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延帅之争

辽使告哀之后,赵佶遣王潜、严均前往吊祭,黄棠贺辽主即位。临行前,高俅又约见了严均,私下嘱咐其除了注意辽国山河地理之外,另外再留心一下东边女直诸部的情况。对于这点要求,始终关注着辽国状况的严均自然心领神会。

辽国之事不过稍稍告一段落,便有言官旧事重提,言吕惠卿上功罔冒,欺瞒朝廷,不可再为延帅。奏疏一上,朝野顿时大哗…都知道吕惠卿早年反复无常的行径,曾布和韩忠彦无不对其恨之入骨,当年御史弹劾时还有章惇从中转圈,如今自然是人人落井下石,恨不得夺其一切官职。

“真是说得好听啊!”赵佶随手将一份奏折扔在案头上,冷笑一声道,“朕当然明白吕惠卿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只不过,那些上书弹劾的人中,又有几个敢担保自己的清正?一见有人遭弹劾便群起而攻之,十足十的落井下石!吕惠卿为延帅期间,数次抗击西夏军队,又筑城多处,至少在这一点上还是称职的,这就碍了别人的事?”

听到赵佶这番真情表露的话,高俅也觉得心中一松,他对吕惠卿此人殊无好感,但是,他更痛恨那些打着仁恕旗号而丢弃边境城池土地的所谓正人君子。神宗五路攻夏时,费尽千辛万苦方才得数座北地重镇,结果就被朝臣轻飘飘一句话扔了个干净,等于白白打这一仗。自从得知此事后,他便再也不敢相信什么正邪。

“圣上可还记得绍圣年间西夏全力攻延州的情景么?”

“朕当然记得。”想到当年旧事,赵佶的脸色立刻阴沉了下来。“金明数千守军全部战死,吕惠卿事后派人急告枢密院,居然被人按下不报!这还不算,章惇居然以守将殉职为由,想要尽戮所有溃败军士!哼,也不想想,万一造成军中哗变←又如何担得起这个责任!”

高俅这才侃侃而谈道:“圣上,这些时日臣奉圣上旨意,得以阅览枢密院北面房和河西房旧档,这才得知当年夏人全师围延安赴时,吕惠卿早已修筑米脂诸砦备战。等到夏人来攻时,欲攻则城不可近,欲掠则野无所得,欲战则诸将按兵不动。欲南进则惧腹背受敌,所以只二日即挥师后撤,结果攻陷了金明。从这一点来看,吕惠卿守边地无疑是称职的。”

赵佶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指着桌案上单独放置的一本奏折道:“这是前时安煮上的,说是吕惠卿既不可为延帅,就需以人代替,他力荐的人选便是范纯粹。朕思量范氏自乃祖范文正公开始便辅佐朝廷,其后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范纯佑都入仕为官,可以说是满门忠烈。况且如今范纯礼为尚书右承。平日在政事堂中也多有建树※以不想轻易回绝此议。依你看来,朕究竟是该从善如流,还是该留吕惠卿在延州?”

安焘提出的人选竟然是范纯粹!高俅一惊之后。立刻思量开了,吕惠卿和范纯粹都有为延帅的经历,比起吕惠卿地作为来,范纯粹最有名的则是他在元佑年间提出的那个建议。那时,恰逢大宋和西夏议定边境,范纯粹竟上书请弃先前所取的所有夏地。于是,神宗时千辛万苦取得的兰州会州,再加上米脂、羲合、浮图等地纷纷被弃′然节省了大批军费,但战胜之后弃土,不管怎么说都助长了西夏的气焰※谓宋朝文人误国的故事。从此便可见一般。

他深知自己此时若出言反对就很可能得罪在朝堂根深蒂固的范氏一族,而为地却是一个小人吕惠卿,这是否值得?脑中转过千万个念头之后,他还是躬身回禀道:“圣上,恕臣直言,若是圣上将来想要开疆拓土,则应当用吕惠卿镇守延州,他虽然已经年迈,但一心想着回归朝堂。诸事上必定用心;但若是圣上希望西北少起兵戈,则请用范纯粹,他为人谨慎,决不会轻易起边衅,但是,吕惠卿前时所筑的那些防御城堡,却很可能为他所弃。”

