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疑雾重重

由于那些王府侍卫最终找到了赵佶,又听得这位正主儿吹嘘了一番高俅的英勇,因此他们看高俅的目光虽然有几分恼怒,但却不像起初那么喷火了。高俅又竭力劝了赵佶不要当街发落,众侍卫便把人架回了王府。

遂宁郡王府中,赵佶恨恨地瞪着地上的三人,恨不得一个窝心脚把人都踹死。他平生第一次微服游玩就遇到了这样的丑事,心里自然是怒火中烧。突然,他一巴掌拍在几案上,怒声喝道:“快说,究竟是何人说孤王是……是什么小贼?”

三个大汉遭了一顿痛打,又被一群侍卫带进了层层守卫的王府,哪里还不知道自己得罪了大人物。因此从被拖进大厅的一刻起,他们就纷纷在那里磕头如捣蒜似的连声求饶。此时听得赵佶问话,一个左颊有刀疤的连忙抢先答道:“回禀郡王,小人等全都是良民百姓,刚才只是一时走了眼,绝不是有心和郡王作对……”

“郡王问的是你们为何要胡说八道!”高俅听那家伙在那里唠唠叨叨就是不说正题,连忙喝止道,“若是你说实话还有活路,否则按你们一个诬蔑宗亲的罪送到开封府,恐怕你们这一生一世就得刺配充军!”

赵佶毕竟还小,此刻听了高俅这话自然连连点头,堂下那群侍卫也附和着喝骂吓唬了一番。终于,一个獐头鼠目的忍不住爬了出来,一边磕头一边禀报道:“郡王,小人也是一时中了他人奸计。是有一个看上去和郡王一般大的小孩给了我们一锭银子,让我们冲上酒楼大喊捉贼,还说您偷了他家的玉佩!”

一个小孩?高俅闻言当即愣住了,他本以为这些人就是拐子帮之类的把戏,大约是看到赵佶衣着华贵这才动了歹心,谁想竟会牵扯到什么小孩。他不由朝堂上其他人瞥去,只见那些侍卫也是个个莫名其妙,只有赵佶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古怪的光芒。

“孤王问你,那个小孩穿着什么衣物,身后可有跟班随从?”赵佶咬牙切齿地问道。

“回禀郡王,当时天黑,小人看得不甚清楚……”那贼脸大汉才说了一半,一个茶盏便在他面前打了个粉碎,他一抬头就看见了上头少年怒气冲冲的脸,连忙改口道,“不过小人看见他腰间有一枚龙形的坠子,还有,他的一个随从只有三根手指……”

“够了!”赵佶终于勃然色变,“孤王就知道暗中算计的不是好货!”发了好一通脾气之后,他方才恨恨地发落道,“将这几人先关起来等候处置,除了伯章以外,你们全都退下!”

“郡王饶命,郡王饶命啊!”

堂中响起了声声求饶,但那帮侍卫本就恨极了这群家伙,拖人的时候无不暗中下了狠手,因此须臾那三人便没了任何声音。赵佶也不再作声,一个人在堂上来回踱着步子,脸上阴霾密布,目光也焦躁得很。

高俅在听到龙形坠子时便心中微动,再见赵佶脸色不同,他自然隐约猜到了其中关键,此刻听到赵佶开口留人,他的脑筋顿时开动了起来。真正说起来,今天的事情确实犹如儿戏,这几个大汉显然是贪图小利胸无大脑之辈,否则也不会冲撞了这么一位难惹的煞星。

“伯章,今天的事情多亏了你,否则要是真的闹到开封府,我的面子就全都没了!”赵佶走到高俅身边,仰起头来很是感激地说道,“那时你抱着我从酒楼上往下跳的时候,我就想,你这人胆子真大,不像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高俅竭力忍住那股苦笑的冲动,一本正经地蹲了下来:“十郎,虽然我很想感谢你的看重,但是却不得不说实话。要是今天真的对付不了那三个泼皮,我最多挨一顿打而已。但如果我今天弃你而逃,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情,我就是罪魁祸首,你认为我会有好下场吗?”

赵佶听得大皱眉头,侧首想了好一阵子,他才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不过你总归还是救了我,这份情我会记得的!”沉默了好一阵子,他才继续说道,“其实我已经知道是谁在暗中害我了,只是我现在拿他没办法。可恶,为什么娘娘偏偏生了病,否则我非得告他一状不可!”

听到这里,高俅更加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只是,双方都只是半大的孩子,居然能把事情搞大到这种地步?怀着一种既好奇又担心的心理,他故意试探道:“十郎,那个人是不是你的兄弟?”

“你怎么知道?”赵佶毕竟年幼,哪里想到高俅这么快就猜到了关键,脸色不由微微一变。许久,他很是颓丧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唉声叹气地道:“你没猜错,那家伙是我的弟弟普宁郡王赵似。他生来就和我不对眼,在娘娘面前还好,背后就总是和我作对。哼,不就是仗着皇兄和他都是皇太妃生的,有什么了不起!”

高俅终于明白了事情始末,简而言之,就是赵佶有一个和他不对眼的弟弟赵似,赵似和哲宗是一母所生,而赵佶在太皇太后高氏面前似乎比较说得上话,所以赵似在高氏面前一直装乖宝宝。

“你真的肯定是普宁郡王指使他们干的?”

“当然,那个三指的侍卫曾经跟过皇兄,后来才指派给了赵似,不是他还有谁?”赵佶恨恨地提着桌角,小拳头握得紧紧的,“赵似见皇兄待我亲厚,所以总是使绊子,这一次竟敢闹到这个地步,实在太过分了!”

