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马六甲条约(下)

原本西班牙舰队的指挥官是安敦尼,不过因为安敦尼的失败,需要接受西班牙帝国海军的调查,因为派了施尔瓦这个家伙担任舰队司令,可惜的是施尔瓦只是一个花花公子,来马尼拉不过是来镀金的,此时将舰队带着逃亡马六甲,还有一线生机,若是撤回海港,就凭那些炮台的防御,根本不可能阻挡拥有六艘铁甲舰的舰队。

马尼拉港口上有六座大型炮台,可以组成交叉火力射击,使用的都是沉重的巨石建造,里面安装的是长管加农炮,或者说叫做长重炮,也就是荷兰人出口到大明的红夷大炮,发射的同样是球形炮弹。

当然这种前装炮,射速的问题就不需要有什么希望了,西班牙人做好的炮手也只能做到两分钟一发炮弹。因为每次发射,都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俯仰角和方向角等步骤,发射一次之后,必须要灌水入炮膛,熄灭火星,再用干布擦干,然后才能再执行装填复位发射等步骤,步骤繁琐废立,就算是训练有素的炮手两分钟的时间已经是极限了。

至于射程倒也不错,能够打到五公里,在这个舰炮射程普遍只有四公里的时代,五公里的射程已经是相当厉害的,不过相比铁甲舰上射程普遍超过十公里的100mm长身管舰炮,这种射程优势反而成了弱势。

“轰!轰!”爆炸的声音不断的传来,把炮台上的巨石炸得石屑乱飞,不过**在杀伤人体或是对付木质结构上面有些优势,在对付这种巨石建筑上面,高爆**作用的确不是太大,主要是弹丸的动能并不能转化为冲击力,在撞击之初,弹丸就已经爆炸了。

朱由崧笑道:“换***,不就是个石头建筑吗?西洋人最喜欢这个,不过这些大理石总不会比钢铁还要坚硬吧?***可是能够穿甲数百毫米呢!”

***的技术很简单,说白就是在普通炮弹上增加一个高碳钢的硬质弹头,在这样的硬质弹头保护之下,引信必须在撞击力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引爆,而这段时间就已经足够让***钻入炮台当中了。

经过火控系统的一系列操作,两发炮弹正好击碎了炮台的厚厚石壁,钻入了炮台当中,只听一声闷响,炮台上的几个窗口冒出了股股硝烟,里面的人员和火炮恐怕是毁了。

朱由崧不禁笑道:“干得好,这两个炮手可真是厉害啊!”

旁边的沈有容却摇了摇头,说道:“恐怕不是炮手厉害,而是一整套的作战程序厉害,炮手不过是修正俯仰角和方向角的人,在指挥室里才是真正的测算人员!王爷,来到北海,我才算是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炮击?”

朱由崧笑道:“怎么?沈老,难道也想学炮兵?”

沈有容神色落寞,说道:“我?人不能不服老,最近我也跟那些测算员枪炮士学过一些东西,只可惜怎么也学不会人家的算法,不过我有二子,沈寿峣和沈寿岳,年方二十,他们二人也都是从小学习兵法,有志于军旅,不过他们所学的不过是我这些年来的军旅经验,要是没办法学到这些东西,我看他们连当个小兵都没办法胜任!”

朱由崧笑道:“兵法之理,古今相通,不过是现在多了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而已,两位沈兄,既然想要报效大明,我可以给他们安排,只是两位沈兄如今二十了,我想还是让他们选择进入陆军大学或是海军大学吧!”

二人正说着,岸上的几座炮台已经全部被击毁,徐振昌率领舰队直扑军港,一通炮击,将靠岸的军舰全部击沉,后续的五十多艘的大型运兵船也纷纷冲上了码头,里面那是朱由崧从京营当中带来的三个师的步兵,原部队是神机营,现在由方世鸿带领,这些人原本就是摆弄火器的行家,改编之后,他们的成绩居然超过了原本的神枢营的三个师。

在舰炮的***轰击之下,城墙上的火炮首先哑了火,然后整个马尼拉的城墙很快就变得千疮百孔,此时呆在总督府的马尼拉总督巴尔德斯,苦恼地看着不断坍塌地城墙,嘴里不断咒骂着:“这些人非得把城墙炸成粉末,才会进攻吗?”

