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探长敬酒】

第304章 【探长敬酒】

林志超来到湾仔的一家高档酒楼,参加李家成和庄月明的婚礼。

事实上,最近他还参加了一场葬礼,就是他的‘恩人’简东浦逝世,这让林志超比较愕然。

因为简东浦虽然已经79岁,但依旧是东亚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依旧是在工作状态中;突然逝世,显然有些很让人意外。

简东浦对于林志超来说,是有恩的,当年在贷款上非常照顾林志超,并且也隐隐约约成为林志超的一个‘商界靠山’。

后来林志超发达后,对东亚银行也非常照顾,常年存款不低于一个亿,并将长江工业集团的资金来往,交给东亚银行。

虽然有些突然,但林志超也只能接受这种事实,人死不能复生。

有时候他甚至感叹,出生于1928年8月的他已经35岁,活到2023年也是95岁高龄,不由得让人有种‘悲哀’;假设到时候他能保持着六十岁的身体机能,他便能捐出更多的钱,否则他不敢保证子女会继续他的强烈地慈善事业。

从目前看来,林志超的身体没有遭遇前世的情况——人到中年尿尿不尽,人生苦短;相反一如既往的勇猛,一挑三都不在话下,和他二十岁时一样生猛不忌。

当然了,虽然如此生猛不忌,但林志超还是非常克制那一方面的。

“林生、林夫人,大驾光临,我们夫妻不胜荣幸!”李家成带着庄月明,高兴的招呼道。

此时的婚礼现场,不少人也有些错愕,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塑胶花商人,居然能认识香港华人领袖,且能邀请到婚礼现场。

旁边的庄静庵也惊讶女婿的人脉,如果他邀请林志超,也许别人会给面子;但他和林志超没有交际,自然也不会邀请的。

也有不少宾客猜测,林志超是庄静庵邀请来的,随即释然。

“恭喜恭喜,两位终于修成正果,幸福美满!”林志超笑着祝贺道。

“谢谢,两位里面请!”

李家成还挺感动的,这位大佬,还是很平易近人的嘛!

婚礼的现场,还是有不少名人名流前来参加,但看得出来,是庄静庵的面子够大;庄静庵是香港潮安同乡会的创始人,第一、二届的同乡会会长,自然在潮汕帮有一定的威望。

“林叔、林夫人”廖烈文第一时间上前打招呼。

林志超和其父亲廖宝珊是平辈之交,且当年廖氏苦难时,林志超的援助最大,心最诚;廖烈文在其父亲廖宝珊的教导下,自然对林志超非常尊敬。

林志超拍着廖烈文的肩膀,充满欣慰的说道:“你不错!没有辜负你父亲的期盼,撑起了廖氏家族一脉。”

廖烈文连忙说道:“谢林叔的肯定和教导之恩!”

林志超说道:“不要讲那些了!你能继续发展地产,而没有退缩;又能在潮汕商会,发挥巨大作用。有这些魄力,都是你父亲的教导和你自己的努力。好了,我们也不讲这些,以后可以多合作。这位是?”

因为在廖烈文的身边,还有一个国字脸、浓眉的中年人,有些放不开的站在那里!

一般来讲,他和廖烈文叙旧,你跑上来做什么?

廖烈文马上介绍道:“林叔,这位是吕乐总华探长,他对你非常敬仰,所以跟着我前来拜会一下!”

林志超看着吕乐,第一时间想到,这是电视里很牛的总华探长嘛,是那个敢让英国警司滚蛋的吕乐?为什么站在自己的面前,毫无气势,甚至谨慎细微的样子。

“林生,您好,我以前做过你和港督的安保,没想到你还是那么年轻呢!”吕乐陪着笑容,有些拘谨、放低姿态的说道。

林志超笑道:“是吕总华探长啊!上次你还帮了我一个小忙,晚点我敬你一杯!”

吕乐顿时受宠若惊,并连忙说道:“林生,您严重了,晚点我来敬你一杯才对!”

“哈哈,这么讲定了!”