这种天家的家务事,高俅原本无意插嘴,可是,一想到那赵似是哲宗一母同胞的弟弟,而如今哲宗生母朱太妃也仍然健在,他的一颗心登时提了起来。他只记得宋徽宗登基似乎一帆风顺,何曾想到还会冒出一个赵似。事到如今,他也无暇感慨自己当初读史不精,只得好言安慰了赵佶几句,这才让气鼓鼓的小郡王渐渐消了气。

WWW▪ттkan▪¢O

“算了算了,再想那种家伙不过是给自己找气受!”年幼的赵佶还算豁达,气头过了也就想到了正事上,“伯章,你那个什么瘦金体是怎么想出来的,我老早就有那种想法,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结果却在你这里看到了。”

高俅哪知道天下还有似赵佶这样在书画上有绝佳天赋的天才儿童,此刻惟有苦笑着归结于运气而已。在得知赵佶临过无数帖子见识过众多珍品书画之后,他也不敢过于班门弄斧,只捡着现代人研究徽宗书画的一些心得说了一些,果然对了赵佶的脾胃。可这么一来,他这个半吊子不免累得半死,连忙借口天色太晚辞了出去。

汴京的夜生活一如既往地喧闹繁华,高俅想到在家里翘首盼望的英娘,不由顺道又去了绸缎铺,花了几百文买了两块织纹锦。用皮纸裹好之后,他又去点心铺买了一盒新鲜出炉的杏仁糕,这才施施然地准备回家。

路过一处行院时,他的目光不经意地落在了一顶装饰华贵的小轿上,只见那小轿缓缓停在了金碧辉煌的大门口,前头一个轿夫上前打起轿帘,一位千娇百媚的女子便轻移莲步行了出来。尽管隔着距离尚远,但高俅似乎闻到了空气中那股如兰似麝的清香,眼睛也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那张清丽绝俗脂粉不施的脸庞。

那女子忽然仿若无心地回头朝这边看了一眼,嘴角流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一瞬间,他只觉脑际轰地一声,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直到那环佩叮当的响声在耳畔消失许久之后,他方才如梦初醒,但见身旁众人皆是颠倒迷醉,不由大骇。

什么叫做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他终于明白了。以前总以为古人渲染那些所谓美女全是言过其实,可亲眼见过之后,他不得不承认,虽然自诩在现代阅尽美女,但和刚刚看到的那女子相比,所谓的明星艳星全都黯然失色。

她究竟是谁?)

第4章 紧锣密鼓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来第18章 访挚友达夫问策第35章 谁人损人不利己第5章 巧言令色探虚实第21章 句句问心解签人第24章 访苏府三女巧遇第27章 执己见主将亲征第31章 李伯纪直言不讳第12章 家有贤妻好儿女第26章 辽金间宋何偏绮第16章 佳儿佳妇佳偶成第9章 风波再起第25章 三喜临门第27章 杀伐决断第23章 训诸弟蔡攸发威第40章 连暗示好事第7章 王府密谋第23章 洞房花烛喜庆夜第18章 天宁节举国同乐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22章 权利弊众家俯首第19章 谋西北驱狼吞虎第40章 因危机心力交瘁第38章 兴学校各持己见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33章 有心施恩无心报第9章 千金女招摇过市第14章 转武阶再试锋芒第9章 诊亲王医官惊心第37章 获贼首尘埃落定第39章 天降麟儿曰鹏越第17章 接书信各做准备第29章 信口开河第30章 送别离人生百态第40章 为招纳纷争再起第39章 蔡衙内志在都堂第10章 三英聚首图大计第11章 度圣意挺之拜相第37章 柳暗花明第6章 允再战借势立威第25章 出奇兵火烧宗水第5章 暗潮汹涌第19章 为拜师才女设限第30章 劫国宝上下震怒第24章 闻弦歌不知雅意第37章 柳暗花明第22章 金蝉脱壳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见第17章 接书信各做准备第2章 相见时难第30章 合圣意越级直擢第15章 拒请降攻势日急第36章 毁祠堂义愤填膺第29章 君臣促膝谈前情第5章 颜面存亡孰轻重第33章 无双绝艺第34章 得报讯洞察先第7章 访相府撞破玄机第8章 略施小计惩衙内第27章 会辽使舌战探心第25章 动身回国第3章 生不逢时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灯灭尾声大好河山大结局第25章 防星变未雨绸缪第3章 少年英杰人人爱第12章 魑魅魍魉煽人心第21章 旧主逝女真建国第33章 元宵佳节团圆忙第7章 球社之争第16章 千思万想忧歧途第6章 见党羽试探腹心第1章 乐极生悲第29章 大名豪贾第39章 众志成城备死战第21章 相聚入云第4章 文武事人尽其才第21章 句句问心解签人第24章 送亲迎亲各奔忙第13章 貌合神离第15章 使高丽另有要务第40章 双喜临贺客盈门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9章 噩耗频传辽国乱第34章 得报讯洞察先第3章 惊天秘闻平地现第10章 病西施沉疴得解第19章 引蛇出洞谋双雕第25章 福兮祸兮各所倚第5章 造膝密陈搬是非第40章 溘然长辞第33章 大行善举第19章 动乱序曲第25章 狭路相逢智者胜第7章 两缠绵惊得喜讯第1章 触景生情泪满襟第2章 相见时难第28章 说权相少蕴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