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轰轰轰轰轰……
轰轰轰轰轰……
轰轰轰轰轰……
密集到极致的爆炸声,接连不断的响起!
爆炸的黑色烟火越来越紧地扫荡着大地,许多爆炸开的黑色烟柱子像旋风一样从已经被炸得坑洼不平的沙土地上向空中卷去!
「阿也!」
「我命休矣!」
「希律律!」
「……」
强烈的爆炸冲击,所过之处,人仰马翻,许多被炸倒的宋军将士和战马身上往往找不到任何伤口,却七孔流血!
——他们是被震死的!
到处都是咆孝!
到处都是呐喊!
到处都是宋军将士崩溃的哭声、惊恐的叫喊声!
到处都是乱哄哄的人!
到处都有人被踩踏、被挤压,发出阵阵的呼救,惊恐的官军将士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有些吓昏了头的宋军将士从这里跑到那边,又从那边跑回来,来来回回,不知所措地在战场上乱窜,相熟的人互相呼喊,到处都是呻吟,有些人惊惶,有些人甚至直接被吓昏了……
别说普通士卒,就连向来沉稳的吴玠都被炸蒙了!
吴玠从地上慢慢爬起后,感觉天在转、地也在转、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在转!
这时,吴玠的弟弟吴璘和他手下的一个叫杨政的小校带着十几个人找到了吴玠。
一见面,吴璘就大声喊道:「大哥,再在此地,我等必死无疑,向外突围罢,或许我等还有一线生机。」
说完,吴璘和杨政就一左一右扯着吴玠往包围圈边上跑。
来到这里,吴玠等人心里就是一寒,直呼:「天亡我也!」
只见,这里布满了虎贲军将士,他们有的拿着两丈长的被鲜血染红的长枪,有的拿着还在滴血的刀斧等兵器,有的拿着弓弩对着他们,而在这些虎贲军将士的脚下,密密麻麻的躺满了宋军将士的尸体。
这哪里是敌人,分明是一堵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杀人墙。
不难想象,只要他们这些宋军将士敢靠过去,必定十死无生。
突然!
吴玠好像听到了这些蚁贼在喊什么。
可这爆炸声实在是太大太密集了,以至于吴玠根本就听不清楚这些蚁贼在喊什么。
好在,吴玠看到了不少蚁贼的手指都在向上指。
吴玠抬起头一看,就见上方有很多块木板。
而这些木板上都有用红笔写下的「放下武器,从右边生门出来投降」,而且这木板上还很人性化的画了一个向右的箭头。
吴玠一见,赶紧带着吴璘等人往右跑。
也就跑出去几十米,吴玠就看到了一个写着「生门」的大木牌。
而大木牌下面正是一个最多仅能供两人并排通过的小缺口。
此时,已经有很多宋军将士扔掉兵器正在这里排队往出走。
见此,吴玠他们哪里还能不知道,这是蚁贼给他们留得一条生路?….
不过,走了这条生路,也就意味着投降。
那他们投不投降?
就在这时,吴玠看到了一个老熟人——渭州兵马都监郭浩。
郭浩的父亲是一名西军老将,早年镇守平夏城,多次大败西夏军队。
郭浩是郭成的次子,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是一位比较均衡的将领,具有一定的军事能力,搞内政也是一把好手。
吴玠和郭浩有过数面之缘,两人勉强可以算是朋友。
只见,郭浩很不甘心的将手中
的长刀扔在地上,然后就想跟他大哥郭秦和他三弟郭沔以及他们的一些部曲从生门走出去。
见此,吴玠喊了一声:「郭兄。」
郭浩听言,向吴玠看来。
见喊他的人是吴玠,郭浩有些羞愧。
倒是郭秦很坦然道:「晋卿啊,你也是来投降的?」
吴玠听言,脸顿时就臊得通红。
郭秦劝道:「大可不必如此,技不如人耳,非我等不尽力耶,且蚁贼还算厚道,留了八扇生门,不然我十万大军必尽卒于其阵之中。」
虽然郭秦的话很刺耳,但吴玠却不得不承认,郭秦说得全都是实话。
其实——
开战之初,吴玠就觉得,此战不能打,打很可能会输。
道理很简单。
李存急于决战,必有所依仗,否则怎么敢摆出一幅要跟他们堂堂正正一战的架势?
