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着
不过旬余,赋闲在府的廉郡王给皇帝上了两道折子。
一道是旧事重提,称如今京城里烟馆悄然兴起,而沿海等地的客商将洋夷商船上运来的烟膏转手买卖,一本万利。粗略算来,紧紧去年一年因烟草而流向洋人的银两便达六百余万两,比起前几年他在福建是,以增了近三倍。
第二道折子,则是请求造船出海,以朝廷的名义与西夷贸易,其税银以充军资。
第二道折子一出,朝堂上群情激奋,不管满汉,几乎是清一色的反对之声。
儒家千百年来的教诲在汉官见影响深远。‘士农工商’——从商者永远在社会底层。否则也不会穷尽心力削尖了脑袋也要出仕为官。
而满蒙贵族更不必说,在他们眼里,八旗子弟重骑射,经商更是被明令禁止。虽然皇子名下多有铺子庄子的进项,但像这样正大光明请商的折子,不啻于当众打了八旗勋贵们的脸面。
出乎意外的是,皇帝没有当庭表态,将两个折子都压下,让朝臣们各抒己见。
除了微弱的应和声,廉郡王连日来被御史参得体无完肤,他这一举动得罪了宗室,原本对他看好的王爷王公们对他也没了好脸色,就连素来疼爱他的裕亲王也看着他连连叹气。
皇子中倒是分了三派。
廉郡王交好的九贝子与敦郡王自然毫无疑问地站在了他这一边,九贝子更是详细列举了朝廷可供于贸易的各项货物,甚至估算了每年国库可能增加的税银。
反对派以诚亲王为首,往下是淳郡王,十二阿哥,他们背后是元老功勋的宗室王爷,以礼为号,据理抗争。
剩下的以雍亲王与恒亲王为首的中立派,模棱两可。雍亲王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他在户部多年自然知晓国库艰难,如今各地赈灾修堤已是精打细算,再加上西北用兵不知经年,如果出海通商果真能保证每年近千万两的税银入账……雍亲王一脸正气的打着算盘。
至于恒亲王,他的理由更简单。九贝子是他同母的兄弟,他不能帮忙,至少可以保持中立。
朝堂上的声音胤禩如今不大放在心上,宗室放弃他对他而言也不是坏事。
不过老头子的态度有些出乎了他的意料,本以为他下令颁布严格通商制船条款,今日也必然会将自己的条陈拨回,但如今看来皇帝对这个提议,似乎是有些心动的。
不得不说,胤禩的折子,时机正好。
彼时皇帝已知天命,大清在他数十年励精图治下早已不是他刚刚亲政时的模样,他如今也对当年的禁海政策也有些耿耿于怀,只是他思前想后,也突不破这个局面。
一手是求稳,另一边是突破。
光是想想,就知道后者的阻力会有多大。
若是以往,他自然不会动心。但如今西北在未来数年,定然需要大笔银两以资军饷,总是赖着地方税赋或是国库欠款也不是办法。更何况,这几年来每遇蝗灾或是水害,当地赋税定然减免三年,这样算来,每年又是少入五六百万的税赋。
皇帝动心了。
他早年与三番胶着为战时,被逼无奈之下,曾向朝中重臣认捐银两以为军饷。正因为此,他对宗室朝臣们从国库借银修园子盖庄子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投桃报李。
只是这么多年下来,举债越积越多,如今已成弊端。他自然知道前年那次催缴欠款有多艰难,如今稍微得以喘息,天灾兵乱又接踵而至,各个儿都是无底洞。他做皇帝的,总不能老盯着臣公们的钱袋子吧?
