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世界首富】

又是新的一年(1994)。

长江集团中心的顶层‘董事长办公室’里,林志超站在窗户前,俯瞰着外面的繁华景色,心中荡漾着一种自豪的情素。

香港能有今天,他个人也是贡献很大,至少也有15%以上。

去年,香港的GDP达到1.12万亿港币,人均18.68万港币,全年对外贸易总额为2.56万亿港币。外汇储备4850亿港币,排名世界第7,人均世界第2。(新加坡481亿美金外汇,人口仅331万;香港621亿美金,人口602万)

就好比是自己的孩子,如今成长起来,林志超内心是非常骄傲的。

这一世的香港,比前世同时期的经济,至少高出15%左右;而未来,可能高出20%以上,甚至达到30%。

前面四十多年,最多也就是制造业、航运业等给香港带来的变化;而未来,文化产业、科技产业带给香港的变化,才是巨大的。

特别是‘文化产业’,基本上已经是‘十拿九稳’,而且已经在开始改变香港的一切。而后世的‘文化产业强国’,基本都占据国家GDP的10%以上,美国更是占了30%(统计方式可能有出入)。

香港的‘科技产业’也比前世发展的好,理工大学提前12年面世,长江工业集团一直在投资,起到了很大的带头作用。

不一会,林瑞寰来到办公室里,向林志超汇报工作。

1992~1993年,是长实集团大举投资的两年时间,而投资的重点是内地、美国。

内地方面就无需多说了,林志超这两年是疯狂的拿项目,仅长实集团就投资的有100亿美金以上(总项目投资*长实占股);旗下的和记黄埔、港灯也纷纷进军内地,还有兄弟企业九龙仓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等,初步统计,林氏家族关联企业在内地已经投资超300亿美金。

讲过侧面的事情就可以证明,林志超家族在内地的影响力——每年至少被老大接见四次,被大佬接见的十次,评价是‘有胆识有见识’、‘真正的爱国商者’、‘对国内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关心者和支持者’。

至于美国方面,则是分为两部分投资:一部分是成立了一支REITs(不动产信托基金),募资资金达到10亿美金,主要投资曼哈顿写字楼;一部分是长实集团成立的分部投资,总计投入40亿美金,购入曼哈顿写字楼、纽约购物中心、洛杉矶和旧金山的商业地产等。

长实集团敢如此大手笔投资,自然是因为本来就有60~70亿美金的现金流,再加上如今最优惠利息仅7~8%。

内地的一些‘发展地产项目’,贷款率高达八九成,进需要拿出10~20%的资金就可以开始;因为发展地产项目本身回本快,所以不需要投入太大。

“去年的盈利已经初步统计出来,约是135~140亿左右,其中香港售楼的利润为65亿,占近一半的比例;香港的租金利润为40亿,海外利润和其它业务的利润在30亿出头.”林瑞寰高兴的汇报道。

去年又是丰收的一年!

长实集团在日本合资拥有3个来福士广场,在新加坡拥有两个综合性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购物中心),这些都有不错的利润;其它领域——基建(靑洲英坭、早期在内地投资的基建)、零售(全球7-11便利店)、硬料食品等业务,都可以创造不菲的利润。

林志超说道:“香港、日本、新加坡的利润,是支撑我们去内地、美国、英国投资的后盾;而内地、美国、英国的投资,相信几年后也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利润。”

林瑞寰说道:“爸,现在集团负债有点高,要不要将丽港城、汇景花园的购物中心给出售了,减轻债务。”

林志超满意的说道:“你能这样想,我非常欣慰,你的决策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希望再等等,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林瑞寰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那就按爸的想法来。实际上,长实的负债率也不高,只是我们很少有过那么多的债务而已。”

长实的债务,一直都是低得吓人,如今债务在150亿港币左右,虽然创新高,但实际上长实的资产值高达2000亿以上,负债率连一成都不到。

林瑞寰想出售两个大型屋邨的商场,这是和林志超的想法差不多,除了非核心商业区的商业物业,都可以出售。唯一想法不同的是,林志超打算1996年底开始出售。

接着,林瑞寰说道:“和记黄埔、港灯去年的利润也大概计算出来,分别是85亿、46亿港币.长实系去年总计利润达到35亿美金左右。”

丰收年啊!

