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吴先生

当然,周宪章也不敢贸然把大部队拉进山区。一则,阿里山地区虽然地域辽阔,但非常贫瘠,养活不了那么多军队,二则,周宪章对于这一地区情况不明,尤其是当地土著的态度不明确,万一要是坏了事,章军几万人陷在里面出不来,那就更麻烦了!三则,阿里山地区可以作为战略迂回通道,但不能作为决战的主战场,这里沟壑纵横,山高林密,日本人也不会傻到把大部队放进山区里作战。

所以,周宪章干脆把驻守嘉义的独立旅四千多人拉进了阿里山,独立旅将隐藏在大山中,伺机而动,一旦日军攻到了台南,隐藏在大山里的独立旅,就成了敌后的一支奇兵,可以攻击日军的后路,也可以直捣台北,端了日军的老巢,到时候,是南援还是北攻,主动权全在周宪章手里。

本来,周宪章对于这次转进,心中也是没底,只是想着走一步看一步,可在特战队里面,发现了一个孟侬,周宪章的顿时有了信心。

从大林到阿里山,一路上,周宪章和孟侬一直呆在一起,仔细了解阿里山的民情风俗、地势险要。对邹族人的情况,了解了个大概。

原来,阿里山邹族人有几十个部落族群,散布在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大山里,这些族群依山而居,保持着松散的联盟关系,平日里部落间互不统属,各有各的地盘山寨,每个族群有自己的酋长。而部落联盟则推举一位大酋长。一般来说,大酋长的人选,总是来自最大的部落。大部落人口兴盛,地盘也大,大部落的酋长担任联盟大酋长,具有号召力,而其他的小部落,则是要向大酋长进贡。遇上重大事项,如部落间发生冲突,则由大酋长评断,大的祭祀活动,也是由大酋长主持。

近些年来,以玉山为中心的卡那富人逐渐兴盛起来,他们占据了阿里山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域范围,人口也占到了邹族的一大半以上。卡那富人占据的玉山一带,也是阿里山地区最为富庶的地区,所以,这十几年来,阿里山地区邹族人的大酋长,都是卡那富人担任。

孟侬的族群是达邦人,是达邦首领阿巴尼的儿子。

达邦是个小部落,人口不到卡那富人的三分之一。不过,相对于其他部落而言,达邦也算是个大部落了。而且,达邦部落的首领阿巴尼为人谦和,有学识,在阿里山地区有着较高的威望,他还是邹族部落联盟的大祭司,在阿里山地区有相当的号召力。很多时候,如果卡那富人处事不公,欺负其他部落,小部落就请求阿巴尼出面与卡那富人交涉,因为阿巴妮一向公正,提出的解决方案总是能兼顾各方,卡那富大酋长一般都会给阿巴尼面子。

阿巴尼思想比较开明,乐于接受山外的新生事物,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治理台湾的时候,诚邀各地土著参政议政,阿巴尼还作为阿里山邹族代表去过台北,与刘铭传共商治理台湾的大计。

刘铭传走后,继任巡抚劭友廉不思进取,放弃了刘铭传治台策略,很多政务难以展开,阿巴尼在台北呆着也没啥意思,就回到了玉山老家。不过,他让他的儿子孟侬进了台北的新式学堂,这使得孟侬眼界开阔,不仅学习到了很多西方科学知识,也结识了不少汉人官员士绅,这使得他与中国大陆有着很强的归属感,而不像很多山区里的原住民,对大陆来的客家人有着很深的戒心。

丘蓬甲就是孟侬结识的好友之一。所以,当丘蓬甲筹建台湾民主国的时候,孟侬就说服他的父亲阿巴尼,组织了一百多个精壮达邦族人,参加了丘蓬甲的民主国军,与日军作战,结果,在战斗中,达邦族人相继战死,只剩下了孟侬一个人,要不是章军来的及时,他就要和吴蓬甲一起,死在八卦山上了。

孟侬把周宪章视为他的救命恩人。

这一次章军进山,孟侬自告奋勇,担任向导,带着特战队进了阿里山,因为有孟侬做向导,沿途原住民族人对章军很是友好,特战队没有遭遇任何骚扰阻击,进展顺利,不少村寨还为特战队提供粮食,而特战队按照周宪章的要求,凡是村寨提供的粮草,一概付钱,谁要是胆敢强抢当地居民的财物,一概枪毙。所以,特战队所过之处,受到了邹族人的热烈欢迎。如此一来,后续而来的独立旅行进就更加顺利了。

按照周宪章的计划,章军应该在达邦人聚居区集结,那里处在阿里山西南地区,邻近台南和高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0月2日,特战队抵达玉山脚下。山路却被当地邹族人堵死了。

这是一条夹在一道石壁间的小路,号称葫芦口,小路蜿蜒崎岖,两旁是高耸入云的峭壁,数百邹族人守在峭壁之上,吹响了螺号,张弓搭箭,刀枪出鞘,恶狠狠地瞪着下面的章军官兵。章军官兵稍一靠近,上面就是乱箭齐发。

这条石缝里的小路貌似凶险,不过,在章军特战队的眼里,也算不得什么。特战队里不乏飞檐走壁的行家,而且,个个都是神枪手,只要周宪章一声令下,特战队立马就能肃清上面的阻击者,拿下这个关口。

不过,周宪章严令部队,不得对上面的邹族人发起进攻。章军必须避免与当地原住民发生任何冲突,这不仅仅是要争取原住民帮助章军与日军作战,更为重要的是,周宪章要为战争结束之后的建设做好民意准备。要把台湾建设成章军的基地,就必须获得台湾原住民的支持,在周宪章眼里,这些原住民其实就是他的子民。