若是能有个生财之道……
他这几年对老九那喜好经营的性子时常斥责,但看在宜妃的份上,再加上也不指望他日后他成什么事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说不定,能让他去做这件事儿……
于是,张廷玉与李光地这样的老臣在乾清宫被皇帝单独传唤,商讨通商议案时,就听见皇帝沉吟道:“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朝堂上仍然对廉郡王口诛笔伐着,甚至有人借机讽刺他‘廉’的封号,并且弹劾胤禩在江南举子中收买人心,居心叵测。就在这时,海事衙门上了个折子,称东印度公司再次请求与大清开展贸易。
皇帝在两班人的争论中早已头疼不已,不过仍决定先抓着这个机会在说。
于是隔日下旨,命皇九子南下广州海关,与东印度公司协商谈判、签署通商协定。
至于造船出海的事,压后再议。
此时雨仍在下着,京城数月的干旱刚过,各县各州便有豪雨成灾的折子呈上来。
其中河南一省因为天降暴雨,导致大片田地被淹,只能上折子求情朝廷拨款、调配粮米赈灾。
康熙在朝堂上询问了国库如今存粮几何,所幸经由数年的培育,自前年开始,两广产粮大增,如今国库充盈,户部尚书底气很足:“请皇上放心赈灾。”
皇帝脸色缓和了些,扫了眼一眼堂下殿外的满蒙大臣与皇子们,目光最后落在低眉顺目的胤禩身上。想起了两广督粮他功不可没,至今也没有褒奖过,如今他被大臣御史弹劾,连他这个做皇帝都知道如今他门都不出。这次将差事交给他也好,暂时离京些日子避过这些闲言碎语,也好。
皇帝今日心情很好,看着儿子们的目光几乎算得上慈祥。众人看不见他的脸色,却能听出他声音中的和蔼。善于体察圣意者,已经察觉到帝王这次有心揭过之前的事,说不准……皇上也许有所意动也未可知。
是褒是罚,等这位爷回京的时候,便可知分晓了。
赈灾的差事,胤禩不知道做了多少回,因此胤禛也没多放在心上。何况他如今正为筹措西北军饷与河南水灾拨款而忙得焦头烂额。
胤禩走的时候,他正在户部忙着造册,也来得及去送行。
本以为是一件极其寻常的差事,谁知三旬之后,河南传来消息:廉郡王遇刺。
皇帝当场震怒,砸了茶盅砚台,当场迁怒河南巡抚张圣佐一干人等,罢免了河南知府。
胤禛只是微微怔了怔,就随了众臣低下头去求皇帝息怒。
胤禟身在广州未回,胤祯远赴西宁从军,八爷党里只有敦郡王在京。
在消息传回京城的当日,敦郡王几乎是硬闯了乾清宫,叫嚷着要去河南剿了那白莲教。
皇帝将他痛斥了一顿,却未加责罚,只让他回府候旨。
第二日,由敦郡王与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钮钴禄氏尹德牵头、郭络罗氏与董鄂氏一系的官员,纷纷恳请皇帝河南剿匪,剪除白莲教。
皇子们在诚亲王的带领下纷纷附议,诚亲王更是声泪俱下地顿首,恳请讨伐邪教。
皇帝目光扫过去,见儿子们手足情深,心下稍慰。
他昨夜收到的第二份密奏,已经知道自己的八儿子性命无忧,此刻已经不似昨日那般焦急。
白莲教……
皇帝想起三月里山东巡抚李树德的确奏报河南白莲教盛行,已经传到山东境内。他当时的确下了旨意,着李树德及太原总兵官,严拿白莲教徒,不可令其壮大。
那么这次河南的白莲教……
皇帝最终下旨,让河南巡抚张圣佐戴罪立功,限期剿灭邪教、严查治罪。
另,着雍亲王前往河南境内,接替廉郡王赈灾。
……
胤禛赶到河南道台衙门的时候,胤禩已经能起身走动了。
彼时胤禩正批了一件石青色褂子,躺在后院的花架下读书,中衣微微敞开,露出里面层层的绷带。
说是读书,其实已然睡着了,书盖在脸上。
胤禛是挥退了下人自己寻来的,他在门槛外愣愣地看了那人好一会儿,才抬步走进去,拉起半落在地上的薄毯子,往上拉了拉。
这动静似乎惊醒了小憩的人,只见他抬起手搁在额头书上摁了,闷声道:“小飞啊,你回来啦?”
