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出殡

断七过后,就要给周宪章出殡。周宪章死在大海上,尸骨全无,只能给他造一个衣冠冢,找一套周宪章身前穿过的衣服,放进棺材里。可周宪章家境一向贫寒,没留下什么好衣服。直到现在,诰命夫人赵巧儿还穿着一身粗布衣裳。

李鸿章见周家如此贫寒,心中不忍,自己化了五百两银子,命下人给周宪章赶制了一套一品官服,在出殡的当天早上,亲自送到了忠勇伯府,交给赵巧儿,请赵巧儿在盖棺之前,亲自将这套官服放进棺材里。

早上七点,天色蒙蒙亮,翁同龢和李鸿章率领大小官员数百人,来到周宪章的灵柩前,府门外的胡同里,还有数千北京的百姓士绅、举子学人,他们都是自发前来为周宪章送行的,把胡同挤的水泄不通。

章军的官兵们,以那哈五、罗鸣芳为首,冯国璋、吴佩孚、张勋、朴永烈、张作霖、韩令准等章军老兄弟,以及各团各营的士兵代表,穿着章军的灰色军服,护持在周宪章的灵柩周围,而姚喜则是跪在周宪章的灵柩前,充当孝子。洋鬼子汉纳根则是穿着一身黑色西装,站在灵柩的侧首边,按照西方的礼节,给周宪章鞠躬默哀。

棺材板还没有盖上,里面空空的,要等赵巧儿亲自把周宪章的官服送进棺材,这才能盖棺,然后出殡安葬。

赵巧儿穿着一身纯白的粗布长裙,神情恬淡,脚步从容,捧着一个白布包裹,从内室中走了出来。柳英淑也是一身白衣,眼圈红肿,跟在赵巧儿的身后,脸上犹自带着泪痕。

人群中发出一片啧啧赞叹声,那赵巧儿容貌俊秀,气度非凡,虽然年岁不大,气度丝毫不让那些吃着朝廷俸禄的大老爷们,她身后的柳英淑,虽然比不上赵巧儿那么沉稳,却也是一位梨花带雨的美女,众人心头称赞,却也不敢发出声响,只得怔怔地望着赵巧儿。

赵巧儿先是向翁同龢和李鸿章下拜致意,两位朝廷老臣见到赵巧儿,都是唏嘘不已。

赵巧儿面向众人,缓缓说道:“妾身感谢各位大人到来,为我夫君送行。我夫君生前,一向清贫,没穿过什么像样的衣裳,这棺木之内,很是寒酸。李中堂为我夫君做了一身官服,妾身代我夫君,感谢李中堂的好意。”

赵巧儿说着,带着柳英淑,一起向李鸿章下拜。

李鸿章慌忙说道:“两位夫人请起,宪章乃我大清国的栋梁,如今身殉国事,下官奉皇上之命,为宪章送行,略表敬意,不足挂齿。”

赵巧儿缓缓站起身来,向着众人说道:“不过,我夫君生前,不喜欢穿朝廷的官服,当初在平壤的时候,他先是穿号服,后来,又穿章军的军服。我夫君说过,大清国的官服,都是百姓的民脂民膏,穿在身上,会睡不着觉的!”

赵巧儿语音不高,却是字字清晰,句句诛心,明明就是在骂这些当官的盘剥百姓。在场的官员们听在耳朵里,都是如芒刺在背,一些做过亏心事的官员,心头更是恼怒,却见翁同龢和李鸿章恭恭敬敬站在赵巧儿面前,并无怒意,只得隐忍。

“所以,请李中堂见谅,妾身以为,还是让我夫君穿着他平生最喜爱的衣服比较好一些!”

赵巧儿说着,打开了手里的包裹,从里面拿出一套衣服,轻轻展开。

大堂上,顿时哭声一片,翁同龢和李鸿章更是老泪纵横,哽咽不已。

赵巧儿手里拿着的,是周宪章在旅顺留下的军服!