前世同一时期的长实系,直到1994年的全系利润才突破28亿美金。

而到了明年,林志超领导的长实系,预期利润可以达到40亿美金,足足高了40%。

这得力于林志超领导的长实集团在‘全球商业地产的布局’和‘综合化发展’,和记黄埔则‘零售产业发展神速’和‘涉及投资更多’,港灯也有不少进步。

简单来说,好比八十年代和记黄埔多了10亿没有的投资本金,那么这10亿美金拿去投资,自然会产生更大的效应。

事实上,林志超的‘维港置业’还没有上市呢,这家私人公司也拥有不菲的收租物业,当然不会上市的。

1月下旬,美国《财富》杂志刊登世界富豪榜,来自香港的林志超以125亿美金首次成为‘世界首富’。

文章介绍道:

去年(1993)林志超旗下的两家上市企业——长实集团、九龙仓集团的股价上涨40%左右,长实集团当前市值1860亿港币、九龙仓集团市值660亿港币,两家和记市值2520亿港币;林志超占股41~42%计算(只计父子信托公司,不计林志超基金会),即坐拥1000亿港币的财富。

与此同时,随着日本地产大跌(东京依旧是世界最贵),第二名的堤义明仅剩下90亿美金的财富。

堤义明是1987~1990年的世界首富,另外一个日本地产大亨森泰吉郎则是1991~1992年的世界首富,身价是125亿美金;1993年堤义明重回世界首富时,仅95亿美金的身价,当时林志超身家则跻身世界第二。

而到了今年1月,恒生指数已经高达12000多点,林志超身家自然大涨。

事实上,若不是他前几年将三分之一‘身家’捐给‘林志超基金会’,那么早在1993年便是世界首富。

‘林志超基金会’理论上讲属于公众公司,所以不计算在林志超的财富,虽然它拥有20~21%的长实、九仓股权。

至于林志超那些没有上市的企业,因为不用公开财报,自然也不会计算在财富榜上。而和记黄埔、港灯、新加坡置地等,这些企业属于子孙公司,也是不会计算在林氏家族财富里的;当然,这些企业的价值,也体现在了长实集团、九仓集团的市值里。

林志超荣登‘世界首富’,也就意味着华人扬眉吐气,大涨华人的士气。所以,香港的一众富豪们在香格里拉酒店设宴,宴请林志超这个主人翁。

“林生,恭喜恭喜!”

“林生,世界首富好威水,大涨我们华商的士气!”

包厢里,一众富豪纷纷祝贺。

今天来的富豪,就是掌控香港经济脉络的人,虽然大家企业有各种竞争,但私下都是朋友。

林志超笑着说道:“香港地产升值,大家都获益;内地改开,我们也增加了投资渠道。所以,大家同喜同贺!” “有道理!”

“同喜同贺”

一时间,大家推杯换盏,总计两桌人,大家谈笑风生。

包括郑裕彤、李兆基、郭炳湘、李家成、陈启宗、唐友千、邵逸夫、郭霍年、荣志健、黄廷芳、李高福、飞艇泰、何鸿胜、胡应湘等,这些富豪便代表着香港的顶级财阀。

而林志超一向被外界视为‘领头羊’,地产界的‘帅虎’!

香港十大地产公司(长实、九仓、新世界发展、新鸿基、置地、恒基、恒隆、会德丰(合并后)、东方集团、合和地产)的市值,占香港地产企业总市值的85%,占香港股市总市值30~35%。

形成高度垄断性质的‘利益集团’!

