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战(三)

但见付长老从怀中掏出一张图纸,纸上画有一些圈点及诸多纵横线条,想是考虑到言语阐述会是有误,干脆将巴公原附近大路小道一并画在纸上。

郭荣见他行事细心,愈发欣赏,叫侍卫搬来木墩赐坐。这山洞本是不大,高怀德寻到之后,叫兵士将它扩深,此下当可容纳十余人,而因为郭荣的到来,高怀德令人寻来一块大石板,用木头坐墩架铺在郭荣面前,当案几使用。 Wωω● тт kΛn● C○

付长老将图纸放在石板之上,接过木墩,却是直接坐在郭荣对面,想是恐郭荣看不明白纸上线条所指,以便当面解释。

“草民记细不好,唯恐弄错,到了皇上言及的地方后,吩咐两位兵士执毫拿纸而待,仗着粗浅的修为,探了一大范围,绕了一大圈,幸不辱命,将大小路径画了出来,应是无误。”

郭荣脸显嘉许之色,点了点头,招呼诸将近前相看,经过一番细询核对,地形的大貌与高怀德最初所言相差无已。而离巴公原五里余路段之处,如郭荣所料,左右两侧皆有着通往巴公原空旷地带的路径,若是依先前所谋之策,迅速集结兵力布阵也是无虞了。

郭荣仔细研究一下后,松了一口气,“看了地图,此下可以做下推断……此处至巴公原地段有近五十里路道高低不平,又有山丘,驿道不宽,不易大军疾进。

而这猫耳岗又有一段山谷,逆刘定会恐我泽州兵马设伏,应是会遣先锋兵将探路……而其大军想是会与先锋兵马同时从高平城出发,然后在巴公原扎营等候消息。”

高平距巴公原有四十余里,带有辎重的兵马行进,也须二三个时辰,应会安排暂作休整,让兵马填充肚子,按地势来讲,巴公原自是最适合安营待发的地方。

先前未探明详细的地形,与高怀德等人只是猜断,此下依据付长老所探的地形图,郭荣自是有料定敌情的信心。

“如此看来,决战之地应会在巴公原之处,若是敌寇敢大军轻装疾进,哈哈……那就更让他们留尸猫耳岗。”郭荣哈哈大笑。

“皇上圣明,臣等定当杀他片甲不留。”众将齐道。

郭荣微笑着让众人回座两侧,望向跪拜在洞口随付长老查探地形的探马,招手道:“你二人且近前来,朕还有一事要你二人去办。”

那两位探马兵士但见郭荣和颜悦色,自是受宠若惊,忙跪爬上前,诚惶诚恐道:“小的……小的谨听圣谕。”

“你二人已立功一件,朕再让你们得个功劳,破敌之后让高先锋论功行赏……”郭荣微微一笑,从腰间取出一块兵符,“持此符速去通知刘词大军,传朕口谕,大战在即,轻装疾行,辎重之物压后跟进。”

两位探马对望一眼,叩首应道:“小的谨遵圣谕。”

高怀德起身接过兵符递与其中一位探马,“抄近道,速去传旨。”两位兵士立马应命而去。

郭荣看了一下眼前的地图,沉言片刻后,举目望向史彦超,“史爱卿,你且过来……”

史彦超闻言忙离座上前,郭荣指着纸上的一处路线,“若是战事在巴公原,你在此处领兵五千分道疾行,绕过巴公原,到敌寇后方抄袭……”

坐在郭荣左侧边上的江秋白心头一震,此次先行三军兵马总共才两万余人,其中何徴、樊爱能所率的右军与李重进、白从赞的左军都只有六千人马,而史彦超的五千虎捷军与张永德三千禁卫军为中军,不仅承担冲锋陷阵之责,更重要是守护郭荣的安危,郭荣将他分兵出去,岂不是陷自己于危境。

江秋白虽心知郭荣如此安排甚为凶险,但想自己不谙兵法,猜不出这分兵的用意所在,也未敢岀言相劝。

何徴却是大惊失色,“皇上万万不能……”

“为何?”郭荣笑道。

“我军……总共才两万人马,合上高将军所部两千,也就两万两千余人,皇上……”何徴咽了下口水,又道:“皇上分兵五千而去,正面对仗恐是难以……难以震慑敌寇,而史将军所部与张大人的禁卫军是护卫皇上之兵马,是重中之重,岂可分兵……”

“皇上……”史彦超接言道:“微臣认为何将军所言不无道理,敌军人马众多,若是扎了营寨,见我军人马势少,定会出寨相击,那时中军唯有张大人三千亲卫与数百神虎营,这会让皇上置于险境呀!”

