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区区计生死

第282章 区区计生死

听到舅舅询问,京泽赶紧递上了随身酒囊。

照理说,军中也好、官员也好应该严禁酗酒,但实际上,长久以来酒水都是贵族和军官们的必需品。

这跟享乐无关,而是说在开水得到普及之前, 贵族和军官们想要保证喝到没有致病风险的水,一般按照经验来说就只能选择喝酒。

故此,身为一郡两千石,身边常备酒水乃是寻常之事。更不要说河北刚刚经历了一场死伤无数的大疫,而此时又是被困在泥泞的钜鹿泽中,根本没有干净水源了。

“你也喝点。”郭典果然只是微微润了润喉咙,便将所剩无几的酒囊递了回去。“记住了,除非渴到不行, 千万不要喝这里的水, 实在是万不得已,也要找活水饮用……”

京泽立即点头称是,然后赶紧灌了几口,却又小心的系上了酒囊的封口。

背靠着潮湿的泥塘边缘,郭典欣慰的看着自己外甥还很有活力的样子,复又仰头望着星空轻叹起来:“参横斗转,阿泽,你是京氏易的正经传人,应该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吧?”

“自然。”闻得此言,面容尚显得年轻的京泽多少又打起了一些精神。“这是讲春日星象的言语。前者指参宿虽然横于西天,却注定要渐渐下沉消失;而北斗虽然刚刚从东北角出现,却要一天天转上来,高悬正北……如此星象,正合一年之始新旧交替, 万物易行的至理。”

“说的好。”郭典眯着眼睛望着头顶星空言道。“参横斗转,旧者虽然强横, 却终不能持久, 新者虽然初生,却注定要移形换位,高踞正北……其实,斗转星移,月缺月圆,本是天地间的至理,又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但若是献城,无论如何,千里太行山就在西面,总是可以留有用之身徐徐图之的。”

说着,其人却是缓缓朝着眼前几名甲士俯身拜了三拜。

不过,走到半路上,其人却忽然死在了箭伤之下,然后理所当然的将手中势力交给了同为张角亲传子弟的张晟。

“事到如今,郡君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借着星光,王县尉抬手用手中刀鞘压死了一只沼泽中常见的螃蟹,所谓苦蝤是也,这才一脸无奈的言道。“难道还想稳住我们不成吗?要我说,郡君安心躲在这里,明日我们投贼,只说你夜间发现我们迹象,钻入泽中去了……大家就此作别,再见面,便是官贼两对,难道不好?”

“非是此言。”郭典缓缓摇头,一头花白头发微微晃动不止。“为一郡之君,却不能为一郡士民求得生路,如此,又有什么脸面强留你们呢?而为汉室臣子,败师丧土不说,反而要坐视手下叛乱,又怎么能够有脸面装作无事呢?”

然而,半途之中,便又有信使匆忙追上。

“取了又有什么用?”褚燕无语至极,直接在榻上甩了衣袖。“我虽然也担忧城池忽然被破,届时负罪……可做贼到底有什么前途?当日大贤良师数十万之众,我可是亲眼看到卫将军将他们轻松击破的,你我难道还能比大贤良师更强?”

同样被大势与命运开了个玩笑的还有廮陶长褚燕。

自王县尉以下,全都下拜叩首。

这座城理论上很好守,因为冀州有皇甫嵩。褚燕非常清楚,只要那位左车骑将军从盗匪的泥潭中冲出一条路来,并领着他的精锐部队来到城下,那城下的这么多乌合之众必然会一战而溃。

褚燕一时黯然,而隔了半晌,却是忽然抬头:

“那又如何?”张晟昂然应声道。“只要入了城,再杀了那几个刚刚回来的赵氏子弟,那整个河北的数十万盗匪就都会以我们为主了。”

“你能懂的这个道理就好。”郭典不由失笑。“且去吧,将那位平乡县的王县尉请来,我有严肃军务要与他商量。”

京泽当即失笑,而他刚要说话,却又被自己舅父给止住了。

绝望之中,面对着率先冲入城内的苦蝤,为了保住家人,京泽居然也只能举着苦蝤的旗号做了贼……好在王县尉心中有愧,再度接纳了他。

“献城吧!”介绍完自己来由后,张晟直接了当的表明了来意。“卫将军若在河北,我自然不会如此拉你下水,可如今卫将军在河内,而董昭那个黑心胖子是不会管你我死活的……”

“京泽,字有喜……”京泽有些哀恸言道。“我自幼丧父,这是舅父给起的字。”

但也不好守,因为面对着这么多盗匪,面对着城中不稳定的人心,褚燕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到皇甫嵩的到来。

“总觉的有些负了卫将军。”褚燕依旧轻轻摇头不止。

“我们?”褚燕猛地一怔。

“张牛角果然宽厚吗?”

