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

邵杰取出一本古书,说道:“正是,其实我们邵家有更早的传承,我们是来自春秋时期的鬼谷一脉,这本便是鬼谷子十四篇当中的最后两篇,其他《鬼谷子》书籍当中并没有这两篇,这是我们传承独有的东西!”

对此朱由崧并没有动容,这年头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多了去了,谁知道这十三篇和十四篇是不是真的!找个名人当做自己的先祖,这种事情也是常有,范文程那家伙都认了范仲淹当做祖先,也不知道范仲淹知道之后,会不会被他气得从坟墓当中跳出来。

邵杰继续说道:“自从汉代之后,法墨道纵横诸家在朝堂上都没有了自己的地位,五胡乱华之后,那些秘密传承的流派也遭到了浩劫破坏,至今已经没有几个传承,不过蒙元灭宋之后,一部分读书人认为当今儒家已经当不起国之重任,因此多方考证,综合了古代法墨道名纵横兵等诸多学问,先祖就是这些读书人当中的一员。这一精研,才发现原本被儒家视为邪魔外道的诸子百家,居然有这样辉煌的学问和如此精深的思想。”

若是邵杰说他是真正的鬼谷传承,朱由崧肯定不信,但是说那些文人整理诸子百家的学问是从蒙元灭宋之后出现的,朱由崧倒是有些相信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代灭亡了,那么这些士大夫肯定靠不住,自然要另寻他法了!这倒有些文艺复兴的味道,欧洲文艺复兴不就是因为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而兴起的吗?

朱由崧奇道:“从宋灭亡之后,就有人精研诸子百家,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

邵杰叹道:“那是因为南宋虽灭,儒家却仍然占据了主流,我们对此我们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因此我们我们当中也开始分为两派,一派就是现在我们这一派,主张获得朝中认可,效仿汉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树我们百家学说,另外一派则认为儒家只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学说,而法墨道纵横等派却更加注重实务,比如法家重权谋刑法,墨家重工匠百艺,纵横家重诸国博弈……他们认为完全可以从儒家内部改造儒家,让它加入我们这些实务,综合百家之长处,必然能够开创一个新的儒家学说!”

朱由崧笑道:“第二种想法倒是不错,自大明开国以来,儒家的变化也有不少,原本王阳明的心学也是一门极好的学问,不过却给那些歪嘴和尚给念歪了!现在居然成了一门清谈空议的玄学。不过这么说来,你就是第一派了!”

邵杰点点头说道:“我们这一派因为行为偏激,甚至被那些儒家之人视为‘魔教’,实际上我们与教派绝无联系,只是一群追求我们所想的学者,因此自命为‘圣门’。”

朱由崧听得一愣,“圣门”?那东西居然真的存在,难道还有阴葵派?阴葵派里面可都是些美女,不知道现在秦梦瑶还在不在?

邵杰见状,不禁奇道:“难道小王爷听说过我们圣门?”

朱由崧说道:“你们那里面有没有个阴葵派?”

邵杰不禁愕然,说道:“阴葵派?没有,不知道小王爷从哪里听说过我们当中有个阴葵派?”

朱由崧摇摇头说道:“没什么,我不过是看话本看得多了,你继续说!”

邵杰苦笑着摇摇头,继续说道:“不过我们在灭元之时,我们先祖甚至自己阉割进入太祖帐下,为太祖出谋划策,太祖的锦衣卫,御史六科言官以及内阁制度就是出自我们先祖的手笔,只可惜在太祖死亡之后,先祖也被赐死!”

邵杰说到这里不禁一派仰慕之情,朱由崧奇道:“太祖赐死了你们先祖,你们不恨他吗?”

邵杰笑道:“太祖赐死了先祖,正是因为他接受了我们的权谋之学,我们自然不会忌恨,儒家都有求仁得仁的志气,我们这些人又怎么会没有这种骨气?只可惜建文帝即位之后,却废黜太祖时期的良政,于是我派便派出道衍和尚姚广孝辅佐燕王……之后的事情,其实我不说,小王爷也知道,只是我们虽然辅佐燕王成为了皇帝,却因为那些腐儒的阻挠,仍然没办法将我们的学说,公之于天下!”

朱由崧说道:“想要将你们的学问公之于天下,就先要过天下文人这一关,因为太祖成祖都曾经重用圣门中人,有明以来,我朝帝王与文人士子的关系一向不佳,恐怕这里面也是有你们‘圣门’的关系吧?”

邵杰笑道:“这倒不完全是,主要还是帝王已经接受了我们圣门的学问,自然与那些腐儒之间有了隔阂!”

朱由崧说道:“那你来投靠我又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认为我能够帮助你将诸子百家的学问公之于天下?”

邵杰笑道:“据我所知殿下在各地收养孤儿,收拢流民,并且将他们送到北海,那些流民自然是用来道北海垦荒,但是那些孩子,恐怕是小王爷用来传承自己的学问了,小王爷在数学和经济学上的造诣,我们也已经有所了解。”

朱由崧听得瞳孔一缩,这个“圣门”居然知道他北海的事情,果然是不容小觑,至少他们在情报上的力量,远远超过自己。

朱由崧说道:“你们的目的是什么?”

邵杰说道:“很简单,我们要分享这一批学生,教习他们圣门之学!”

朱由崧仔细盘算了一下,现在徐光启加上他的一堆学生,也不可能对三千名学子做到面面俱到,若是有这些“圣门学士”帮助他,自然是最好不过了,于是问道:“你们现在有多少人?”

邵杰笑道:“也不是太多,三四百个饱学之士还是能够拿出来的!”

