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靖安县城的圈地运动(一)

刘大双大爷家来的孩子叫刘大海,跟刘大双面貌上有几分相似,也是人黑个子高。大舅家的孩子叫孟远光,一看就是孟家人,长的和孟氏似的,白净,有点瘦瘦的。

刘大双一听这名字就喜欢,大海,远光,大开大合,气势磅礴。哪像后世人给孩子起名,要不弄几个生僻字,谁都不认识,起了也白起,反正没人会叫。要不弄几个笔划特别多的,上学考试时,别的孩子都交卷了,他孩子名字还没写完。

孟氏扛了捆柴禾,把西屋的炕烧热,安排新来的俩孩子住西屋。

刘大双把铺盖一卷,说了声:“妈,我也住西屋去。”

孟氏看看刘大双,没言语,任他去了。

一家人睡一铺炕,做为后世人的刘大双还是不习惯,现在有机会了,赶紧搬出去。

进了西屋,两个人自觉地把炕头位置让给了刘大双。

刘大双说声谢谢,端盆水进来,洗把脸,又把脚洗了。

“大海哥,小光哥,你俩也把脚洗了再睡觉。”

“这水冰凉的,算了吧!”刘大海瓮声瓮气地说。

“不行,必须洗,这一屋子臭脚丫子味,咋唾?”刘大双坚决地说。

刘大海和孟远光互相看了一眼,没敢出声,乖乖的出去打水把脚洗了。

这可是少东家,出门时家里大人都嘱咐过了,别看是亲戚,你去学徒,人家就是东家了。东家让干啥就得干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生死由命。

这时候的人实在,可不像后世的人一肚子花花肠子。答应了的事,就老老实实去干,绝不偷奸耍滑,两面三刀。

“爸,咱家还得添点家伙什儿,缸再买五个,木架子再做十个,刮刀买多两把。”

刘大双现在找到了少东家的感觉,开始给大东家刘玉虎分配活。

刘玉虎是手艺人,虽然也种几亩地,但可不像庄稼人那么认死理,不知道转弯。他觉得刘大双说的有道理,也就同意了,至于面子,总还是银子好点。反正这家业迟早也是留下给孩子的。

“还有……还有,得弄个石碾子,要不树皮没法加工。”刘大双难得的脸红一次,他可没忘前几天左邻右舍告状的事。

刘玉虎笑了,“你个小兔崽子也知道害臊啊!当初没把你腿打断算好的了。”

“行了,这几天我找人把东西置办齐了。”刘玉虎说完又直皱眉。

“大双,这得花不少钱啊!”

“爸,你想干大不掏点本儿咋行啊。”刘大双仍旧笑嘻嘻的。

“是这么个理儿啊,不行,老了,咋还没个孩子想的明白。我儿子比我强了。”刘玉虎有点英雄迟暮的感觉。

“爸,你才三十多岁,老啥。要不这么地吧,爸你这阵子就出去收皮,有多少收多少,钱不够,赊账也行。但必须要最好的,离过年还有两三个月,年前咱干把大的。”刘大双雄心勃勃。

“那家里这摊事儿咋办?”

“家里事儿您不用操心了,我跟我俩哥干。”

刘玉虎真的有了老了的感觉,眼前的刘大双他好像不认识了。

这才几天不尿炕啊,咋啥都明白了,比个大人都强,看来那个白胡子老头真是个大仙儿。

第二天,吩咐了孟氏几句,搭裢里装上苞米面饼子老咸菜,刘玉虎赶着牛车出门了。

刘大双迈着一双小短腿,后面跟着两个半大小子,开始石匠,木匠,铁匠,烧窑的几个地方跑起来。

东西全都订好了,刘大双又领着俩哥把作坊里的皮子回水,修边,去肉,收拾整齐了。

三天后,刘玉虎一身疲惫地回来了,眉毛胡子上都是白霜。

这次收获不小,收了七八张好皮子。

刘大海和孟远光赶忙上去卸车,刘玉虎跟刘大双说:“大双,东边那地界儿我都收完了,明天再去西边看看,多跑几个地方,争取收多点。”

