军占领了朝鲜全境,只剩下鸭绿江边一个小小的义州还在清军手里。而朝鲜官军已经接受大韩皇帝的诏书,与日军合作。只剩下少数不肯臣服的朝鲜人还在抵抗,但抵抗力量微乎其微。

而溃败后的清军,没有勇气也没有实力对日军展开反攻,种种迹象表明,清军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反攻朝鲜,清军的朝鲜战略,已经转变成了鸭绿江防守战略!也就是说,清军全力保卫鸭绿江以西的满洲,那里是大清国的宗社所在地,大清国已经放弃了朝鲜。

日军从大本营到驻朝部队的每一个士兵,都乐观地认为,朝鲜战争已经结束了,至于混成旅团的突进,那不是朝鲜战争,而是向满洲进军的先期作战。

安州距离鸭绿江尚有上百公里路程,这里的战争气氛早已烟飞云散,金弘集在安州采取的是和平建设方略,这个方略得到了日本人的赞同,民政大权全部交给了朝鲜人,日本驻军的任务,也变成了维护地方治安。

在这样的气氛下,安州城守备松懈。日军主要集中在观海楼周边的军营中,只派出小股部队协助朝鲜官军维护城门治安。

韩令准和他的部下很容易就骗过了城门的守军,混进了安州城。

进入安州城后,韩令准马上与城内的东学教联系,召集人马,准备行动。

然而,这个环节出了严重问题!

不管是周宪章还是韩令准都没有料到,安州知府,也就是安州城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东学教的前军师卢文俊!

卢文俊之所以能够获得金弘集的赏识,就是因为,他利用自身的东学教背景,招抚了大量东学教徒与朝廷合作,与朝廷合作就是与日本人合作!

东学教原本是反朝廷的,战前,东学教与朝廷签订了《全州和约》,东学教与朝廷的关系趋于缓和,一些东学教众对朝廷的态度发生转变。

崔时亨死后,东学教没有了教主,周宪章手里有骊铁,但他扔掉了骊铁,拒绝担任东学教教主。此时的东学教分崩离析,各坛各口各自为政,他们虽然打着东学教的旗号,但是,很多东学教徒与以往的东学教毫无相通之处。

安州本是富庶之地,民众与官府有矛盾,但并不尖锐。东学教在这一带有活动,但教众与朝廷的矛盾并不像其他地区那样势不两立。卢文俊以东学教军师的身份入住安州,原本就能够得到不少东学教众的应和,加上金弘集在安州实行和解政策,安州东学教很自然地偏向了朝廷。

卢文俊利用他在东学教的影响,获得了安州东学教徒们的支持。杀害教主崔时亨的事,那是发生在封魂谷,对于远在各地的教众而言,是一件很遥远且死无对证的事,卢文俊很容易就糊弄过去。

在安州东学教的支持下,卢文俊帮助金弘集稳定了安州局势,顺利完成了权力交接,从而获得了金弘集的赏识。

在这种情况下,韩令准试图借助安州东学教发动起义,他是找错了人。

结果,当韩令准来到安州东学教分坛,他的行踪立即被报告给了卢文俊。

卢文俊立即率领安州城的朝鲜官军,包围了韩令准的驻地。

幸好,跟随韩令准入城的一个连散在城中各处,在韩令准的驻地,只有跟随韩令准入城的十几个亲兵卫队。

韩令准却也聪明,慌乱之中,命令卫队停止抵抗,向卢文俊投降。

韩令准向卢文俊交待,他是奉教主周宪章之命,前来安州刺杀卢文俊,为死去的前教主崔时亨报仇。

韩令准的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卢文俊知道周宪章率军在义州与日军对抗,他也知道周宪章被教众们奉为教主。身为教主,当然要为前教主报仇,否则,无法安抚教众。

卢文俊也担心周宪章亲自率军前来安州,不过,这个担心可能性不大。混成旅团大举北进,义州危在旦夕,周宪章自顾不暇,应该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义州。

所以,卢文俊基本上相信了韩令准的话。不过,卢文俊还是不敢大意,把韩令准的事报告给了驻安州的日军警备司令部。

担任警备司令部司令的是日军中佐藤野麻生,他本是混成旅团的一个大队长,混成旅团北进途径安州的时候,留下了一个中队,与原有的两个中队日军合并为安州警备部队,由藤野麻生统一指挥。

三个中队,加上安州兵站,日军在安州总共有八百多人,配备山炮三门,负责安州城防。

藤野麻生接到卢文俊的报告,也不相信清军大举进攻安州,他同意卢文俊的看法,韩令准进入安州的目标是卢文俊。之所以有这样的共识,还有一个原因,韩令准带来的,全都是东学教教徒,卢文俊都认识。

藤野麻生唯一不放心的是,除了韩令准和他那十几个部下,安州城里和城外,可能还有韩令准的人。所以,他命令日军出动,在朝鲜官军的协助下,进行全城大搜捕。

与此同时,藤野麻生派出一个小队的五十多名日军连夜出城,前往大宁江畔进行搜索警戒,以防万一。

一个晚上的大搜捕,不断有401营的士兵被逮捕或者被击毙,但是,幸运的是,藤野麻生始终没有将这一情况报告给胎里峰下的青木源。

他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东学教的一次冒险行动,他没有把韩令准与章军联系起来。

对于日军而言,这是一个重大失误。对于周宪章而言,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第109章 千里迢迢第180章 从元老到罪人第44章 内斗第3章 从天而降的炮弹第86章 炮兵第116章 战与和第61章 出殡第127章 夺权(一)第14章 赌人头第15章 强行收徒第185章 实力说话第103章 骁骑营第228章 又见哭泣的新娘第225章 哭泣的新娘第87章 两股势力的较量第107章 囚徒第214章 殴打知府第166章 陷阱?第221章 杀官第126章 吞并第191章 义勇队第249章 师长失踪第237章 东床快婿第218章 规格不够!第112章 血书第200章 小算盘第225章 哭泣的新娘第6章 二龙山第151章 设伏第2章 大本营第175章 制衡之术第115章 决斗第202章 名号之争第261章 贼心第119章 马尾军港第23章 平壤光复第231章 战败者第225章 哭泣的新娘第40章 信仰的垮塌第177章 奴才与主人第165章 归服第249章 改朝换代?第164章 人头第118章 后党变帝党第115章 决斗第245章 比战争更为沉重第6章 光绪年第201章 干预朝政第196章 耻辱第54章 停战第261章 除夕一第141章 懿旨第133章 为亲家母报仇第185章 实力说话第15章 强行收徒第147章 白鹿寨第195章 俄罗斯商人第223章 媾和的筹码第236章 无法挣脱的失败第247章 迁都第43章 捡回一条命第174章 郑成功第二第84章 脚夫当兵第93章 健忘的皇上第220章 老兄弟第39章 最后的晚餐第111章 你是团长!第73章 风尘女子第189章 来历不明的军火商第166章 狂怒的军魂第50章 皇上病危第245章 全民教育第253章 仇人相见第169章 观海楼第155章 七杀令第64章 尴尬的奔逃第16章 来历不明的军火第85章 神枪第199章 刺客第156章 骑兵第175章 制衡之术第70章 生命代价第41章 煤烟第86章 自立军第187章 服务第136章 圣人云第101章 远去的硝烟第237章 实业第一人第48章 空城第17章 官官相护第231章 战败者第18章 脚踏两只船第174章 花园口第134章 天上掉下个皇叔第218章 规格不够!第13章 纲常礼义第221章 夜色中的仙子阿第13章 强攻黄金山第26章 反水第264章 除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