这是一套血衣,千疮百孔破烂不堪,衣衫撕裂成一条条的布线,原本是灰色的军服,被日本人的鲜血和战场的硝烟染成了殷红色!

旅顺战场的惨烈,通过这套军服,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套军服,赵巧儿特意叮嘱冯国璋从旅顺带到北京。

洋鬼子汉纳根瞪着一双蓝眼睛,望着周宪章的军服,嚎啕大哭:“我的弟兄们就是穿着这样的军装,死在黄金山上的!上帝啊,让他们进天堂吧!”

“放屁!”纳哈五泪流满面:“老子的弟兄绝不进你们洋鬼子的天堂,佛祖会要他们去西天极乐世界!”

章军老兄弟们哭做一团,他们的痛哭,不仅仅是为周宪章,也不仅仅是为那些死去的弟兄,更是为了他们自己,今天过后,他们就要各奔东西,从此天涯海角,不知何日才能聚首。

翁同龢擦了擦眼泪,对李鸿章说道:“李中堂,周宪章是天津武备学堂的学生,瓮某恭喜李中堂,为我大清国培养出这么好的学生!”

李鸿章摇头长叹:“瓮大人,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要骂我吗?”

翁同龢话里有话,他是在讽刺李鸿章,当初他差点杀了周宪章。

翁同龢低声说道:“李中堂,周宪章已经故去了,一切也都过去了。只是,现今皇上决心重用康有为、梁启超,实施维新变法,李中堂,你可要看清楚了,一错不能再错啊!”

康有为数次上书皇帝,陈说变法维新,皇帝终于被他说动了心,决心重用康有为,实施变法。但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大臣们则是坚决反对重用康有为,因为,康有为那一套“孔子改制论”,明明就是借孔老夫子,行西方民主之道,尤其是康有为提出的君民平等说,在守旧大臣们看来,就是无父无君犯上作乱。

翁同龢坚决站在皇帝一方,支持维新变法。但是,反对维新变法的势力强大。翁同龢这是在提醒李鸿章,别站错了队,和那些守旧的满清贵族站在了一起。

李鸿章点点头:“瓮大人放心,下官心里有数。不过,下官现在是赋闲之身,这变法大事,恐怕皇上也不会问我了。”

“李中堂心里有数就好。”翁同龢点点头,不再言语。

赵巧儿将周宪章的血衣,轻轻放进棺木中,放声大哭!

这些天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个个都哭得昏天黑地,只有赵巧儿一滴眼泪也没掉。

而今天,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柳英淑把赵巧儿搀扶开来,那哈五和罗鸣芳亲自操持斧钺,将棺木钉死。

章军弟兄们围在棺木前,正要抬棺,忽听门外有人大喊:“且慢,在下远道而来,尚未祭拜,请各位缓一缓,容在下祭拜完毕,再出殡也不迟。”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昂首走进了灵堂。

那年青人一袭长衫,容貌清瘦,身材高挑,戴着一副眼镜,一副书生模样,从满大堂的官员们中间走过,却是不亢不卑,颇有些气度。见到翁同龢和李鸿章两位朝廷重臣,也不理睬,径直走到了周宪章的灵柩前。

户部侍郎那桐一声怒喝:“何方狂人,见了瓮大人,李大人,你不下拜!十分无礼!”

那桐是那晋的哥哥,和那晋的迂腐不同,那桐是个八面玲珑之人,和荣禄、刚毅这些满洲大臣说得上话,和翁同龢、李鸿章这些汉人重臣,也有些交情。这次他是代表户部来给周宪章出殡的。

那年青人一声冷笑:“古人云,死者为大!这灵堂之上,周宪章最大,其他人,都是来给周宪章送行的,大家都是平起平坐。况且,我是来祭拜周宪章的,又不是来侍奉权贵的!干吗要给这两位下拜。”

那桐怒道:“这灵堂都摆了七天,七天里你不来,这眼看就要出殡了,你跑来拦着,我看你不是来祭拜的,是来捣乱的!来人,把他给我轰出去!”

