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时光飞逝
伴随着秋征过后,时间变得特别快,元满他们的小日子简直一成不变,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忙生意上的事情。
转眼间就又到过年,这一年里,大家都收获了许多。
特别是整个沿江镇以至于沿江镇周边都富裕了很多。
元满身边的好友包括自家的生意都越做越大,日用品的加工坊也越开越多,沿江镇附近的城镇都用上他们生产的日用品。
来福客栈的名声也远扬,最终吸引了商人来细谈几波。
元满和周煜一合计,干脆搞连锁,想要后续的新菜色就必须听他们的,合伙人自个找店铺出人工,元满家提供菜色,赚了的钱三七开,周煜就没有参与了。
不过他的志向不在这里,他家也采购了好几只船回来,靠运输就能挣不少银钱的,不过那些大部分都是那能干的老管家在操持,老管家忙到元满都没见过他一眼呢。
可见的他有多不得空。
至于周煜在元满空间整理出来的资料先前都提供给他大伯父,他大伯父别提多激动了,据说第一版的火枪已经制成,正在继续改良,上头也十分激动呢。
但也足够令人开心的。
来年他们的四季衣裳都得靠施灵的施纺做出来,现在谁人不知道她家纺织店是最出名的,包罗各种和衣服有关的生意。
青山村里头热烈的气氛才踏进去就感受到了,村里的路翻修了一遍,扩大了不少,新房屋也多了起来。
今年元家大房和三房还有元明香的日子也不差,卖力到年底两家都赚了个盆满钵满,这卖力一年就足够换个大房子了。
元大实夫妇这才赶紧把银钱都投进去,在中心市场附近买入一个二进的院子,要比元满家稍微小一点,房屋附近也紧凑些,密密麻麻都是房屋,虽然拥挤也吵闹点,但至少附近都是商铺,要买点什么很方便,以后就是用一面弄个大门当门面都是可以的。
以后房价只会越来越高的,现在不买以后保准亏。
刘氏可说了,今年的先买这家可以打通做门面的,以后也可以让元金宝住,回头他若是想开木摆件的店面也可以,前边一进用来做木活和开店,后院可以住一家人没问题。
就连那布偶和玩具都卖出名的,进项那是哗哗地流啊。
说好的常回去,但因为忙于学业和事业也没怎么回去。
元满他们几个孩子也正好回去看看西梅仲峰他们。
整个村子里头再难看见破破烂烂的的草顶房屋,都是瓦片房,整条村子都看着要气派很多,路旁还都挂上红灯笼呢。
所以年底分红后,三家都在镇上买了新房,但因为发展得好,靠近闹市的房价都翻了几番,先前像元满家那样的院子都不用二百两,如今可是要三四百两的。
这绝对是飞跃的进步啊。
火枪都制成了,那么距离大炮也不远了,更别说小型炸/弹了。
周煜也给元满她家和身边好友分了不少,还挺有意思的,布料那些个则是都挑好的送去施灵那边制成新衣了。
毕竟元家祖宗还在那的,得回去祭祖拜神那些个的。
因此大房的房子算是定下来,元大钱和元明香两家因为都在镇东,所以添置的房屋都是在镇东那边买。
便都靠在路旁给马车让路,笑呵呵地跟他们打招呼到。
“大硕你们一家都回来过年了啊?哎哟,真好真好”
所以他们先在偏远点的地方买了两处住所,只等着以后存到更多钱后再搬到重点地区,到时候若是遇上合适的,实在不够钱也可以把现在买的新房卖了。
在腊月二十九那日他们也都齐齐回到青山村里头跨年。
岔路口和元明香夫妇分开后便只剩下元家三兄弟的车辆了。
元满他们回村那日,大房和三房还有元明香夫妇他们都相约好一块回去的,就在镇南回村的那个山坡下等着。
因为今年他们都买了房子也就没有再买马车,而是租的。
他们见一年的分红得全砸进去就舍不得了,原本是说要不要买个偏远点的地方算了,但被元满听见她大伯父一家过来商量后,直接让他们赶紧买下得了。
一行人回村浩浩荡荡的,元明香夫妇则是直接回到自个村里,她夫家的老母亲还在老房子候着,俩孙子没了后她的情绪不大好,他们还是得回去陪陪她的。
因此上头给了他大伯父不少赏赐,他大伯父便连带着年礼给周煜捎了不少东西回来,都是京城的特色东西。
因此元家一家子在年底分红后就统统利索地买下新房,只不过还需要装修,所以只是年底交房契罢了。
闹市的肯定买不来,那价格可是比镇南的又高几倍呢。
唯有元大硕夫妇常回去办事,这一年不怎么见的可想坏了西梅他们,腊月起就在准备着过年的年货。
不过元满家两辆马车,倒是可以帮忙带几个人一块回去。
元银宝也不介意,毕竟他大哥年纪比他大,未婚妻都有了,回头结婚肯定要婚房,所以先买给他也没事。
元满他们回来时依旧受到热烈的欢迎,个个都打招呼,倒是没有再出现围堵人的现况,大家伙都懂礼许多。
总之他们这一圈人是完全不差钱的,日子过得可滋润了。
村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路过的村民们也都神采奕奕的。
“大硕得空带着你们一家子都过来婶子家里坐坐啊!”
孩子们的衣裳也都焕然一新,带补丁的衣裳都要少了,因为家里富裕,孩子们脸蛋也都圆润起来,肉乎乎的。
至于元银宝的不急,来年再赚到银钱就再给他买个院子。
这热情比起之前回来当真丝毫不减,并没有因为时间久了就忘记元家的好来,毕竟他们都是靠元家发家的。
大房和三房回来的少,见这景象诧异的感觉并不比元满他们低。
元大硕和秋风坐在驾驶位,偶遇的村民们都会跟他们说上两句话,毕竟青山村能有今天多亏了他们啊。
后边的葛氏看见大家伙对二房热情的模样就明白二房给村里捐的学院当真没白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