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访苏府三女巧遇

荣宁元年的春天对于苏轼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尽管高俅远去西南并非贬谪,但是,如今他自己孤身一人居于京城之内,一众知交故旧全都没有获准回京,因此不免有一种戚戚然的感觉。崇宁两个字和绍圣一样,无不是打着崇熙宁用绍述的本意,对他这个铁板钉钉的旧党人物来说自然是一种极大的压迫。若非不是高俅早早地在苏府之中安排了妙手名医时时随侍,恐怕他早就支撑不住了。饶是如此,年过六旬的他却也时常病卧在床,所幸还有儿子苏过承欢膝下,这才使得他的晚年生活还有几分乐趣。

然而,这一天,门庭冷落的苏府却迎来了一个意外的来客。李清照的突然来访让苏氏父子都有些惊讶,然而,苏轼却还是将她请到了正厅≌门一脉素来讲究的便是顺应自然天性,苏轼对于什么礼教之类的规矩更是嗤之以鼻,因此对李格非有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儿,他一向是欣赏有加,只是没想到李清照在即将嫁为赵家妇之前,居然还会上自己家来。

随意聊了几句之后,苏轼便把话题转到了李格非的病情上。回京之后大病小病不断的他自然知道李格非之病非轻,因此分外关切。

“清照,你父亲的病好些了么?说起来他还比我年轻十几岁,怎么这一病就不见好。”

说起父亲的病,李清照地脸色顿时黯淡了下来↓今次本就是为了父亲的而前来求助。此时此刻竟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见此情景,苏氏父子不由面面相觑,心底同时咯噔一下≌轼更是用颤抖的手勉强抓住扶手,不无紧张地问道:“怎么,难道文叔真的病入膏肓了么?”

李清照这才醒觉到自己的失礼,连忙起身歉然一拜道:“苏伯父,我刚刚失态了。”她拭去脸上的泪珠,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爹爹已经病了两个多月了。我总共请了六七个大夫,其中不乏所谓医术高明的,但总是没什么起色′然爹爹如今精神还好,但这病根总是去不了,所以……”

“哦,那就好。”苏轼长长吁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惘然。

“你父亲还在年富力强的时候,万万不可能这么早去地。”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问道,“对了,我府里还有两个称得上能妙手回春的大夫,如果你认为必要,我可以让他们去替你父亲看看。不管怎么说,这些年我全都靠了他们,否则这条命说不定就丢在岭南了。”

李清照见苏轼自己提起,顿时大为感动。急忙盈盈下拜道:“多谢苏伯父!”她嗫嚅着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苏过一把搀扶了起来,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我和你父亲几十年的交情,这点事情还说什么谢字?”苏轼冲儿子投去赞赏的一睹,这才笑道,“我这不过是借花献佛,这些大夫都是伯章给我请来的。当初我在岭南患病的时候,突然来了两个大夫←们名气虽然不大,但这手段却高明得很。尤其擅长病后调养。”提到高俅,他的语气顿时有几分感伤。“说起来,子由他们还在外头挣扎,我却能安居京城,其中不无幸运啊。”

不比那些深居闺中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地千金小姐,李清照对于朝堂政事却关心得很,自然知道苏门的那些往事。此时,她坐回原处。不无好奇地问道:“苏伯父,岭南那么大,您的住所又老是变动,高学士当初怎么知道您在哪里,还能那么及时地为您请大夫?”

“李妹子有所不知,要说未雨绸缪,伯章的本事可是第一流的。”接过话茬的是苏过,他早年和高俅最是要好,这些年虽然少了往来。回京之后却仍旧书信不断。既然如今的君王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哲宗赵煦,房间中又没有外人,他免不得提了当年的那一段往事,末了唏嘘不已地摇了摇头。

“虽说爹是一番好意,但毕竟重重伤了他,离京的时候,我甚至以为伯章今后会和我们断交,想不到在爹最危险地时候,他还是伸出了援手。李妹子你也应该听说过,他早年曾经经商,消息自然灵通得很,找到爹根本不是问题。但是,雪中送炭似的自京城派来两个大夫就很难得了。若非他的进言,恐怕爹也没有这么快重返京城。唉,世事多磨折,幸好老天还待他不薄。”

“过儿,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多愁善感了!”苏轼听得心中酸楚,连忙止住了苏过的话。“你清照妹子正为了她父亲的病而忧心,那些往事你就别提了!”