“总督大人,我们还是投降吧?对方的力量太强了,根本不是我们能够相比的!”身边的几个幕僚忍不住说道。

现在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虽然被英国人打败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殖民地和国力仍然是世界顶尖的,而且巴尔德斯是个典型的天主教狂信徒和种族主义者,要向他眼中的低等种族异教徒投降,这对他的信仰和信念绝对是一个挑战。

“哼,就算是我们的舰队失败了,我们西班牙士兵方阵也绝对是最强的!”巴尔德斯挥舞着双手,说道:“我们的大舰队会来拯救我们的!”

几个幕僚不禁苦笑,从美洲到亚洲,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来,美洲舰队已经基本上全部达到了马尼拉,可是仍然是失败,要是从本土调舰队过来,难道本土的防御就不需要了吗?

米勒是西班牙陆战队的团长,原本他是西班牙步兵的上校,因为要去远东追逐财富,才在总督府成了一个陆战队的团长,他疯了似地冲进了总督府,哭叫道:“总督阁下,我们的西班牙方阵失败了,他们使用的火枪是后装枪,射程和射速都远远超过我们,跟他们打排枪,我们的士兵就是排队被枪毙啊,我们的士兵小伙子都被杀死了!三千人,不到一刻钟,我们的三千人都死了!”

“什么?”巴尔德斯呆坐在总督宝座上,现在他已经没有了可以反抗“东方野蛮民族”的力量,现在投降是他唯一能够活命的选择。

巴尔德斯投降之后,朱由崧很顺利地接管了当地的**,因为当地原本就有很多华人,而且他们还掌握了绝大多数的财富和种植园,有这些人的配合,吕宋的过渡十分的平稳,而接下来,朱由崧则命令邵杰寻找十四年前马尼拉大屠杀的受害者,刚刚过去十四年,很多幸存者仍然健在,仇恨仍然没有淡去,这让清算进行得十分顺利。

这段日子,马尼拉的华人可是扬眉吐气了,原本掌握了武装的西班牙人,此时却成了阶下囚,而很快他们又接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林老,王爷要枪毙两万人,为当年惨死的先辈报仇呢,您老一辈子惦记的事情,这次总算是有个头绪了!”

“真的吗?我的要去看看,我要亲眼看着这些白皮鬼死在我面前,我这辈子就算是死也值了!”

“算了吧,您年纪大了,别收了什么惊吓?”

“放屁,我只有亲眼看着他们死,我们才能够消我心头郁结之气,只可惜随意杀了些人,有些罪魁祸首根本没有收到惩处?”

“林老,这您就不知道了,要是您知道有谁曾经在那次惨案当中下手,你尽管可以去跟那位邵大人说,他们会组织什么军事法庭,审判这些白皮鬼的!”

……

沙滩上,跪着两万反剪双手到后背西班牙人,后面则是一个个特意从南方请来的刽子手,这导致了南方的刽子手成了紧俏职业,朱由崧不会让军队来做这种屠杀的事情,毕竟军队有自己的荣耀,他们不会对那些好无坏受能力的平民下手,否则他们跟日本人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在马尼拉一共也不到十万人,这两万人可以说是让他们伤筋动骨了,巴尔德斯不禁焦急地说道:“亲王殿下,在我投降的时候,您说过要保证我的安全的,不会对我们下手的?”

朱由崧冷笑道:“我说过在合法合理的范围之内,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我才只杀两万人,原本我打算杀死一半在马尼拉的西班牙人的!”

巴尔德斯说道:“这是为什么?”

朱由崧冷笑道:“我所信奉的一位圣人,曾经说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当年你们就在这个马尼拉城池当中,屠杀了我的两万同胞,同胞这个名词或许你们很难理解,我们中华民族有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炎黄,所以我们大明子民都是炎黄后裔,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既然你们杀了他们,我自然要杀死同样的西班牙人作为回报!”

