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在座的都是小喽啰】

第298章 【在座的都是小喽啰】

九月初旬,林志超回到香港。

此次海外之行,是从日本开始,最后从伦敦抵港。

有很多船只需要重新续约,林志超直接签署了五年的合约,各大雇主纷纷喜笑颜看。

殊不知,林志超也非常高兴。

第一,今年的航运行情不错,达到了新船五年出头一点就能回本、二手船20~24个月回本的行情。当然,这是长租的行情;若是短租,就不太好说,毕竟业务能不能拉满是关键,但应该能更高一点。

第二,这些合约在七八月份签署完毕,那么是1967年的七八月到期;而第三次中东战役爆发于1967年的六月初,所以这些船只能赶上好行情。林志超不一定要掐到刚好,比如后面一些船可能合约到1968年上半年到期。毕竟,苏伊士运河要关闭八年时间,不需要刚刚好,以免让人怀疑。

回到香港后,林志超紧急召开环球航运的高层会议,另外一位副总裁并未回港。

他坐在主位上,表情严肃的说道:“我们有多少损失?”

台风温黛从8月27日便袭击香港,直到9月1日才消散,给香港造成不少损失。

林志超在海外,都已经得到消息,他是9月3日才启程回港的,肯定要避开台风。

冯永发说道:“在租约期的船只,都没有损失,因为都避开了台风带。但刚刚淘汰下来的十八艘船只,也有不少还在海外;而在香港的二手船有2艘发生搁浅,2艘发生碰撞,损失较大。这次台风很厉害,香港有500艘左右的小艇沉没,连避风塘内的家艇,都损失严重。”

林志超稍稍松了一口气,淘汰下来的船只,本来就打算便宜出售;如果是租约中的船受损,那就有些耽误时间和金钱,虽然有保险公司赔偿。

林志超询问道:“受损的远洋船,都还有保险吧!”

负责此方面工作的高层,随即说道:“有的,已经在向保险公司交涉了。”

没想到,准备便宜出售的时候,还能赚一笔保险费;难怪,英国保险公司将在明年上调二手船的保险费,就是因为这些二手船风险大。

而此时的环球航运,正在抓紧时间淘汰三十年以上的老船,最终会在一年内仅剩下五十艘的‘三十年龄以内’的船只;而这一年内淘汰的,将差不多是三十艘,皆是远洋船只,八艘二手油船全部淘汰。

就算剩下的五十艘二手船,未来三五年时间也会逐渐全部淘汰。

林志超说道:“听说香港失踪和死亡不少人口?”

冯永发答道:“嗯,绝大数的死亡人口,都是在新界沙田、大埔区,是受到吐露港风暴潮袭击时死亡的。这次受灾人数可能达到五万以上,所以较前几年损失大得多。”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就怕台风加剧香港的旱灾啊!”

众人脸上一沉,最近几年香港挺缺水的,如果加剧,那真是很麻烦的事情,会给香港普通市民造成很大的麻烦。

好在,有钱人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香港的水库是优先供应港九市区。

接下来。

林志超询问道:“今年环球航运的利润,会高于预期嘛?”

财务经理李忠河,立马说道:“高于预期,这一个多月续约的价格,都是高于预期。”

高于预期,那就是4500万美金的利润左右,明年的利润肯定能达到6000万美金的。因为,今年陆续下水的船只高达百万吨。

林志超随即公布了新的造船方案:“嗯,那这个月底,我就去日本造船,五艘13万吨的油轮,再造五艘1.8万吨的货轮,差不多七千万美金出头。今年可能还会去欧洲造几艘船,造船开支得达到八千万美金。”

差不多是80多万吨的载重量,输给了去年的计划,更何况今年还迟了几个月时间。这是因为以前的存款,差不多用完了。

众人纷纷露出兴奋之情,虽然从1959年开始,环球航运年年差不多都是这个水平左右,但持续四年的时间,显然是非常厉害了。

与此同时,环球航运也终于开启‘负债时代’了。

散会之后,冯永发将筹备带队去日本考察,为林志超日本之行先铺路。

两个副总裁负责的工作内容,其实都是辅佐林志超。但大家有侧重方向(没有严格方向),鲍比侧重欧美业务、对外业务,冯永发侧重亚洲业务(日本最重),对内管理。

整体说来,林志超非常满意如今的团队。

环球航运一口气出售14艘远洋船的消息,很快在香港航运界引起悍然大波,一开始大家还以为环球航运是因为台风受损的船只要出售,结果很快发现别人已经明确表示这些船的状况良好,没有受到损害,唯一的缺点就是船龄都在三十年以上。