李清照却听得颇有兴味,街头巷尾传说更多的只是高俅的发家史,其中虽有戏剧性,种种细节却仅仅是传言此人机敏,对其他却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如今从当事人口中说出来,自然是别有一番真实感。见苏过颇有些无趣,她正想开口替其圆场,却不料管家苏常匆匆走了进来。

“大人,三少爷,高夫人来了!”显然是因为一日之内接连有人来访,苏常的脸上很有几分喜色。“高夫人还带来一大堆东西,说是送给……”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怎么也应该先把人请进来!”苏轼闻言立刻大光其火,“英娘早先也是常来常往的,什么时候需要通报了!”

苏常被训得面红耳赤,也难怪他如此谨慎,现在地苏府早已比不上元佑年间的鼎盛了,凡事须得小心谨慎不说,还要防备有人故作文章,他当然不敢随意放人。上次高俅临走时的那次来访他给破了例,最后还不是一样被训了一通?这年头,管家也越来越难当了!他的心底不由转过了这样一个念头,随即便像冰雪消融似的无影无踪。

“过儿,你去迎一迎!”苏轼一边吩咐儿子一边像李清照投去了一个歉意的笑容。“清照,没想到今天还有客人,你看……”

“不妨事!”李清照爽快地站了起来,“我曾听说高夫人是最贤良淑德的,一直无缘拜见,今日正好是机会≌伯父,你不介意我留下来吧?”

“呵呵,那也好,横竖英娘只比你大几岁,你都快要嫁人了,也该学学贤良淑德。”一句调笑过后,苏轼突然想起了爱妻王润之去世之前,曾经对英娘照拂有加的情景,整个人立时怔住了。恍惚间,夫妻间地一幕幕又从眼前晃过,几乎让他落下泪来。

苏过引着英娘和伊容进了正厅,一抬头却发现父亲神色有异,连忙快步奔上前去,低声提醒道:“爹,高夫人和向姑娘来看你了!”

苏轼这才晃过神来,见两女都是一身家常装扮,头上也不见几颗珠玉,心中自然称许。“虽说入春了,这天依旧冷得很,你们两个真是不会挑日子!”虽然语气嗔怪,但他却着实欣慰得很,“你们两个来看我就已经够了,带这一堆东西干什么?”

“老师,这是高郎来信里特意嘱咐的,里头是一些用来补益元气的老山参,还有些其他的补药,您就当是他的一片心意好了!”英娘神态恭谦地笑道,目光不经意地落在了旁边坐着的李清照身上,不禁有些讶异。

“是啊,英娘姐姐可是按着单子准备的,老师要怪就怪那个起头的家伙吧。”由于高俅和英娘造访苏府多有不便,因此往日伊容来这里最勤,自然言语无忌↓一边说一边好奇地打量着李清照,眼峭中流露出一股毫无掩饰的惊艳之色。

“也难为伯章一直记着。”苏轼心中一暖,见那边三女你来我往似地来回打量,他登时忍不住笑了。“英娘,伊容,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她是李文叔的女儿清照,做得一手好诗词,巾帼不让须眉,端的是惊才绝艳才情非凡。”

伊容闻言眼睛一亮:“咦,莫非是号易安居士的那一位么?”她虽然已经年过二十,但终究还是少女脾气,霍地站了起来,竟快步走上前去,一把拉住了对方的手。“我曾经读过你的几首词,虽然说不出好在哪里,但总觉得比那些故弄玄虚的文字强!”

李清照虽不认识伊容,但是,对方率性而为的脾气无疑很对她的脾胃。“姐姐既然喜欢,赶明儿我专门为你写一阕词,如何?”

