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革命圣地

“打住打住!”周宪章斥道:“张作霖你个狗日的,要把咱妈搞成黄世仁他妈呀!”

“黄世仁他妈怎么过日子的,小弟不知道。”张作霖说道:“不过,小弟知道,三品大员的妈,就该这么过!何况,咱妈有两个正三品的儿子!如果不这样,咱俩会被别人耻笑的!”

周宪章点头:“你这么一说,也有一定道理。不过,这房子坚决不能拆!”

“大哥!”张作霖皱眉:“我都说过了,这破房子不拆,社会正义就不能得到伸张,正能量就不能充分体现!”

周宪章摇头:“兄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正因为要伸张正义,体现正能量,这房子就不能拆!”

“大哥此话怎讲?”

周宪章正色说道:“咱妈的草房虽然破旧,但是,据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啥叫历史意义?”张作霖一脸的懵懂。

周宪章正色说道:“这房子,是咱妈、咱妹妹巧儿和咱弟弟赵小满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地方!也是咱哥俩相遇相知结为生死兄弟的地方!如今,咱哥俩成了三品大员,小满也成了抗击日寇的大英雄!现在,这破房子就不叫破房子了!”

“那叫什么?”

“叫革命圣地!我们应该将房子加固打扫,保持原样,咱妈用过的锅碗瓢盆,都要摆在原地,不能随意挪动,房屋里挂上抗日英雄赵小满的画像,房门上挂一块匾,上书‘抗日英雄赵小满故居纪念馆’。向全社会开放参观,当然了,要收取合理的门票费,我看定在一两银子一位,比较合理。也可以上报朝廷,将纪念馆开辟成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朝廷下旨,要求全国各地童生必须参观,门票费由当地教育部门统一支付……”

“大哥!”张作霖急忙说道:“一两银子一位,全国童生少说也有一百万,咱们至少可以赚一百万两银子!”

“赚钱不是主要的!”周宪章正色说道:“主要是向广大青少年灌输爱国主义精神,开展励志教育!呐,这么个破房子里,竟然出了一位抗日英雄、一位朝廷三品大员和一位黑社会大佬,你想想,广大童生看到这一情形,他们会怎么做?”

“他们一定会更加刻苦努力学习读书!”张作霖说道。

“说的对!”周宪章说道:“这间破房子告诉青少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这间破房子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弘扬了民族精神,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无价之宝!你强拆无价之宝,该当何罪?”

张作霖大汗淋漓:“大哥思想深邃,高瞻远瞩,令人敬佩!小弟鼠目寸光,只想着让老娘过上好日子,却没想到教育广大青少年,小弟的境界比起大哥,差十万八千里啊!”

周宪章说道:“呐,现在,马上停止强拆,已经拆毁的部分,要恢复原样,修旧如旧。当然了,这个地方将要变成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咱妈也不能住在这里了。把咱妈接到中安堡去,也是当务之急。咱们就不啰嗦了,马上动身。”

“是!大哥!”

张作霖招呼众团丁,把拆得乱七八糟的院子收拾干净,抬起黄花梨交椅,连同秦氏老太太一起,抬往中安堡。

这一路上,为了传递孝敬父母的正能量,张作霖,命人赶制了一面大旗,上书“奉母还家”,团丁们前呼后拥,乐队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引来无数百姓围观。张作霖又命几个伶牙俐齿的团丁,沿途散发传单,向百姓宣传孝敬老人。

回到中安堡后,安顿好秦氏老太太和赵巧儿,张作霖也没闲着,立即着手制定了一个《大清国中安堡孝敬老人管理章程》,向中安地盘上的十几个村子发布。《章程》要求,子女应该常回家看看,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谁要是不常回家看老人,就抓起来丢进中安堡的铁笼子里示众。

《章程》颁布后,中安堡附近社会风气大大净化,敬老爱幼蔚然成风。

且说周宪章把秦氏和赵巧儿送到了中安堡,张作霖虽然是个土匪,但为人义气,又不害民,现在给秦氏老太太当了干儿子,母女二人生活算是有了着落。而且,翠花自告奋勇留在老太太身边,要给老太太做个照应,那翠花为人彪悍,堪称女中豪杰,周宪章彻底放下心来。

忙了一天,到了晚上,周宪章向张作霖告辞,要连夜赶回奉天城,与赵正伦、柳英淑汇合,继续前往扎兰屯。

张作霖见周宪章要走,很是不舍,却也不敢阻拦,赶紧在聚义堂上摆上筵席,为周宪章、姚喜、郭二杆三人饯行。

众人正吃着,忽听堡子外人声吵杂。

一个团丁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团主,不好了,官军来了!”

张作霖正在给周宪章敬酒,酒碗刚举起来,被团丁打岔,心中不快,喝道:“妈的,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官军来了又怎么了,自古官匪一家!他们无非就是想要银子,去告诉他们,今晚老子没空,要银子明天来。”

奉天省土匪横行,并不是官府没有能力剿除,其实就是官匪勾结的结果,官军向来对据守各地的大团视而不见,土匪们倒也知趣,隔三差五给官军交银子,官军也指着土匪发财,双方暗通往来和睦相处。只是苦了当地的老百姓。所以,张作霖听说官军来了,毫不慌张。

团丁慌忙说道:“团主,是新民府的官军。”

张作霖一听是新民府的官军,脸色一沉,放下酒碗,对周宪章说道:“大哥,看来有点麻烦了。”

“怎么回事?”周宪章问道。

“新民府知府贾善仁,是金寿山拜把子的兄弟,妈的,不知道是哪个狗日的走漏了风声,贾善仁这是来给金寿山报仇的!”

