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

朱由崧笑道:“嘿嘿,就算是急得跳起来,那也没有,他要是真想要修滦河,要是没有我们的资金注入,他还修个什么!好了,你马上去吧!”

“好嘞,两位殿下,就听我的好消息吧!”马如蛟拱手而去。

但是朱由崧却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情,有些想不明白,不禁对朱由校说道:“皇兄,我有点事情,想不太明白,你能给我参详参详吗?”

朱由校不禁得意了,他笑道:“居然还有你想不明白的事情,嘿嘿,这倒是奇了,我可是听皇爷爷赞誉你是我们皇家第一天才。嗯,说出来听听,我给你指点指点!”

对于朱由校的感觉良好,朱由崧只是翻了翻白眼,说道:“永平府他们一年财政收入不过五百两白银,凭什么修滦河,滦河也不是条小河,开支应该不小了,而且这一年五百两白银也着实太少了,这好像不是一个府应该有的岁入吧?”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这些事情我也曾经了解过,方从哲方师傅和叶向高叶师傅,曾经对我说过,我们大明朝一个府的岁入若是在南方烟雨之地,鱼米之乡,上百万石那是没问题的,若是真正的富庶之地,一县之地的岁入就能够达到这个数目,不过在北方贫瘠之地,特别是像永平府这样的边关府县,不需要朝廷倒贴就不错了,现在永平府有够岁入十万石,高邦佐已经算是干吏了!至于修滦河,其实也简单,只要征发徭役就好了,过些日子秋收结束之后,滦河尚未结冻,接着这段时间,高邦佐正好可以征发徭役而不误农时!”

朱由崧说道:“这么说,如果我们把国都放在南京的话,就不需要大量地往北方运输漕粮漕银之类的了,每年都能够省下不少银钱的吧!”

朱由校说道:“原本太祖也是这么打算的,不过成祖之时……这个……”

朱由崧一摆手,说道:“好了,不用说了,我明白了!”

朱由校也有些尴尬,毕竟自己老祖宗当年做的事情的确不怎么地道,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还因为南京建文帝一派势力仍存,所以才迁都北平,并且改北平为北京,对外说是天子守国门,实际上还是政治方面的考虑。

朱由崧既然明白了,朱由校倒也不用再解释了,不过他仍然凑近朱由崧说道:“皇弟,你说的,一年就能够出铁两万万斤,不是说笑吧!”

朱由校不禁笑了,明朝一斤相当于现在的一斤二两,不过各地衡器不一致,当成现在的一市斤也为不可,两万万斤,也不过十万吨而已,明朝万历时期铁产量已经达到九千吨,在古代算是及其高产了,但是朱由崧可是知道中国宝钢的一座高炉,日产生铁就超过一万吨,自己不求达到这种水平,不过是年产一万吨的高炉设计,已经是中小型的高炉了,对朱由崧来说完全没有技术障碍,造上十座,他们的经费绝对没问题。

“跟我来,我们一起来划设计图,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朱由校眼睛一亮,他们两个小时候就曾经设计那种锅炉和蒸汽机,他还想设计铁甲蒸汽船,不过对于这个朱由崧却不怎么热心,按照朱由崧的说法就是,即使你能够设计出来,也没有足够的钢铁来生产,不过如果把这个新式冶铁炉弄出来,他们可就有足够的钢铁来制造铁甲舰了。

不多时,马如蛟便急匆匆地跑回来,对朱由崧和朱由校说道:“殿下高邦佐同意了您的条件,只是他要您不能放弃那些匠户和矿工。否则他宁愿将那些竖炉和矿坑卖给别人!”

朱由崧笑道:“好,这个自然,实际上我们要是炼这么多铁,需要的匠户恐怕要比想象中的更多,而且我们还需要大量的工人来制造机器,所以我们不但不能放弃这些工人,甚至还要招收更多的匠人和做工的人!不过这些事情,我们小孩子是不需要管的,我们只要把技术拿出来就行了,要是技术入股没做成,我们皇家的股份可就要被人吞没了!对了,老马,还有件事情要麻烦你一下!”

说到这里,朱由崧也不禁有些不好意思了,马如蛟刚刚跑回来,又要让他奔波,马如蛟却洒然一笑,说道:“殿下不用担心,我老马就是被派过来听从福王殿下和两位皇孙殿下吩咐的,有什么事尽管对我说!”

朱由崧点点头说道:“你马上去找几个建造竖炉的能手,这里是以前的丰润冶炼所,现在私人矿坑竖炉,到处都是,这样的高手是不难找的!另外把徐先生也请过来,对他说,这次可是有重头戏!”

马如蛟笑道:“这个好办,我们锦衣卫想要找个人还不容易!”

朱由崧看他样子,不禁说道:“你们文明一点,可别把人吓坏了!”

锦衣卫到底是皇家卫队,这办事效率就比那些官僚强多了,几个时辰之后,十几个老汉便被“请”到了清荷园,这些老汉一个个身上肌肉鼓鼓涨涨的,显露在外面的皮肤上汗毛都看不到,所以看起来油光湛湛,倒有几分钢铁工人的意味。

不过此时这些肌肉发达的老汉,缺一个个仿佛受惊的小鸡一样,噤若寒蝉,颤抖得厉害。朱由崧瞪了马如蛟一眼,说道:“老马,我不是让你文明点吗,怎么还把诸位师傅吓成这样子了!”