赵佶听得悚然动容,他刚才只不过随口一问,却没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联想到韩忠彦等人屡屡进言的戒用兵,曾布在背后多次指摘吕惠卿的不是,他不由深深吸了一口气。“伯章,朕倒是没想到,你和吕惠卿无亲无故,竟会为他讲话。”不待高俅开口回答,他便轻轻挥了挥手,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确实如你先前所言,掌管枢密院的那些大臣都老了,一个个没有任何进取之心,只想着守成,只想着天下升平,却不见辽国西夏雄踞北疆和西北,若是不能预加防备,天下何来太平?要是契丹人和党项人也懂得仁义,便不会屡屡背弃盟约扰我朝边地!”略微顿了一顿,他便斩钉截铁地道,“朕意已决,就用吕惠卿守延州。至于范纯粹,便让他知太原府吧!”

大殿中这一番决定乾坤的谈话当然不足为外人道,此时,韩府书房中,韩忠彦正和李清臣相对而坐,谈的同样是此事。

“韩公,前时安厚卿上的那个折子,你听说过么?”李清臣端起茶杯略喝了一口润喉,这才好整以暇地说,“吕惠卿此次落职是肯定的,只是这延州乃是西北要地,不可不慎。”

韩忠彦微微点了点头,他在朝中和李清臣私交最好,再加上为了对抗曾布,自然对其言听计从。“福建子也该致仕了,他自熙丰年间便兴风作浪,能让他在之后这些年中芶延残喘这么久,无非是章惇那时地一念之差罢了。不过,范纯粹当年曾经当过延帅,并没有什么疏失,他这个人选又有什么不妥?”

“韩公,范氏一门,已经出了多少个宰相了,你难道还没有注意么?”李清臣见韩忠彦犹不自省,只得提醒道,“人只看到相州韩氏深得帝宠,何尝看到范氏权倾朝野?先有范文正公,再有范纯仁范纯礼入主政事堂,倘若再重用范纯粹,恐怕范氏再无人可制。”

“邦直所言有理。”韩忠彦微微点了点头,他自幼在乃父韩琦身边长大,又不由荫补而从科举进身,对于世家子弟把持朝堂地情况也深有感触。此时,他不由想到了在郑州的孙儿,不由深深叹了一口气。“我那孙儿肖胄也已经在外一年了,如今着实想念,我当初只想让他在京城先磨练一阵,谁想圣上会让他这么快外放。”

李清臣也是知道其中关节的人,不过,他已经和曾布彻底交恶,并无意在此时再得罪一个仕途正顺地高俅,此时不免出言宽慰道:“韩公就不必耿耿于怀了,郑州离汴京好歹并不算太远,纵有事快马也数日可达。再说,年轻人嘛,若不能在外官任上历练几年,今后如何能够立足于朝堂?”

韩忠彦自然听得出对方语气中的那股言不由衷,苦笑一声也就不再提起此事。“话说回来,两位皇太后都已经上了谧号,不久就要归葬于永裕陵,曾布也快回来了。你说,本书转载文学网www..cN他到时会不会上辞表请郡外放?”

提起此事,李清臣登时沉默了←和曾布同朝多年,自然了解这个同僚的脾气,要让曾布放弃手中的大权请郡外放,那是决计不可能的。

再加上最近的种种情况,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赵佶对韩忠彦的信任似乎正在日渐下降,如此看来,赵佶让曾布出朝的可能性就更低了。放眼朝中,能够在这件事上推波助澜的也只有御史台的那些言官而已。

“圣上不见得会允准。”他终于吐出了几个字,随即词锋一转道,“但只要计划得当,此事未必不可为。”他见韩忠彦眼睛大亮,心中也不由叹息了一声←一生勤俭清正,在其他地事情上没有人能抓到把柄,唯一的希望就是宰相一职。事到如今,他的仕途荣辱早已和韩忠彦联系在一起,纵想抽身而退也不可能,更何况他身上的门下侍郎之职?一想到只要能够赶走曾布,他就很可能升任尚书右仆射,成为名正言顺的宰相,他便再也顾不上诸多风险。

“韩公的忠直天下皆知,如今更是朝廷首相,而曾布身为次相,却屡屡喧宾夺主力压你一头,朝中正人君子早就有所不满。再者,山陵使向来为凶相,若是曾布回朝而不请辞,御史台的那些言官必定会群起而攻之。那个时候,圣上纵使有心留下曾布,也不得不依从众意!”