?!
胤禛手了一顿,一把掀开那人脸上的书。
胤禩皱着眉眯着眼许久才又睁开,看着眼前一脸很沉的人,那句‘放肆’又吞了回去,换上一张笑脸来:“四哥,你怎么来了?”
胤禛还在琢磨‘小飞’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看见那人动作迟缓僵硬得想要站起来,先叹一口气上前扶住他,嘴里是责怪的口吻:“怎么赈灾也弄成这个德行?”
胤禩嘴里答道:“哎,白莲教的教众颇多,官衙里也有内线.弟弟在去兰阳县赈灾时行踪被曝露了,被人伏击。”他语气颇多遗憾,这件事情办得真够丢脸的。想起他上一次出来修堤被人刺杀掉水里,这一次出来放个粮也能被伏击。
哎,真是白活回去了。
胤禛扶着他坐在榻上,也不吭气,就伸手过来解胤禩的衣服和绷带,查看他的伤势。
他心里也有气。
胤禛已经不愿去回想刚刚听到胤禩被刺消息时,他的心情。他在群臣面前几乎失态,要不是众人跪地请皇帝息怒的动静太大,他也许就这样愣在了朝堂上。
自从那次水灾遇险过后,他还从来没有这样怕过,就连弘晖当日被诊出中毒也没这样恐慌。
十三被半圈禁在府里,他很难过,但至少偶尔还能见到,知道他还好好的,日后就有希望复出。
但如果这个人不在了……
“四哥!”胤禩刀伤还未好,被他弄得实在痛了,忍不住出声提醒。
胤禛这才冷静下来,手下动作轻了几分,看他额角已经有冷汗渗出,皱眉哼道:“现在知道疼了?怎么不多带几个侍卫在身边?衙门里有刺吗?不好好在衙门里呆着,你到兰阳去做什么?你是钦差,又是皇子王爷,怎么就不多想想?如果被那些恶贼抓住了向朝廷叫板,你想想会是个什么情形?朝廷的脸面还要不要了?你现在知道疼了,当初怎么不多想想?我看你平素也是个稳重的,怎么这一次如此托大?!”
胤禩忍着疼,道:“弟弟是听说兰阳灾情严重,树皮草根都吃完了,逃出来的人说,那里白莲教聚众集会,煽动受灾百姓闹事抢劫运朝廷赈粮。这样的大事,不是单纯抓几个人就能行的,自然该去亲眼看看,若能安抚一二,自然比闹大了强。”
胤禛怒气更盛,怒道:“强词夺理。你把地方衙门当什么?摆设吗?你把朝廷制度章法当做什么?就这么想挣功名?“
胤禩对胤禛的指责很是不以为然,如果胤禛说的和做的一样,那当年他也不会于五黄六月时在山西赈灾累到中暑晕倒。再往后想,这位前世的时候,白龙鱼服打着钦差的名义私访的还少了么?每次他下江南,就要端掉自己与小九的几个窝子。
他还有脸说自己?
而且还下手这么重!
胤禩想起康熙三十七年那次下江南,两人也是这般争吵,后来……后来还是自己先服了软。不过这次不比先前,他那时还想着与老四磨好关系,如今……谁怕谁?
