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名将

古书!

在当时来到这时代后,一部名为《三十六计》的古书便植入到关平脑海里。

只是,一年过去,这本古书却未有丝毫激活的动向,也没有任何关于激活的指示。

故,关平虽利用很多方法尝试激活,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网络小说的主角穿越所带着的金手指都是那种虎躯一震,文臣猛将便四方来投的大杀器。”

“相比之下,我这金手指………”

由于噩梦一事,导致关平一夜没睡,次日一早,便顶个黑眼圈走出营帐,前往主帐。

“少将军,早安!”

刚刚走出帐外,一名约莫二旬的小将便紧随前来,拱手行礼。

见状,关平面色一震,郑重道:“士载,你随同我一起前往主帐,讨论军议。”

“诺,艾…多谢…少……将军……器重!”

眼见少年还是一如既往地口吃,说话极其难受,关平不由摇了摇头。

这少年正是原史上曹魏后期三大名将之一的邓艾邓士载。

来到这时代的一年,由于荆州相对和平,并无太大的战事,关平除了适应这时代以外,也是时常结交有才之士,遍访贤才。

邓艾,便是关平远赴汝南,费尽心机才将其招揽而来!

来自后世,关平自然知晓邓艾的军事能力,更知晓他是覆灭蜀汉的第一功臣,不过,据史记载,邓艾真正受到重视,是在司马懿掌权过后。

故此,为了提前得到邓艾这员大将之才,关平不惜以身犯险,秘密前往曹魏领地,进行招揽。

“士载,众多大夫为你诊治,都断言你的口吃不是天生的,是由于习惯外加自卑心态所形成。”

“如今既然身处军营,待在吾身边,你自当重拾自信,大声说话,改掉口吃才是,没必要继续自卑。”

“吾麾下军卒无人胆敢嘲笑你的!”

由于知晓邓艾有口吃的毛病,关平在将他招揽后,也时常请医术高明的大夫为之诊断,结果都表明,口吃是后天养成,并不是先天生成。

如此,关平便决定,要帮助邓艾改掉口吃之病,不让这位历史上的名将在怀有这等疾病。

其实,邓艾口吃的严重,也与他年少时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乡里少年嘲讽,嘲笑,所形成的自卑心态有关。

“艾…定…尽力改正!”

原本极为简单的一句话,却见邓艾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勉强说出,关平遂摇摇头,知晓要将病状彻底修正,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旋即,在关平的率领下,邓艾以及数名亲卫一同跟随其后,前往主帐。

…………

主帐,大营

“儿拜见父帅,也见过诸位将军。”

进入帐中,眼见众将以及其父都早已在场,关平迅速行礼,随即领邓艾站立一旁,倾听着。

等待片刻,主位上的关羽拂袖一挥,高声道:“诸位,数日前我军水淹七军,大破曹军,俘虏了于禁、庞德所部。”

“现如今,我军声势高涨,军士士气饱满,正是攻取襄樊之时,不知你等以为,先取何城为好?”

话音落下,前都督赵累率先站出,拱手道:“君侯,以末将之见,当取樊城为上!”

“你,何出此言,可有根据?”

眼见有回应,关羽也顺势询问着。

随即,赵累不在多言,径直走到屏风处,在挂着的地图旁伸手指着,道:“君侯,诸位同僚请看,樊城从地图上看,位于汉水北岸,与襄阳隔江而望!”

“而此刻,刘封、孟达二位将军已经兵取上庸,一旦我军拿下樊城,便能从南北西三面包围襄阳城。”

“届时,拥有精锐水军的我方,汉水上下将任由我军驰骋,襄阳亦是囊中之物。”

“其次,樊城守将乃是曹仁,此人是曹氏宗亲,更是奸贼曹操的爱将,一旦我军全力围攻樊城,曹操必定倾尽全力救援。”

“如此,我军便可趁势围点打援,歼灭曹军主力,则进可兵临许都,拥立天子,兴复汉室。”

“退,亦可夺取樊城,全据汉水,威胁宛洛。”

一席话,赵累分析得极为有理,帐中其余诸将皆面露赞同之色!

正当关羽准备宣布任命时,却忽然发现一旁的关平眉头紧锁,暗自苦思,不由叫道:“坦之,你在想什么?”

闻言,关平回过神,拱手道:“禀告父帅,儿在思索应如何取襄樊之事。”

“哦?”闻听,关羽顿时来了兴趣,原本便通红的脸颊露出一丝喜色,手摸额下美髯,道:“既如此,坦之,你便说说,赵都督的建议如何?”

眼见其父眼神里对自己的看重之情,关平心情难耐,平复良久,郑重说道:“父帅,诸位将军,平以为,赵都督之策不可取!”

