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军屯成果

“好主意啊!”胡泉闻言赞叹道:“王爷总是可以跳出窠臼,站在更高的层面解决问题!”

“哈哈,其实本王也就是一般人。”朱桢大笑起来。

“王爷真是过分谦虚了。”胡泉自然是不信的。

其实朱桢还真不是过分谦虚,他之所以总能出人意表的想出办法,而且最后总能漂亮的解决难题,是因为他能以史为鉴。

只不过别人知道的历史都是过去史,他掌握的是‘未来史’……

现在别人都为东川远超前朝的铜产量而欢呼,但朱桢却知道,明朝的滇铜产量跟后来的清朝比起来,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清代矿业最为兴盛的乾隆时期,滇铜占全国铜产量的八成以上,当时全国的铜材基本都由云南供给。而东川铜矿的产量,又占滇铜产量的七成以上。所以眼下东川这点产量,还不到极盛期的零头。

那么为什么会在开采冶炼技术没有明显进步的情况下,差别这么大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雍正五年,在东川府的群山中设立了会泽县,将所有的铜矿冶炼转移到了县城里,改变了原先就近开场,分散冶炼的状况。

集中冶炼的好处实在太多了,譬如便于生产、运输,当然也更安全。让矿主可以放心的进行长期投资,可以建造更大规模的矿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生存环境安全了,才会有更多的百姓愿意来东川谋生。东川铜业发展的最大桎梏——人手短缺,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从那之后,东川的铜业发展,才正式进入快车道,到了乾隆时期,成为名副其实的‘铜都’,支撑起清廷财政的‘半币江山’。

甚至有人说,清朝能统治中国两百多年,有一半功劳要记在滇铜身上。

所以朱老板要是知道这事儿,打死也不会把云南给沐英的。估计老六都得给撵到外云南去,休想靠近他的聚宝盆。

可惜这事儿朱桢不说,他永远也不会知道……

~~

朱桢要在云南建的那座城,正是会泽。不过他在资金上并不紧缺,所以也不着急催生出个铜都来。就那么顺其自然,让它一步步的发展壮大就好了。

眼下能解决东川的治安问题,就足够了。

三人便沿着金池湖边的青石路,走在依依垂柳之下,丝毫感觉不到盛夏的酷暑。

“再说说军屯的情况吧。”朱桢又对他大舅道。

今天其实是胡泉作为云南都指挥使在汇报工作,胡泉自然早就成竹在胸,如数家珍道:

“王爷当初离开云南时,是洪武十七年底。当时云南共有二十三卫八御十八所,这几年间朝廷又陆续调入了二十卫,共十万八千军队驻屯。”

“不算贵州和外云南,如今整个云南都司完整建制四十三卫八御二十八所,下辖二百五十一个千户所,两千五百五十一个百户所,三十二万大军。其中二十五万驻屯军,分布驻屯在城镇、坝区、驿道沿线,以及渡口、关隘、要冲等战略要地,这样既防盗贼又防土司反叛;既便于集结打仗又便于分散屯种,对整个云南形成了强有力的控制!”

“那田粮牲口方面呢?”朱桢又问道。

“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云南都司共拥有马二十四万三千匹,其中战马五万两千匹,其余都是用来拉车拉犁的滇马;屯牛十八万头;屯田两百五十七万亩地,卫所积粮两百三十三万石!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足够支持大军远征作战了!” “好,发展十分迅速啊。”朱桢满意的点点头。

当然这并不得益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而是来自朱老板强力的移民垦屯政策。前番为了攻打麓川国,调集的二十万大军,虽然没捞着打仗,但大半留在了云南,就地屯戍。

现在两年多过去了,这些人也安顿下来,大都把家眷接到了云南永居,如今云南的军户及家属,达到一百五十万人之多。

而整个云南也不过只有两百多万汉人而已,军户数量超过了总人数的七成。

云南的汉人大都是军户,好处就是特别能战斗,服从性又好,所以朱桢才能迅速的打开局面,在云南站稳脚跟。所以说云南初期的移民开拓,主要靠的就是朱老板的军屯政策。

朱老板之所以对云南支持力度如此之大,一个是云南本身的重要性,让他决心消化掉这块‘蛮荒之地’,一个是他对朱桢的偏爱,让他总是不知不觉给太多。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时机正合适。天下已经没有战事,朱老板的两百多万大军,没了用武之地。在内地垦屯,会跟老百姓争地,还会惹是生非,还不如尽量发配到边陲,让他们祸祸蛮夷去。

