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

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

夕阳渐渐消失,暮色迷茫。再加上这几日的夏风变得格外喧嚣起来,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微微冲淡了数日间肆无忌惮的暑气。但不知道是不是还被黄巾贼围困着的缘故,在已经变成一座大军营的长社城内,气氛却依旧显得燥热不堪。

此时,城中临时搭建, 用来瞭望敌情的一座高台之上,皇甫嵩与朱俊两位持节中郎将倒是单衣素服,难得享受到了一些夜风。

“如此说来,义真兄居然是早有破敌之策吗?”交谈数言以后,坐在台上吹风的朱俊忍不住认真回首问道。

“是啊。”坐在一旁的皇甫嵩坦诚应道。“那波才虽然有些天资,但其人经验不足, 夏日草木繁盛,他扎营的时候居然不知道除去营旁的长草、树木, 甚至有些小帅因为天热私自将军营放到了树林旁。再加上我军在东, 贼军在西……呵呵,夏日东南风正盛,如此局势,咱们若是能仿效当年田单出城火攻之策,岂不是能一战而尽全功?”

“确实!”朱俊细细思索一番,也是不由连连颔首。“如此局势正该火攻,义真兄此策极佳,但为何久拖不定,今日才与我说呢?”

“因为有两个难处,”皇甫嵩认真答道。

“愿闻其详。”

“其一,纵火须借风势。”皇甫嵩抬手往南方遥遥一指。“夏日东南风起,敌营又是南北列营,故此需要有一旅精锐敢死之士带着火把、柴草冒险出城,绕到敌营最南端, 方能将纵火之策做到最佳,也只有那时方能全军进发,趁火杀敌!”

“此事易尔!”朱俊当即昂然起身。“我……”

“何须将军亲往?”不待朱俊说完, 旁边侍立的孙坚就直接闪了出来,然后昂然作答。“请两位中郎将与我调拨足够物资,我本部的千余淮扬子弟足够冲破敌阵,杀到敌营最南侧顺风放火!”

傅燮登时默然。

朱俊终于勉力点了下头:“我非是不知大局之人,若是南容愿往,自然是极好的,你本是那白马将军的同门,想来到了那里也容易说话。只是……一来一回这么远,如今还来得及吗,会不会坐失战机?”

“非是此意。”孙坚愈发无奈道。“只是,我觉得这两位都……确实很出色啊……皇甫将军待下属极好,而且深有谋略;至于那位白马将军,我也没说谎,当日弹汗山一役,其人确实英雄了得,我孙坚至今感怀!”

“南容。”皇甫嵩忍不住拽住了对方的手。“凉州凋敝而又动乱不堪,我们的读书人太少了,像你这种出色的读书人就更少了。再加上段颎一系与我们反目,堪称人心不定,偏偏这个时候朝中眼见着又要起纷争……南容,我已经五十岁了,此番又咬牙为党人张目,已然引得天子心中暗恨,如今迫不及待将你带出来,乃是希望你能挑起担子的!凉州将门将来要靠你维持,怎么能在战场上学着那个孙文台一般如此轻佻呢?”

傅燮微微一怔,也跟着冷静了下来。

“文台。”朱俊难得长叹一声,然后在夜色中负手前行了数步。“彼辈个个出身名门,如皇甫嵩、傅燮,一出生便不愁前途;如公孙珣,或许年轻时因为失怙的缘故,还要奋力拼搏一番,到了如今也早就不用如此辛苦了……倒是你我,一个寒门,一个豪强,除了拿命去拼一个出身外,还有什么呢?而既然时时需要搏命,又何须在意些许外人眼光?”

“我就知道你是怕丢了我的脸,这才主动请去的!”皇甫嵩愈发气急败坏。“何必呢?”

“南容多年不见,今日倒是来的正好。”坐在马上的公孙珣见到来人倒是一时失笑。“这位蒋钦蒋公奕来的也妙,两位不妨与我们同行!”

“不是不让你尽心尽力!”向来从容的皇甫嵩难得没好气道。“可是这种孤身穿越十几万大军战线的举动又有什么意义呢?派个别的信使去不行吗?非得学那个孙文台,次次拼杀在前?”

左中郎将愈发无言。

不得不说,这名唤做蒋钦字公奕的九江豪杰确实出色,二人路上先是遇到一队黄巾军哨骑,却被他连杀三人,驱赶尽散。而等到来到洧水前,又是极善水性的他轻易在黑夜中寻到了一处方便泅渡的地方,然后轻松过河,直奔河北岸的汉军大营前。

孙文台登时无奈:“朱公这是怎么了?依我看,公孙将军、皇甫将军,都是难得的英豪,怎么你却一个个的都看不上?”