一句话,关平说得掷地有声,毫不犹豫地反驳了赵累的计划。

闻言,不仅诸将面露疑色,就连关羽亦是大感意外,其子竟然没有附和赵累的计划。

此策,关羽觉得并无任何破绽,也符合其接下来的战事。

虽然心有不悦,可知子莫若父,关羽知晓关平不会无的放矢,便默不作声,准许他继续说着。

关羽不发话,计划被否决,赵累却是沉不住气,站出率先拱手询问,道:“少将军,你既否定末将之策,可否有根据?”

“哈哈!”闻言,大笑一番,关平大声道:“赵都督的计划,吾之所以不同意,就在于其中漏洞百出,而关键在于,这每一个漏洞都能置我军于死地!”

顿了一顿,环顾四周,眼见众人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关平目光如炬,高声道:“以赵都督之言,樊城位于北岸,在往北便是宛城、洛阳地区。”

“诸位将军可以试想想,我军一旦夺取樊城,径直北上可直取宛洛,随后东进便能威胁许都。”

“其次,亦可取南阳郡为根基所在,然后领大军过武关,西进关中。”

“届时,一旦关中拿下,我大军便能成功与汉中接壤,领地连成一片,随后占据蜀中、关中,荆州的我军,对于曹操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所以,樊城此等战略重地,曹军绝不会放弃,我军如若真的全力相争,曹操定会不惜一切的派遣援军来援。”

“只是,我方实力有限,全面决战,兵力却远逊于曹魏,差距太过明显,不仅如此,我军还要对东部的孙氏严加防范。”

“虽说我方与孙权互为同盟,可一旦我军与曹军在前线形成拉锯之势,保不准孙权便会趁机落井下石,遣军袭击后方。”

“须知,孙权对于荆州时刻皆有觊觎之心!”

一席话语,关平解释得坚铮有力,诸将听闻,皆面露惊恐!

“少将军,竟然怀疑盟友?”

此刻,这句话在诸将心底暗自沉吟着,在他们心中,是压根不相信江东方面会背盟的,或者说他们认为此刻以己方刚刚取得的大捷,全军正值军心高涨之时,孙权是不敢偷袭的。

思索一阵,关羽丹凤眼微微凝视,说着:“那依你之见,我军接下来当如何?”

闻言,关平徐徐道:“父帅,诸位将军,以我之策,接下来应当调集全军,水陆其发,一同攻打襄阳城。”

“夺取襄阳,稳定大局,随后驻军水营,与北岸曹军形成对峙之势,而曹操缺少水军,是决计不敢主动进犯的!”

“如此,我军主力便火速返回后方,全力防范长江下游的江东,谨防其偷袭荆州。”

一席话音刚落,帐中诸将顿时嗤之以鼻,纷纷鄙夷着。

“切,如此保守,那我军还如何开疆拓土,何日才能打倒曹贼,解救天子于水火?”

“就是,就是!”

以赵累为首之将皆如此小声议论着,唯有另一旁的一员中年士子暗自点头,对关平之策十分赞赏。

“叮!”

忽然间,关平脑海里却是亮光一闪,紧随着,陡然兴奋起来。

“一年了,终于等到这一天!”

此刻,关平不管帐中如何议论自己,暗自沉吟着。

ps:说明下,正史《三国志》没有关平字的记载,坦之是在一本县志上记录的,我引用的县志,以后关于关平字的说法,不在重复。

重申一点,这不是水字数!

第一百零二章 大战,已至尾声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决策第二百十七章 宴会第三百九十一章 请君入瓮第三百十九章 下决策第四十七章 诈降第三百三十五章 绝路第三百十一章 大敌来犯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贤令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盘(求订阅)第六章 背水扎营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三百章 英雄迟暮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一百七十八章 张榜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二百三十二章 将军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二百十二章 抚蛮之策第一百零五章 子债父偿第四百二十六章 马革裹尸第九十一章 逼战第八章 阵前谈心第九十四章 血战第三百三十一章 坚壁清野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将请战第二百九十章 培养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十八章 会蛮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刘备的悲戚第一百八十章 为少将军贺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强端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吴王,惧我关平否?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衅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举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战而退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乱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十八章 盖世神威第六十七章 仁义之师第七十七章 招揽第一百八十八章 蒋钦证道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龙虐广郁第二百零六章 分设州郡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十章 攻城第七十二章 假途灭虢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蛮入侵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谈阔论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圣第二百零三章 吴普来也第四十一章 邓艾,取首胜第二百十八章 盖世神威第二百九十九章 军事基地第二十一章 荆襄名士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执己见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视关中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三百四十章 一网打尽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三百二十三章 计议已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庞德犯事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汉中之变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会议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战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余万羌寇如探囊取物尔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后夹击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蛮掠三郡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凉之谋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十四章 收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吴王,惧我关平否?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凉之谋第二百四十五章 侠客第一百三十章 回军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四百零一章 粮道如何解决?第一百八十四章 饺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荆州变故(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弥般的壮歌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八十一章 败退第两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九十六章 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