胤禛也瞧见了胤禩眼里的那一分不以为然,登时怒火更炽。
原先那几份心疼焦急都化作了‘一番担忧都喂了狗’的愤懑,无处发泄。他能放在心尖子上的人,数来数去也就那么两三个,除了眼前这个与十三,就是弘晖也要靠后几分。十三向来听他的话,从不让他操心,虽然有时也做些出格的事儿,但多是侠气。即便是做错儿了,大不了同自己大吵一场,依着两人的性子,也就没事儿了。
可惜面前这个人看着是个性子软和的,但骨子里的倔不比自己差。最可恨的是,这人平素到能舌灿莲花、春风化雨,但一旦动了气,却成了那锯了嘴儿的葫芦,半天吭不了一声来。
两人闷不吭声地互瞪了半晌,胤禛终是叹了一口气。亲手帮他把绷带绑好,又留下一句:“你好好在此养伤,粥棚和衙门那边不用再理会了。我还有公务在身,这几天就不过来了,等这边事一了,再一道回京。”
……
接下来的日子,胤禛果然忙得每日只睡一两个时辰。因为暴雨仍在继续,他时辰天没亮就披着蓑衣去了灾棚,回府的时候胤禩又早已歇下。
一连月余,两人几乎连照面也没打过。这样明显冷凝着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七月中旬,胤禩终于决定先一步回京,与胤禛分头行动。
知道这个决定之后,胤禛提前从衙门回来,看着院子里正装车的下人,皱着眉问胤禩:“这样做是何必?”他不觉得胤禩是个使小性子的人,但他觉得,这样做实在没有必要。
短短大半个月,胤禩又瘦了一圈儿,微微有些咳嗽,他摇头道:“四哥,整个河南都缺粮,我一个受了伤的阿哥在这里又办不了差,反倒多耗些粮米。我的伤好得差不多了,也不好再用这里的药占着大夫不让出诊。既然在这里碍事儿,不如早些回京。”
胤禛沉吟一刻,也知道他说的有理,只是总归是不放心他一个人上路,于是道:“你一个人能吃多少,我的那份子匀给你就是了。何必这样折腾?一道儿走也好有个照应。”
胤禩哑然失笑:“四哥,弟弟并非矫情。我这一走,带走的可是七八个人儿,这份子省下来也少说也能活个十来个不是?何况我的伤也不好赶路,先上了路慢慢晃着走,说不定能同四哥一块儿到京里头。”
胤禛仔细去看胤禩的神色,看见他眼里坦坦荡荡不似有所隐藏,这次放下心来。
那次争执过后,两人谁也没在说话。如今看来,也许一切已经过去了?
八月,雍亲王从河南回京述职,被皇帝直接传召到了畅春园。
彼时白莲教在河南境内已如过街老鼠,其余周边地方也开始剿灭邪教。康熙出了一口恶气,如今他一边听着这个能干的儿子一丝不苟地汇报河南灾情与州府的安置灾民举措,终于松了一口气。
皇帝正听着雍亲王的奏报,一旁李德全轻手轻脚进来,在一旁立了。
皇帝看了他一眼,道:“谁在外面?”
李德全弯腰奏道:“皇上,九贝子殿外求见。”
皇帝一顿之后,冷了语气,扔下两个字:“不见。”
雍亲王心里微微疑惑,九弟回来了?看皇阿玛这语气,莫非差事办砸了?
有过了三刻,皇帝才挥手让雍亲王道乏出宫。
胤禛刚出了澹宁居,往东堤走了没几步,胤禛便在路旁小石子儿路上看见了原地打转儿的胤禟。
他本想随意点点头就出园子的,但不知怎么的,看见胤禟心急火燎的模样,心中有些觉得不妥,便上前道:“老九,你何时回京的?”
胤禟正苦于毫无办法,一见胤禛,几步上前道:“四哥,八哥病势那样重,可皇阿玛这样不闻不问的,只说让‘勉力医治’。这样薄情,弟弟我想去理论,但连皇阿玛的面儿都见不了啊!”
胤禛一听顿时也惊得心里‘咯噔’一声:“你说老八他怎么了?”
作者有话要说:剧情推动,康熙快不行了……8能让他坐满五十几年皇帝,不然四爷八爷还JQ个毛啊。
话说,这个剧情我怨念了粉酒,康师傅太过分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