“好啊!”伊容大喜过望,正想开口说些什么,背后突然传来了英娘的声音。

“李小姐别见怪,伊容妹子向来就是这样的脾气,想着什么就说什么!”英娘不清楚李清照的秉性,唯恐惹出了什么麻烦,左手在伊容手臂上轻轻拧了一下,面上却微笑道,“要说仰慕你的诗词却是真的,她平日闲着没事就喜欢读书,比我强多了!”

“姐姐!”

李清照见两女一幅亲密无间的样子,不由感到一阵惊叹。恰在此时,苏过走到她旁边低声解释道:“英娘是伯章的原配妻子,相濡以沫十数年,也算是贫贱夫妻中的典范了。至于伊容,她曾经是慈德宫的司殿女官,为人爽直,和伯章相知相识,经历了不少磨折……当初和她一起在慈德宫伺候钦圣太后的两位如今都已经升了捷抒,唉……”

李清照往日最推崇的便是父亲和母亲琴瑟和谐的往事,万万没有想过两女共事一夫,此时不禁愣在了当场。

第31章 大相国寺遇故人第4章 求宽心清照南下第3章 闻风声二妃筹划第16章 君臣闲来谈家事第23章 两后临朝天下震第13章 各路才俊齐聚首第13章 晴天霹雳第20章 定立新君第16章 君臣闲来谈家事第17章 风起朝堂第11章 姻缘天定佳偶成第4章 夜半惊心马蹄场第24章 长讧后浪推前浪第40章 连暗示好事第36章 闻败讯内外惊心第8章 文武兼行治国道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16章 苏元老愿附骥尾第27章 为家族父子反目第20章 铁冠真人唐子霞第10章 一网打尽第8章 却圣意心志弥坚第21章 一唱一和第16章 选递补煞费苦心第9章 相有意将亦有意第6章 朝廷犹重军武事第16章 雷霆大怒重发落第5章 造膝密陈搬是非第37章 蔡京内举不避亲第8章 骄郡王强索东青第25章 出奇兵火烧宗水第14章 除夕纪事第17章 因别情婚事生波第31章 入云龙回京救场第3章 少年英杰人人爱第3章 飞黄腾达会有时第40章 自古沙场埋忠骨第40章 谢幕亦是开幕曲第12章 假戏真做探心机第10章 高门他日出才女第3章 召宰臣议改枢府第35章 见遗稿睹物思人第34章 虎毒为何不食子第33章 有心施恩无心报第17章 观战事触目惊心第23章 训诸弟蔡攸发威第35章 见遗稿睹物思人第33章 未雨绸缪第21章 腰缠百万海外归垂帘太后和影子皇帝第17章 探病情言语摧心第39章 春花秋月第27章 杀伐决断第2章 天行有常人无常第27章 天子急召为哪般第4章 权相亦有忧心事第36章 怒冲冠人死灯灭第16章 各显神通第17章 风起朝堂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8章 两相投机结金兰第13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6章 坚冰渐融端倪现第25章 闻首告洞若观火第36章 一语惊人第25章 闻急讯火烧火燎第40章 谋痹敌步步为营第34章 危机重重第5章 造膝密陈搬是非第13章 阴结内外谋升转第37章 夏主低头结和议第2章 遵圣意悍将回京第33章 大行善举第34章 玲珑心肝人人有第14章 夜深人静截人时尾声大好河山大结局第34章 苦心孤诣造时机第26章 度帝心谋倾首相第23章 敛锋芒胡氏交心第8章 初识童贯第3章 少年英杰人人爱第32章 赤子忱忱报国心第21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第30章 迷雾重重前路茫第15章 渝州城风云际会第23章 痛定思痛虑军事第10章 以牙还牙后报来第14章 琴瑟和谐效鸳鸯第21章 旧主逝女真建国第30章 送别离人生百态第22章 防微杜渐第8章 往事成灰第12章 谍影迷踪第26章 西宁州风云又起第26章 众环伺虎视眈眈第11章 宗氏元朔第25章 动身回国第29章 面圣驾王厚安心第12章 横加胁迫第40章 得家书两女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