优点当然是价格便宜啦,基本都只是需要15~25万美金,一时间立马成为香饽饽。因为大家都明白,如果船价便宜,那么一艘万吨货轮在一年时间,都有希望获得利润15~20万,最多也就是12~18个月回本。

因为这件事在航运界成为新闻,又被媒体知晓,最终就有媒体形容‘环球航运丢一根骨头,便引来同业的竞相啃食’,成为一个笑谈。

但笑谈归笑谈,谁会跟钱过不去,所以这天环球航运在写字楼举行的交易意向会,吸引了不少香港船东参加;包括包宇刚、赵从衍、曹文锦这些后世的‘船王’级别的船东,林志超得知顿时觉得有些好笑。

此时的包宇刚,实力应该强过赵从衍;曹文锦更不用说了,他今年才被美国商务部取消‘禁约’,结束搬石头的日子。

但包宇刚截止到目前,却没有打造新船,显然受到林志超的‘影响’,已经远不如前世;毕竟前世1961年,已经打造了一艘7500吨的新货轮,而到1968年时,包宇刚已经是350万吨的船队了。

会议室里,大概有七八家船东来挑选船只,冯永发主持了这个交易会。

交易规则很简单,每一个人都拿到14艘船的资料,谁率先提交购买意向书,谁就先得到。

“各位,这些船只的船龄是三十年以上,上面的信息都有,我们环球航运在保养船只上,大家都有所耳闻。在这里,我也是承诺,每一份资料都非常真实,价格自然不用说了,我们是低价甩卖,几乎一年就可以回本,价格就不予商量了。好,接下来大家请看吧!”

有些屈辱!

包宇刚、赵从衍等人心里想到,就像是外面传媒说的那样,环球航运真是香港航运界的绝对老大;此次一口气抛出14艘万吨左右的远洋船,真是非常震撼。

同样,也说明他们这些船东,不过是在捡别人剩饭吃!

包宇刚心里叹口气,他在1959~1961年这段时间,捡了不少二手船,将自己的船队现在扩充至30艘,总吨位25万吨,已经是费尽心力。

首先,前三年时间业务不太好,长租都很难租出去(环球航运是特例,情况好不少),或者疯狂被压价;

其次,三年捡的二手船,很多都是三十年龄的老船,一般是准备拆卸的,仅少量二十多年的老船。

“购买这批船只后,我也要马上打造新船,否则真的和环球航运差距太大!就是不知道,汇丰银行是否肯给予贷款?”包宇刚如是的想到。

原来,汇丰银行的桑达士并不看好包宇刚这个模仿者,所以很少给包宇刚贷款。更何况,现在汇丰银行在航运上投资很大,所以贷款也比较慎重。

倒是今年行情不错,也许汇丰银行会考虑放开一些。

另外一边,赵从衍和曹文锦却没有太多的想法,他们正在抓紧时间选购。这些出自环球航运,信誉绝对是有的,至少别人保养船只上,是真的做得很好,业界都是公认的。

时间过得很快,大家迅速出手,包宇刚、赵从衍、顾国敏(顾宗瑞的大儿子,董浩云的妻弟)、曹文锦都非常快,比起其它船东,他们更懂得机会难得。

很快,十四艘船被大家瓜分一空!

恰好林志超也来到会议室,和大家进行交流。

“恭喜林生,当选国际油轮协会的主席,为我们香港航运业争光啊!”曹文锦上前恭喜道。

看着曹文锦,林志超有些忍不住感叹,这些的羊毛真的很经薅;当年内占,林志超鼓励李高福走私货物到北方的JF区港口,便是薅的曹文锦的羊毛。

没想到,曹文锦如今还是发展起来了,不过手中的船应该仅有几艘而已;毕竟有美国制裁他,不可能发展航运起来的。

林志超笑着说道:“曹生过奖了,都是些虚名而已。”

随后,他又向大家纷纷打招呼,没想到董云浩没有来,反倒是其妻弟前来了;董云浩的岳父本来就是三十年代的内地船王,抵达香港后贷款购买了一艘5000吨的二手船继续经营航运实业。

不过林志超有些感叹,战争真是可怕,可以让一个人的财富扩张很快,更能让一个人的财富瞬间消失。一个三十年代的船王,居然在1949年以5000吨的二手船起家,据说这艘船很破,大概只需要十万美金出头。

而林志超起家的时候,好像是拥有170多万美金,起步就是三艘万吨级左右的不到二十年的船只。

“各位,在购置二手船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想办法造新船。现在日本造船很便宜,又给外人低息贷款,是个很好的机会。毕竟,没有新船的话,很难做大做强。”

他是真心在指点大家!

