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楚王绕柱跑

干清殿中,只有父子三人。宫人们早就被太子斥退了。

“父皇三思啊,老百姓说的有道理,收工墨费既坑了老百姓,又损害了宝钞的信用啊!”太子也深以为然的附和道。

“那就一直白给他们换新钞?”朱老板的小农意识发作,心疼啊。

“什么叫白换新钞?!”朱桢忍不住当场就开了嘲讽。“恁咋不说,自己先拿一张纸,换了老百姓值一千文的东西呢?!”

“这……”朱老板被问的面红耳赤,但他一生要强,岂能让儿子教训了?马上大声道:“那朝廷早晚非得亏死!”

“亏个大鬼头啊!第一,随着宝钞大批量印刷,成本会大幅降低的,一张一文钱都嫌多。还收老百姓三十文?黑心商人都没这么黑!第二,朝廷每年都可以新发千万贯宝钞,比起所得来,印钱的成本不过九牛一毛!按照谁得利,谁负责的原则,完全应该由朝廷负担。

“第三,朝廷持续把宝钞投入民间,让经济循环起来,国家才能强大,百姓才会富裕。这就需要维持宝钞不贬值,花多少钱都值得!”顿一下,老六接着嘲讽道:“不懂经济怎么搞好国家,老豆!”

“……”不管老朱怎么样,太子先脸红了,觉得自己实在是无知。

“我叫你小子狂,我叫你小子狂!”然而老贼却恼羞成怒,找不到荆条便脱下鞋底来抽。

“难道我说错了吗?!朝廷为什么可以拿纸当钱?那是老百姓对大明的信任啊!是父皇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换来的!老百姓是相信你洪武皇帝,不会坑他们,才会接受宝钞的!”

老六提上裤子跳起来就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嚷嚷道:“父皇用一张纸换百姓一千文,以为自己赚了便宜,以为自己没有付出什么吗?

“不,大错特错啦!伱付出了自己的名誉,透支了国家信用啊,笨蛋!”

“你骂谁笨蛋?”朱老板本已经一脸沉思,闻言再度火冒三丈!

他光着一只脚,提着一只鞋,跟在后面追。

“你给老子站住!”

老六终究腚上有伤,一瘸一拐跑不快,冷不丁就吃一鞋底。

“老六,跟父皇好好说话,不要自找苦吃。”太子赶紧劝老六:“笨蛋,绕着柱子跑啊!”

洪武逐楚王,楚王便绕柱跑,一边跑一边嘴上还不停道:

“元朝是怎么玩儿完的?就是把自己的钞法玩儿坏了,发的宝钞一文不值,没人收没人用,最后活活穷死的!

“父皇要是不吸取元朝的教训,大明的钞法一旦败坏,国家就完了!你也不想等你孙子辈,就没纸钞用了吧?”

~~

元朝的殷鉴不远,所以朱老板对宝钞贬值还是很警惕的。并不像老六以为的那样,完全放任宝钞贬值。而是一直在积极维持它的价值。

比如洪武十七年三月,大明宝钞发行还不到十年,朱元璋就下旨停发过。表面的理由是‘国用既充,欲纾匠力’,意思是宝钞已经够用了,让造币的工匠休息休息。

实际上是为了应对宝钞不断贬值,稳定商民对宝钞的信心。

于是到了洪武十八年底,一贯钞还能兑四百文……

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宝钞一贯兑铜钱二百五十文。

为了遏制宝钞贬值,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朱元璋甚至下诏禁止在交易中使用铜钱,好歹没有让宝钞彻底玩儿完。

不过他死后,先是好圣孙靖难,然后是好大喜功的老四修这个,建那个,六出漠北、七下西洋……这些都得花大钱啊!没钱怎么办?疯狂发钞呗,结果把宝钞一气干挺。

一文不值,彻底没救……

~~

所以朱老板在暴揍老六一顿之后,还是不耻下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其实,纸币要想保持币值稳定,做好三件事即可。一个是可以免费以旧换新。这样就不会有新旧钞的差别价格,百姓才不会拒收旧钞,才能放心储蓄宝钞。”

老六便侃侃而谈起来,要不是被揍得鼻青脸肿,倒也颇有几分贤王的风采。

“二个是不能只投放不回笼,或是多投放少回笼。绝对不能表现出对铜钱的偏好,必须对宝钞和铜钱一视同仁。只有朝廷坚信钞就是钱,百姓才不会重钱轻钞!”