郭荣扫了何徴一眼,望向史彦超,笑了一笑,“如若你率军从后袭击,对我军有两大好处,其一,即使我军正面对仗获胜,斩上一两个叛将,杀些兵士而已,难使敌寇溃退,敌寇那时必是拒守营寨,再引兵退回高平城。

但若是朕前方得势之时,你见机后袭,在不明形势之下,定然会使敌兵以为符彦卿从磁州领兵赶来策应,高平已为我夺回,那时敌寇想是会军心涣散,我军必会大获全胜。

其二,若朕前方失利,你亦可如此行事,也会使其后军大乱,届时朕定可反败为胜,何况若使敌军退入高平城,以四万余人守城……届时攻城倒是颇费周折。”

寻常五千兵马守城,也可抵抗三五大军攻城,何况是四五万人马,届时即使能够拿下,必也是一番血战,诸人都是镇守过一方城池的将领,自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史彦超闻言但觉郭荣言之有理,便俯身下拜,“皇上圣明,微臣领旨……”

何徴本想再行谏言,但见史彦超已参拜领旨,不由得脸显无奈神情,默然不言。

郭荣想是猜到他还有话说,便笑道:“何爱卿,有闻君臣同志,兴国安邦可成,将帅一心,荡寇灭敌可谋,若还有忧心之处,不妨道来……”

何徵忙道:“皇上英明,此计必能大破逆寇,微臣无有忧虑之处。”

“好,”郭荣展颜一笑,对高怀德道:“那敌寇先锋兵马就有赖高爱卿率众将士击之,此下应是戌时了吧,走,诸卿随朕回营筹备荡寇事宜,哈哈……”

凌晨卯时将到,付长老如风而至赶到中军郭荣大帐之中,郭荣、江秋白等诸军将领已是聚在一起,见付长老到来,郭荣一喜,未待他行礼,便道:“可是贼兵来到,是先头兵马?还是大军……”

“禀皇上,是汉兵先锋兵马,约有三四千人,离猫耳岗此下应有十里左右……”付长老应道。

“好。”郭荣一拍案几,“诸爱卿,速回本部集结兵马,中军先行,左右军跟进,到巴公原之前,各军兵马依计行事。”

诸将领自是领旨快速回到自己营帐之中,传令兵马集合,因早有准备,又是轻装上阵,一盏茶功夫已是随令出发。

而余下的营帐、辎重,自是由五百名泽州团练兵,与三千余人城中百姓在后方整顿跟进。

大军行进猫耳岗谷口,便听前方传来冲军号声,紧接着厮杀声响起。汉兵共有三千人马,被高怀德率兵拦腰截断,前头刚要调头厮杀,史彦超、向训所率的虎捷军却是杀到,顿时马嘶声,刀剑声,惨叫声响起一片。

一柱香未到,汉兵已被歼灭千余人,归降近千,而有五六百人溃散而逃。从归降汉兵口中得知,辽汉联兵确是驻扎在巴公原之地暂作休整,等候先行兵马探路的消息,郭荣得知顿时大喜,传令大军疾追。

史、向所部的虎捷军在离巴公原十余里处,从左侧抄小路绕向巴公原后方,而左、右侍卫马步军在五里处与中军分开行进,一盏茶多功夫后,却是出现在与辽汉联兵大营,距有五里余之处集结列阵。

……

汉兵中军大帐中,北汉皇帝刘旻听逃兵言称郭荣御驾亲征而来,自是不信,带着几位官员来到营寨之处观望,但见周兵阵中纛帜飘扬,方才相信。旁边随行谋士刘安献策道:“皇上,此下伪周兵马阵脚未隐,应可遣兵疾袭,定可建功……”

刘旻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胞弟,当后汉被郭威建国取而代之,却是不服,认为自己北汉才是正统,故而对大周也是以伪周见称。

刘晏眼见尘土飞扬中,列阵的周兵人马,移动之中井然有序,想是有备而来,心中一时惊疑,“不可,此下未知伪周虚实,不易妄动,传令拒马兵、弓箭手戒备……还有与朕请杨元帅、张爱卿过来商议军情。”