而敌之所惧,正是我之所倚。
他们当然要按照刘延庆原来的策略继续拖住李存,等西线宋军解决掉方腊之后,过来前后夹击李存。
那样他们才能有胜算。
可朝廷和童贯逼得实在是太紧了,不少宋军将士又被李存给骚扰出来了真火,甚至都有不出战就会哗变的趋势。
吴玠拿他自己跟刘延庆易地处之,觉得如果是他的话,可能也就是再想想办法压制一下将士们的情绪,同时赶紧派人去跟西线宋军求援,别的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李存所用的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至于刘延庆的打法,老实说,吴玠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李存所摆得阵法,确实是中军最弱,只要他们能撕开虎贲军的中军,就能凭借着他们这边强大的马军对虎贲军进行切割切割再切割,到那时,他们的步军绝对能大败虎贲军队的大宋,可能就要亡国了。
现在,大宋至少还可以斡旋,西线宋军得知了李存的真实实力以后,也至少可以避免像他们这样,被李存一战给全歼了。
这一刻,吴玠想了很多。
可想到最后,吴玠突然自嘲一笑:「这一切的一切,现今跟我吴玠还有甚么关系,我吴玠即将成为阶下之囚矣!」
「唉!」
重重的叹了一声,吴玠也把手中的战刀扔在了地上。
见吴玠都降了,向来以吴玠马首是瞻的吴璘、杨政等人也都把兵器给扔了。
就事论事说,这时候再跟饶了你一命的人拼命,就真是太输不起了。
吴玠甚至都敢确定,他们之所以能顺利的从中间区域撤过来,也是因为李存见胜负已分故意放水,否则之前正处于中心区域的他们哪那么容易撤过来?
再仔细听听,爆炸声已经远远没有之前那么密集了。
现在的爆炸,应该只是驱赶还活着的宋军将士往边缘走,然后从生门出来受降。
吴玠等人从「生门」走出去,立即就被虎贲军的人给绑了起来,然后跟另外三四千人安置在了一起。
这期间,还有人给他们喂水喝,甚至还有人和颜悦色的跟他们说:「我家大都督非好杀之人,你等不必忧虑,之前被我家大都督捉了的,不少现今都已经成了我家的高级将领……」
……
将时间再播回到李存下令使用小型配重投石机、手拉式抛石器、没良心炮和轰天雷快速消灭被包围起来的宋军的前一刻。
当时,刘光世、曲端等人正率领轻骑兵准备大迂回去虎贲军的后方攻击虎贲军,给被包围的宋军打开一个缺口。
可刘光世、曲端他们纵马没跑出去多远,就见到了让他们终身难忘的一幕。….
只见一个炮弹炸响,一片人就倒下了,轰天雷的效果要稍差一点,但也是一炸倒下一小片。
见到这么可怕的一幕,刘光世才想起来,牛勐当初跟他们说过:「蚁贼有两种秘密武器,名为飞雷炮、轰天雷,威力巨大,我军不可不防也。」
可当时,包括刘光世在内的所有人,都在笑牛勐是个土包子,铁火炮、震天雷换个叫法而已,有什么可当宝贝的?
