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国事在握

参天黑幕之前,拂尘一扫,烟霞翻卷达百丈之广,并无半点杀意,只是缠绵其上,试图勾牵引动,奈何荡漾数刻,仍是一无所得,黑幕如故。

紫袍玉冠、状若少年的罗公远斜挽拂尘,手捻道诀、左右牵引,烟霞七变、玄光流焰,奈何仍是全无建功,不得已只能收敛法力。

转过身来,罗公远朝着一众官员僧道摇头轻叹,来到陆衍面前作礼揖拜:

“小道无能,已是用尽手段,还请陆相见谅。”

“罗仙师辛苦。”陆衍道了一声,仍旧望向黑幕。

自从黑幕罩住太极宫,至今已过去七日,如此规模宏大的异象,全城百姓几乎都能看见,初时数日的确引起一阵混乱。

多亏有陆相坐镇,附郭两县在各处里坊张贴安民告示,金吾卫和县衙不良人大力抓捕贼寇,并确保各处衙署维持大小政务,偌大长安才不至于陷入无法收拾的大乱。

只能说,庆幸长安不仅繁华,而且汇集天下才智之士,即便公卿百官几乎全数被黑幕所困,但仍有相当数目的待阙士人可做替补。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不仅圣人被困在黑幕之中,所有皇子皇孙和近支宗室,当时也都在太极宫赴宴,放眼整个长安,竟然没有一个可以仰仗的宗室成员,连一个郡王也没有!

当今圣人乃是宫变上位,虽然子嗣众多,但尤为忌惮旧事重演,因此子嗣虽得封王,却不能像过去那样出阁建府,拥有自己的幕僚人手。

而且为了控制子嗣,圣人将兴庆宫周围里坊划为诸王宅邸,派学士传授经典学问,遣内侍省宦官伺候生活起居,并监视其一言一行。

过去圣人前往骊山汤泉宫,也是将众多皇子皇孙一并带去,如今移驾太极宫,同样不例外。

论权威,陆衍执宰朝堂多年,自然无人能与他相提并论。但圣人如今被困黑幕之中,安危难测,时日要是拖得久了,人心恐将思变。

何况凡事都讲名正言顺,没有圣人示意,陆衍许多举动都不再师出有名。

要知道,长安还有大量世家高门,他们当中固然有不少人受困太极宫中,但仍有许多族人子弟在外地当官任职,注定会成为掣肘。

仅仅过去数日,长安城最初的混乱平息之后,这些世家高门便开始往来联络,显然是在商讨,万一圣人和诸王长久被困不出,天下恐生大变,为了家门未来,必须要另寻出路。

这些世家高门甚至几次三番派人来试探陆衍口风,全部被他以“营救圣人为首要”应对过去。

但眼下情形,却是让众人大感无从着手。

笼罩太极宫的黑幕能够化消一切攻击,不论是刀枪剑戟、拳掌功劲,又或者是道门雷火、佛法咒音,无一能突破黑幕,连撕开一寸缺口都做不到。

为了破开黑幕,陆衍将长安内外几乎所有法术之士都叫来了,从城内的玄都观与兴善寺的在籍僧道,到内侍省的绣衣使者,还有终南山宗圣宫那些道门宿老,连看守历代先帝皇陵的鸠杖祀者都请来了。

可任凭他们使尽浑身解数,参天黑幕仍是纹丝不动。

后来任风行提出可以挖凿地道通往太极宫,于是众人昼夜不停,从各个方向开挖。结果发现,连地下五丈之深都有黑幕延伸,使得整座太极宫完全与外界隔绝。

“诸位可还有什么办法,还请各抒己见,莫要保留。”

黑幕旁一座官署之中,陆衍召集目前长安仅有的十几位重臣,还有一众僧道术者。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绝望的氛围笼罩堂内,谁都没法开口。

陆衍眼神冷锐环视一圈,最终将目光放在任风行身上,对方自然察觉,拱手道:“我觉得……天下高人众多,陆相不妨广发谕令,召集各路有道之士前来破除黑幕。”

此言一出,当即引得在座一位老臣反驳道:“荒唐,此事一旦传出,必定引得天下哗然!届时各处盗贼蜂起,又该如何应对?”

任风行则说:“黑幕参天而立,哪怕在长安城外都能看见,就算封死长安各门,消息也早已传出,根本掩盖不住!”

一位年轻的兵部郎中对陆衍说:“陆相,如今情况,是否要让各镇节度使回朝?”

那老臣问道:“回朝?带着兵马回朝吗?”

兵部郎中皱眉道:“各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在外,他们若是得知圣人与诸王受困不出,焉知不会生出不臣之心?”

“要是现在下令他们回朝,恐怕他们当场就要扯旗造反了!”老臣拍案而起。

兵部郎中也不客气:“恕我直言,如今长安十六卫不比当年,早已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武备废弛至极。这些事情诸位兴许不知,可是各镇节度使都是刀枪丛中滚出来的,他们对此皆是心知肚明!”