傅燮闻言猛地抬头望向眼前之人:“将军,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想说,我们是读书的边将,他们是不读书的边将,当日令叔皇甫公在内的凉州三明,就是因为读不读书而分道扬镳。可依我看,孙文台也好,朱公也好,都是心中有大义之人……”

“然后呢?”朱俊嗤笑一声。“然后现在一个为了不得罪同僚,居然不惜耽误战机;一个功成名就,年纪轻轻配双印双绶,却依然想着独享其功,而不与我们通气……我如何不能看不上?”

“这就不对!”皇甫嵩见状更是无奈。“南容,你我与那孙文台还有朱公伟是一回事吗!”

皇甫嵩连连摇头:“一开始犹豫,乃是因为他提援兵忽然到来,多少让波才警惕起来,搞得贼军连日防护也认真了不少……”

另一名侍卫将托盘上的布匹扯下,登时露出了四大四小,所谓八块四对晶莹剔透的白玉圭来。

“将军。”傅燮忽然抬头,双目在黑夜中炯炯发亮。“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可是如今大汉飘摇欲坠,天子寝食难安,士民惊惶不定,这个时候,难道不该学着孙文台他们先为国家拼死效力吗?如果此番征讨不利,那你说的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片刻之后,孙文台送蒋钦到东门与傅燮相会,只是微微拱手,便潇洒回身,而傅南容也与蒋钦乘夜出城,双骑并驰,直往北面而去了。

“寒门也好,豪强也罢,想配紫挂青,何其难啊?”皇甫嵩也是有些感叹道。“所以他们为了求一份前途,多少有些不顾性命,甚至不顾名声……可如此做派,怕是迟早要害了自己,然后死无葬身之地的!”

傅燮低头不语。

然而,刚刚坐下没多久,他便听到门前一阵喧哗,然后又有一个熟悉的声音陡然传来:

“傅南容是个直爽之人。”朱俊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声。“比皇甫将军满肚子玲珑心思强多了。”

“看不上又怎么了?”朱俊双手一摊,凛然反问。“我又没弹劾他们,也没有当面骂他们,更没有暗地里给他们使绊子,难道还不许我心里看不上?!”

“而我们呢?我们早过了求名求前途的地步了。”皇甫嵩继续言道。“所谓关东为相,关西为将,我们是将门、名门,只要不惹事自然能官至两千石,遇到战事也自然能封侯荣祖……但是,这天下终究是天子和士人的,我们武人跟他们没法比,所以我们所求的乃是在天子与士人之间寻个平衡!是要让天子用我们,要让士人推崇我们!孟子有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才是至理名言啊!”

“你也不必回去报信了!”公孙珣俯身握住了自己小师弟的手掌。“我已经遣人过河去长社城了,此时应该已经到了……你也不必与我说城中两位将军的计策了,如此局面,他们若是想不到放火之事,岂不是徒有虚名?”

孙坚难得心中微动,忍不住出言询问:“敢问将军,那如我们这班人又该在意什么呢?”

而傅燮见状也不再拖延,居然直接拱手告辞,准备下去收拾一番,就连夜出城。

实在不是傅燮大惊小怪……原来,此时的汉军大营前面黑漆漆的,安静如常,可大营后的瓜地里却已经聚拢了近万骑士,还有数千驽马。火把之下,只见这些骑士个个装备完全,人人准备停当,驽马上更是绑着柴草、未点燃的火把之物。

傅燮默然不应。

孙坚无言以对。

公孙珣拍了拍对方手掌,然后便撒开手,复又回头对身边诸将昂然言道:“走吧,全军缓步噤声,且辛苦一夜,明日便叫十万贼众一朝覆灭!”

傅燮沉默片刻,却是陡然在院中对着对方恭敬一礼:“明公的爱护我哪里会不知道呢?只是国事烦忧,我又怎么能不尽心尽力呢?”

“不必。”身量极高的傅燮在夜色中依旧从容。“从两军阵前潜过去,人带多了,反而容易引起贼人注意,我一人便可!”

“南容在吗?”