新民府隶属奉天省,下辖台安县,中安堡就是台安县的治下。

新民府知府贾善仁原本是个背时的商人,也不知是他手气背还是手段差,做什么亏什么,做了几年买卖,一分钱没赚到,家当亏了个一干二净,流落在新民府,乞讨为生。

五年前,贾善仁结识了金寿山。

那时的金寿山还是个流贼,手下只有七八个人两三把大刀,流窜于辽西一带,居无定所四处流窜,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贾善仁亏了本钱,落得个身无分文,流落在新民府。两人也算是患难之交。

这金寿山倒也识人,见那贾善仁读过几年书,虽然穿得破破烂烂,身上有些儒雅之气,倒有些做官的派头。金寿山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金寿山提出要和贾善仁两人合作做买卖。金寿善出资五万两银子,贾善仁一分钱不出,只要出人就行,两人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金贾善仁拿着这五万两银子,去捐一个地方官。只要贾善仁当上了地方官,大家再一起发财。

贾善仁欣然应允。刚巧,新民府知府空缺,贾善仁拿着银子,很快就搞到了新民府知府的缺。

贾善仁走马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治下乡绅捐款捐物,兴办大团,维护地方治安。金寿山这个流贼,摇身一变,成了中安堡的团主,以维护治安为名,干起了土匪勾当,土匪打家劫舍,而金寿山则是坐镇中安堡,名正言顺地搜刮百姓。不到一个月,就把五万银子的本钱赚回来了。

那贾善仁做买卖没啥本事,搞官匪勾结却是轻车熟路。金寿山在中安堡鱼肉百姓,贾善仁在新民府暗中护佑,两人配合默契,银子赚得哗哗的。贾善仁有了银子,在奉天省城里上下疏通,给金寿山搞了一个“模范团主”的称号,号召全省人民向金寿山学习。这一学习不要紧,奉天省那些地痞流氓纷纷拉杆子起事,以维护地方治安为名,占据村寨,搜刮百姓。当然,搜刮来的银子,也学着金寿山的做法,给当地地方官上供。

所以,辽西一带土匪横行,说起来,全都是金寿山和贾善仁“模范带头”作用的结果。官军对各地占山为王的团主们,也是视而不见,苦的是老百姓!

金寿山活着的时候,从来不把官军放在眼里。尤其是新民府的官军,说白了,都是他金家的。新民府官军的粮饷,都是中安堡提供的,而知府贾善仁更是他的小兄弟。所以,新民府的官军从来不敢来中安堡,金寿山其实就是新民府的土皇帝。

张作霖杀了金寿山,就怕贾善仁知道,所以,命令手下团丁严密封锁消息。可新民府的官军还是找上门来,看来,金寿山被杀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贾善仁的耳朵里。

张作霖怒道:“是哪个狗日的走漏了风声,老子扒了他的皮!”

周宪章笑道:“兄弟,常言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咱们杀了金寿山,贾善仁迟早会知道的,这件事还是早点了断的好。”

第120章 集结第103章 骁骑营第93章 仁川港第223章 媾和的筹码第33章 政治问题第105章 死无对证第149章 大酋长第58章 事情没完第135章 斩首行动第16章 努力争当劣等生第3章 从天而降的炮弹第176章 小翠第172章 消失的军魂(二)第47章 高丽女人第32章 正确答案第83章 军前效命第162章 变脸第130章 断指第33章 死路第47章 高丽女人第38章 半路杀出个格格第6章 光绪年第241章 朝俄危机第76章 巧遇第25章 围城第206章 谁来保卫家第205章 油尽灯枯第209章 嫂子坐镇第181章 老长官第86章 炮兵第169章 观海楼第76章 巧遇第160章 玄月湖第79章 剪辫子第72章 维新与革命第69章 青帮大佬第74章 元帅军魂第236章 无法挣脱的失败第10章 狭路第129章 钦差大臣第16章 努力争当劣等生第92章 绝处逢生第56章 杀还是不杀第37章 皇上病重第103章 剑拔弩张第37章 皇上病重第234章 割据者第145章 两袖清风的毛贼第99章 扩军第230章 所谓文明第144章 出草第234章 不平等条约第189章 来历不明的军火商第231章 战争的代价第152章 金弘集第78章 你应该当总兵!第173章 火海第156章 轿夫(一)第178章 将功折罪第160章 玄月湖第126章 观战第124章 了无生趣第8章 剪辫子第156章 轿夫(一)第79章 孙文来了第10章 强行结拜第143章 出路?第35章 完败!第61章 出殡第116章 七星黑旗第104章 暗算第226章 生孩子的秘密第208章 琉球或是冲绳第116章 七星黑旗第171章 消失的军魂(一)第53章 封魂谷第23章 平壤光复第92章 定武军第26章 木桶浴第40章 上吊第237章 东床快婿第61章 出殡第98章 革命军中马前卒第214章 殴打知府第118章 后党变帝党第46章 和平初现第216章 都是锦旗惹的祸第29章 泼辣丫头第105章 怀表疑案第17章 官官相护第199章 混战第78章 内贼第41章 煤烟第45章 末路英雄第203章 爆料第186章 进攻!第255章 谁的指令?第100章 改编第31章 士兵的尊严第143章 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