他口中的杨元帅正是契丹援兵统帅杨衮,张爱卿是马步军指挥使张元徽。

巴公原地势虽是平坦,但小村庄较多,因地形所致,刘旻中军驻扎的营寨与右军辽兵营寨隔有一个二十余户的小村庄。而与左军张元徽所部也是如此,都隔有村庄。此下屋舍自是空无一人,汉辽兵马攻下高平之时,村庄的百姓早已闻讯逃离而去。

年过半百的辽兵统帅杨衮自也知周兵到来,闻讯也在右军营寨口察看周兵列阵,而陪伴察看之人当中,燕仲长赫然在列。

原来当明无将他所中的百劫拳劫力破去之后,便回了护卫府,此次契丹出兵援汉,他被南院大王遣来随军护卫杨衮。

听到刘旻的传令兵邀请,杨衮便带着燕仲长,乘马穿过有里余长的小村庄来到刘旻跟前,行礼见过后,刘旻指着周兵阵营言道:“杨元帅,依你看伪周此番到来有多少人马?”

“汉主的意思应是说周兵的大军是否跟在后面吧?”杨衮笑了笑道。

刘旻称帝后奉契丹为主,故而杨衮以大国使节自居,对刘旻是以‘汉主’见称。他听出刘旻所问的言下之意,但想郭荣御驾亲征,所率之兵应不止眼前列阵的万余人马。

刘旻点了点头,“以郭伪亲征来看……其兵力应不止只有眼前的人马,朕恐其有诈。”

杨衮望向对面已列阵以待的周兵,沉思片刻,却是纵马向左军营寨行去,一盏茶功夫后转了回来,“若本帅所料不差,大周皇帝此下追来的兵马,应止于眼前之数。”

“哦?”刘旻眼睛一亮,“还请杨元帅解惑……”

“汉主且看……”杨衮指着周兵阵营道:“周兵右军与中军如我军一般,中间也隔着一个小村落……本帅刚刚去了寨口察看,见其右军所立足之地略窄,那五六千兵马列阵看上去呈横短纵长之势。

而其中军,左军则是呈横长纵短,其后面尚有空余之地,若如右军之布阵,再增万余人马也是可容,想是大周皇帝来到泽州之时,恰遇我军先锋,将他们击败之后,求胜心切轻装上阵,随后追来,若说还有后面兵马,本帅猜想只是一些运送军需辎重的人马……至多不会超过三千之数。”

刘旻闻言皱了皱眉头,一阵思虑后,言道:“可有示弱我军,诱我军深入之局?”

杨衮轻声一笑,“呵呵,据探马昨日回报消息,前方所去的行军路段,有三十余里之长,两侧最多有几处小山丘,周兵无险可据,如何能潜伏大批兵马诱我深入?”

“好。”刘旻哈哈一笑,“杨元帅足智多谋,令朕茅塞顿开,好,好……那当可引兵破之,生擒郭荣,来呀,速速传令张爱卿到中军营帐见朕……”

“汉主意思要即刻出击?”杨衮言道。

刘旻颔首道:“当是如此作想,杨元帅可有良策?”

杨衮沉吟片刻,言道:“观其列阵,速度之快、军容之整,是为精兵,汉主不可小觑。我军兵力虽两三倍于他,但其乘胜而至,士气正锐,若我军主动出击,未必讨得了好处。

而周兵轻装而来,辎重未至,无法安营扎寨,此下列阵对峙,自不会持久,想必稍后定会来攻,而我军营寨已立,算是有险可据,待周军来攻,只管以箭狙击其相近,布拒马桩、着拒马枪兵戒备,防其骑兵疾冲便可,两三番之下,其士气必挫,届时我军再引兵攻之,必可大获全胜。”

“杨元帅所言……当是有理。”刘旻抚须沉吟,“待朕与众将商议,若是稍下引兵出击,还望元帅右侧骑兵击之,助朕一臂之力。”

杨衮听他言语间模拟两可,似有出击之意,闻言便道:“汉主还需谨慎为上,本帅回去布防……若是有需传令便是。”

言罢径自领着燕仲长离去,待回到右军营寨之中,对着燕仲长叹道:“汉皇帝无谋无断,难成大事矣。”

望着不置可否的燕仲长,杨衮笑了一笑,“不过若使攻击周兵右军,或会取胜……”

燕仲长迟疑一下,言道:“为何?”