时代不一样了,以前日本航运公司还肯租赁二手船,现在日本航运公司也对二手船开始歧视起来。因为他们国家就可以造新船,自然是优先考虑新船,而新船租金较高。

林志超这几年打造了18艘货轮,几乎都租给了日本三大航运公司。

“林生说的有道理,只是这一艘船动辄百万美金,都可以买五六艘今天这样的二手船了,但租金却相差不是很多呢!造新船对你来说,不是问题,对我们来说,却要算这笔账了。”赵从衍说道。

包宇刚却说道:“也不能光算这笔账,毕竟这样的二手船,跑个三五年已经不错了!而一艘新货轮,还有很长的寿命,更重要的是,新船是一个信誉的提升。”

赵从衍见包宇刚反驳自己,顿时有些挂不住,便说道:“造新船很占有资金,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包宇刚轻松的一笑,随后说道:“林生是如何做的,我们就该如何做!”

众人不解,林志超也有些不解,包宇刚指的是什么?

接下来,包宇刚说道:“我听日本的朋友讲,林生以前有两艘船,是和造船厂、日本航运公司进行三方约定。只需出20%的资金,其余资金全部是由航运公司的租金,分批支付给造船厂。日本为了扶持造船厂,这种模式确实行得通。”

不少人眼前一亮!

林志超笑道:“确实行得通的!日本扶持造船厂,利息给的很低,比日本人都低,所以他们不愿意造船;而造船厂只要能稳定收回造船款,他们会同意这种付款方式,租给日本航运公司,他们是最放心了。”

不少人开始思考起来,这个办法确实非常好。

说出来也没有什么,反正这个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是香港航运的代表,共同进步也没有什么,反正是赚外汇。

交流一番后,大家都满载而归!

林志超也带着船王的步伐和笑容,送大家离开。

心情很轻松,他再也不会将这些视为对手了!

如今的包宇刚,才区区不到三十万吨的二手船,才筹备第一艘新船;在汇丰银行不可能全力帮助他、日本三大航运公司更信任林志超的情况下,他能在1968年拥有100万吨,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九月中旬,港府突然宣布对1955年的建筑条件作出修订,主要规定了各种用途的土地的地积比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容积率),新条例下的楼宇建筑面积要比之前减少20%左右。不过,这个条例在执行上有个缓冲期,容许到1966年1月1日才正式实施。

港府的本意是,抑制地产过热的情况;殊不知,这个条例一旦实施,变相的炒高了香港地产。

这是因为,各大地产商会赶在1966年之前,将旗下的地皮进行开发,避免损失20%的面积。

今年(1962年)供应的住宅可能也就1.1万个,但到1965年的巅峰期,可能要达到2.9万个,增幅简直匪夷所思的地步。

与此同时,如此多的楼盘开发,自然会导致大量的银行资金,流入地产界;最终导致银行的现金流不足,在1965年爆发大规模的银行挤提事件,波及之广,属于香港历史独有。

此时,香港中环的商业地皮已经高达2000港币每平方尺,尖沙咀商业区也高达1000~1200港币每平方尺;港九市区的住宅地皮,已经达到200港币每平方尺(地段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仅供参考)。

“今年港府拍卖的土地资金,已经有1.5亿了吧?”林志超询问进来的胡兆煦。

“有的,应该是1.7亿了!剩下的三个月,恐怕要稳稳的突破2亿港币,创造历史记录。”胡兆煦对于这些,自然了然于胸。

林志超敲打着桌面,思考起来!

今年,长江实业也贡献出近一千万港币,购买两幅很不错的地皮。

Wшw☢ тт kǎn☢ ¢ ○ 现在一幅油麻地的2万平方尺地皮,已经是400万,若是铜锣湾,恐怕得600万了。

住宅的价格也大幅上涨,铜锣湾得6万以上一个单元左右,油麻地也得5万港币以上。

“长江实业还是消化现有的项目吧,就算要拍地,再拿两幅小地盘,也差不多了。”林志超说道。

胡兆煦毫不犹豫的说道:“好的,我明白了!”