“是是”

林志超说的小忙,便是上次龙绳勋的事情,吕乐作为港岛总华探长,得知双方的矛盾后,果断立即放走林志超的保镖,将龙绳勋关到第二天,获得保释后才放走的。

他虽然没有亲自参与这些事情,但律师胡宝星都有给他讲过。

当然了,换做是谁,也不敢关林志超的保镖,特别是在对方找事的情况下。

接下来,李家成的婚礼开始举行,整个酒席还是不错的,毕竟他娶的是庄静庵的长女,岂有不长面子的道理。

林志超心里稍微预测了一下,李家成做到1967年,说不定也能有个300~400万港币的现金流;这点资金若是抄底地产,倒也有希望在1972年上市。

毕竟那几年上市非常容易,据说2000万港币的资产就可以上市,一些酒楼都能上市集资。所以说,以李家成的本领,在1972年也能将公司打理到2000~5000万,集资也能有个1000万左右。

不可能再成为林志超的对手,他就是再厉害,也不可能在七十年代末期,追赶至十大地产商。

正因为如此,林志超当年才在拍卖会放过他一马,并帮助他一把;是因为林志超不想香港八九十年代,少一个李家成,也包括包宇刚。

婚礼进行的很顺利,后面的时间,不少人都争先恐后的找林志超聊天,很显然他今天便是最大的咖。

林志超也不傲,对谁都是一副和和气气的样子,但偏偏又给人一种很难真正相处做朋友的感觉;这样一来,自然不是谁想靠上林志超,都可能的事情。

他提拔的人,一定是自己人,或者有真本事的人。

对于吕乐,林志超其实也是一样的态度,他来敬酒,就表示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毕竟对于林志超来说,吕乐也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人,自然不会在意他。他的上面,还有潮汕商会,而潮汕商会的头头们,谁又敢在林志超面前托大呢!

即将担任会长的廖烈文,还尊敬的喊他一声‘林叔’呢!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伦敦那边居然还不册封他为‘爵士’,多多少少有些不识抬举!

或者说,反应太慢了!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2号的希尔顿酒店开业,林志超携许彩英出席了开业仪式。

他有两位正式的夫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他出席很多活动,都是带着许彩英,而非唐彩芸。

并不是许彩英更漂亮的原因,毕竟唐彩芸也漂亮;真正的原因是,唐彩芸就好比一个镇国之宝,是林氏家族的一个稳定所在,所以几乎不出现再公共场合。

在这一点上,唐彩芸确实有些付出更多,好在她和许彩英从小关系非常好,再加上她知道自己在这个家族的重要地位。

按照林志超一向的做法,其实就是有假设自己出现意外,唐彩芸要守住‘最好守’的长江实业;简单来说,航运和工业的资产可以变卖,地产则需要守住,直到儿子可以帮忙和继承的时候,才算完成任务。

目前看来,林志超的后方基本是稳定下来,唐彩芸在林志超出国期间,都能掌握长江实业,和各高层配合密切,不存在矛盾。唐彩芸的特点就是,延续林志超的作风,听取高层们的意见,并不是很强势,但又能代表到林志超。

许彩英就不行了,在环球航运依旧是个透明,高层们也不会请示她的意见;不是高层们自大,而是这位老板夫人一点不专业,请示完全就是没有理由。

好在对于许彩英,林志超也没有强求!

“挺漂亮的酒店大厦呢!”望着希尔顿酒店的建筑,许彩英感慨道。

香港中环希尔顿酒店,是一名美国商人和德国商人投资的,据说耗资1400美金;位于皇后大道2号,而皇后大道1号则是汇丰银行大厦。酒店大厦的外观有点像一个‘L’形状,下面是一个弧形的结构。

酒店大厦修建好之后,是交由希尔顿酒店集团管理,实际上就是业权和管理权分家;像这种合作模式,一般期限高达50年,且每年要收取10%的营业额作为管理费,因为是全权管理,还用招牌。

希尔顿酒店的位置很好,比汇丰银行感觉都更好,因为旁边有一个大公园,视野非常的好;相反汇丰银行的两边,都有建筑物挤着,略显拥挤。

“将来是我们家的!”林志超轻描淡写的讲道。

许彩英惊讶的看着林志超,随即俨然一笑,她以为林志超是在开玩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进去吧,不要让人以为我们是来刺探军情的,而是不是来参加赴宴的呢!”她挽着林志超的胳膊,朝着酒店走去。

殊不知,林志超说的是说实话,不出意外,这幢酒店大厦在十年后,业主就因为石油危机,愿意出售业权(物业产权及酒店产权),而售价好像是连同巴厘岛的一个凯悦酒店,才2亿出头的样子(2.3亿),简直便宜到爆。

当时的香港,正值股灾和石油危机导致的地产暴跌,所以也卖不出高价。

这一世,林志超自然就理所当然的笑纳了,毕竟香港除了他,谁能买得起呢!