“既然如此,更该对其大加安抚,让他们专心镇守边镇。”老臣一副苦口婆心:“你们这些小儿辈,未曾见过厮杀场面,将战事看作下棋对弈,总觉得胜券在握。殊不知战事一起,万千变数,岂是仅凭一腔热血可制?”

“我为大夏江山社稷着想,在你嘴里难道是儿戏不成?”兵部郎中同样起身,如今兵部尚书、侍郎皆困于太极宫,几乎到了无人主持局面的程度。

那位老臣抬手指喝:“我看你们这些小辈,一个个心怀不轨,莫非是迫不及待要夺权上位?”

“我——”

“够了!”陆衍及时打断,令堂内争吵立刻止息,不论是老是少,都慑于陆相威严,不敢声张。

“边镇节帅一事,本相亲自草拟谕令,眼下还是以安抚为主,并加紧十六卫兵马操训,驻守关中各处,以防不测。”陆衍手指轻敲书案:

“但太极宫黑幕必须尽快破除,本相赞同向天下召集有道之士前来长安,即便是过去有作奸犯科、不法之举,也可宽缓赦免。诸位要是知晓某位高人,不论其在朝在野,哪怕远在山林,也务必将其请来,朝廷定然不吝赏赐。”

听到这话,任风行露出深思眼神,而一旁玄都观仙师罗公远起身拱手:“陆相,小道觉得,令郎长青或许能破黑幕。”

陆衍手指敲击一顿,沉默不语。罗公远赶紧补充说:“令郎当初参与道举,正是小道主持监试,知晓他在结界法阵一途有相当造诣。后来小道也曾与伏藏宫达观真人论交,他们师徒想来另有妙法。”罗公远推举长青,既有讨好陆相的用意,也的确真心觉得长青师徒比自己更擅长破除结界。

陆衍面无表情,只是说道:“本相自会派人传召……另有一事,我记得叶仙师也随侍圣人赴宴,从内中破除黑幕结界,是否会更容易?”

罗公远无奈摇头:“小道也难断定。”

“既然如此,还请诸位继续发挥才智。”陆衍没有苛责,示意众人退下。

其他人离开后,只有任风行还在堂内,陆衍见他欲言又止,问道:“任首席有何要事?”

“确有一件事情要向陆相说明。”任风行很清楚,如今事态已经容不得隐瞒,于是问道:“陆相是否听说过拂世锋?”

陆衍面上毫无波澜,淡淡言道:“不曾,那是何物?”

“那并非是物件,而是一支千年传承,其中多为隐世高人。”任风行回答说:“拂世锋的夙愿乃是根除饕餮之祸,过往历史中,不少大事背后都与他们有关。”

“饕餮之祸?”陆衍露出思索表情,相似恍然有悟般:“莫非笼罩太极宫的黑障,便是那饕餮所布?”

“正是!”任风行解释说:“饕餮并非寻常妖物,而是从上古之时便为祸九州的大凶。拂世锋于秦汉交替时初见规模,并成功将饕餮封印,后来一直寻求将其彻底根除之法,并在近百年前有了极大进展。”

“但如今饕餮却在外界为祸,莫非拂世锋已遭大劫?”陆衍顺着问道。

任风行有些惭愧地点头:“不瞒陆相,我们内侍省其中一项要务,便是秘密查探拂世锋的动向,并加以铲除。不久之前曾与他们在南岳衡山大战一场,孰料中途发生变故,致使饕餮现世。”

“我猜猜,定是拂世锋隐于世外,暗中操弄时局,为圣人所忌惮?”陆衍问。

任风行松了一口气,陆衍比他预想中还要更加通达情理,并没有将拂世锋视作荒诞。

“确实,但也不止于此。”任风行将声音压低些许:“我接下来说的事,还请陆相莫要外传——本朝太祖龙兴之初,曾得拂世锋鼎力相助,当年主持此事之人,正是洪范学府的闻夫子。”

“那位东海圣人?”陆衍眉头一动,故作讶异,随即收敛神色:“既是关乎天下苍生,有道高人相中真命天子,扶龙保驾,不足为奇。”

“但太祖皇帝曾留下遗诏,务必铲除拂世锋。”任风行轻轻拍手,隐龙司三老身形一闪进入堂中,并介绍道:“这三位便是奉太祖遗诏行事的宗室老人。”

陆衍起身问道:“三位出身宗室?不知受封何爵?”

三老之一回答说:“我们先人奉太祖遗诏,并立血誓,力保大夏江山社稷,绝不觊觎神器,因此不受王爵,隐去名姓。”

陆衍还是头回听说这伙人的存在,如今回想,当年女主曌皇屠戮宗室,亲生骨肉也不放过,残毒无忌,但仍有几支得以保全,恐怕就是这隐龙司三老在暗中出力。后来几场宫变,他们想必也有相应动作。

“三老是否试过破除黑幕结界?”陆衍问道。

“早已试过了。”三老脸色同样沉重:“可是以我等之能,实难突破,只是隐约觉得,这黑幕结界兴许与洞天福地有些相似。”

“洞天福地?”陆衍沉思不语。

任风行反应最快:“当今世上对洞天福地了解最多,莫过于上清宗师白云子,不如立刻请他来长安?”