长实、新鸿基、恒基,三家地产公司每年销售的份额,占据香港的近六成,分别是6000个、5000个、4000个住宅,总计1.5万个左右住宅,而香港平均每年供应2.6万个左右。

第四名会德丰(和长和地产合并后更名,李家成的企业)供应在1500个,第五名恒隆供应在1000个左右,第六名新世界发展仅供应800个,第七名以后都不超过500个。

香港有4000家地产公司,而真正从事开发‘发展地产’的,已经是没有几家,主要是地皮太贵。

像是恒隆、新世界、东方集团这些‘十大地产公司’,都在提高‘商业地产’比例,而李家成本来就底子不够厚,收购会德丰过后又财力不济。

长实集团的市值高,是因为发展地产、商业地产、综合化投资、海外投资理想等因素,远不是其它公司可以相提并论的。

酒宴中,郑裕彤道:“去年,港府全年卖地及因更改用途而补地价收益达450亿港元,再加上与物业有关的收入,如差饷、地税、印花税、地产公司利得税等,差不多已占港府总收入的70%。”

李兆基点点头,说道:“所以说,管制太多,会造成楼市的萧条。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地产公司,港府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靠什么去投资公共设施。”

各大地产商纷纷认可这类的观点,在这一方面,大家是齐心的。

去年2月,香港地产商会发言人就拜会了财政司,说出自己的担心;随后,大家便大举自行按揭7成,所以房价全年涨了3~4成。目前香港中小住宅单位(1000平方尺以下)的单价,已经升至5000港币每平方尺。

也就是说,一平米大概是5万港币,而香港大学生毕业出来的薪资,大概是1.2万港币,需要不吃不喝4个月才能买得起一平方米。

说实话,林志超都有些胆战心惊,觉得这个价格有些高了。不过身为地产商的‘帅虎’,他肯定只能和大家在同一战线,不然以后没得朋友了。

林志超说道:“据说,汇丰、恒生正在制定‘收紧楼宇’按揭的事情!而港府那边,今年怕是也会制定更多的管制条例。”

大家都认真起来,不过今天毕竟是公开宴会,所以大家也不会谈得很细。

郑裕彤说道:“治本之道,是应该增加土地供应,这种声音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大家认可这个观点!

港府对投放官地进入市场,始终持矛盾心理。大量增加土地供应,有利于平抑地价楼价。但是,这样港府的土地就卖不了高价,必会减少财政收入。

港府希望的是——待高价而放盘!

供不应求与炒风炽热,已成为一对怪胎。一方面市场供不应求引致炒风炽烈;而另一方面又因炒风炽烈导致空置单位增多,又再加剧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令楼市连番攀升。

舆论变得对地产商有利起来!

现在若是有媒体采访地产商,大家一定会说——希望港府找到‘治本之道’抑制楼价,那就是增加土地供应。

以前骂地产商,可能舆论会转变成骂港府!

林志超成为‘世界首富’在香港媒体大肆传播,引起巨大的讨论。

有媒体指出,倘若林志超不捐出三分之一‘身家’,那财富将高达180多亿美金,将创造新的历史记录。

也有人觉得,‘林志超基金会’虽然是名义上的慈善机构,但由于只能动用股息、利润,而不能动用本金,所以相当于林氏家族的一个传家宝。毕竟,林志超家族掌握着‘林志超基金会’。

与此同时。

地产商VS港府的舆论大战,再次打响!

这一次,竟然变得对地产商有利起来,舆论的方向变成是‘港府不增加土地供应’,是导致楼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要知道,香港的中产阶级实际上都是地产商这一方的,大概有着50万人左右;这些人手里有物业,自然不希望下跌,而他们背后还有家庭呢!

所以,地产商并不是孤军作战!