买到手之后,正好等到八十年代,强制和希尔顿酒店集团解约,赔偿一笔费用,就可以重建。

届时,汇丰、中银、长江中心的大厦之战、风水之战,自然也会开启。

很有趣的!

来到希尔顿酒店门口,参加的香港名流不少,连柏立基港督都前来参加,显得热闹非凡。

希尔顿酒店的业主、美资公司‘永高’的老板乔约翰,也特意热情招待了林志超夫妇。

在香港,目前有四家五星级酒店,半岛酒店、美丽华酒店、文华酒店、希尔顿酒店,正好是九龙、港岛各两家,不分彼此。而在1963年以前,实际上九龙完胜,拥有两家五星级酒店。

剪彩、酒会,希尔顿酒店正式宣布营业。

在酒会中,柏立基和林志超也抽空谈了两句。

“林先生,感谢你对港府工作的支持,支援大量的运水船!”柏立基笑着说道。

“港督阁下过奖了,我作为香港市民,一向非常支持港府的工作,这你是知道的!”林志超举起酒杯示意一下,两人浅尝即可。

柏立基很满意林志超一向以来的作风,据政治部的人讲,林志超一向不参与政Z,且完全不和对面有交际。这样一来,大家就认为林志超非常认可港英政府。

实际上,这些人不知道的是,林志超是一个商人,自然是会左右逢源的,但此时显然没有必要那样做。

从骨子里来讲,林志超是心属华夏,具体表现就是1978年后,回报祖国;就拿慈善事业来说,将来70%慈善资金,要捐给华夏内地和香港。

但他敢说,他将来的70%的财富将来自海外,而非香港和内地。

当然,有前世李超人的前车之鉴,林志超绝不会抱太大的希望,爱怎么评论他都无所谓。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问心无愧而已。

“对了,林先生对于这个淡水资源的将来,有什么建议?”柏立基兴趣很大,直接当众征询林志超的意见。

一般来说,港府都是征询立法局议员的意见,所以就让华人当选部分议员,以及洋行大班当议员,这样可以直观的了解到香港社会。

如今直接询问林志超,这里面的问题可就多了!

林志超脑子反应很快,瞬间便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第一,他是华人商业领袖,在香港华人眼里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像以前何东一样;

第二,这个其实是个政Z问题,柏立基在考验林志超的倾向问题。很简单,现在华夏总商会和港九工会去内地,就有修建供水工程的诉求;一旦内地同意这个供水工程,港府这边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同意,而非很愿意,因为这意味着内地加强了和香港的联系,这是港英政府一向的警惕。所以这就是一个政Z事件!

林志超很认真的说道:“我相信港英政府正在修建一个属于香港的供水工程网络,毕竟目前这一方面的成就大家皆知,如果旱灾晚来几年当然,如果内地供水工程实现,也是一个双保险,主要是考虑到是局势忽变等因素总体说来,度过这一次难关后,香港以后的供水情况一定会好转起来的,我相信Z府!”

他的回答很巧妙,认可英国人修建的供水工程系统,但也希望内地供水工程实现;与此同时,他并不是‘模模糊糊’、‘左右逢源’,明确指出内地供水工程不会那么稳定的问题,毕竟据他所了解,这个供水工程还得保证鹏城的农业灌溉,而且那十年可能一点不稳定。真正的稳定,是在80年代后。

正因为如此,所以香港在七十年代修建了万宜水库,斥资13.5亿修建一个最大的工务工程;与此同时,还抓紧海水淡化。

为什么香港的淡水一直不够用了呢?

这是因为香港人口增长的问题,以及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淡水。所以就算满足当前的水资源,也要继续发展水库。

那么,东深供水工程对香港的贡献大不大呢?