七八张皮子里有两张新鲜的,刘大双也不客气,把牛头牛腿几个部位割下来。

老办法,火烧去毛后,又给大家做了顿酱焖牛皮。

满满一大锅,吃的一块儿不剩,最后剩点汁儿,刘大海掰了块玉米饼子,蘸着吃完了。

孟氏眼睛都亮了好多,我儿子咋这么能耐呢,做菜都会,还这么好吃。

“大双,这焖牛皮你跟谁学的?”孟氏有点好奇。

“街上饭店那个大厨是关里来的,他说他们老家就这么做。”刘大双顺口搪塞道。

“净扯犊子,咱家也是关里过来的,咋沒听你爷爷说吃牛皮哪?”刘玉虎喝了几两酒,脸色红红的笑骂着。

大伙儿一阵笑,刘大双翻了翻白眼,不接话了。

老刘又出门了,说得五六天才回来。

忙乎了三天,刘大双领着俩哥把几张牛皮又收拾好了。

第四天早起,刘大双叫两个哥一人拿把镰刀,跟着他出去了。

到了县衙南边,也就是后世电影院那块儿地,刘大双指挥两个哥哥开始割芦苇。

“大双,咱割柴禾也不用跑这么远吧?”刘大海嘟囔道,孟远光一声不吭,但也是满脸不乐意。

“不是柴禾,过两天你们就知道了。”刘大双不想解释。

刘大双把割下的芦苇一捆一捆的挨着放好。干了一天,三人割的芦苇就围了个一亩方圆的地。

第五天,第六天刘大双领着他俩又去旁边地里割玉米杆儿和高粱杆儿,一趟趟的背到芦苇堆旁边。

第七天,把芦苇一捆一捆首尾相连摆好,玉米杆竖起来,一根一根插在芦苇捆里,上面再用两排高梁杆儿夹紧绑成一排,一面篱笆墙就出来了。

这是刘大双琢磨几天想出来的办法,地冻硬了挖不动,干脆用芦苇捆当地基。

三零二 公务员不能经商四三八 失败的计划一八七 退位诏书四四三 赚翻了的晋商五一五 哪儿来的袭击四七六 白日放歌须纵酒五九三 困兽犹斗三六八 旅顺和大连十五 银子还是不够啊一六一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七八 准备生产化肥七十九 紧急布置五十 老刘家真讲究三八四 刘大双怎么说六十三 美好的日子总是被打破一九四 又起狼烟三二二 大金刚栽了四九二 咋像屯子哪二九一 保证一字不漏一六四 分崩离析五一零 战争不是你想的一一六 你这炮哪来的一八八 一时风光六零六 张文才立功了五五五 我心软吗?一六六 库伦生变五九八 风起,云涌四九零 奖罚分明五 我也会熟皮子六十二 一垧地打多少三零七 刘不单的幸福三五九 最好吃的煎饼四七九 青春热血一四四 伍连德五八四 伞兵出战二八八 没了兴致二八四 赵四儿出现了三九七 华夏,我们来了三零六 插草标自卖五八一 刘大双要动手了三三一 潜艇上的化学九十六 无产者联合起来六零三 换个人吧!五八三 第一次海空联合作战二四五 姓刘的捅破天了三二一 夹皮沟之战四一六 不想委曲求全地活着四十五 日元,卢布都想要二七六 大猪肘子四八六 耽误了挣钱八十 中俄友谊乌拉!四六一 我真的错了?四八零 你也姓关四二二 围三阙一八十七 第一次亮相于国民一三零 我也捐栋楼一一六 你这炮哪来的三十六 郭先生的身世三三三 京城的繁华二四零 裤衩脱下来了五三三 风雨飘摇四一九 烟台大饽饽四七七 去看看是谁家的姑娘二一四 爆粗口的王爷一零三 陶克陶胡一四八 冬天的绿叶菜四四二 需要尊重的朋友四八一 爹一定给你报仇一零一 你愿意做官吗?七十五 金刚漆五八五 天空中的怪人五十四 工业化的序幕五零零 爷爷的爷爷的事儿五零一 你叫我阿桂姐三九三 罗刹人也出兵吗?一六五 马占山求见六零六 张文才立功了十三 靖安县城的圈地运动(一)四二九 船要毁了五八八 温柔乡二九一 保证一字不漏五四四 段芝贵来了四一零 尝十个苦胆也没用四五六 疑惑不解的战斗三六九 也说忠义之士二七三 你说的是真的吗四十三 当兵为了什么八十四 前门驱虎,后门进狼五十一 悄悄变化的靖安五九五 山雨欲来,黑云压城五三九 委屈的段芝贵二八六 有点吓人啊三一五 马占山的任务五四七 二进制一五五 车辚辚,马萧萧四三九 海上追杀三七二 有点小家子气啦八十二 忙成一锅粥五四一 东瀛军算个屁五八五 天空中的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