陆衍言道:“我已分别派人去信南岳与天台,但只怕白云子宗师云游在外,未必能及时得知消息。”

三老则说:“白云子乃道门第一人,已是陆地神仙之流,轻举在望。饕餮祸世如斯,他应当有所感应,或许不日将至长安。”

任风行还记得当初衡山一战,白云子现身安定南岳山川,同时对自己暗行牵制,可见他与拂世锋早有往来,想到这样的人物也被圣人尊称道兄,任风行不禁在想,或许拂世锋也在一直暗中护持大夏的江山社稷?

“陆相,我是觉得,目前饕餮之祸已不可收拾,若想营救圣人,恐怕只有与拂世锋联手方可。”任风行下定决心道。

陆衍捻须故作沉思,这个结果他早已料到。闻夫子想要跟内侍省联手,对方出于自身权位,恐怕不会答应。然而程三五一出手,瞬间将圣人百官一网打尽,依赖皇权的内侍省便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处境了。

“我对拂世锋了解不多,他们若肯联手,我不在意。”陆衍说道:“可目前最紧要的,还是要有人出面安定天下人之心。”

任风行与三老对视一眼,问道:“陆相莫非是担心国无君长而致使分崩丧乱?”

“哪怕是有一位皇嗣或亲王,本相也能暂时拥立居摄。”陆衍言道:“可目前几乎没有一位近支宗亲,还是说三老能够找到适合人选?”

三老无言以对,如今这个局面实在是太独特了,圣人过去为了确保权威,习惯将所有皇子皇孙与亲王郡王带在身边,结果正巧被饕餮一网打尽,这回连个漏网之鱼也没有。

任风行皱眉道:“若是冒险拥立,待得将来救出圣人,受拥立之君又该如何自处?陆相不必担心,我们都信服伱能力挽狂澜,长安内外若是有谁忤逆抗拒,我等皆会全力讨伐。”

陆衍则是缓缓摇头:“我说的不光是此事,我是担心太极宫中粮食不够了。”

任风行不解:“可是太极宫西北就是太仓啊,黑幕结界也将其封入内中,存粮想必极为丰厚,即便是几万人也能供养。”

陆衍轻叹道:“但愿如此。”

第54章 幔卷荷香第176章 神而明之第70章 富贵还乡第162章 万变无定第37章 眼见为何第8章 火下影藏第230章 魔障难破第202章 梦见真容第10章 茫茫沙海第152章 蝗天漫漫第56章 本为一体第230章 魔障难破第301章 剥尽凡浊第48章 十大太岁第74章 君心难解第9章 妖魔难信第2章 尸鹫扬翼第112章 地涌甘泉第111章 构陷已成第359章 天命真人第130章 敏思锐想第14章 温言恶语第34章 生死难料第332章 星降成髓第138章 孔中一方第69章 火裘作礼第314章 人间祸启第236章 晦暗未明第54章 幔卷荷香第224章 物是人非第322章 黑幕如狱第296章 鸣雷张翼第149章 博陵崔氏第113章 夜闻鬼唱第1章 三五开锋第198章 真风罡正第56章 本为一体第227章 安身有道第297章 圣心照世第141章 为万民谋第166章 神将狩鹿第38章 黄沙不留第132章 昭阳虚待第341章 花丛剑影第310章 绝地天通第169章 暴尸复起第317章 主执宰御第126章 刀藏真意第293章 豺狼当道第179章 岩下有隐第217章 湖水荡漾第232章 七情生动第44章 抒怀直见第53章 佳肴藏机第129章 太岁有缺第210章 红袖招摇第115章 黑羊夜奔第40章 旧事泛起第271章 得道多助第281章 三尸来犯第103章 妒意横生第254章 心安何处第98章 可用难信第124章 君心何如第337章 饕餮之祸第201章 风雨将至第309章 衡岳丹阙第232章 七情生动第253章 宿敌再会第136章 沐芬浴芳第90章 一无所求第101章 行无所忌第58章 脉象九渊第118章 魂游风雪第59章 与佛有缘第278章 衡山玉坛第150章 农为本务第76章 财宝动心第326章 事事惊心第126章 刀藏真意第176章 神而明之第344章 百窍纳真第359章 天命真人第194章 亏欠难还第171章 乱象止息第222章 赤手屠龙第104章 雪埋无名第318章 自明身份第227章 安身有道第5章 一诺千钧第222章 赤手屠龙第143章 匹夫求生第96章 天外有天第65章 争风吃醋第58章 脉象九渊第120章 吞天食地第143章 匹夫求生第27章 狂锋斩妖第63章 正心立人第62章 梦中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