答案当然是非常大的,八十年代正值香港人口暴增、经济腾飞,没有祖国的淡水,岂有那么顺利的。

后世的《南华早报》一名外籍记者,将由英国人修建的‘供水系统’是香港人口扩大并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城市“最为重要的因素”,“比任何其他单一因素都更重要”。理由是:香港历来缺乏可靠的供水系统,这里没有重要的河流、湖泊或其他自然水源,其基本地理条件本身就不利于大规模的城市化,但归功于英国为其建造的人工水库、明渠和其他基础设施,香港从自给自足的小村庄得以发展成庞大的城市。

这名外籍记者肯定是有失偏颇,故意夸大之嫌疑。

当然其在为文章末,才浅浅提到了从60年代开始内地向香港提供淡水,但又称在接下来的20年里,“季节性缺水依然司空见惯”。文中也写道,香港“水荒”直到东深供水工程建成才得以真正解决,这不仅改变了香港人的生活,也让香港经济在80年代实现了进一步腾飞。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争论的!

好比700万人吃水,一个淡水系统养活一半人,难道还能争出个谁不重要似的。

归根到底,是香港本来是个弹丸之地,养活那么多人,已经是超负荷运行!

和柏立基简单的聊几句,两人便分开。

就算如此,不少人也看到林志超和港府的关系之密切。

(本章完)

第220章 【踏入曰本市场】第325章 【暴风雨前夕】第46章 【想炒地皮】第15章 【天下皆知】第120章 【三天两头】第176章 【开放门户】第415章 【合作共赢】第507章 【海外信托】第480章 【波子平治】第58章 【未雨绸缪】第127章 【身不由己】第458章 【扶持造船工业】第36章 【垄断市场】第17章 【空手套白狼】第538章 【家族 帝国】第297章 【皇长子独立】第421章 【香港方块】第220章 【踏入曰本市场】第382章 【色是刮骨刀】第335章 【星光行事件】第515章 【文化之城】第223章 【1957年】第456章 【黄金大涨】第74章 【目的达成】第374章 【大人情】第361章 【被大佬盯上】第489章 【进军银行】第490章 【目标置地】第34章 【与美同行】第225章 【翁婿做邻居】第475章 【首尝‘失败’】第529章 【八七股灾】第184章 【女人不香了】第537章 【丰厚的资产】第488章 【港元危机】第203章 【愿者上钩】第555章 【成全子侄】第43章 【开年大吉】第259章 【有一套】第201章 【将军恩情】第463章 【再次竞争】第265章 【擎天一指】第523章 【文化自豪】第121章 【真是神人】第423章 【人品保证】第188章 【首涉油轮】(求月票!)第460章 【当如是也】第431章 【谁愿意养老】第362章 【提前投资】第233章 【艰难抉择】第422章 【家族办公室】第259章 【有一套】第216章 【大机遇来了】第211章 【冤冤相报】第515章 【文化之城】第418章 【难忘的经】第210章 【尘埃落定】第569章 【2000万的赌注】第2章 【解决住所】第117章 【谁是非洲王】第93章 【订单爆满】(求全订!)第176章 【开放门户】第62章 【准备机会】(求月票!)第571章 【提升安保等级】第50章 【慈善真谛】第551章 【上头条了】第222章 【小气的王室】第71章 【一战出名】第560章 【抢滩登陆】第136章 【船队大增】(求月票!)第89章 【强势反击】(第八更!求全订!)第476章 【人间帝王】第129章 【强劲对手】第121章 【真是神人】第337章 【折了面子的置地】第58章 【未雨绸缪】第76章 【合纵连衡】第135章 【君子协定】(求月票!)第92章 【收放自如】(求全订!)第186章 【填补市场空白】(求月票!)第494章 【豪掷150亿】第55章 【长江银号】第214章 【对钱不感兴趣】第481章 【曾经拥有】第405章 【榜样的力量】第72章 【深嗅一口】第473章 【心理战】第286章 【少一个朋友】第161章 【使馆大厦的故事】第182章 【家族教科书】第429章 【自以为是】第128章 【天胡开局】第229章 【创新举措】第286章 【少一个朋友】第433章 【皇子大婚】第268章 【及时享乐】第402章 【浪里个浪】第120章 【三天两头】第144章 【伦敦见闻】第247章 【他在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