“周兵中、左军列阵有攻守兼备之势,而右军列阵横短纵长……嘿嘿,有退守之意。”杨衮笑道,燕仲长想起他刚刚在刘旻跟前所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郭荣待三军列阵之后,马上传令左军李重进,右军何徴到中军见驾,待二人来到,便道:“敌之右军是契丹骑兵,善冲锋陷阵,我军无营寨无拒,是为弱点……”

郭荣指着左军阵前的田地道:“但幸好其阵前有一大片田地相隔,虽无深坑,但马也易失蹄,李爱卿,可着令兵士布上拒马桩,遣上长镰枪兵,布置弓箭手在田地之处拒之,而离田地处左侧处有一排屋舍,也可遣善射之人上屋顶袭之。

这契丹领兵之人应是深谙兵法,看他营寨比中军靠后百余丈,腾出空间让战马冲刺,当是个厉害人物,李爱卿要谨慎对之。”

“微臣遵命。”李重进应道。

郭荣顿了一下,又道:“契丹想是不会让刘崇坐大,以免他日压制不住。但也不愿我大周崛起,出兵相助北汉只想留他牵制与朕,李爱卿,契丹兵定生有坐收渔利之心,切记敌不动,我亦不动……”

“臣明白。”李重进道。

“敌兵有营寨可拒,若使坚兵不出,我军辎重未到,兵马不可久峙,时间一长,倒是麻烦。”郭荣沉吟片刻,笑了一笑:“曹孟德有言,见小利而忘命,行大事而惜身,刘崇正是此辈。他想是有欺朕兵力不足之心,自已却是不敢亲自领兵击我中军……嘿嘿,若朕所料不差,契丹当无可能先动,他自居中调度,若使出击,当是其左军,何爱卿……”

“微臣在。”

“你可着骑兵居你部右侧待发,若敌兵挑战,可佯败回阵,敌或贪功引兵出寨,待至百丈处,可令骑兵疾冲敌阵,你当率兵返杀……看敌左军营帐之数,应是一万人马。”

郭荣转首望向右侧小村庄边上高怀德的两千人马,言道:“朕着高怀德从你左侧相助,敌一万,我八千,何爱卿当可胜之。”

身侧江秋白,张永德等人心中一震,若使如此,中军只有三千禁卫军与数百神虎营卫,届时若敌寇中军攻出,当是危险。

“若敌按兵不动……”何徴迟疑道。

“若敌不动,可调高怀德居中前击,合中军禁卫与朕疾攻刘崇大帐。”郭荣眼神精光一闪。

身周诸将闻言心中一震,但见郭荣神色坚毅,威风凛凛,不由得皆是豪气顿生。

“刘崇惧死,当年平阳之战,听闻我大军将至,焚营而遁……嘿嘿,此逆不足为惧。朕之禁卫、神虎卫,三军精兵都可以一挡十,当可踏营诛他。

若一柱香后,敌兵未出,朕领军攻其中军,何爱卿引兵戒备,盯住敌左军,其与刘崇中军隔有村庄,若是策应……必定引兵出营,届时你可掩兵阻之。”

“而战事一开,辽骑或会出寨……李爱卿当可命弓箭手戒备,转番射杀出寨辽骑,再着身手矫健之人冲上厮杀,其营寨口长而窄,若能使其两三百骑人翻马仰,后面骑兵受阻,却是冲刺不得。”

“微臣遵命。”李重进与何徴领命而去。

郭荣望向身侧的付长老,“望付先生能助朕一臂之力,去高怀德阵前,护他周全。”

此下高怀德两千精兵左右机动,犹为关键,郭荣心知敌兵之中亦有军中供奉相随,心恐身先士卒的高怀德有失,才让付长老随侧保护。

付长老引马而出,望着郭荣坚毅的眼神,心生敬意,下马躬身行礼:“草民一介武夫,今日能与皇上并肩杀敌,此生当可无憾。”

一盏茶功夫后,天色突变,狂起北风,吹得纛帜猎猎作响,郭荣脸色骤然凝重起来,对传令兵道:“速去传令高怀德作好策应右军准备,敌寇必然来犯。”

