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南洋剧变(下)

琉球,原本此地是大明藩属琉球国地界,不过因为在八年前,也就是1609年,萨摩藩的岛津家久派军侵略琉球,俘虏琉球国王尚氏,并且派兵监督琉球内政,实际上却跟关东军监督伪满洲国内政如出一辙。

不过此时日本局势大变,丰臣秀赖在日本南部已经有了绝对的威势,而原本支持德川家康的岛津氏自然就成了丰臣家的眼中钉,在年前他们就发动对岛津家了战争,岛津家虽然占据日本南方,可以跟西洋人交易获得一定的火器,不过与真田幸村的军队相比就远远不如了,这次战争将岛津家的封地削弱到了不足一千石。

而此时徐振昌则根据参谋部的命令,出兵占领了琉球,并且将岛津家的军队全部赶出了琉球,因为北海缺少不冻港,因此琉球也就成了北海舰队的暂时过冬的驻地,经过一整年的整修,此地已经建造成了一个不小的港口,实际上这也是北海舰队组织的商队路线中途的重要据点。

虽然日本人被驱逐了,不过那位尚氏的国王,却一直都没有被迎回来,据说是在岛津氏与丰臣家的战争当中被乱兵所杀,无论怎样,那位尚氏的国王是没办法回来了,于是日本南方的这几座岛屿就成了北海舰队实行军管的地方,而西洋人出兵台湾之后,这里就成了北海舰队实际控制海域与西荷联军的最前线。

清晨,整个琉球群岛都沉浸在凉爽的海风当中,军港当中数十艘军舰上,都挂着上书“明”字的三角龙旗,此时这些水兵经过一个早上的体能训练,不过刚刚用过早饭,已经有人在清洗甲板,检查火炮,这是北海舰队水兵每天的例行功夫,只有平常将这些军舰保养好,才能够在战时发挥作用,步兵保养枪械,水兵保养军舰,都是相同的道理。

然而大多数人却在港口上站成了整齐的阵列,琉球岛的当地人会惊奇地发现,这些人当中有北海舰队的高级军官,也有琉球岛当地的士绅,究竟是什么大人物居然能够让这些人早早地站在这里迎接?

很快远处就出现了一道白色烟柱,一艘庞大的军舰正在靠近,后面还跟着一支庞大的舰队,那就是曾经在登州之战的时候,露过一次面的1200吨级铁甲舰,现在那艘船因为其。

不多时,那艘巨舰就在琉球军港当中靠岸了,朱由崧刚走下船来,司令徐振昌便举手敬礼,说道:“王爷,海军司令徐振昌向您报到!”

朱由崧微微一笑,同样举手施礼,这次徐振昌总算是像个现代军人,不会随意向人下跪了,朱由崧笑道:“振昌啊,你在这里做的不错啊,琉球国原本就是大明属国,闽人三十六姓迁入琉球之后,这里的子民多是我大明后裔,将这里的倭人赶出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徐振昌不禁有些不好意思,琉球这里的日本人也就一千人,而且只有几十支日本人所说的“铁炮”,而他们的的海军已经发展到了水兵三万,海军陆战队一万,战舰数百的庞大舰队,对付这点武器装备都比不上他们的日本人,徐振昌还真不好意思居功。

朱由崧可不是在揶揄他,在后世这琉球群岛中国**从来都么有承认是日本人的领土,不过这里的人实际上却已经被日化了,闽人三十六姓的汉人血脉虽有,文化已经全然不同,在二战后因为两党斗争,中国又失去了一个收回海外领土的最佳时机,之后这里被美国人建成了冲绳基地,反而成了遏制中国的第一岛链当中的一个核心。

看着这片苍翠的大岛,朱由崧心中不禁有些感慨,既然他来到了这里,这里就将成为他的舰队纵横大洋的起点,而不是被用来遏制中国的岛链。

简单的接风仪式之后,朱由崧就被徐振昌、杨天生、李旦、邵杰等人一起拥蹙到了琉球国的王宫当中,这个王宫当中虽然已经没有了国王,不过徐振昌等人也是深受国内影响,并不敢僭越,这次朱由崧来到这里,才开启了王宫。

朱由崧看了看眼前的大餐,不禁笑道:“还真是山珍海味啊,这些东西恐怕就算是在皇宫都不一定吃得到!”

眼前的确是难得一见的海鲜大餐,最可贵的这是十七世纪未受工业污染的天然海产,后世想要吃点绿色食品居然都要额外掏钱,不过在这里,他吃用的几乎都是绿色产品,红烧鲍鱼、清蒸石斑、燕窝鸡汤,葱油海参……每一样都足以令人食指大动。

徐振昌笑道:“这次可是要感谢林芝鹤林先生了,若不是他们家的大厨,我们这里的炊事兵做点家常菜倒是没问题,想要做这样的大餐可就力有未逮了!”

朱由崧奇道:“林先生?是哪位啊?”

“回王爷,在下就是林芝鹤!”

朱由崧一看,这林芝鹤高高瘦瘦,眼睛上还扛着一只眼镜,显得文质彬彬,朱由崧笑道:“林先生姓林,莫非是那东渡琉球的闽人三十六姓之一?”

林芝鹤连忙说道:“正是,我们三十六姓东渡以来,辅佐我王,治理琉球百姓,却不想倭人凶狠,居然将我王掳去,客死异乡,若不是徐将军带大军乘巨舰前来解救我们,我等还在倭人的横征暴敛之下呢!”