“嗯……”朱老板和太子一起点头,都听得十分认真。

“还有第三,就是严格控制宝钞的投放量了。”朱桢沉声道:“尤其是在建立信用的初期,比如每年不能超过前一年的一成。最重要的是,规定定下来,就得遵守。这样肯定不如随便印钞来的方便,但一旦滥发,必然重蹈元末覆辙。所以这是件极考验皇帝自控力的事情。”

“哼哼,这个没问题……”朱元璋便露出自得地笑容,论起来自控力来,他简直可以称为历代帝王之最了。

“只要时刻记住,自己不是在拿纸,而是拿自己的信用,换老百姓手中的财富,就不会没有节制的滥发了。”太子也表示自己没问题。

“嗯。父皇和大哥肯定都能克制得住。”朱桢点点头,叹口气道:“但说实话,但凡靠信用支撑的东西,早晚都有破产的一天。子孙后代肯定会有揭不开锅,火烧眉毛的时候,一定会有人忍不住滥发的。”

“唔。”朱元璋沉声道:“咱可以定个祖宗之法,谁敢违背?”

“呵呵……”老六呵呵一笑道:“这样肯定能好很多。”

他本想说,祖宗之法算个屁。其实是你步子太大扯到蛋了。但实在不敢再挨顿揍了,便委婉道:

“等将来收回云南,有了滇铜。朝廷还是应该逐步允许百姓自由兑换的。然后放开金银之禁,金银天然是货币,咱们不让老百姓用,不是坑人么?咱们坑谁,也不能坑老百姓啊。这样老朱家的天下才长久,对吧?”

老六这个老六,最后一段话用了话术。他知道老贼肯定不舍得让百姓用宝钞兑走铜钱。所以他最后用老贼经常教导他们的话,堵住了老贼的嘴。让老贼不好意思直接否决他这个提议。只能留待日后再说了……

第1304章 谁先绷不住第1397章 闲话不能白传第928章 一片厕纸也有大用第558章 父皇好牛伯夷第576章 什么逃学威龙第1005章 岳父第961章 驱狼吞虎第226章 韩国公的报复第1366章 归来第951章 失足老年第1353章 功夫在诗外第141章 韩国公押上一切第726章 大功告成,亲个嘴儿第830章 还有更好的选择第75章 临淮知县韩宜可第1319章 燕王出马第1298章 蓝玉请客第1089章 摇滚大明,即将狂野演奏第140章 我们做得还很不够第919章 假酒害人第1233章 洪武十九年今天有点卡文第853章 分赃第240章 新年第1354章 不是不可以第1244章 开端第818章 来了就别走了第927章 你听说过孔明灯吗第944章 丢檑木第329章 重归于好第86章 报案去第731章 拜师第1153章 给太多就好说第169章 真假花鼓词第1407章 茶马交易会第128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第133章 六郎妙计安天下(求月票)第929章 就地取材第694章 胡德和驴都吓到了第1075章 温水煮青蛙第739章 很不满意第740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第1110章 决战(下)第696章 人坐家中,福祸自招第448章 胡相出馆再也不来第1348章 一看就是亲爹第1231章 五哥驾到第241章 空耳天后第176章 小胖补完计划第601章 丰色遇第474章 过火第247章 大索全城第597章 胡相的哀愁第654章 无所不知朱老板第398章 苏州票贵第403章 铩羽第1316章 水第16章 小明王之死第403章 铩羽第417章 父慈子孝第269章 出发啦第742章 距离不是问题?距离很是问题第687章 回家第359章 腊八宴第199章 沙场秋点兵第989章 虎蹲炮第879章 真老狐狸第946章 楚丁格尔第133章 六郎妙计安天下(求月票)第1015章 第三次选锋第1334章 不速之客第129章 秦王鼻息正雷鸣,万状千声惊不得第9章 杀鸡用牛刀第407章 老六的战争第1250章 徐达的面子第1085章 朱老板训子第24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400章 二蛋第772章 一个比一个早第538章 逛御窑第433章 殿下出征第1267章 不得不战第396章 该死的胜负欲第449章 元首的愤怒第459章 又赴腊八宴第483章 一笔写不出两个泰字第298章 什么是开国之君?第531章 粮票补完计划第879章 真老狐狸第763章 李仕鲁掷笏第1139章 众人皆罪第450章 朱老板的嘴脸第642章 拿人第180章 朱老板的老板第1276章 英雄第1297章 大势所趋第761章 衍圣公横刀立马第565章 双亲王见大将军第210章 出发啦,不要问那路在哪儿第406章 灰太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