此人的存在,使得傅南容轻易便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公孙珣,但却随即愕然当场,一度张目结舌。

这首诗的意思是,如果白色的玉圭上有污点,可以磨掉它,但是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却不可能再收回的。

皇甫嵩也是微微捋须颔首:“若用此计,必以文台为先锋!不过,既然是以放火为主,当能潜行便潜行,实在不得已再去强突也不迟!”

“我就知道南容没什么好准备的。”皇甫嵩来到院中,见状不由失笑道。

“这……”傅燮欲言又止。

言罢,他居然直接打马率先而行,诸将也各自凛然,督促各部人含枚、马束口,紧随其后。

“也确实有想会一会我那位师兄的意思。”傅燮尴尬低头道。“算算时日,我与他上次相会时居然是熹平石经初成的时候……那时我与公孙三兄弟、太原王文度俱在刘公门下,我整日读书不止,他们三兄弟却长袖善舞,多行交际之事……而一转眼居然快十年了,心中颇多感慨,确实想见一见他,想看看他数年间是怎么作了那么多大事,怎么名动天下,又怎么将我们所有人甩在身后的!”

孙坚再度俯首而拜,再起身时心中已经是战意盎然。

不过,孙坚见到对方如此风采,心中也是佩服起了这个名门子弟,便当即拦住了对方:“傅司马英雄气概,本不该再有所言。但司马此番前去,恐怕要泅渡洧水,我身边有一个信重的豪杰,唤做蒋钦蒋公奕的,乃是九江人,其人水性极佳……带上他同去如何?”

而如今,傅南容于夜中再度抚摸玉圭,倒是重新坚定了信念……对的就是对的,错的便是错的,该为的就该去为,不该为的就不该去为……国难当头,难道是惜身的时候吗?

“孙文台也是豪杰!”傅燮梗着脖子答道。

朱俊一时沉默了下来。

“南容。”屏退左右后,皇甫嵩难得正色起来。“我在北地为太守数年,郡中上下,唯你一人深得我心,我也向来引你为腹心……这一次,我连自家子侄都没带,唯独荐你来随军,你可知道我心意?”

对方一走,傅燮便再无刚才凛然之色,反而是有些犹疑的坐回到了廊下,俨然是被皇甫嵩说的有些心乱。然而,等到他目光闪过那火把下洁白的玉圭并顺势拿起其中一块后,面色却忽然变得肃然起来。

“本就是通知一下讯息,让对方不要误判罢了,又有什么要准备的呢?”傅燮也是失笑相答。

“两件用我与朱公伟的名义,两件用你与那孙文台的名义……孙文台既然派了心腹随你去,便也得给人家备一份,不然面上不好看。”皇甫嵩如此解释道。“而君子相交,以玉相赠,既称不上是贿赂,也称不上是寒酸。不过,若是路上遇到了贼人,倒也不必顾忌,将玉圭扔到地上,说不定反而能拖延一二。”

孙坚思索片刻,后退数步,恭敬一礼。

言罢,二人便直接下台各自回去准备。而话到此处,两位将军也没了吹风的心思,便也各自散离而去。

“在意天子,在意中枢,在意洛阳,然后不负举主,不负恩义,不负乡梓……若有一日真的出息了,那便不负天下!”朱俊停下脚步,回头盯着自己最欣赏的下属坦诚言道。“如此便足以傲视天下豪杰了!”

朱俊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与得意:“义真兄觉得如何,文台如此勇烈,可堪驱驰啊?”

要知道,所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和孙坚这种豪强出身不同,傅燮出身凉州名门,前途大好,却敢为战局而不顾个人生死,也难怪在场其他三人纷纷侧目了。

“文琪兄这是要做什么?”回过神来的傅燮来不及寒暄,便先惊慌拽住了公孙珣的缰绳。

“将军所言极是。”皇甫嵩身后此时也陡然闪出一个傅燮来,他朝坐着的二人微微拱手,便直接言道。“如今战场之中局势极为复杂,有城池、有河流,有夏风、有烈日,又要行火计……一着不慎,十六万大军乱战之下,又有什么不会被碾为齑粉呢?故此,沟通是必要的。而燮不才,愿往洧水北岸走一遭,替三位将军做个联络!”

“话不能这么说。”皇甫嵩挥了下手,一名侍卫立即捧着一个托盘从他身后走了出来。“既然那白马将军是你同门师兄,不妨带上这个吧!”