舆论变得对地产商有利,地产商纷纷开腔,指责政府有地不卖,屯积居奇。

布政司(仅次于总督的最高行政长官)陈方安生慌忙表态,声称港府会增大土地的供应量。政府下属的消委会帮政府说话,指责地产商有楼不卖,屯积居奇。

立法局议员刘慧卿小骂帮大忙,批评港府养肥了几个地产商,对平抑楼价束手无策。

议员张文光则直言不讳地谴责10多位地产商联手控制土地和楼市:“有地不起楼,起楼不卖楼,卖楼为炒楼,炒楼变空楼。这种极为荒廖的现象,不能再容忍下去!”

一时间,演变成舆论大战!

这大概是地产商的高光时刻,竟然在舆论上不输给港府,事情变得有趣起来。

不过说实话,林志超虽然一直是地产‘帅虎’,但风评却比其他富豪好一些:

首先,林志超企业横跨多个产业,不是单纯的地产商,制造业、科技产业等,都拉分不少。

其次,港流文化的兴起,让林志超变得更‘伟大’,毕竟养活了很多人。

最后,林志超在世界的成功,特别是在日本、美国、新加坡、东南亚、内地等地方大赚,让舆论认为林志超的并非全靠香港。

第561章 【两线作战】第380章 【震撼上市】第543章 【科技巨头】第114章 【都是命数】第63章 【竞争对手】第164章 【一张大网】第42章 【偃旗息鼓】第45章 【签下大单】第412章 【开的是坦克】第127章 【身不由己】第8章 【筹备事业】第39章 【魅力男人】第153章 【海派船王】第362章 【提前投资】第258章 【真假不重要】第27章 【邻居姐妹】第434章 【收购九龙仓】第372章 【取代万代】第402章 【浪里个浪】第33章 【交个朋友】第542章 【三Q四Q】第493章 【大震士气】第80章 【制造产业】(加更!求月票!)第304章 【探长敬酒】第483章 【父子同台】第338章 【哈佛演讲】第581章 【林志超的传奇】第536章 【拿钱买青春】第188章 【首涉油轮】(求月票!)第99章 【大赚特赚】(加更5000!求月票!)第172章 【工业发展】第170章 【搞定赫本】第451章 【喜欢年轻的】第248章 第247 【正式的三太】第132章 【要求真多】第476章 【人间帝王】第274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181章 【遭遇小人】第456章 【黄金大涨】第572章 【中环霸主】第124章 【活性细胞】(求月票!)第151章 【太平绅士】第330章 【共同对敌】第562章 【码头之争】第60章 【小赚一波】(求月票!)第59章 【大炒黄金】(求月票!)第218章 【大赚特赚】第441章 【第二代高层】第415章 【合作共赢】第120章 【三天两头】第278章 【1961年】第194章 【新的一年】第238章 【名正言顺】第285章 【银行挤提事件】第46章 【想炒地皮】第173章 【黄金马车】第206章 【工厂帝国】第276章 【曾经的对手】第436章 【阴谋诡计】第178章 【做我傀儡】第230章 【有人抄作业】第393章 【跌势汹汹】第517章 【财团榜首】第447章 【洋行大班】第271章 【伤敌一千】第532章 【四大屋邨】第172章 【工业发展】第26章 【再创辉煌】第496章 【良言相劝】第125章 【有偿陪侍】(求月票!)第184章 【女人不香了】第9章 【长江置业】第433章 【皇子大婚】第73章 【初试啼声】第192章 【上一个台阶】第562章 【码头之争】第457章 【80年代】第173章 【黄金马车】第120章 【三天两头】第486章 【布局日本】第407章 【完美女人】第293章 【果断截胡】第247章 【他在做梦!】第202章 【港九震惊】第163章 【乐施会】第12章 【居者有其屋】第105章 【罪有应得】第124章 【活性细胞】(求月票!)第96章 【姐夫吓人】(求月票!求全订!)第377章 【破腹自尽】第480章 【波子平治】第189章 【又中奖了】第336章 【和置地的较量】第25章 【百倍速度】第206章 【工厂帝国】第27章 【邻居姐妹】第254章 【新年计划】第524章 【二代纵横】第506章 【最美港姐】第455章 【林爵士糊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