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帝心无忌

第355章 帝心无忌

潼关一役,康轧荦被当场斩杀,其麾下大部精锐阵亡,夏燕两方不再势均力敌,使得原本高歌猛进的西征,立刻变成溃败后撤。

好在康轧荦之子及时收拢残兵,带着剩余人马退守洛阳,并在慌乱中继承大燕帝位,算是勉强稳住人心。

与此同时,为了响应潼关一役,河东、朔方两镇也击溃包围晋阳的燕军,准备东出太行,以居高临下之势,对叛军占据的河北之地发动进攻。

虽说后续长安传出陆相辞世的消息,但经过潼关一役,当今大夏天子权威已定,那些手握重兵的节度使也不敢妄自尊大、孩视皇帝。

如今天下有识之士看得分明,相较于半年前叛军气焰嚣张,一路高唱凯歌突进南下,轻易夺取洛阳,如今攻守之势异也,轮到朝廷步步反攻、收复失地。

原本那些还在夏燕两方徘徊观望之辈,此刻争先恐后投入大夏朝廷麾下,极力示诚。就连一些曾经投靠燕军的宗派世家,也派人传递书信,声称自己受到蛊惑胁迫,恳求大夏天子宽谅,准许他们归正。

虽说形势改观,但如今叛军依仗洛阳城高沟深,坚守不出,而且洛阳周围已经被叛军狠狠肆虐一番,等同提前坚壁清野,让朝廷兵马无所取用。

为此大夏皇帝下令暂缓进攻,一方面修筑工事,围困洛阳,一方面收拢流民,使其重归家园。与此同时派人丈量土地,趁这机会在都畿道一带重新均田授土,大获民心士望。

“不急。”

洛阳城外的中军大帐里,长青面对一众文武,说出自己的想法:“潼关一役,我军折损不小,若是贸然强攻,死伤必定严重。而且日前收到急报,吐蕃、南诏、渤海诸国蠢蠢欲动,须知为了平定叛乱,边镇各军皆受征调,此刻正是防备空虚。

“他们见我大夏各路节镇强军彼此内耗,定是觉得有机可乘。若是不顾将士死伤而一味强攻,只会损耗国家元气,更难应对未来外敌侵扰。”

齐景阳说:“但叛军已经将兴洛仓的粮食悉数转运入城,其存粮极为丰足,微臣幕僚曾有估算,哪怕不事生产,洛阳城内叛军也能坚持两年以上。”

“正因叛军被困在洛阳,定然死守待援,反倒急不得。”长青如今已具帝王风范,指着铺在地上舆图,向左右文武讲解道:“叛军巢穴位于幽州,河北也是他们钱粮根本。若能攻取幽州、光复河北,洛阳届时便是孤城一座,不足为虑了。”

“可是微臣听说,叛军如今在河北大举征调兵马,还招聚契丹与奚人为用,河北与幽州恐怕短期内难以攻克。”齐景阳不免忧虑。

“所以截断根本,使叛军变成无源之水,方为上策。”长青望向一侧崔铎,这位出身博陵崔氏的长者,如今被长青重新起用为礼部尚书,此举既是为笼络河北士人,也是需要与他关联密切的洪范学府帮忙。

“朕听说洪范学府内中不乏河北士子,他们家人如今想必多在河北,深受叛军征索之苦。”长青微笑道:“朕打算派一批忠实可靠、办事得力的河北士子,秘密潜回河北,各自联络家人、募集乡勇,在适当时机共同举事。不过这次将会有朝廷大军响应配合,不至于像先前那般,反遭叛军虐害。”

崔铎当初因为私自修史一事,被内侍省认定为逆党,一度遭到捉拿下狱。但先帝为表宽仁,并未追究,而受到牵连的洪范学府也在先帝东巡封禅之后,随行迁至长安。

虽说洪范学府落足长安,却并未得圣人太大重用,太极宫被黑幕结界笼罩时,洪范学府自然无缘赴宴,反倒免受一劫。

而这些出身洪范学府的文士武儒,在长青登基之后,毫无意外地成为他重要臂助,迅速填充朝廷各司人手。

这当中既有学府士子的确堪当大任,也因为长青曾受闻夫子指点,所以对洪范学府看重几分。

更别说学府武儒在潼关一役出力甚多,其中也有儒生捐躯赴难。

“微臣尽快拟定一份名单,稍后请陛下过目。”崔铎年纪甚高,按说大可不必随行,但他还是坚定跟上大军步伐。

想当初崔铎与长青在河北结识,他便对这位年轻人颇为青睐,原本还因为他是陆衍之子略感惋惜。不曾想几年过去,局面天翻地覆。

相比起先帝言足以饰非、智足以拒谏,长青聪慧却能容人,肯听臣下劝谏,又不会全无主见,这样的君王实在是令崔铎由衷钦服。而且像他这种老儒生,放眼当下也十足挑剔。他肯出仕,本身就是垂范示人。

实际上,经过潼关一役,不少洪范学府的儒生便认为长青比肩上古圣王,他们声称康轧荦为首的叛军并非寻常逆党,而是一伙悖逆天道、虐害苍生的大凶巨祸,长青降下雷劫诛伐,恰恰说明其天命在身。