朱由崧的话,让巴尔德斯心头一冷,却让旁边的徐振昌、邵杰、杨璐、杨琦和方世鸿都不禁心头一热,原本皇帝喜欢称百姓为“子民”,现在朱由崧却称百姓为“同胞”,这倒是让他们感觉到了一种被尊重的快意。

巴尔德斯仍然不肯放弃,说道:“亲王殿下,您这样做只会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只会让无辜的人受到牵连!”

朱由崧冷笑道:“放心,那些凶手不会逍遥法外的,这次处死两万人是国家层面的报复,不过接下来自然是个人方面的诉讼,另外,巴尔德斯,你最好闭嘴,要不是我看在十四年前你并不是马尼拉的总督,我连你也不会放过!”

这些日子朱由崧已经尝到了那种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的意思,虽然有着后世的见识来约束着他,不过身上自然也带有一股杀气,巴尔德斯一听朱由崧这样说,便再也不敢相劝了。

朱由崧当然知道,此举必然会让西班牙和大明处于战争状态,并且很难和解,不过朱由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毕竟他对西班牙在美洲那丰美的北美殖民地可是垂涎三尺了,北美大陆那地方,什么资源都不缺,却没有什么靠近的敌国,简直是超级大国形成的必要条件,不过就算是那里日后成为了什么超级大国,朱由崧也绝对不允许是一个白人为主信奉天主教的国家。

而且国内农业技术发达的农业和规模暂时不大的工业,还没办法消耗中国那一亿多接近两亿的人口,北海、台湾和吕宋都不过是小打小闹,真正的大头还是在美洲,只有两国处于战争状态,在日后,朱由崧才能够名正言顺地攻击对方的北美殖民地。

吕宋这里除了在海航位置上有着重要意义之外,在矿藏上同样也对中国有着巨大的意义,在这里盛产金银铜铬,金银自然不必多说,中国可没多少金银矿,有了吕宋的金银矿藏,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而铜矿,除了可以铸币之外,对如今的大明军队也拥有着巨大的意义,毕竟现在大明的军队已经进入了火器时代,而子弹和炮弹的制造需要大量的黄铜,后世中国就是因为没有铜矿,才不得不选用了钢制弹壳,如果没有足够的铜矿,就算是想要打仗恐怕都打不起来。

因此吕宋的开发也就被提上了日程,邵杰观察了这里的土著人,文明水平低,而且原本的吕宋国已经被西班牙灭掉,而郑和下西洋之时又给这里的土著留下了一个相当好的印象,这让大明有了同化这里的基础,因此邵杰提出了一个计划三个手段,三管齐下。

首先,将向北海和台湾移民的人,全部该运往吕宋,这里的气候更加温暖湿润,甚至有一种西谷米,整个树都是淀粉构成,即使不用赈济,也死不了人,这是从人员构成上,让大明的百姓占据绝大多数。

其次,通知联合矿业和北海矿业这两个矿业公司,对这里的矿藏进行开发,相信金银铜铬这样的矿藏,无论对谁都是极有价值的,并且组织南方的橡胶种植园主和甘蔗种植园主,以及相应的橡胶工业制糖工业迁移到这里,从经济控制吕宋。

第三则是开办学校,教习汉语和四书五经,以经义教化当地百姓,邵杰这个圣门学子,也不得承认儒学在教化百姓和维持稳定上面,对一个国家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等他们黄老之学和诸子百家重兴,儒学也不可能没落,只会在他们的逼迫之下,推陈出新,更进一步,这是从文化上同化对方。

朱由崧看着这三个手段,怎么看怎么眼熟,这不就是小日本占领台湾和满洲国之后施行的政策吗?除了第一个,小日本可没有足够人来同化当地的中国百姓,而中华文明,也不是小日本那学了半吊子的文化能够同化的掉了,不过这种措施是绝对没错的,否则台湾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的亲日派?

日本人的手段是没错的,可惜日本人的软硬件上有内部不足,自然不可行,不过由大明来施行那就完全不同了,对于邵杰的这项计划,朱由崧绝对赞成,并且马上向大明的移民局和海军打好了招呼,让他们绝对配合邵杰的行动。

在朱由崧的铁血政策之下,吕宋很快就恢复了平静,然后徐振昌就有些耐不住了,原本他当海盗的时候,整日被那些西洋大舰追着跑,现在他有了铁甲舰,却能够将这些原本看起来无底的西班牙大帆船打得稀里哗啦,这种报仇的感觉,让他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爽”。来到总都督里,他就波不急待地对朱由崧说道:“王爷,下一步我们是不要进攻巴达维亚了?”