朱由崧想了想,说道:“好,不过我不希望你们在我的那批学生当中发展你们圣门,而且你们所教习的东西都必须编纂成教材,给我们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够教给学生,具体标准就是可以教给他们知识,不但是不能影响他们的思想,也就是不能给他们洗脑!”

朱由崧可不想让他的北海大学成为“黄埔军校”那样的悲剧,KMT出钱出力,老蒋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学生,居然被人拉去了一大半,最后两派人马对阵疆场,这可不是他想要的东西。

邵杰点点头说道:“这一点,我们可以同意,不过我们决定在大明开设书院,需要抽调学院,前往这些书院讲学的时候,还希望小王爷能够同意!”

朱由崧表示同意,这一点他没什么为难之处,邵杰继续说道:“还有,最近因为李三才被逐,我们跟东林党的合作也就终止了,原本我们的人和线报人员都是靠那些依附东林的大户支援之下才支撑起来的,现在还希望小王爷能够支援一二!”

朱由崧眼睛一转,自己正有些事情要人去做,可眼下正缺人手,却没想到就有人送上前来了,朱由崧笑道:“这个容易,我们福王府虽然穷,十万八万两银子,拿出来那是没问题的!只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邵杰不禁笑道:“谁不知道福王府当中有财神光顾,谁沾边谁发财,要是小王爷肯指点财路,那是最好不过了!”

朱由崧笑道:“你们圣门与东林交好,不知道在海南广西以及更往南的南越交趾等地可有门路?”

邵杰笑了,说道:“小王爷不瞒您说,江南、湖广、福建、广东这些繁华省份,我们是没办法插手的,不过江西、广西、云南这些地段却正是我们圣门休养生息之地!至于南越,黎朝莫朝当中都有我们的人,那里也算是诸国争霸之象,正是最合适我们圣门之学发扬光大的地方。”

朱由崧笑道:“很好,我这里有一种树,叫做橡胶树,割下来的树汁,对我有重大用处,我可以用五十斤一两白银的价格收购,这种橡胶树移栽前五年一般是不会割胶或是少量割胶,一亩地一年产量也就是两百斤,不过五年后,便可增长到三四百斤,若是养护得好,产量还会更多,而且这种橡胶林基本上不需要常年耕作,可比耕地种庄稼需要的人力少得多了。”

邵杰想了想,这种橡胶林成型之后,一亩地一年就能够给他们带来六七两银子甚至更多的收益,而且投入少,可比种粮收益多。

邵杰说道:“这门生意倒是不错,不过耗时日久……”

朱由崧笑道:“也有当年就能见收益的,我们也大量收购甘蔗,若是你能建立甘蔗园,长久为我提供甘蔗的话,我们也能够从优出价!”

邵杰奇道:“甘蔗?难道你想榨糖?”

朱由崧点了点头说道:“不只要榨糖,更要垄断整个大明和南洋的糖业市场,不知道这个生意,你们做不做?”

邵杰笑道:“连那些士大夫都开始做生意了,我们自然也不会不做,这件事情就交给我们了,反正那边还有大片未曾开垦的土地,正好给我们用来种甘蔗种橡胶!”

朱由崧微微一笑,他们就算是再怎么能干,也不过是个原料提供者而已,真正深加工得来的利润,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橡胶的作用自不必说,后世那漫天的橡胶制品已经说明了它的广阔市场,在机械制造业上更有着密封的重大作用。而糖业贸易,那是在大航海时代,除了纺织品贸易之外,最赚钱的项目,而且制糖业还能够制造出好喝的朗姆酒,既然大航海时代来临,怎么少得了朗姆酒呢?

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会主义道路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对炮灰(上)第三十六章 道法宪法(上)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五十三章 倒霉的人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三十二章 魏进忠的决意第四十章 变故(上)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下)第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上)第六十六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三)第二十九章 亲征辽东(上)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五十章 骑兵武器(上)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动(下)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十七章 铁路布局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结局第十五章 高筑墙广积粮(下)第四十四章 铁路公司(中)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上)第三章 傲慢选侍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三章 以权换税(下)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第四十九章 暗潮汹涌(上)第四十三章 炮灰对炮队(下)第九章 议会政治(下)第七章 新大陆第十一章 南洋剧变(中)第六章 儿子军师第三十五章 开府建牙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六十六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三)第五十二章 围堵与分裂(上)第四十三章 庞保入毂第八章 议会政治(中)第三十五章 进京面圣(中)第七十章 诸子重兴(上)第二十六章 老唐当官第五十七章 建州叶赫第四十三章 铁路公司(上)第五十二章 山东变局(上)第六章 枢密院(下)第四章 枢密院(上)第十七章 铁路布局第三十四章 进京面圣(上)第二十五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上)第四十七章 军力对比(下)第五十七章 建州叶赫第四章 我恨君生迟(上)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上)第三章 傲慢选侍第四十四章 铁路公司(中)第十七章 铁路布局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五十二章 山东变局(上)第三十章 烽火连三月(下)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四十七章 军力对比(下)第五十一章 骑兵武器(下)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六章 儿子军师第三十二章 魏进忠的决意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四章 东瀛来朝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七章 新大陆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十九章 兄弟阋于墙(上)第三十一章 亲征辽东(下)第四十一章 东林贱人(中)第二十一章 清荷惊变第十五章 徐光启的迷惑第十四章 南洋大战(下)第三十二章 魏进忠的决意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见的福利第九章 议会政治(下)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四十一章 邵氏后人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第五十五章 识时务的办报人第十一章 南洋剧变(中)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击(上)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争(上)第五十六章 徐鸿儒的野望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三十七章 道法宪法(下)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十八章 京中生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