韩忠彦脸色微变,不安的断起茶杯抿了一口,又稍稍定了定神←早就看出自己圣眷不再,若是此时又起波澜,自己的立场便更难了。可是,一想到曾布乃是高俅在朝的大援,他便立刻下定了决心,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能否成功?终于,他艰难地吐出了几个字:“就依邦直你地意思好了。”

了却一桩大事,两人便神色轻松地聊起一些闲话来,最后不免提到了增开的那几个市舶司←们虽然是朝廷宰辅,但家人之中经商的不在少数,每年少说也有数万贯钱送入家中,要说完全轻商也是不可能的。

“高伯章……邦直,不瞒你说,朝中年轻才俊也不在少数,我唯一看不透的,也只有他了!”韩忠彦苦笑着摇了摇头,脸上闪过一丝惘然。

第26章 翩翩使节大理来第6章 受召见惊怒交加第32章 赤子忱忱报国心第7章 谁家锋芒盖全场第13章 鹬蚌争渔翁谁属第39章 公平交易第35章 兴灵故地近咫尺第16章 大相国寺探虚实第20章 为权柄各有异心第34章 精兵直击捣黄龙第19章 东边寥落西边喜第38章 兴学校各持己见第18章 御前交锋垂帘太后和影子皇帝第16章 惩治恶奴第26章 度帝心谋倾首相第21章 夜市遇险第31章 送使节左右为难第40章 谋痹敌步步为营第28章 接将令平仲调兵第21章 旧主逝女真建国第18章 御前交锋第37章 巧处置恩威并济第34章 虎毒为何不食子第37章 三言两语收名臣第3章 不老神翁第35章 沆瀣一气共进退序章师恩深重第17章 出人意料第22章 惧降罪蔡攸求父第18章 说诸酋动之以利第8章 故人相见如陌路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序章师恩深重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线第21章 上阵夫妻母子兵第3章 飞黄腾达会有时第30章 师生之谊第1章 哪堪平地波澜起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40章 辞去归来无定期第9章 议将来两两交心第36章 百官上寿天宁节第4章 夜半惊心马蹄场第30章 迷雾重重前路茫第10章 青云亦需借好风第31章 慧文妃暗谋谏君第32章 赤子忱忱报国心第34章 大计初定第39章 众志成城备死战第38章 动杀心高俅放权第3章 沧海桑田无定数第40章 临行前夕第12章 魑魅魍魉煽人心第19章 东边寥落西边喜第32章 盛势出巡第39章 立场异嫌隙渐生第32章 盛势出巡第10章 为夫郎妻妾费心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26章 辽宋宰相相对坐第35章 天赐良机莫失去第4章 紧锣密鼓第16章 无名火祸及柳门第20章 再见童贯第26章 为前途卑躬屈膝第40章 溘然长辞第11章 姻缘天定佳偶成第22章 掀黑幕连番准备第39章 天降麟儿曰鹏越第31章 提罢兵君臣离心第5章 贺升迁雄心万丈第10章 东坡之约第33章 未雨绸缪第20章 铁冠真人唐子霞第8章 商人重利第26章 忧西征各怀鬼胎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线第22章 防微杜渐第26章 翩翩使节大理来第25章 闻急讯火烧火燎第32章 赤子忱忱报国心第1章 两相争斗终有时第32章 为固己锋芒骤转第6章 允再战借势立威第25章 防星变未雨绸缪第33章 无双绝艺第10章 以牙还牙后报来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21章 临奠礼猜忌横生第14章 夏辽各有不解情第5章 造膝密陈搬是非第29章 金枝玉叶接连降第25章 三喜临门第10章 一网打尽第29章 面圣驾王厚安心第38章 兄弟相见别有情第32章 准驸马心怀焦虑第8章 往事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