现在,刘光世才知道,忽死梦中惊坐起,小丑竟是我自己。
眼见着被包围起来的宋军成片成片的死,刘光世心想,等他们迂回到虎贲军的后方,只怕被包围起来的宋军早就死光了,那样一来,他们迂回到虎贲军的背后,可能就是去送死的。
关键,不一会的功夫,两支亲卫马军便被解放了出来,然后他们毫不犹豫的就迎上了刘光世、曲端他们所率领的这万余轻骑兵,完全没有考虑他们自己只有不到六千人马,水平也很一般。
见此,刘光世果断的掉头接上刘延庆他们那些刘延庆部宋军的高层,然后连营寨都没回就向西逃去。
倒是曲端,真率领本部人马跟两支亲卫马军战了一会,直到虎贲军的那三百具甲骑兵冲上来,曲端才率领本部人马去追刘光世他们。
不久之后,逃跑的宋军一头就撞上了大量塔楼挡路。
守将吴邦果断下令对着宋军放箭。
宋军丢下了数百骑后,又调整向西北面的虎丘奔去。
不巧的是,那里正好是朱氏负责的防区。
朱氏让人赶快布置堑壕,据马阵,鹿角,并以弓弩阻拦宋军的去路。
未几,原本驻扎在北侧的王国部,也在闻讯后赶来增援,对突围的宋军实施两面夹击。
宋军见短时间内冲不开据险而守的虎贲军,而且还有可能被更多正
在赶来的虎贲军给缠上,只能在慌不择路中误入工事间的小道。
结果,宋军再次被更多抵达现场的虎贲军堵住去路。
混战中,大批的宋军将士因为挤在一起而无法挥舞手中兵器,彻底沦为射击目标或是待宰的羔羊。
宋军大将马公直便被射死在这里。
最后,只有不到三千人马,在刘延庆、刘光世父子的带领下及时掉头,然后拼着死伤了近千人马,硬闯过董举的防区,落荒而逃……
……
在夕阳的余晖的照耀下,虎贲军停止了驱逐性的轰炸,然后边慢慢收缩包围圈、边逮捕漏网之鱼。
这毕竟不是对外族的战斗,所以李存驳回了有人向李存建议的将那些受伤的宋军将士全部处死的意见,相反李存还让陈妙贞他们尽量救治这些人,并叮嘱那些医师不要因为这些人曾经是我们的敌人就放弃对他们的治疗。
另外,李存下令,对战死了的宋军将士,全都妥善埋葬。
说老实话,李存做这些真没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
但结果却是,这得到了那些降将的敬畏,他们认为李存有帝王的胸怀,还有就是,这为张世他们招降俘虏扫清了不小的障碍。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只说,虎贲军的民夫一直忙活到了第二天上午,才算是彻底打扫完战场。
在这期间,虎贲军还占领了宋军的营寨。
战后统计:
此役,宋军一共死伤了五万多人,被俘虏了三万七千三百三十五人。
虎贲军共缴获了,近万匹好马,近两万匹伤马和死马,粮食五万石,兵甲辎重不计其数。
而虎贲军自身的伤亡只有不到两万。
毫无疑问,李存和虎贲军取得了一场辉煌的大捷。
顺便说一句,在解放宋军的营寨的过程当中,虎贲军还解救了七八万被宋军强征的民夫。
怕这些民夫坚持不到回家就饿死了,李存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斗米,让他们作为回家的盘缠。
无疑,李存此举又收获到了大量的民心。
比较麻烦的是,虎贲军还在一些宋军将领的帐篷中找到了不少女人。
这些女人几乎全都被那些军痞给祸害过了,回了家可能也活不了。
所以,李存就让她们自己选择,愿意回家的,虎贲军就派专人送她们回家,不愿意回家的,就进入虎贲军的礼曹,将来看看能不能把她们嫁给虎贲军的将士当妻妾。
总之,这仗虽然打完了,但后面还有一大堆的事,比如派人前去收复金陵城,比如从新布置防区,比如接下来如何迎战西线宋军,等等等等等等……
好在,虎贲军早已经不是李存一人的虎贲军了,这些事全都有人帮李存做,李存只要总揽一下即可。
甚至好多人都劝李存先回杭州休息几天,看看李存刚出生没多久的那几个孩子,说这里有他们就行。
而说出这些话的人,多是李存的那些便宜岳父、便宜舅哥。
很显然,这些聪明人已经看出来了,李存的势已成,不说肯定能当皇帝,至少割据一方应该没问题了。
还有,经过这一战,李存的威望已经无限高了,甚至都有人在考虑劝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