马如蛟颇为委屈说道:“殿下,我的确是挺客气了,只是他们一听到是我们锦衣卫,都吓成这样子了,说实话,我们锦衣卫在大明朝虽然祸害了不少当官的,可是真没怎么祸害老百姓,这些老百姓都是被那些官员和士子蛊惑了,才对我们锦衣卫有偏见!”

朱由崧轻咳几声,不过他一个小孩子学大人清嗓子,未免有些滑稽,不过在锦衣卫面前,那些“钢铁工人”却不敢放肆。

“几位师傅受惊了,小王请极为师傅过来,并没有恶意,只是听说几位师傅对于建造竖炉颇有造诣,而父王这次奉旨前来组建矿业联合公司,我这个做儿子的,自然也要想着为父王分忧,所以才请极为师傅过来!”朱由崧对这些老汉一拱手,说道:“日后还要仰仗几位师傅了!”

“不敢,不敢!”这些老汉一听并不是找他们判罪的,马上就轻松了,他们原本就是为王家做工,王家没了,换个皇家也一样干,最好皇家给他们的工钱再多一点,那就更好了。

朱由崧笑道:“这里有一份图纸,几位师傅过来看看,能不能造得出这样的竖炉来?”

那些工人虽然不懂朱由崧注释在旁边的阿拉伯数字,但是这种工程图,横平竖直,简单易懂,以他们几十年的工作经验,看懂并不成问题。

为首的老汉,也算是王家的首席工程师黎老汉说道:“王爷,这东西看起来并不复杂,虽然多了些管子,炉顶也多了装料的阀门,不过大体上跟我们现在的炼铁炉也没什么却别,只是这鼓风机,我们却从没见过!还有这尺寸是多少,如果不知道,我们还真不知道能不能造出来!”

那种鼓风机是蒸汽机带动的,如果使用增压锅炉,是足够为高炉鼓风的,但是想要增压的话,就得弄出气压计和温度计,基础方面还没打好,还没有电力,就要造这种现代化高炉,还真是有些麻烦,朱由崧揉了揉额头,说道:“这鼓风机几位师傅先不用管,尺寸方面嘛,这上面的数字,你们不认识吗?”

“这种番邦数字,我们的确不认识!”

“是啊,我们天朝上国干嘛要去学这种番邦数字?”

……

朱由崧没想到这几位师傅的国家自豪感倒还挺强,不过其中一个黑黝黝的老汉突然站出来说道:“回王爷,草民认识这些数字!”

“咦,还真有认识的!”朱由崧看了看那人,眼窝深陷,头发微卷,眼睛有些发灰,朱由崧问道:“老人家贵姓?”

“回禀王爷,免贵姓唐,单名一个铁字,人家都叫我唐铁汉,其实我叫唐铁,不叫唐铁汉!”那唐姓老汉说道。

朱由崧问道:“老人家姓唐?您祖上是不是有外国人啊?”

唐铁老脸一红,却马上说道:“我们家可是弟弟当当的汉人,祖籍福建,听家祖说,我们家也是宋朝当年女真鞑子入寇之时南渡的汉人家祖,可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只是因为家道衰落,家祖年轻之时家里太穷,娶不上媳妇,只能跟福建那里的海盗买了个西洋女人,也就是我祖母,听祖母说当年在欧罗巴,她还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一个领主的女儿呢!”

唐铁老汉的话中,并没有因为他祖母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领主的女儿感到什么自豪,反而是不断地强调自己是根正苗红的汉人,此时的民族自豪感或许是有些盲目的,但是却比后世那些崇洋媚外的家伙,令人舒服多了。

朱由崧也不禁喜欢起这个家伙了,他问道:“你看得懂,知道这上面是什么尺寸?”

第六十章 图穷匕见(下)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会主义道路第五十三章 山东变局(中)第十二章 南洋剧变(下)第四十五章 铁路公司(下)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十八章 京中生变(下)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三十一章 亲征辽东(下)第二章 以权换税(中)第二十一章 兄弟阋于墙(下)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见的福利第十九章 兄弟阋于墙(上)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七十二章 诸子重兴(下)第十六章 马六甲条约(下)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十八章 徐光启的圣人梦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二十六章 老唐当官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图第十五章 马六甲条约(上)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三十四章 机构改革第五章 以贸易之名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测第五十三章 围堵和分裂(下)第十五章 徐光启的迷惑第五十三章 倒霉的人第五十四章 国家农场第四十二章 发展计划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二十六章 老唐当官第七十章 诸子重兴(上)第十一章 未来拳法第四十章 变故(上)第五十六章 徐鸿儒的野望第三十章 烽火连三月(下)第二十三章 合作联姻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十九章 腊月宫变(上)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十六章 墨家传承第五十一章 骑兵武器(下)第十三章 高筑墙广积粮(上)第五章 枢密院(中)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动(下)第三十章 老丈人颜思齐第二章 风波恶第十五章 马六甲条约(上)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间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下)第十二章 南洋剧变(下)第三十六章 进京面圣(下)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三十二章 魏进忠的决意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续)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五十六章 徐鸿儒的野望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第三十二章 边打仗边整军(上)第七章 新大陆第五十一章 骑兵武器(下)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动(下)第四十一章 变故(下)第十八章 京中生变(下)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下)第五十三章 山东变局(中)第四十九章 暗潮汹涌(上)第三十二章 边打仗边整军(上)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见的福利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第十八章 京中生变(下)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四十三章 铁路公司(上)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五十六章 徐鸿儒的野望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十七章 北海擒龙(中)第一章 雨中秋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五十三章 围堵和分裂(下)第六章 儿子军师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九章 技术入股第三十六章 进京面圣(下)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三十章 烽火连三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