傅燮一时愕然,但旋即恍然——这是给公孙珣的礼物。

白珪之玷,尚可磨也;

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不过除此之外,”皇甫义真复又言道。“我之所以屡有犹豫,其实还有第二个难处,那便是北面洧水后的白马将军公孙中郎将所部了……”

但是,刚刚人家孙文台已经昂然出列,自请为先锋了,这个时候英雄气概尚在,皇甫嵩反而不好多劝,半晌也只能勉强颔首:“既如此,不妨多带几人去?”

就这样,傅燮自回到住处准备,然而说是准备,也只是稍微让两个亲兵帮着忙打点好了衣甲、武器、马匹而已,便再无什么可为了,偏偏时间又早,他也只好干坐在自己所居的这栋民房院中望天静候而已。

话说,傅燮冠礼之时,本字幼起,但一日读《诗经》的时候,读到了其中一篇,诗曰:

皇甫嵩难得失态说了半日,傅燮却依然低头不语。

傅燮稍一思索,倒也没理由拒绝这个,便直接答谢并应了下来。然后又与这孙文台相约,半个时辰后,让那蒋钦去长社城东门与他相会,便直接乘夜出城好了。

另一边,皇甫嵩送完玉圭,却没有走的意思,反而趁势坐在了院中,并挥手斥退了左右。

“这便愈发需要沟通了!”皇甫嵩拍了拍对方的膝盖,恳切言道。“公伟,我之前便说了,观这位白马将军的过往,其人绝非不敢战,亦非不能战之辈……你且听我说完……之前还有所怀疑,但这几日眼见着黄巾贼重新变得松懈起来,却是认定了他是在故意麻痹贼人,将要出奇计!你说,我部一分为二,若是双方各有奇谋,却互不沟通,届时坐视战机不提,万一弄巧成拙、相互失措,出了岔子又算是谁的?你我槛车入洛倒也罢了,就怕局势崩坏,贼人直接席卷河洛啊!”

孙坚得了应许喜不自胜,自然连连答应。

傅燮想了半天,最终也只能暗叹皇甫嵩滴水不漏考虑周全,于是当即苦笑一声,先是谢过对方,然后又亲自将四对玉圭小心接过来,放在廊下。

当时傅燮感念其言,朗诵数遍不止,然后忽然又联想到了历史上的一个典故,乃是孔子的弟子南宫括(字南容)读此诗时同样忍不住数遍不止,登时引得孔子大为欣赏,并将侄女许配给对方……一念至此,傅燮居然立即改字南容,以此来激励自己不要有半分违心失德之举。

“那如今便无须担忧这个局面了。”朱公伟忍不住再度插嘴道。“这位白马将军领兵两万,却整日只是隔河坐观成败,别说我军上下失望透顶,便是贼人都松懈了不少!”

此言一出,不说朱俊和皇甫嵩一起怔了一下,便是孙坚都忍不住重新打量了一番这个向来跟在皇甫嵩身后,像个书生多过武将的高个子军司马,并对其大为改观。毕竟,所谓连夜出城往北,毫无疑问是说他要放弃走身后东面安全但却偏远一些的那条路,转而冒险从两军阵前直接越过,然后泅渡洧水去找公孙珣……后面这条路,虽然很快,但却无疑会冒很大风险,丢了性命也属寻常。

很显然,这位白马将军正要去做一场大事!

“如你所见,”公孙珣坐在他的白马上,居高临下,坦然笑答道。“正要连夜潜行,去上游过河,然后绕到敌人南侧,顺风放火……”

皇甫嵩迎着对方的眼睛看了半响,终究无言以对,便拍了拍对方肩膀,仰天长叹而走。

傅燮一听便知道是皇甫嵩,当然不敢怠慢,直接起身打开大门相迎,然后口称将军不止。

“我没说他们不是英杰。”出乎意料,皇甫嵩居然冷静了下来。“而且,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异也不在于读不读书,而在于能不能存身,或者说所求何物!我问你,朱公伟寒门出身,孙文台豪强做派,二人全都轻剽忘生,宛如亡命之徒一般,是巧合吗?”

“且不说这个。”皇甫嵩凛然道。“总归是有三分跟孙文台较劲的意思吧?”

“请朱公放心。”傅燮当即拱手言道。“为防延误军情,我就不从身后过河绕道了,直接连夜出城往北便是!”

“其实也没那么玄乎。”朱俊扶起对方,复又冷笑道。“依我看,我们固然是辛苦搏命,不知道哪日死在什么地方。可那些人个个算计辛苦,却也未必就能把握住局势,将来指不定会被天下大势所吞没呢!还不如你我能够活得痛快一些!所以啊,文台,真不要想太多,这一仗你好好打,只要火烧起来,你便是首功……我就不信以你孙文台的勇猛,此生做不到两千石,封不得侯!”

