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战败者

西历1895年12月30日清晨,伊藤博文和神尾光臣步入总督府。

伊藤博文是日本明治维新的九元老之一,其实,他的地位,已经超出日本所有的政客,是日本政坛首屈一指之人!他创造了日本政坛的奇迹,他是日本的第一个内阁首相,第一个枢密院议长,第一个贵族院院长。

伊藤博文一手缔造了明治维新的日本政府,把日本从保守落后的列藩割据状态,推进到了近代化进程的康庄大道上!他一手创建的立宪制度,成为世界立宪制度的楷模,也被中国维新派推崇为改革的模板。这个制度保证了日本近代化进程,促成了日本在短短三十年间,跻身于世界列强。

为此,伊藤博文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就连日本的敌国大清国,崇拜伊藤博文的也大有人在!

然而,他引以为傲的立宪制度,却为军国主义极端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在民主体制的框架下,民众拥有不可剥夺的参政议政权和言论自由,正因为如此,极端分子可以肆无忌惮地宣扬大日本帝国优越论,毫无遮掩地宣扬暴力夺取生存空间,并最终把日本引向战争的深渊。

独裁体制不能孕育出民主,而民主体制却可以孕育独裁!这是民主最大的悲哀。

现在,伊藤博文品尝到了民主的苦果。因为民主,他不能钳制军部那些战争狂人的叫嚣,言论自由原本就是民主的重要标志。而那些战争狂人们,最终把日本引向了惨败,伊藤博文为之奋斗了三十年的明治大业,彻底被摧毁了!

失去了冲绳的日本,再次跌落到了明治维新之前的三流国家的行列,和大清国一样,成了西方列强案板上的肉。

就在不久前,美国人的军舰再次出现在了广岛海域,英国人、法国人再次要求日本开放国内市场,德国人要求租借长崎作为她的远东军事基地,俄国人则是把目光投向了南千岛群岛,在那里,已经出现俄国远东舰队的身影,而失去了海上力量的日本,根本无力阻止俄国人进一步南下。

章军对冲绳的占领,让西洋列强看到了日本的衰弱,也助长了列强瓜分日本的野心!

西洋列强早就有瓜分中国的念头,但迟迟没有付诸行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大陆是一个整体,人为分割极为困难。而日本是一个由岛屿组成的岛国,岛与岛之间的天然分割线,使得日本更容易被肢解。

从这个意义上看,章军对冲绳的占领,不仅仅是一个领土问题,它很可能会成为西洋列强瓜分日本的开端!

日本面临着亘古未见的亡国灭种的危机,自古以外,日本就没有面临过这样的危机。被大海包围着的日本,有着天然的地理安全,而现在,随着章军踏上了冲绳,这一切都不存在了!

那些把日本拖入深渊的军人们,要么死了,要么躲了起来,他们的狂言成为了笑柄,他们把责任推给了文人内阁,其实,就是推给了伊藤博文!

作为一手把日本推向近代化进程的明治元老,伊藤博文怀着强烈的责任感,踏上了吉凶难料的台湾之旅。

他的使命只有一个——保住日本对冲绳的主权!

唯有保住冲绳,日本才有生存的希望!否则,日本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被列强肢解,要么,成为某一个大国的附属国,蜕变成朝鲜、安南、菲律宾、马来西亚!

然而,对于这个使命,伊藤博文毫无把握。

他实在想不出,该用什么理由劝说周宪章放弃冲绳。

周宪章拥有亚洲最为强大的海军,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章军,他怎么会把到嘴的肉吐出去!

也许,唯一能够说得出口的理由,就是道义!

然而,他知道,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道义不过是一张遮羞布而已!

如果道义真的起作用,日本就不该挑起甲午战争,更不该发动乙未战争!

在这个世界上,决定一切的,不是道义,而是实力!

只不过,日本的军人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

伊藤博文知道自己难以说服周宪章,他想到了神尾光臣。

在伊藤博文眼里,绝大多数日本军人目光短浅自以为是,而神尾光臣则是一个例外。

神尾光臣是一个意志坚定的军人,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使命感,但他的头脑,却时刻保持着冷静,与那些狂热的军官们截然不同。

神尾光臣的爱国,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他不像那些所谓的“爱国军人”,很多其实都是想借助对外战争,铸造自己的将星,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神尾光臣回国后,因为他在南方军的投降书上签字,被日本的政客们斥为败将、卖国贼!遭到口诛笔伐。山县有朋、大山岩都曾经败给了周宪章,但他们,毕竟没有在投降书上签字。

只有伊藤博文知道,神尾光臣此举,比获取一场战争的胜利,更为难能可贵!

甘愿用自己的名誉,来换取士兵的生命,在视名誉高于一切的日本军界,是难以想象的!大山岩做不到,山县有朋做不到,他们宁可让士兵们去死,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名誉!