“如何?”张晟追问不止。

刚刚回到廮陶的京泽,尚未来得及按照自家舅父遗言,带着自己的舅母、表弟、表妹归乡避乱,便再度被包括刚刚放了自己的苦蝤在内的无数盗匪给围在了城中……自称京氏易嫡系传人的京泽,此时只觉得自己所学俱是玩笑。

时年四十三岁。

“张牛角那个人,我早年便有接触。”张晟言道。“愚鲁无知,宽厚无度,他在青州起事后立即失败便是明证。而你善战,我为大贤良师嫡传子弟,所以你我联手,便能轻松取了其人权柄。”

“我懂你们的难处。”郭典叹气道。“朝廷要每亩十钱,可是阉宦占据的土地是不交的,世族清白一些也不过是按照各自田亩缴纳一遍而已,去找豪强收钱,又无异于让你们去搏命……去找那些氓首一遍遍收钱呢?且不说如今青黄不接,又屡经战乱,他们早已经倾尽全力去春耕了,根本是一钱都掏不出来。便是小康人家,一遍两遍,五遍六遍,十遍八遍,哪里就能凑得够上面所要之钱呢?所以人人皆反,处处皆乱。你们夹在中间,上头压迫,下面憎怨,早就受不了了。如今又被围在这里,做官有性命之忧,倒不如做贼求生……反正那些贼人里面多少都是你们的乡邻故旧,对不对?”

“尚不知你名字。”直到此时,公孙珣才有心思问对方姓名。

“如此说来,郭君确实是死了?”勒马前往朝歌善后的公孙珣半路上遇到了京泽一行人,先是去见了郭典的遗孀与儿女,复又出来见了京泽,却已然是有了心理准备。

“献城没用!”褚燕闻言抬头冷笑不止。“这廮陶城虽是郡治,却不是什么大城,尚不如北面下曲阳与南面广宗……等左车骑将军的大军一来,此城转手便要被夺走。”

张牛角一败涂地,被迫选择率众往太行山而去。

褚燕摇头反问:“你没有去求董中尉吗?”

这位原本历史上本该出现在城外的盗匪头子,却因为数年前的阴差阳错被公孙珣安排成了廮陶城的守将,然后对着城外数万盗匪心惊肉跳……郡丞将一切都推给了他。

“此一时彼一时也。”张晟靠上前去从容说道。“河北如今到处都是盗匪,根本剿灭不尽,连郭太守都疲于奔命以至于死不见尸,何况他人呢?皇甫嵩固然一时名将,如今局面难道就不会疲敝?而且,河北也不是没有事败后的存身之地,那绵延千里的太行大山,岂不是你昔日纵横之处吗?若是背靠大山,朝廷却又剿不动,届时说不定反而可以主动求降,换个更好出身……”

当然,黑山也好,紫山也罢,这就是后话了。

言罢,郭典勉力拄着佩剑起身,面向西方参宿,也是洛阳方向,更是自己关西老家的方向,一剑自刎,然后便轰然倒入身后苇塘之中。

京泽想起此番沿途无处不被人攻打,又无处可寻得补给,也是一时黯然:“舅父,实在不行就辞官吧!数日前,平原郭相不就主动请辞了吗?如今这个局面,全在天子失信于人……青黄不接,战乱大疫,又强要收钱,汉室尽失河北人心乃是理所当然,舅父何必替天子受这份责难呢?”

“这字确实不错……。”公孙珣听了解释后也是难得嗤笑一声。“三月要尽了,四月将到,借他这个字,希望往后能多些喜讯吧!”