“不想那傅南容倒有几分豪气!”孙坚屯处,这位江东英豪居然也正私下与朱俊相谈,而且对傅燮颇有几分推崇。

“这有什么说法吗?”朱俊重新坐下身来,却不由蹙眉以对,插嘴问道。“如今咱们有了如此妙策,有他没他又如何?”

傅燮怔怔看着近十年未见的这位师兄,半晌无言……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皇甫嵩分析的头头是道,什么读书的边将,不读书的边将,什么要在天子和士人中找平衡的将门,要拼命求个出身的寒门、豪强……然而,这一切的一切,真的能套到自己这位师兄身上吗?

这位白马将军,到底算哪一类?

傅燮茫然了半晌,可眼见着大军如流,前进不断,却终于是和身后蒋钦对视一眼,然后便打起精神,重新翻身上了各自湿漉漉的坐骑,加入到这宛如一道洪流般的骑兵大军中去了。

—————我是半夜擦地板的分割线—————

“朱俊字公伟,会稽上虞人也。少孤,母尝贩缯为业。俊以孝养致名,为县门下书佐,好义轻财,乡闾敬之。时,同郡周规辟公府,当行,假郡库钱百万,以为冠帻费,而后仓卒督责,规家贫无以备,俊乃窃母缯帛,为规解对。母既失产业,深恚责之。俊曰:‘小损当大益,初贫后富,必然理也。’”——《后汉书》.朱俊列传

PS:还是那句话……不要熬夜,务必白天看……顺便推书《艾泽拉斯布武》……我自己看的……属于个人推书

(本章完)

第355章 舟车何处不通津?第128章 爷们第258章 孝衣白肥冲南风第193章 只见旧人哭(上)第186章 妄妄山中言第297章 白云迷路合复开第514章 终刚强兮不可凌第104章 折返第101章 大事(中)第140章 慷慨(上)第86章 霜降第86章 霜降第57章 归家第507章 力尽关山未解围(上)第187章 羔羊临釜鸣第141章 慷慨(下)(万字还债)第351章 从今吹笛大军起第377章 人言宝刀投烈士第249章 堂舍内钟繇狼狈荐英雄第539章 故人送客长江道第264章 志气方自得(上)第514章 终刚强兮不可凌第426章 思故才知心第119章 崩坏(上)第9章 战后第91章 疾趋第97章 处置(中)第217章 范阳之枉第42章 请和第391章 时事难从无过立(续)第259章 铁刃瘦黑立北营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332章 岂欲万全报天子第15章 熊孩子第540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260章 太守孝衣横野渡第523章 又闻子规愁空山第467章 榆中西门逢故人(续)第460章 汉室诸公鸣玉佩第425章 解衣方见血(4合一大章还债)第359章 但教方寸无诸恶附录4:《旧燕书》.太祖武皇帝本纪.卷一——第364章第482章 紫气黄旗岂偶然?(完)第417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第345章 单于在山西(上)第35章 夜凉第429章 鱼困自见水第152章 无力(上)晚上别等第288章 须信人心有真伪第178章 定论第259章 铁刃瘦黑立北营第307章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533章 不见枯枝培土时(下)第166章 渔夫第174章 兵临第312章 李广无功缘数奇第222章 掷首而还(7.7k)第43章 伪书盗印第285章 万事俱可忘第357章 大河封冻乱武兴(上)第45章 莫须有牙疼的受不了,请假去急诊第154章 张俭第91章 疾趋第35章 夜凉第120章 崩坏(中)第252章 辨声知人心第344章 平城逢候骑第113章 探问第446章 世间鱼鸟各飞沉第83章 拿下第232章 虚言复东阿第520章 正与此意同一涂第248章 城门口公孙仗势欺太守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骑虏第117章 相邀第307章第87章 表文第1章 楔子第134章 何去第38章 吕郎固穷!(8k)第165章 雾气第150章 明白附录2:动物牌补全计划——榴弹怕水、寒门、第217章 范阳之枉第9章 战后第73章 辞行(6k二合一)第248章 城门口公孙仗势欺太守第288章 须信人心有真伪第155章 狂言第116章 惊动第198章 摒除万般事(上)第392章 达官非自有生来第254章 汹汹人寰犹不定第495章 旧友南行雨纷纷第72章 宦游(5.3k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