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

“子经,你建议孤遣使入鲜卑会面首领步度根,以利诱其出兵与轲比能相攻,分散轲比能所部的兵力?”

闻言,士子装束的牵招不由面露笑意,拱手道:“魏王,臣就是这意思,步度根乃是鲜卑魁头之弟,自他上位以后便与轲比能所部不合,双方时常相互攻伐,连年来的厮杀下,也让两方部落间积攒了极深的仇恨。”

“臣觉得,如若我军能够以利诱之,再许诺他们些许承诺,步度根应该是会动心,与我军相交约定共伐轲比能。”

说到这,他面露自信之色,继续说着:“曾经臣驻防雁门郡时,曾广遣死士深入塞外打探情报,曾刺探到步度根所部掌控了大部分牧场,部落众多,甚至肥沃的河套平原以北都被鲜卑所据。”

“也正是如此,步度根所部约莫有控弦之士七八万,实力与轲比能不相上下。”

“步度根可以引为我军助力。”

一席话落。

牵招郑重拱手请求着。

说罢,上首曹操眼神微动,瞟向四周诸臣,朗声道:“诸君,此策汝等以为如何?”

话音落下,堂下诸臣听罢也不由面露沉思之状,思虑着。

半响。

已过四旬的司马懿一席青衫服饰,鬓发盘起拱手附和着:“魏王,臣附议。”

“臣也同意。”

短短功夫,司马懿、董昭等众纷纷同意。

眼见诸众皆同意,曹操也是大喜过望,正准备下达决策时,却是发现了屹立一处角落里古井无波,面色却无丝毫表情的年老老者。

曹操顿时间心便沉了下来,不由道:“文和,刚刚子经所献之策,你怎么看?”

言语落定,他虽然心里不悦,可还是满面笑容,询问着。

一言而出,耳听着直指自己,此刻满面白须,鬓发皆白的七旬老者,面上却依旧满面红光,显然保养极好,整个身躯都未有佝偻的神态。

旋即,贾诩才徐徐而出,躬身行礼:“魏王!”

自从他早年随张绣归顺以后,贾诩也深知曹操疑心极重,故而于曹营当中也谨小慎微,很少在主动进言。

贾诩身处曹营二十余载,唯一主动献策的也就唯有曹操南征取荆州以后,建议他暂缓东进,还有便是西征马超、韩遂等西凉联军的时候,献了离间计,瓦解了西凉联盟,助曹操平定了关凉。

“魏王,牵子经之策的确乃良策,但可一试,不过我军全力北征,此战关乎着我军将士军心士气能否达到巅峰。”

“此战极为关键,我军只能胜,不能败!”

说罢,贾诩面色不由陡然郑重起来,高声道:“故此,魏王不可将取胜之机一昧寄托于外敌之上,还是应该由我军自己来掌握战争胜负。”

一席话语落下,贾诩面色平静。

眼见着他的神色,曹操遂不由笑着道:“文和可是有妙计了?”

“妙计倒也谈不上,不过老臣倒是有一小计,可助魏王破胡寇。”

话音刚落,诸众顿时斜眼望着贾诩,面上也不约而同的露出一丝惧色。

贾诩之策,在场中人,谁又没有见识过?

不出则已,一出必定是尸骨累累。

也正是如此,“毒士”之名才会流传出来。

如今,他又有了对付鲜卑的策略,诸臣此刻想来,也不约而同地觉得轲比能估计又要遭殃了。

随后,贾诩既然被点名,也毫不拖延,雷厉风行的便将自身所谋划的策略给一一和盘托出!

听罢以后,在场诸臣不由纷纷面露笑色,纷纷于内心暗叹着:“轲比能此次若来,必定将遭受更大的惨败!”

这一策和盘托出以后,曹操沉吟片刻,便批准了下来。

………

军议结束以后,魏王曹操遂也不耽搁,继续领主力直驱北进,向靠近长城防线的高柳、马城进发。

不过在行军途中,牵招也领一众并大将朱灵西进并州雁门郡而去。

两日功夫以后,浩浩荡荡的北伐大军高举着迎风招展的“汉”字大旗,并数十面环顾四周的魏字王旗,耀武扬威的进驻了边境马城。

然后,曹操命曹洪领一干禁卫军前往高柳一代驻扎,固守长城沿线以此与马城形成响应之势。

安排下去以后,曹操亲镇马城,一边修缮残破的长城,另一面也紧守马城,静待着塞外胡人的动向。

这一刻,也就在曹军热火朝天的在边境忙活着的时候。

代郡塞外。

弹汗山。

王庭内,此刻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王位上,一年过四旬、头顶着汉人冠帽,身席儒服的轲比能正盘坐于王坐上,与各部落的族长商讨着军情。