翌日,为防鱼虾啃食,王县尉带着被捆缚严实的京泽动身前,却是一把火烧了半个苇塘,然后方才去见了自己的乡人。而因为其人做过县尉,又带着数十披甲武士而来,所以反而被围在钜鹿泽旁的平乡本地盗贼推举为了首领。

褚燕长叹一声,然后坐到榻上微微点头,似乎是表示了理解。

就当日战后而言,万幸的是,关羽不是一个滥杀之人,所以,随着于毒刻意往此处的京泽倒是及时报上了来历,然后居然斗转星移,终于带着舅父一家的眷属转危为安,勉强活了下来。

与此同时,部分张牛角旧部因为不服褚燕,反而推举了一名很早便投奔张牛角,唤做叫于毒的河内人为首领。于毒引兵向南,直奔老家河内朝歌而去。然而,其人刚一入境,便被朝歌令关羽与卫将军属司马韩当引郡卒、县卒、白马义从联手迎头痛击!

于毒部属流散,只率几百个人逃到了河内黑山之中,从此号曰黑山贼。

“《易经》有云,无妄之疾,勿药有喜。”跟在公孙珣身后的王修忍不住稍微感慨了一句。“这个字与去疾、去病乃是类似,想来郭府君也是视你为亲子,想你能平安久存的。”

真的是……凭什么啊?

“诸位。”见到自己外甥被安稳放倒,郭典叹了口气,然后勉力直起腰来,在泥地里正冠危坐。“如我所料不差,你们是准备明日就投奔外面的本地盗匪去吧?”

大势之下,个人命运当然可笑。

“郡君明见。”夜幕中,王县尉也是握着环首刀跪地相对,以示谢罪与敬重。“人活于世,苟且偷生者还是多一些的……我们也是没办法,还望你海涵。”

“诸位,这三拜乃是有缘故的。”郭典起身后再度正着发冠言道。“一个是我为一郡之君,却不能让你们安居,心生惭愧,所以一拜以谢罪;还有一个,是希望你们能够帮我将这外甥带出钜鹿泽去……他少年丧父,我姐姐又只有他一个独子,我死便死,却实在是不忍让他年纪轻轻便死在这里,被蛇虫吞噬……所以一拜求活命之恩;最后一个,乃是我身为一郡之君,位居两千石,终究是国家重臣,绝不能让你们割首去威吓四方,还请你们务必留我全尸。”

那王县尉虽然不敢推脱,却终究对朝廷存了几分畏惧心,便隐姓埋名,自号苦蝤,算是正经揭竿而起,使得冀州又多了一股有名有姓的盗匪。

“我之所以感慨,乃是因为事情变化太快,让我这个老朽之人有些吃力罢了。”郭典继续苦笑着感慨道。“钜鹿虽然是张角家乡,可去年冬日我跟着卫将军一起围攻下曲阳时,郡中之人尚且一分为二,也是有数万子弟不顾生死,愿意随我先渡立垒的。故此,那时候虽然局势严峻,可我始终没有堕了志气。而如今呢?”

“求了,没用。”张晟摊手道。“到处都是盗匪,到处都是乱子,他也焦头烂。再加上你也知道,他这人面胖心黑,不知道为防我这个黄巾余孽生事会做出什么,于是我这才匆忙带着信众出了赵国来寻张牛角……他确实是大贤良师的弟子,昔日青州黄巾的渠帅,与我有旧。”

那王县尉闻言倒也干脆,直接以环首刀的刀鞘敲昏了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自己舅父是什么意思的京泽。

“卫将军哪里知道我们在冀州过的是什么日子呢?”张晟黯然反问。“你次子是不是在疫中殁了?我长子也是……明明已经很小心了。”

京泽闻言从泥泞的地上爬起来,即刻奉命去寻人去了。而稍待之后,那位从大陆泽南边平乡县跟来的县尉便领着数名甲士来到了郭典跟前。

王县尉等人一时愕然,然后旋即醒悟,多少有些黯然:“郡君自去,何至于此?”

从年轻时算起,他褚燕做了这么多年盗匪,小心翼翼,生怕被官军覆灭;而如今,等他辛苦搏杀,费劲千辛万苦做到了一任县长,这世道却忽然一变!

为什么啊?如今做官的居然要小心翼翼起来,做贼却成了光明正大的事情呢?

抱着对局势的莫名惶恐,负责城防的褚燕在城头之上迎入了一位昔日赵国故人。

中平二年,三月。

“你也做了贼?”屏退左右之后,平日里供值守士卒安歇的角楼之内,褚燕无语至极。“你是正经的太平道传人不错,是张角的弟子也不错,可当日张角那般煊赫你都未曾反,如今黄巾军灰飞烟灭,你如何反而做了贼?”