说到此处,林芝鹤与几个琉球大户的族长纷纷起身,对朱由崧跪下,说道:“我等叩谢王爷,就我等于水火之恩!”

朱由崧摇摇头说道:“不必如此,琉球原本就是大明属国,八年前岛津氏入侵琉球,朝廷未曾做出反应,已经是有愧于琉球百姓了,这次前来拯救,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林芝鹤说道:“琉球虽复,不过我王五已经客死异乡,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有新的国王!”

朱由崧眉头一皱,作为一个注重海权的人,琉球对中国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他不可能让琉球成为他控制之外的土地,甚至有必要将琉球变成他大明的领土,这样的话,一个新国王势必会成为他掌控琉球的障碍。

徐振昌与林芝鹤这段日子,相处的也不错,林芝鹤他们经常带些海产土产劳军,这让徐振昌也饱尝了几顿南国海产,徐振昌连连向林芝鹤使眼色,林芝鹤却根本不堪徐振昌,仍然说道:“我们也想过了,尚氏福薄,没有担任国王的福分,所以我们希望王爷能够成为我们琉球国的国王!”

邵杰连忙站起来,说道:“王爷那是身负天命,怎么可能来你们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当国王?王爷,这件事情还是不要提了吧!”

朱由崧不禁摇摇头,说道:“邵先生,稍安勿躁,其实当个琉球国王也没什么不好的!”朱由崧也明白,琉球长期在外,而且经过那闽人三十六姓的潜移默化,已经有了自己的国家民族意识,直接将琉球划为本国领土,势必会造成一些人的反对,不过让自己成为他们的国王,这倒是个好办法。想当年英国皇帝不就兼着印度的国王吗?

朱由崧看了看林芝鹤,说道:“林先生,让我挂个名号,自然是不成问题,不过这琉球你打算怎么办?”

林芝鹤笑道:“以王爷的手段,琉球自然是脱不了王爷的控制,不过我们希望琉球能够享受大明国土的待遇,我们也能够建立地方议会,并且派出议员,参加国民议会!”

朱由崧笑道:“好说,我同意了,我甚至可以让你们的议会自行选举官员,实行区域自治,不过你们不能拥有军队,国家防御完全有大明军队负责!”

林芝鹤不禁惊喜道:“这完全没有问题,实际上我们原本的军队就不行,根本对抗不了日本人,要是王爷愿意在这里驻军,我们愿意完全提供给养!”

琉球的事情只是一个小插曲,林芝鹤等人算是识时务,就算是他们选择对抗,在朱由崧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也只能是螳臂当车。

宴会散后,朱由崧则跟着徐振昌来到了司令部,李旦突然跪倒在地,说道:“王爷,李旦行事无度,引起了西荷两国的不满,还望殿下责罚!”

朱由崧摇摇头,说道:“李旦,你不用自责,你做的很好,而且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只是你做的太好了,以至于抢了他们的财路,他们才会这样的气急败坏,再说了,等沿海各地开关之后,南洋必须要在我们掌控之中,一直到马六甲,我不允许有任何其他国家的武装力量,所以你做的没错,这一战我们必须要打,不过是时间问题!振昌,现在他们的军队到哪里了?”

徐振昌说道:“他们正在鸡笼山修筑堡垒,看样子是要长期驻扎的样子!”

朱由崧皱了皱眉头,说道:“鸡笼山距离琉球不过几个时辰的路程,为什么不进行攻击?”

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下)第十章 东林内部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五章 以贸易之名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三章 道法行第四十一章 邵氏后人第十四章 南洋大战(下)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议(下)第四十七章 军力对比(下)第四十一章 变故(下)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十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上)第三十三章 边打仗边整军(下)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四章 九千岁第一章 以权换税(上)第四十一章 东林贱人(中)第五十九章 图穷匕见(中)第四十二章 东林贱人(下)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九章 技术入股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一章 以权换税(上)第十七章 北海擒龙(中)第二十八章 烽火连三月(上)第五十四章 山东变局(下)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第五十一章 骑兵武器(下)第四十五章 铁路公司(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对炮队(下)第五十五章 国家农场(下)第五章 三皇炮锤第三十二章 魏进忠的决意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十六章 北海擒龙(上)第二十七章 人口贸易第二章 智脑婉儿第六十四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一)第四章 枢密院(上)第八章 成婚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十五章 徐光启的迷惑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十七章 铁路布局第二十六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第四十四章 铁路公司(中)第八章 议会政治(中)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下)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争(中)第八章 北海之变(中)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图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八章 成婚第四章 九千岁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七章 矿山事故调查第七十一章 诸子重兴(中)第二十八章 烽火连三月(上)第三章 道法行第十二章 摆钟风波第二十章 兄弟阋于墙(中)第四十五章 改变的梃击案第三章 道法行第十三章 方氏长子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十三章 南洋大战(上)第四十六章 战力对比(上)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长第十六章 墨家传承第十章 东林内部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四十二章 发展计划第七章 矿山事故调查第六十章 福王情敌第六章 枢密院(下)第十九章 腊月宫变(上)第六十九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六)第六十章 图穷匕见(下)第三十七章 道法宪法(下)第五十六章 徐鸿儒的野望第五章 以贸易之名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六章 儿子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