轲比能,是鲜卑继擅石槐以后,又一位兴起的鲜卑杰出大汗。

原本,擅石槐病逝以后,由其子和连继位,只不过此人却全无半点能力,他在位期间压根威慑不了各部落的族长,最终导致各族纷纷背离,脱离王庭统治而自立。

故此,这也导致了和连想要急切证明自身的能力,重建擅石槐在位时的强大鲜卑,便引军南侵。

只不过。

和连却是一去不复返,在侵犯北地郡时不幸中箭身亡。

自从和连亡以后,原本擅石槐一统的强盛鲜卑,势力也逐渐衰弱下来,各部落间纷纷脱离王庭统治,选择自立,独占各牧场。

当然,轲比能也是一位人物,自他掌兵以后便脱离了王庭,趁中原内乱相互攻伐,汉人无暇顾忌边境防守之时,引军跨过长城防线入内陆,劫掠汉民,抢夺牛羊、粮食等物资。

也由于连年的劫掠,也让轲比能于鲜卑中威望大增。

短短数年时间,他便一统上谷、代郡以外的塞外之地,整合了纷纷自立的诸部落,使得原本衰弱的鲜卑再次有死灰复燃之势!

经过这十余年的发展,轲比能也是大肆扩充军备,组建强悍的铁骑,东征、北征,将自立的各部落再次分化,瓦解,使得东部鲜卑素利、弥加,阙机纷纷畏惧其兵锋,只得宣布臣服。

事至如今,轲比能脱离王庭以后,如今实力也问鼎中部鲜卑之首,超出了原本实力便极强的步度根所部。

这一刻,轲比能所部也雄踞于代郡、上谷,以及渔阳,右北平等地塞外之北,麾下控弦之士十余万众。

关键的关键,还是轲比能从小便由于进入中原,十分仰慕汉人文化,故而他整合各部落以后,也大力推行境内汉化改革。

将掠夺来的汉民分配下去,让他们教会鲜卑神讲汉化,缝制汉服,最关键的还是教耕种。

由于轲比能身先士卒,自身便说汉话,模仿着汉人的君王身席的王服制作王冠、王服。

也随着轲比能的强制改革,这数年时间以来,成效也极为明显!

很多部落基本上已经初步掌握了耕种的方式。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流血是必定的!

只不过,轲比能对于反抗的部族,也只用了一个字来贯彻落实。

那便是,杀!

反抗者,出兵平叛。

这也是汉化能够初见成效的关键因素。

这也是鲜卑继擅石槐以来,逐渐有兴复的趋势,轲比能也逐渐成为了汉人边疆的心腹大患。

魏王曹操几乎每年都需要派遣护鲜卑校尉,遣军防御边境防线,谨防胡人大举寇略边疆,引起治下不稳。

这一次,曹操之所以决定北征,除了要取得一场大捷振奋军心以外,也未尝没有彻底打残轲比能所部的意思。

实在是,轲比能野心勃勃,时刻都有入主中原的想法。

“报!”

只说,就在轲比能与众族长正谈到关键地方时,王庭外的高大侍卫不由忽然腰悬利刃疾驰奔进,遂跪地抱拳高吼着。

“何事?”

闻言,轲比能话语被打断,不由言语不善,冷喝着。

听罢,侍卫顿时惊慌失措起来,连忙快速禀告着:“启禀大汗,据我方游弋于幽并边境的哨骑群刺探,得到关键信息。”

“中原的魏王曹操率领约莫二十余万北征大军已于近日进驻了马城、高柳等边境城池,据守长城防线。”

“听哨骑的汇报言,汉军想必是想攻伐我军。”

一席话音落下,侍卫遂不再久留,拱手躬身行礼以后,便径直退出王庭外。

紧随着,刚刚商谈军情的数员族长听罢这则消息,才不由纷纷高声道:“大汗,汉军自不量力,我军还未主动进犯中原,他们便主动赶赴北疆前来送死!”

“大汉,我等请命,还请调集全军铁骑,出军汉人边境,一举摧毁汉军主力,转而杀入中原腹地,夺取天下,抢掠汉人女子以及汉人的无限财富。”

只说,一时之间,随着曹操来袭的消息传遍王庭内以后,诸部落族长皆不由喜气洋洋,各自高笑着,甚至眼睛都隐隐发红。

他们心动了!

汉人的财富无不随时牵挂着他们的心思。

说罢,一员身躯长得极为魁梧,高达九尺的壮年族长不由陡然站起,拱手高喝着:“大汗,既然汉贼主动来犯,我大鲜卑绝不能坐以待毙,不予理睬!”

“还请大汗下令纠集各部全军,杀向代郡,灭杀汉贼,杀入汉人腹地,抢掠中原。”

“我部愿为先锋!”