那年青人却是一声冷笑:“你们凭什么轰我出去,我错过了头七,你们这些大清国的官员负有重大责任,我没有追究你们,你们倒好,反要来轰我走!”

那桐气得哭笑不得,指着年青人说道:“我看他是个疯子,也罢,既然是个疯子,本官也就不追究你了,你赶快出去,别耽误了出殡。”

年青人冷笑:“这位大人别忙着赶我走,且听听我说的在不在理,如果我说的不在理,你们赶我走也不迟。”

“你……”

翁同龢摆摆手:“那桐,且听听他都说些什么。”

那桐只得怏怏闭嘴。

年青人说道:“我乃绍兴廪生徐锡麟。自幼熟读圣贤书,最敬重的是英雄。听说周将军遇难,我当天就从浙江绍兴出发,一路上就怕误了给周将军送行,两千多里地,在下紧赶慢赶,走了五天,今天早上才赶到北京,没有一丝耽搁,就来到了府上。各位大人应该知道,眼下西方各国交通兴旺,马路、铁路四通八达,千里路程,乘坐火车一日可还,可在我大清国,千里之地,竟然化了我五天时间。各位,你们都是朝廷重臣,这兴建铁路、发展交通,是你们份内的事!可是,我大清国直到现在,一寸铁路都没有!请问,我徐锡麟错过了头七,这难道不是你们尸位素餐造成的吗?这个责任,你们不该负吗?”

第218章 规格不够!第142章 向卫汝贵学习第143章 出路?第191章 义勇队第18章 脚踏两只船第130章 断指第66章 怀抱小美女第30章 杀人第75章 微服第191章 义勇队第105章 死无对证第253章 仇人相见第10章 强行结拜第44章 内斗第132章 剪辫子试点第262章 历尽劫波第93章 健忘的皇上第245章 全民教育第58章 事情没完第161章 三个目标!第265章 除夕五第145章 两袖清风的毛贼第117章 黑色绝唱第200章 小算盘第150章 绝地求生第181章 三崎之死第35章 完败!第159章 定情第22章 太后还宫第69章 小弟变大哥第21章 不务正业第81章 大同宾馆第25章 围城第153章 蹂躏的狂想者第116章 七星黑旗第249章 改朝换代?第238章 黑材料第161章 神枪第68章 铲除异己第243章 走投无路第98章 向春川进发第218章 强拆第171章 偷吃马料的贼第254章 眼泪第113章 两张牌第168章 变态的偷窃第167章 军界元老第143章 出路?第13章 强攻黄金山第60章 骊铁第150章 武装商馆第225章 哭泣的新娘第252章 终结者第36章 海军陆战队第220章 官军来了第253章 仇人相见第185章 实力说话第168章 死结第182章 屠城第48章 空城第230章 一方霸主第15章 会师第129章 钦差大臣第47章 高丽女人第180章 从元老到罪人第135章 斩首行动第13章 强攻黄金山第217章 分道扬镳第91章 清军变土匪第263章 除夕(三)第124章 替死鬼第172章 消失的军魂(二)第182章 搭船第254章 皇天集命!第92章 定武军第242章 天津来人第40章 信仰的垮塌第82章 丰岛海战第215章 占便宜第165章 归服第121章 与虎谋皮第184章 黑社会保护伞第159章 定情第116章 战与和第24章 心坎上的仙子阿第121章 出征第86章 自立军第90章 伟大的元帅第233章 战败赔偿第56章 羽翼零落第106章 先发制人第103章 剑拔弩张第125章 海上决斗第168章 变态的偷窃第178章 将功折罪第147章 白鹿寨第207章 停战谈判第250章 天地之大唯一人第145章 两袖清风的毛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