就连原本在儒生士人眼中名声不佳、堪称酷吏的陆相,也因为私下庇护长青一事,渐渐被看作是贤德功臣。有些官员见长青依旧重用陆相门生及其子弟,暗自揣测圣意,上奏追封陆相国公之位。

长青以战事未平、国家不靖为由,暂罢此议,但的确下诏准许陆相以国公之礼安葬。

议事完毕,文武各自退下,长青离开营帐,望见不远处正在修缮殿室。

朝廷大军追击至洛阳城外,中军主力便在原来国色苑一带驻扎。虽说此处曾遭叛军肆虐,许多殿室院落被砸被烧,但还有部分大体完好,略加修葺便能作为行宫,作为长青驻跸之地。

长青不愿大兴土木,三令五申行宫以简便为上,更不准滥征徭役,所以行宫规模比起长安一些王公府邸还不如,但长青自己却很满意。

视察完毕,长青随意漫步,身旁只有瑛君护卫,其他随从远远跟在后面。忽然闻到一阵熟悉花香,正好阿芙从拐角处现身,全无尊卑地招手说:“谈完正事了?有人要见你。”

穿过园圃和假山,长青来到一处结界笼罩隐蔽的庭院,就见前方空地上站着数十名女子,为首者正是丹娘子,行万福礼,齐声道:“参见陛下!”

长青先是一愣,随后淡笑着抬手虚扶:“不必多礼。”

其实他早就料到是这群国色苑花精,苦笑着望向阿芙,似在询问对方用意。

“你看我做什么?”阿芙满脸无辜:“我见你这些天奔波劳碌,哪怕夜里也常常起身批复奏疏,就算先天境界也不能像伱这样熬的,所以就带你来放松放松。”

“你——”长青哭笑不得,在其他文臣武将面前,他还能端出皇帝身份,可是面对阿芙,他仿佛变回过往那个少年,任由对方讥讽嘲弄。

“你怎么变得跟程三五似的?”长青低声埋怨道,尽量不去理会那些朝自己投来仰慕目光的花精。

“程三五不在,自然是我来照顾你。”阿芙一副家中长辈的模样,回头望向瑛君:“总不能指望这位冷脸女剑仙给你搓背捏腿吧?”

Wωω _ttκΛ n _c○

面对讥讽,瑛君只是低垂眼眸,没有任何回应,像是默认此事。长青则全无帝王风范,扶额捂面。

眼见气氛尴尬,丹娘子主动上前,巧妙化解道:“陛下神武应期、平暴剪逆,我等国色苑群芳也得以保全,此等再造之恩无以为报。若蒙陛下眷顾,不妨在此稍作歇息、养精蓄锐,也有益于日后破敌。” 长青闻言轻叹一声,环顾周围结界:“此间没有外人,就不要叫我陛下了,听着生分。”

“那……公子?”丹娘子玲珑心窍,看出长青着实肩负重担,与太祖皇帝当年来国色苑逃避群臣滋扰、讨求清静,颇为相近。

其实这次相见就是阿芙与丹娘子事先商量好的,毕竟陆相辞世,长青脸上虽然没有表露悲伤,但阿芙看得出,长青娃娃内心一直强撑,胸中积郁若不化解,大大不妥。

偏偏作为大夏天子,长青众望所归,这种处境让他没法在群臣面前表现脆弱,阿芙便干脆领他来找国色苑群芳。至于后续嘛,那就交给这群擅长伺候人的花精了。

长青如今早已不是那种脾气倔强、不知变通的性情了,他没必要拂了阿芙和丹娘子的好意,任由对方安排,来到群芳小筑中歇息,在百忙中讨得片刻清静。

“你就不怕他就此沉迷享乐?”目送长青在一众花精簇拥下进入群芳小筑,瑛君瞥了阿芙一眼,似有责备。

“我不过嘴上说他是小娃娃,你却真把他当成小娃娃了?”阿芙淡淡一笑:“长青那个性子我还不清楚么?就算真到了享乐关头,他估计还要自责一番。”

瑛君闭口不言,扭头避到一旁。

……

天色渐暗,娇俏玲珑的玉茗阖上门扉,轻轻叹气。刚来到院门外,就见丹娘子站在此处,像是等候良久。

“你这么快就出来了?”丹娘子掩嘴微笑:“看来陛下更喜欢琼英子啊,兴许你也该扮成女冠?”

“姐姐你就别笑话我了。”玉茗连连摇头:“陛下根本就无心取乐,听了几支琴曲便疲惫不堪,琼英扶他就寝,结果他不知为何埋头哭泣。”

“陛下哭了?”丹娘子微微皱眉,转念想到不久前传来陆相死讯,或许原因便在于此。

其实丹娘子也有自己盘算,那便是安排一位花精成为长青妃子,此事对国色苑未来大为有利。

正思量间,丹娘子感应到北边有一股恐怖气息一闪而逝。随即便看到两道身影朝着北边飞驰,正是阿芙和瑛君,去势甚急,她嘱咐玉茗两句,也赶紧前往一观究竟。

“发生何事了?”