不过,章军并不慌张,按照这一路上的经验,只要孟侬一出面,一切障碍迎刃而解。所以,特战队原地宿营,孟侬带着两个随从,前往葫芦口与当地土著交涉。

郭二杆闲着没事,见到路边有一座小庙,进去一看,神像颇像是太上老君,当下肃然起敬,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磕头毕,就听姚喜在身后说道:“我说郭二杆,你他娘的就是个二杆子,见到什么乱七八糟的鬼怪都要磕头。”阿里山邹族人信仰原始,信奉的神灵也是五花八门,章军进入阿里山地区后,一路上见过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神像,什么鸟兽鱼虫,连石头都有,章军弟兄们来自大陆,信仰虽然也很杂,但也不至于见着鸟兽鱼虫也磕头。所以见着邹族人的神庙,大家都是当稀奇看,谁也不当真。

“你他妈的嘴巴放干净一点,这是太上老君!”郭二杆喝道。

“屁个太上老君。”姚喜喝道:“你小子看仔细了,那是个凡人!”

郭二杆定睛一看,只见神像的上方,有一行汉字,上面写着“吴凤之位”。

郭二杆不由得大为恼怒:“妈的,这些蛮子整天装神弄鬼的,一路上的小庙里,不是兽就是怪,好不容易见着一个人形的,还他妈的是个凡人,赚了老子三个头!要不是大哥有令,不准损坏蛮子的东西,老子一把火就把这个泥胎给烧了!”

就听身后响起一声呵斥:“你小子给他磕三个头,是你的福气!”

郭二杆头也不回,“叭”的一个立正——那是周宪章的声音。

周宪章没有穿他的呢料军服,也没穿马靴,而是和士兵们一样,穿着粗布军服,腿上打着绑腿,扎着武装带,浑身汗渍渍的,山里气温高,一路上行军下来,章军个个都是满头大汗。

周宪章走进小庙,冲着神像深深鞠躬,口中喃喃说道:“后生周宪章率部与日军作战,是为了救台湾民众于水火,请吴先生在天之灵助我章军赶走日本侵略者,台湾实现和平,百姓安居。成功之日,我周宪章必将保境安民造福一方,不辜负吴先生的仁慈义举!若有违背,宪章愿受天谴!”

姚喜和郭二杆见周宪章如此恭敬,不明所以,却也不敢啃声,只得跟在周宪章的身后,向泥塑鞠躬,不敢怠慢。

周宪章说完,郭二杆这才小心地问道:“大哥,他是你的老相识?”

周宪章叹道:“我福命浅,和吴先生无缘啊!”

“那你怎么认识他?”姚喜凑上来问道。

“阿里山的山民,没有人不知道他。”周宪章说道:“他可是个大英雄啊!”

姚喜盯着神像看了半天,摇头说道:“大哥,我看他就是个糟老头子,哪里像是个叱咤风云的大英雄?难道,他杀了很多日本人?可他这副摸样,只怕连刀都提不起来。”

“非要杀人才算英雄吗!”周宪章斥道:“这位吴先生一辈子,从来没杀过人,他甚至连鸟兽都没伤害过!”

“大哥,我懂了,他是个大善人!”郭二杆说道。

“有点靠谱。”周宪章点点头:“不过,善有小善、大善之分。很多人一辈子行善积德,那是小善,而这位吴先生,是天下大善。”

周宪章娓娓道来。

第229章 台朝总督第214 逼宫第92章 绝处逢生第198章 弄假成真第254章 皇天集命!第83章 上海寓公第37章 假想敌第111章 台湾第142章 向卫汝贵学习第226章 扎兰屯第93章 仁川港第248章 打出来的尊严第215章 占便宜第258章 天涯沦落人第146章 偷吃马料的哨长第26章 反水第248章 打出来的尊严第40章 信仰的垮塌第31章 士兵的尊严第80章 朝廷旨意第174章 花园口第204章 交易第205章 倒逼第121章 与虎谋皮第66章 最恨的人第166章 狂怒的军魂第160章 赌博第205章 倒逼第95章 神枪手第13章 纲常礼义第49章 举棋不定第210章 做个买卖第160章 赌博第136章 圣人云第64章 尴尬的奔逃第15章 会师第50章 皇上病危第193章 退婚第1章 好枪!第65章 海盗?第32章 正确答案第20章 总兵级管带第14章 赌人头第37章 假想敌第192章 恶性竞争第101章 光着屁股也敢跑第57章 金家妻女第93章 健忘的皇上第179章 被埋没的英雄!第127章 完胜第11章 小日本第137章 圣裁第131章 决战序曲第252章 自缚第97章 洋鬼子第74章 元帅军魂第97章 洋鬼子第225章 政治婚姻第249章 师长失踪第6章 二龙山第177章 血河第64章 尴尬的奔逃第189章 性情之游第177章 血河第223章 纵虎容易缚虎难第182章 搭船第70章 生命代价第75章 谁有这枪法!第167章 军界元老第183章 总理大臣第47章 闷战第219章 奉旨迎娶第259章 竞选总统第108章 向我开炮第34章 陷阱第191章 开窑子第153章 安州第146章 偷吃马料的哨长第144章 太后的眼睛第177章 血河第216章 都是锦旗惹的祸第248章 监军第235章 联合声明第255章 清之亡也第179章 谍中谍第44章 苦肉计穿帮第53章 合力第146章 阵眼第45章 国民与臣民第18章 目标国子监第55章 论功行赏第161章 三个目标!第82章 翠奶奶第8章 闪击第163章 联姻第125章 开杀戒第44章 苦肉计穿帮第154章 将帅不和第180章 从元老到罪人第157章 大战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