所以,伊藤博文顶着各方的压力,说服明治天皇,任命神尾光臣为日本参谋本部参谋长。

然而,神尾光臣拒绝了这一任命。

他辞去了所有职务,放弃了他的将军军衔,回到了他在北海道的家中,闭门谢客。

乃木希典曾经指控神尾光臣私通周宪章。对此,伊藤博文只能是报以轻蔑的冷笑。

乃木希典被自己的私欲蒙蔽了双眼,竟然怀疑自己的战友,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不过,伊藤博文也相信,这世上真有“惺惺相惜”之说。

神尾光臣与周宪章,或许真的存在某种心灵上的互通,否则,神尾光臣怎么能如此准确地判断周宪章的意图,只是,他的判断不被乃木希典所认同而已。

所以,当伊藤博文临危授命,前往台湾与周宪章谈判冲绳问题之前,专程前往北海道,登门拜访神尾光臣,希望神尾光臣出山,和他一起去台湾。

神尾光臣是晚辈,当伊藤博文开启明治维新大业的时候,神尾光臣还在读小学。以伊藤博文的名位,专程前来拜访,原已经决心归隐林下的神尾光臣,不得不出山了。

就这样,神尾光臣跟着伊藤博文,先是去了北京。在北京,他们受够了大清国朝廷官员的冷嘲热讽,那些官员们俨然以胜利者自居,个个鼻孔朝天。伊藤博文心中恼怒,他知道,那些厚颜无耻的大清国官员,曾经是盼着日本人帮助他们消灭了周宪章,而现在,周宪章胜利了,他们摇身一变,好像是他们战胜了日本人一样。

当大清国的端郡王载漪,翘着二郎腿指斥伊藤博文的时候,伊藤博文几乎要按捺不住要和这位端郡王争执几句。而他身边的神尾光臣,却是面沉如水。这让伊藤博文心中又是惭愧,又是敬佩。

总之,有神尾光臣在身边,伊藤博文心头算是有了一点底气。

他感到欣慰,日本虽然战败了,但在日本,还是有神尾光臣这样的年轻一代,他们或许可以撑起日本的明天。

总督府内,一派安详。

除了门口有军人站岗外,府内再也没见到一个军人,只有身穿常服的服务人员,进进出出,见到伊藤博文一行,都是有礼貌地鞠躬施礼,然后静静地走开。

这和大清国的总理衙门截然不同,在那里,伊藤博文所过之处,总要被大清国的官吏们围观指点,肆无忌惮地嘲笑。总督府里的人,显然比大清国朝廷要有教养得多!

正因为如此,伊藤博文的内心更为紧张。

他终于意识到,乃木希典为什么会战败!他不仅仅是没有采纳神尾光臣的建议,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对手周宪章,是一个内敛到了极致的人!

周宪章没有因为胜利而表现出丝毫的骄狂,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羞辱他的敌人——这是最为可怕的对手!

就连引导他们的人,也是表现得极为谦和,那个人自称是周宪章的副官,神尾光臣曾经告诉过伊藤博文,这个人名叫姚喜,是个文盲,参加过松骨峰战斗,甲午战争前期,还是个普通士兵,战后,他的官衔一跃而成从二品副将,是章军中的高级将领。神尾光臣还告诉他,像姚喜这样的军官,在章军中比比皆是,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军校训练,但是,他们却打败了现代化的日军!

伊藤博文也看出来了,这个姚喜的确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脸上带着中国农民特有的憨厚质朴,当然,也有着中国式的狡猾。

伊藤博文和神尾光臣被带到了一座大堂前,堂上的匾额题着“思过堂”三个楷书大字,字迹刚劲有力,看得出来,极有功底。

第184章 南北夹击第147章 白鹿寨第175章 三琦君第196章 耻辱第70章 生命代价第87章 两股势力的较量第121章 出征第216章 结拜第156章 轿夫(一)第180章 从元老到罪人第173章 火海第90章 围困第243章 擒贼擒王第178章 将功折罪第229章 台朝总督第227章 生孩子的秘密(二)第124章 了无生趣第1章 好枪!第61章 出殡第80章 朝廷旨意第94章 战场照片第83章 上海寓公第161章 神枪第108章 祠堂里的总督衙门第47章 高丽女人第10章 狭路第262章 历尽劫波第182章 屠城第256章 如烟如尘第53章 合力第39章 最后的晚餐第101章 光着屁股也敢跑第62章 日本人第172章 太后的眼睛第87章 两股势力的较量第50章 皇上病危第10章 狭路第16章 努力争当劣等生第260章 出走第12章 靠山垮了第86章 炮兵第169章 观海楼第28章 谣言第199章 混战第192章 恶性竞争第240章 腾飞(二)第252章 自缚第82章 翠奶奶第240章 腾飞(二)第197章 突击第192章 台湾玉第53章 合力第2章 大本营第108章 祠堂里的总督衙门第228章 又见哭泣的新娘第216章 都是锦旗惹的祸第85章 辫子露馅第7章 天津卫第78章 你应该当总兵!第24章 大义灭亲第45章 国民与臣民第2章 大本营第264章 除夕四第144章 出草第12章 靠山垮了第253章 仇人相见第80章 绑架第128章 夺权(二)第34章 陷阱第157章 大战前夜第92章 定武军第241章 朝俄危机第116章 战与和第262章 除夕(二)第73章 元津山第106章 团长教主第95章 神枪手第184章 南北夹击第113章 两张牌第237章 实业第一人第222章 神圣的交合第167章 妒火中烧第77章 煮熟的鸭子第50章 皇上病危第218章 规格不够!第150章 绝地求生第16章 努力争当劣等生第235章 日岛炮台第56章 杀还是不杀第170章 叛变者第162章 变脸第176章 陌生的炮口第139章 旗人的优势第111章 你是团长!第23章 平壤光复第142章 内线?第129章 钦差大臣第122章 自相残杀第137章 圣裁第112章 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