丹娘子来到国色苑北边一处颓败废墟,就见阿芙看着地上一具尸体,瑛君则是纵身凌空,发动剑意四处搜寻。

“有人被杀了。”阿芙语气冷淡。

丹娘子看着地上女尸,衣衫褴褛,但不像是经受凌辱,脸上反倒有一丝安详,仿佛终于脱离苦海一般。

“我好像见过这女子。”丹娘子稍加思量,旋即惊呼出声:“她不是净光天女么?为何会出现在此?”

阿芙脸色阴沉地点了点头:“你也认识净光天女?”

丹娘子回答说:“她最初就是在洛阳附近的伊阙行走,曾到东都留守的府上宣讲佛法,一度颇受东都权贵追捧,我也远远见过一面。听说她在河北失踪了?”

“对,确实失踪了。”阿芙言道:“后来不知发生何事,她被渤海国一尊山川灵祇夺占身躯,潼关一役时参与行刺长青,混战关头让她侥幸脱逃了。”

“那她现在……”丹娘子一眼便看得出来,净光天女生机散尽,躯体之中也没有任何山川灵祇可言。

“不过是一具死尸罢了。”阿芙其实已经猜到几分,却没有急于下定论。

待得次日天光大亮,长青这才从床上醒来,当上皇帝之后许久没有像昨晚那样睡饱,等他更衣出门后才得知此事,匆匆前来检视净光天女的尸身。

“的确是她!”长青望向阿芙:“尸体是昨夜发现的?”

“不错,而且发现之初尚有余温,应该是刚刚被人夺去性命。”阿芙回答说。

“为什么不及时告诉我?”长青责问道。

“告诉你又如何?去找真凶吗?”阿芙此言一出,长青立马知晓大概。

他环顾左右,附近并无旁人,惊疑道:“程三五来了?”

“应该是了。”阿芙叹了一口气:“瑛君在附近找了一圈,没发现任何人的踪迹……如今程三五能够随意穿行世间,当然找不到他!”

长青不由得变色,喃喃低语:“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阿芙明白,闻夫子便是寄希望于长青,希望由他来诛杀程三五,彻底根除饕餮之祸。

话虽如此,可真到了这种时候,执剑之人的内心仍旧纠结。

“净光天女抛尸于此,想来乌罗护已经被程三五料理。”阿芙言道:“他这么做,便是要为你消除心中隐患,让你将来能够无所顾忌地放手一搏。”

长青深吸一气,眼神重归坚定:“我明白了。”

(本章完)

第167章 九渊升龙第193章 花间寻踪第349章 共扶世道第113章 夜闻鬼唱第324章 自相为食第235章 妖氛难伸第40章 旧事泛起第93章 同炉合鼎第125章 玉锁丹心第324章 自相为食第135章 玄水玉浆第93章 同炉合鼎第95章 调伏有情第276章 一观云梦第83章 诡物伪人第183章 辣手分筋第204章 府藏何去第128章 坎渊九垒第154章 内生九虫第230章 魔障难破第190章 似君非君(修改重发)第310章 绝地天通第129章 太岁有缺第57章 内外二相第354章 代天行伐第166章 神将狩鹿第178章 坦诚相对第138章 孔中一方第201章 风雨将至第65章 争风吃醋第190章 似君非君(修改重发)第254章 心安何处第153章 兴灾布劫第37章 眼见为何第255章 天何言哉第217章 湖水荡漾第330章 重履旧地第243章 天塌地陷第360章 最后一决第75章 用功不辍第267章 破局一子第333章 此心尚赤第288章 山川有情第256章 一刀逆势第87章 四方珍宝第44章 抒怀直见第315章 我为灾主第311章 双龙之会第111章 构陷已成第280章 群妖列谱第357章 仇敌重逢第33章 深不可测第295章 人间世道第312章 死斗无遗第65章 争风吃醋第79章 喰生血轮第213章 积怨已深第133章 岱舆罡风第10章 茫茫沙海第53章 佳肴藏机第253章 宿敌再会第179章 岩下有隐第83章 诡物伪人第114章 萧条贫道第129章 太岁有缺第9章 妖魔难信第164章 鹰犬登门第291章 真人子丹第180章 期许待成第9章 妖魔难信第215章 人心难测第20章 安西都护第146章 献法求存第120章 吞天食地第218章 此恨无尽第226章 嫁娶和合第247章 赤马为机第45章 帝京长安第274章 湘水有灵第202章 梦见真容第212章 有心纵乱第132章 昭阳虚待第180章 期许待成第313章 历尽劫波第65章 争风吃醋第301章 剥尽凡浊第352章 未济复始第59章 与佛有缘第316章 其人难辨第34章 生死难料第301章 剥尽凡浊第129章 太岁有缺第61章 妙笔回见第205章 夜里闻风第73章 贯月流虹第43章 崆峒中黄第261章 以退为进第344章 百窍纳真第89章 不如不见第73章 贯月流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