言罢领着江秋白、赵匡胤、张永德催马上前百余丈观看,果不其然,只听近五里远的汉营左军传出号鼓兵,便见营寨中冲出一拔人马,为首一骑将领正是汉军左军统领张元徽。

旋即间身后三千兵马已是排列成阵,张元徽催马上前挑战,何徵策马出阵应战,樊爱能领着五百兵马身后压阵。

未有五回合之交,何徵似是不敌引马回阵,汉兵轰然欢呼,鼓声大响。张元徵疾追上前,便见樊爱能从阵中冲出,阻住张元徵,两骑缠斗三回合,樊爱能便也败下阵来,张元徵止马挥手,身后兵马顿然疾冲而上,喊杀声四起,冲向周军阵中。

“好,好,敌军果然中计……”郭荣脸色一喜,指着汉兵中军与左军相隔的村庄对张永德,“待敌军溃退,高怀德定然掩兵而上,合右军兵马攻击敌营,你领禁卫一千骑兵疾冲那村庄,防止敌中军救应……”

话未讲完,只听汉兵左军鼓声大震,号声冲天,又是几千人马疾冲而出,而隔有三里之远的右侧村落屋上,但见有汉兵出现,引弓射向高怀德的两千兵马。

江秋白心中一震,未加思索,纵身而起疾向右侧村落而去,几个起落间,便到了村落屋顶,却见何徴、樊爱能的侍卫马步军已然是溃不成军,更有数百兵士已是跪地投降,江秋白自不敢相信,何、樊二人竟未做抵抗,领兵而逃。

“嗖,嗖”箭声响起,只见有数十支飞矢迎面射来,江秋白心头大乱之中,右手拔剑而出,剑光幻起,箭羽纷纷而落。

举目望去,只见高怀德所率的兵马正与汉军混战,而付长老也与一位老者在乱军中缠斗一起,想是碰到汉兵的军中供奉,江秋白此时不敢停留,脚下一蹬,疾速掠向中军,对着惊疑的郭荣道:“右军兵马溃逃……”

郭荣脸色骤变,眼神一敛,沉声道:“何徵贼子,焉敢卖朕……”

身边的三千余兵将此时俱皆心中一凛,但想刘崇中军此下若是引兵而出,恐是要全军覆没。

第六十六章 萧雁北之死第六十四章 隐门第七十七章 心静悔遗害第九十一章 锦囊第一四二章 解惑第一五九章 天市人和阵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四章 南下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八章 飞鸽传书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一一六章 清风驿刺杀(一)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一二五章 杀猪刀法(二)第二十七 慕云三式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七十七章 心静悔遗害第九十九章 高平之战(一)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一八四章   兵变(中)第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反施其身第一八三章   兵变(上)第九十三章 智苦僧人第三十二章 卧龙岛第六十六章 萧雁北之死第一六一章 护冢之战(二)第二十三 护卫府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战(一)第一四五章 凉州行(二)第三十五章 归顺第一二零章 龙气易脉(上)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一二五章 杀猪刀法(二)第十五章 千机散〈下〉第一一二章 笑看风雨第一二五章 杀猪刀法(二)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宝阁第一一零章 偷天换日第七章 刺杀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三十八章 刘继业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经第一二零章 龙气易脉(上)第一八五章   兵变(下)第一二三章 书房密谈(下)第一八五章   兵变(下)第一七九章   海难第五十四章 马希兰第二章 兵祸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十四 千机散〈上〉第一七九章   海难第六十八章 追杀第一二七章 破蛊入境第一零六章 气运之分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五章冷刀第一五五章 夷门山粮仓第六十九章 卓青莲第一二六章 杀猪刀法(三)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五十章 父爱无疆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五十八章 内斗第一三零章 魂失悟命通(上)第六十五章 恶讯第七十八章 策马论侠义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七十一章 负情蛊第一一一章 杀猪秀才第四十六 言亲第一六七章 护冢之战(八)第二十二章 甘少龙之死第一七八章   报仇雪恨(四)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三十八章 刘继业第一四四章 凉州行(一)第六十四章 隐门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战(一)第一六六章 护冢之战(七)第三十五章 归顺第八十七章 念情剑法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战(五)第十三章 太白书院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一三七章 诛杀卓青莲(六)第六章 敌袭第二十二章 甘少龙之死第三十九章 八脉还魂针第一一六章 清风驿刺杀(一)第三十三章 献宝第一七五章   报仇雪恨(一)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点检第五十一章 法无我第一七九章   海难第一六二章 护冢之战(三)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