京泽赶紧跪地称是。

“说的对。”郭典将目光从星空转向了自己的外甥,然后微微笑道。“但也没那么简单,得须熬过明日,甚至后日才能说此言语……”

京泽听的不对路,赶紧安慰:“舅父不必灰心,南面左车骑将军那里也一定会尽快遣援军前来,届时我们里应外合,非但可以脱困,说不定还能在此处大破贼人呢!”

“若又是朝廷派遣了催促加赋的西园使者便不必报了!”公孙珣心情不佳,直接在马上远远言道。“仗着河内离得近,一日两三次,烦不烦?!”

当然,这种大势下的小动荡不足以改变真正时事,正如所有聪明人想象的那样,很快,皇甫嵩便率众而来,一战便复了城池,还击破了这群乌合之众。

“其实说了这么多,别的倒也罢了,唯独你们……”郭君业以手抚住自己外甥的肩膀。“原本以为局势好转,所以才将你从关西老家喊来助我,现在看来,倒是我耽误了你的前程与学业。”

“我与郭君有旧。”立在路旁,公孙珣此时真的是有些麻木了。“你且侍奉你舅母去怀县安心住下,过一段时日,等我为郭君向中枢求来恩典,再回乡安顿吧!”

“是。”京泽伏在地上,难免一时落泪。

“非是朝中西园使者!”信使疾驰而来,满头大汗,翻身下马,却只是上来汇报了一句话。“吕长史让我喊君侯速速回程,说是司马叔异死了。”

京泽再度松了一口气。

随即,双方在路上作别,京泽自然侍奉着舅母并带着年幼的表弟妹往怀县而去,公孙珣也是上马领着幕中众人继续往朝歌而去。

因为褚燕和张晟的缘故,廮陶城没有如同另一个时空中那般勉强守了下来,张牛角轻松攻入城中,杀掉了城中中常侍赵忠的族人,击破了郡府,并再度打起了黄巾军的旗号。

说到底,他褚燕是做惯了山贼的。

京泽自然感激不尽,叩首以谢。

褚燕一时茫然……因为这正是他年轻时想象的最好结局。然而,关键问题在于,自己此时已经是官了啊?!为何还要曲线为官呢?

见到自己舅舅还算有精神,京泽当即松了一口气,他哪里懂什么军事?完全是顺口将自己舅舅之前勉励士卒的话照搬过来而已。

当然了,褚燕很快就自嘲一般的笑了起来——现在他被围在城中,势如危卵,一旦城破是有性命之忧的,而便是城破后苟活下来,朝廷也要治他的失地之罪。

“我不能辞。”郭典摇头应道。“天子无道,以至汉室尽失人心是真,但我屡受汉室恩德也是真——我去年履任钜鹿太守,却被张角夺取全郡,天子当时不杀我,我那时便已经有尽心报国之念。且看着吧,熬过这一遭大概也要被治罪了,槛车入洛也好,罢官回家也罢,那就无话可说了。”

而没过数日,也大概就是王县尉刚刚将失魂落魄的京泽放走之后。忽然间,消息传来,一个唤做张牛角的博陵人打起了太平道传人的旗号,一路从泰山经平原、安平往钜鹿而来,声势浩大,据说是要攻破钜鹿郡治廮陶,重建黄天!

根本毫无头绪的苦蝤立即动身,和冀州大小盗匪一样,宛如溪流汇入钜鹿泽那般,直接引众去投奔了张牛角。

京泽愈发泪流不止。

张晟以自己不善战为由,复又推荐了褚燕,褚燕改姓为张,率众西归太行,以昔日所居紫山为旗号,号为紫山贼。

众人纷纷称是。

“交代你一件正事。”郭典忽然肃容。“不管我是继续在钜鹿硬撑,还是被朝廷治罪,冀州总归不是什么善地了,咱们老家扶风也不是什么善地,那里离凉州太近……等回到廮陶城,你务必要替我照顾好你舅母、表弟、表妹!瞅到机会,就立即护送他们回关西老家,回家后就变卖家产,然后带着你我两家的族人去蜀中避难!阿泽,我受汉室恩德,身不由己,你们却没必要……尤其是你,身为男子汉,总是要担起责任来的。”

“帮我打昏他。”郭典坐在泥窝里,背靠着泥塘边缘一个凸起,从容指着自己外甥对来人言道。

容貌清瘦的张晟干笑了一声,然后不禁活动起了之前入城时被捆缚着的手腕:“褚县长这话问的,你难道真不知道缘由吗?我这人生平并无他求,只想让手下信众能够平安而已……当日大贤良师反时,我手下信众却多能活得下去,再加上董昭那胖子监管严密,自然不好做贼。而如今,氓首多无存身之处,我又怎么能够看着他们先被大疫卷走十一之数,复又被官吏逼迫,穷饿致死呢?”