片刻之息的功夫,一两员壮汉族长更是群情激奋,眼神里透露着眼红的神态,厉声请战着。

一席席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不过,可汗轲比能却并未立即应诺下来。

此时,听闻汉军主动来犯的消息以后,他不由徐徐起身,缓缓走向王庭出口掀开帐帘,奔到外面眼神微动,徐徐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眉宇间极为忧虑,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至于此刻,各部落族长也面露疑虑,随后也纷纷一同奔出王庭内。

“汉军来犯了?”

“曹操这又是想干嘛?”

这一刻,轲比能头脑涌动,暗暗思索着。

由于他早年曾在中原内陆栖息过,深知汉人崇尚阴谋诡计,相互算计,此时听闻曹操来袭,他也不敢贸然率军进发,深怕中计。

两年前的塞外之战,他还历历在目!

那一战,他以自身麾下的精锐战骑寇略边疆,可曹操儿子曹彰却抛弃步卒,独自率三千本部幽燕之士迎战。

可事实却完全出乎意料,曹彰勇冠三军,其麾下数千幽燕之士更是精锐骑士,他麾下诸众竟然无可抵挡!

最终被凿穿阵势,他无奈之下只得抛弃牛羊等物资,仓惶败走。

自从整合各部落以后,轲比能也时刻潜入密探入中原,刺探消息。

他自然知晓,魏王曹操此人能力不可小觑,凭借自身卓绝的能力,以弱胜强,平定了整个北方。

故而,他此刻听闻曹操亲自携天子之势,遣大军北征,他却是不敢轻举妄动,深怕误中敌计,再次被大败。

“大汗,你还在犹豫什么?”

“我军铁骑战无不胜,岂是两条腿的无胆汉人所能相比的?”

“只要我方十余万骑士出动,寇略边疆,必能一战告捷,彻底击溃汉贼,杀入中原腹地。”

“届时,富饶的中原将任由我等驰骋,此举又何乐而不为呢?”

陡然间,从旁诸族长眼见着轲比能一改往日雷厉风行的常态,此时竟然犹豫徘徊不定起来,不由纷纷出言劝诫着。

一席席话音落下。

轲比能沉吟半响,才忽然回身注视着诸众,平静道:“诸位,你们没有仔细研究过曹操。”

“此人最初只是一官宦子弟,可他却身性诡计多端,雄才大略,从最初的区区一介太守以弱胜强,最终大破中原实力最为强盛的袁绍,问鼎北方。”

“如今此人亲自率众来袭,我等绝不能大意,说不定这便是汉军所设下的圈套而故意引诱我军前往,然后趁机聚而歼之!”

“基于此,我等不能不防矣!”

一席话落,轲比能面色不由越发忧虑起来,头脑涌动一直思索着应该如何应对。

“我方该如何应对汉军的进犯呢?”

一时,轲比能喃喃自语着。

“报。”

“启禀大汗,上谷方面急报……”

只说,就在轲比能思虑之际,远方一员哨骑纵马而来,随后迅速下马急切奔至,遂气喘吁吁的高声启禀着。

第八章 阵前谈心第四十三章 降水贼第一百七十四章 谋算第十一章 乱像第一百九十七章 赵子龙来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却月阵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乱取巴丘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汉二代初长成第三百五十一章 彻里吉的转变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圣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敌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九十七章 湘关米,事件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绝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六十八章 庞会请战第四百零六章 石阳反击战第三百零八章 难民思归第三百三十五章 绝路第二百七十一章 让我做墨家巨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赵子龙来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汉军易欲何为?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刘备的悲戚第一百五十四章 东风第六十章 留守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斩四将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五十四章 作乱第一百二十四章 从者如云第二百二十四章 夺权(补更)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二十章 李基的决绝第三百八十四章 郁闷的姜维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议第四百一十七章 两位名将?第四百零三章 关平的大局观第八十三章 计议起兵第八十二章 瞒天过海第四百三十一章 汉军易欲何为?第七十章 父子,诀别第二百五十章 摆驾魏王宫第七十八章 《青囊经》第七十章 父子,诀别第二百三十四章 见招拆招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严的小心思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余万羌寇如探囊取物尔第十章 攻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乱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会战开始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强大族(凤溪生日,求订阅)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决策第五十八章 计议收群盗第二百三十二章 将军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飞哥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乱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贤令第八十一章 程咨的应对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汉正统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线第一百六十一章 殇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弥般的壮歌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一章 梦议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敌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议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一百七十五章 计中计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风范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胜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二百九十章 培养第四百七十六章 遗言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动作第三百七十章 击掌盟誓第四百八十六章 汉室再兴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计第四百三十一章 汉军易欲何为?第一百九十九章 荆南变天时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二章 名将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九十章 对峙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战定乾坤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圣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摄蛮军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换子(第三更)第十四章 收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浑水摸鱼第六十七章 仁义之师第六十七章 仁义之师第一百零一章 信笺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