其他置业商是地产越疯狂,他们越是舍得投资;而自家的老板,是地产越不行,越要进行抄底,而一旦市场太高,便会停止或者放慢脚步。

此时,便是最好的写照。当然,胡兆煦也明白,长江实业拥有的土地储备,足够开发至70年代,所以老板当然不着急。

待胡兆煦离开后。

林志超在思考问题:

他分析、预测,若是1965年1月开始爆发银行挤提,持续时间大概是一年时间,这段时间地产要暴跌30~40%左右,但不是抄底最好的机会;

到了1966年,可能会恢复一些,但到了1967年,地产真是大暴跌。可能一个铜锣湾的高级住宅,原本值20万港币,在1967年仅需5万港币,跌幅足足是7成多。重要的是,市场到处是急着出售物业的中高产阶级,便宜的资产遍地都是,他们就等着钱马上移民。

所以,长江实业几乎在1964年,就会停止开发新的发展项目。当然,也可以开发一幢半山豪宅大厦,但不会进行出售。

稍微做做样子,免得讲林志超是先知。不过这几年,长江实业都是开发大项目,一年可能也就动工一两个地盘,所以也不足为奇。

(本章完)

第284章 【真的好美味啊】第393章 【跌势汹汹】第225章 【翁婿做邻居】第440章 【和记黄埔】第278章 【1961年】第438章 【乾坤之力】第386章 【又双叒上市】第245章 【小势改变】第102章 【扬帆起航】第397章 【没有规矩】第445章 【互相算计】第569章 【2000万的赌注】第22章 【金融盛地】第148章 【麻烦上门】第182章 【家族教科书】第567章 【世界首富】第45章 【签下大单】第536章 【拿钱买青春】第146章 【哥哥给你】第549章 【刚正不阿】第21章 【阴谋诡计】第28章 【银行提款】第55章 【长江银号】第171章 【唯利是图】第26章 【再创辉煌】第427章 【科技大亨】第76章 【合纵连衡】第493章 【大震士气】第63章 【竞争对手】第476章 【人间帝王】第405章 【榜样的力量】第570章 【巴林银行】第387章 【大赚特赚】第76章 【合纵连衡】第318章 【三翼酒店】第290章 【新的一年】第94章 【走私黄金】(首订2200!加一更!)第22章 【金融盛地】第488章 【港元危机】第287章 【博大精深的中文】第195章 【林家的城】第231章 【涉猎航空】第503章 【要连卡佛】第498章 【港流文化】第571章 【提升安保等级】第395章 【石油现货】第78章 【不计前嫌】第551章 【上头条了】第197章 【会跳芭蕾舞】第421章 【香港方块】第459章 【和港灯的合作】第429章 【自以为是】第510章 【做空石油】第557章 【地产商VS港府】第459章 【和港灯的合作】第383章 【选址】第113章 【不自由毋宁死】第545章 【准备传承】第254章 【新年计划】第387章 【大赚特赚】第76章 【合纵连衡】第577章 【金融危机】第408章 【真是好人】第563章 【峰回路转】第405章 【榜样的力量】第333章 【最好的时机】第19章 【冉冉升起】第394章 【五世同堂】第30章 【德国之行】第174章 【喝头汤搏美誉】第547章 【卫星电视】第348章 【街机火了】第419章 【再购黄金】第97章 【黄金大涨】(求订阅!)第388章 【谁是老大?】第98章 【诱敌深入】(5000字加更!求月票!第576章 【虎父犬子?】第170章 【搞定赫本】第540章 【楼利滚滚来】第404章 【船王间的共情】第556章 【一将成万骨枯】第9章 【长江置业】第218章 【大赚特赚】第56章 【筹备入场】第372章 【取代万代】第473章 【心理战】第313章 【谋划海军船坞】第48章 【岳凭婿贵】第140章 【结识李律师】第133章 【再次击败】(求月票!)第451章 【喜欢年轻的】第548章 第547张 【老将出马】第204章 【食饼仔】第465章 【错过机会】第198章 【石矿产业】第240章 【割韭菜和关照】第369章 【吃里扒外】第377章 【破腹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