“司马叔异死了?”公孙珣一时没有转过弯来。“之前大疫他不是好好的吗?我记得朝廷还征召他出仕什么的……”

“是自杀。”来人喘匀了气,然后低头言道。“在孟津自杀,死前曾召司马朗往彼处,死后又传讯息给郡府,说是留有东西要君侯代为处置。”

公孙珣不以为意,直接调转马头往回走,然而走不到两步,他看了看惊愕当场,哆嗦着嘴唇无言的赵咨……这是司马直的学生……然后陡然醒悟:

“咦,叔异兄死矣!”

—————我是生死无常的分割线—————

“郭典,字君业,中平初,为钜鹿太守,以讨黄巾事,素与太祖善。二年,冀州盗贼并起,所在不可胜数,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人。典讨贼,陷入钜鹿泽。其夜观星象,见参宿西逝,北斗将起,知天命将易,乃召其甥,曰:‘参宿斗转,日月星移,天下将易矣。然今吾以汉臣之姿,不可守其土;以郡君之名,不可抚其民,当死矣。吾死后,当护家族往西南,可安。’甥跪泣从其言,于河内逢太祖,固得保全也。”——《旧燕书》.独行列传

(本章完)

第2章 卢龙塞第454章 药方只贩古时丹第200章 一意起高楼(上)第229章 进退而定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203章 皆怜宫阙土第51章 当走第434章 三面终成围附录12:《旧燕书》.太祖武皇帝本纪.卷二——第377章 人言宝刀投烈士第85章 首尾第52章 当归第410章 世间底是英雄物第235章 轻兵取双城第449章 玉壶寒冰不受污第43章 伪书盗印第398章 莫将生死较疏亲第353章 龙眠老子识马意(续)第88章 巡视(8k)第231章 杯酒祭黄河第256章 借问佳人何处有第428章 文武同旧患第353章 龙眠老子识马意(续)第11章 远方的讯息第6章 夜袭第214章 宴于桑庭第535章 山形依旧枕江流第536章 今逢四海为家日第397章 一岁终须有一春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348章 降虏西击胡第275章 门前立故友(上)第70章 大飨(中)一周年总结兼百盟感谢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灯第394章 寸心自许尚如丹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灯第366章 夕阳西去水自流(续)第94章 放火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472章 岂余心之可惩第274章 陌上显大德第175章 国破第62章 临阵(上)第233章 帐中言三策第152章 无力(上)第214章 宴于桑庭第78章 撤屯(终)第434章 三面终成围第79章 远迎第355章 舟车何处不通津?第478章 邺下书味亦何偏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第417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第139章 劫持(下)第498章 百里沂水春秋风(大章还债)第59章 问策第507章 力尽关山未解围(上)第251章 阳翟城子伯辟贤第14章 有故人久候第307章第391章 时事难从无过立(续)第192章 人间多真情第392章 达官非自有生来第33章 却陷纷争(5.6k)第289章 故将直笔记春秋(上)第397章 一岁终须有一春第176章 定夺(还债)第415章 旧渡仍许借归船附录8:女频写手日记(上)——sduyiyi第341章 关东起群雄(下)第167章 祭旗第348章 降虏西击胡第293章 死生虽天命第414章 强移栖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38章 吕郎固穷!(8k)一周年总结兼百盟感谢第41章 邀请第224章 呼喝而死第250章 群英会玄德做歌第476章 保国可保身第450章 大江东去老诸侯第168章 天命第531章 不见枯枝培土时(上)第347章 初冬登塞山第523章 又闻子规愁空山第138章 劫持(上)第473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第134章 何去第529章 空看花开满台日第539章 故人送客长江道第290章 故将直笔作春秋(下)第20章 杀人者,贾超也!(4k)第94章 放火第171章 长驱第219章 天下大吉第433章 一鼓难做气第197章 不闻新人来(下)(熬夜8k补偿)第265章 志气方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