朱由崧笑道:“巴达维亚?不,我们不需要进攻巴达维亚,只要等条约达成之后,进去接管就行了,那些荷兰人虽然市侩,不过比这些执拗的西班牙人要聪明的多了,我们已经显示了武力,他们不会做无谓的事情。”

朱由崧刚刚说完,海军方面就收到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封邀请函,说是请大明方面派遣专使,前往马六甲狮城详谈,这件事情除了邵杰,恐怕也无人能够胜任了,毕竟也只有他才是真正有过外交纵横经验的。

马六甲海峡,狮城。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办事处当中,谈判使者菲尔德不禁暗自咒骂:“这些东方人,真是太不准时了,居然让我们等他!”

雷约兹笑道:“菲尔德先生,这是他们彰显自己身份的一种方式,按照他们的说法是‘摆谱’,只有尊贵的人才会值得别人这样等他!”

邵杰满面春风地来到这个会议室当中,对菲尔德笑道:“这位想必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使者菲尔德先生,我们废话也就不多说了,我方的要求你们怎么看?”

菲尔德有些无奈地说道:“我们可以退出巴达维亚,将东印度群岛让给你们,不过我们需要一个像澳门一样的通商口岸!”

邵杰笑道:“这个没有问题,我们王爷是个慷慨的人,既然你们做出了回应,我们自然不会亏待你们,你们可以在胶州、海州、松江、宁波等等这几个港口设立自己的办事处,当然不能驻军,你们的办事处仅为商业组织,要遵守我们的法律如数缴纳税赋,如何?”

如今大明已经开关,这几个口岸实际上允许任何非敌国商人前来交易,邵杰根本就是在空手套白狼!

第二章 以权换税(中)第十七章 铁路布局第二十六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终)第二十一章 清荷惊变第七十二章 诸子重兴(下)第八章 议会政治(中)第四十三章 庞保入毂第四章 九千岁第五十三章 山东变局(中)第三十章 老丈人颜思齐第二十六章 老唐当官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第五章 以贸易之名第八章 北海之变(中)第二十章 乔家大院第二十五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上)第二十六章 老唐当官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争(中)第三十六章 道法宪法(上)第十五章 马六甲条约(上)第二十八章 来自女真的威胁第九章 技术入股第二十章 兄弟阋于墙(中)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上)第十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上)第十七章 铁路布局第三十三章 边打仗边整军(下)第五十五章 国家农场(下)第三十六章 进京面圣(下)第五十三章 倒霉的人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四十三章 庞保入毂第二十一章 清荷惊变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二十八章 来自女真的威胁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会主义道路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下)第四十六章 战力对比(上)第四十二章 东林贱人(下)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十四章 山东变局(下)第十一章 南洋剧变(中)第三十章 烽火连三月(下)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十三章 方氏长子第十三章 高筑墙广积粮(上)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三十五章 进京面圣(中)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四十一章 东林贱人(中)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十五章 高筑墙广积粮(下)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四十五章 铁路公司(下)第四十三章 庞保入毂第十二章 南洋剧变(下)第七十二章 诸子重兴(下)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二十一章 清荷惊变第七章 新大陆第二十一章 清荷惊变第十五章 马六甲条约(上)第六十六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三)第十六章 墨家传承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结局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三十章 烽火连三月(下)第六十九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六)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测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二十九章 亲征辽东(上)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十六章 墨家传承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对炮队(下)第三十九章 教育计划第十九章 兄弟阋于墙(上)第三十四章 进京面圣(上)第五十一章 骑兵武器(下)第十二章 摆钟风波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见的福利第三十一章 献土百万顷(上)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第四章 东瀛来朝第一章 以权换税(上)第二十章 乔家大院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二十四章 恐怖产能第二十七章 人口贸易第三十章 烽火连三月(下)第五十三章 倒霉的人第二十五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上)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争(下)第十一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