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云南的军屯自然呈爆发式增长。

朱桢又对胡泉透露道:“这次回京前,父皇和大哥跟我说,还会在未来五年内,再拨四十个卫所到云南屯田。我是来者不拒的,我舅舅就该头大了。”

“呵呵……”胡泉额头冒汗道:“这个确实头大。主要是之前那十万八千人安顿下来之后,剩的好地方就不算多了。再来四十个卫所的话,把他们全安顿下来,肯定要跟土司们起冲突的。”

“哎,舅舅不是刚说了要跳出窠臼,站在更高的层面看问题吗?”朱桢笑道。

“王爷是说……”胡泉愣一下。

“爹,王爷是说,不是还有外云南吗?”胡显提醒老子道。

“对啊,还是年轻人脑子快。”胡泉一拍脑袋道:“外云南不是云南啊!”

“没错,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就该转到外云南了。”朱桢道:“光吃下来不赶紧消化,回头就又拉出去了,等于白忙一场。”

“王爷话糙理不糙……”胡家父子这个汗啊,心说王爷果然跟当兵的混久了,说话越来越牙碜了。

“总之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要放到外云南上了。争取在十年之内,让云南没有内外之分!全都变成一个样。”朱桢斩钉截铁道。

这时候他看到邓铎带着潘原明和道同从远处走过来,便笑道:“他们来了,咱们一起议吧。”

第53章 家父朱洪武第55章 我登场第1172章 别人家的孩子第919章 假酒害人第189章 为什么要说又?第203章 免于恐惧最好的方法第735章 朱允炆第23章 爸,我回来了!第392章 空手套白狼第227章 捉对夺旗第888章 敬酒不吃第565章 双亲王见大将军第248章 韩国公之怒第379章 替死鬼第465章 我这一生没别的追求第1245章 不辱使命第1403章 王归来第1317章 漠北草原第559章 王的梦想第1281章 说客登门第725章 助产第578章 大哥第1307章 原来在这里第851章 火并天守阁第47章 密审德庆侯第516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918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1312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第24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1394章 结束咯第719章 永嘉侯与东莞伯第1242章 结果还是本王的事儿第441章 尚海也不是吃素的第771章 天助我也第201章 三哥带我逛那种地方第357章 楚王一视同仁第1373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908章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第645章 辞旧迎新第176章 小胖补完计划第857章 自己给自己挖坑第421章 皇家礼炮第1343章 终焉第506章 跟着我,没错的第1280章 庆云山中第457章 楚王加海王殿下忠诚的苏州城第937章 我也有份儿?第408章 天降第381章 晋王出马第1238章 山东父老真热情第945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第1385章 天下虽安第904章 百死不赎其罪第408章 天降第786章 扇车起长风第405章 败军之将第696章 人坐家中,福祸自招第920章 以身饲虎第673章 且听这龙吟第1384章 拔起萝卜带出泥第452章 王的倔强第589章 有点东西第745章 朱老板的决心第1006章 开个价吧第619章 这才是人吃的饭第576章 什么逃学威龙第1200章 谁是老大第430章 中秋家宴第310章 汪德福第1044章 真好喝第145章 少年初现王者风第4章 摸鱼老爷爷第568章 洪武十二年第572章 贞没了第1192章 到底啥意思第668章 地道老银币第91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819章 再见了,四哥第1005章 岳父第1398章 普定新貌第195章 你叫我小师叔?第47章 密审德庆侯第1385章 天下虽安第551章 等你第776章 既怕兄弟过得苦第467章 守灵第572章 贞没了第360章 约法三章第1026章 先修路第402章 我也要第1158章 功成 身退第775章 小小的也很精致第348章 服从性测试第858章 下水啦第801章 最后一面第844章 昨日重现第1380章 等第586章 东阳马生第450章 朱老板的嘴脸第946章 楚丁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