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立场异嫌隙渐生

“怎么会是高伯章第一个站出来?”

忙碌完一日的政事回到府中,蔡京便把自己关在书房中细细思量了起来′然他事先确实没有和高俅通气,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对于这些在大局上有利的事情,高俅向来都不会提出反对。正如先前的改革茶法,高俅不仅拾遗补缺提出了更好的建议,还在朝堂上为他挡去了一多半风雨,可此次居然如此坚决,着实令他有些措手不及。

“相爷!”

听到外头刻意压低的呼唤声,他顿觉气不打一处来,不耐烦地吼道:“我不是吩咐过了么,不管什么大事都别在这个时候打扰!”

“相爷,高相说是有要事……”

那家人话音未落,面前的书房大门便突然打开了,吓得他连忙后退了几步,深深地弯下了腰。

“去请高相到书房来,再沏一壶浓茶。”蔡京面沉如水地下令道,“另外吩咐下去,今晚除了内廷传召,否则不管有什么大事,也得等到我出来再说!”

“是!”那家人连忙答应了一声,一溜小跑地奔了出去。

高俅原本已经在家中用了晚饭,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造访蔡府←今天当众驳了蔡京的条陈,虽然最后的提议并没有完完全全反对此次兴学,但终究和蔡京的计划相差遥远,所以为了以后的大计,他不得不走这么一趟。

“元长公,惫夜造访,实在是打搅了。”

蔡京微微一笑,自己现在“呵呵,伯章你来得正好。要是你不来,我指不定也会杀到你的府上去!来,坐吧!”

坐定之后,蔡京不待高俅开口便率先发话道:“伯章,我就不信你真的反对兴学。如今我大宋子民何止千万,但每年中进士的不过寥寥数百人,不少学子因为贫寒而无法入学,倘若朝廷放任下去,那么,我大宋的未来岂不是要败坏在我们手中?你也许在顾虑一时地钱粮开支。但是,这是千秋万代的大事,与之相比,区区银钱又算得了什么?”

“元长公,正是为了千秋万代,我今天才不得不反对此事。”高俅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起身在房内踱了两步,突然转身直视蔡京的目光,一字一句地道,“衣食足而后知荣辱,这是一句老话。如果让我选择的话,那如今最重要的不是办县学,而是乡学村学,只有让天下百姓俱能识文断字,那才是真正造福子孙万民,只可惜那是不可能的!至少在我们有生之年甚至接下来的百年都不可能!”

“兴学确实重要。但是,无论如何兴学,这些士子中始终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进入朝堂,而大多数的人却没有这个机会←们该怎么办,始终由县学养着他们?一旦年长,他们又靠什么谋生?我刚刚仔细琢磨过元长公你的条陈,看到了几条你今日在朝堂上没有提出来的。我觉得那才是眼下真正应该做地。在传统的儒家经义以及诗词歌赋之外,另开书学、画学、算学、天文等等。只有让士子除了出仕之外。还有别的谋生之道,学校才能真正落在实处。”

蔡京越听越觉得诧异,最后情不自禁地在高俅脸上扫来扫去,确定对方并不是在胡言乱语,他方才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这么说来。伯章看重得反而是别人忽略的问题。只是你想过没有,我朝向来优待士大夫,那些小有才学的士子,即便学了算学,可会屈身于富商作一个账房?他们宁可应十次科举,让家中供养一世,也决不会去操持他们心目中地贱役!所以,我要做的就是在数年之内取消科举,让他们在从县学州学直至大学,好好地钻研一下学问,然后士人全部由学校升贡,如此士可因才学分上下,选到的就全都是才学品德俱佳的人!”

“元长公,取消科举还远远不到时候。”说实话,对于蔡京的超前意识,高俅只觉得万分头痛。“即便士人从学校升贡的过程再透明再公平,在旁人眼中始终不及科举来得公正。自唐朝开科举以来,寒门士子已经将此视作了最公平的途径,而一旦骤然废黜,恐怕引起的非议绝非少数,更有可能的是天下哗然!而我可以断言,即便圣上真的取消了科举,将来也必定重新启用!元长公,倘若这样一反复,你认为天下士人会如何看圣上,如何看你?”

从私心来说,蔡京地愿望是超过熙丰王安石,成为一个名留青史的名臣,所以,这也是他大胆提出一系列比王安石更激进政策的由来。然而,这并不总来看,他就会因此而把自己搭进去。王安石两度拜相,两度罢相的经历,是他最最忌讳的。眼下赵佶虽然信任他,但还远远不到神宗信任王安石的地步,倘若天下士子因为废除科举而群情激昂,他不见得能够安然过关。

WWW★тTk дn★c ○

“是我太过急躁了。”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蔡京不得不承认,高俅的提醒很有道理。但是,兴学乃是他求名竖名之举,他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但兴学乃是国之大计,我一定会坚持到底,伯章即使反对,我也会在圣驾面前力争。只要国库和各路常平钱能够到位,这学校一定能够建下来!承平盛世若是还不能兴学建学,以后更是未必能够!”

高俅自忖无法说服蔡京地顽固,只得怏怏离开了蔡府。蔡京的私心公心他都看得清清楚楚,也知道兴学是一件造福士子地好事,只是,蔡京认为如今正是承平盛世,实际上呢?当初宋朝早期时岁收三千万贯还能有所结余,可到了神宗时岁收五千万贯还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如今更是年年赤字′然改革茶法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可学校的开支又岂是小的?一旦打起仗来,天知道情况会怎样!

一定不能一下子把整个摊子全都铺开!

既然下定了决心,他一回家便召集了所有幕僚,把自己地意见兜了出来。当夜,高府四个幕僚几乎是不眠不休地连夜起草润色,最终在天明之前拟定了洋洋洒一万字的奏疏,力陈兴学之举不可操之过急。

连着在朝会上争了三天,蔡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高俅这个温和改良派,还要面对以户部官员为首的一干人的反对。户部破天荒地拿出了一份相当精确的开支表,列出了州县太学一年内的开销,那巨大的数字让包括赵佶在内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最终,赵佶采纳了高俅的建议,扩充太学,而后于京畿路和两淅路出常平钱先试行州县学制度。

至此,虽然高蔡二人仍旧是事事合议,但有心人不免觉得首相次相有所嫌隙,趋炎附势的人立刻分作了两派,为求进身不惜搬弄是非。蔡京的几个儿子全都被骚扰了一个遍,身为鸿驴寺丞的蔡攸更是被搅得焦头烂额;而就连高俅远在华亭的弟弟高傑也来信探问事情原委。久而久之,两家不厌其烦。

就在兴学引起了无穷余波的当口,西北传来了最新战报。河南部族寇来宾、循化等城,洮西安抚李忠率兵前往救援,与羌人相遇后三战三败,将领尽为贼伤。退走怀羌城后,李忠于当夜伤势发桌亡。和先前王厚童贯措置河南生羌时险些中流矢受伤联系在一起,朝廷上下当然得出了西北远远没有安定的结论,顿时一片哗然。

“堂堂洮西安抚居然三战三败!”

举朝上下都因为湟州大接而看轻了羌人,赵佶自然也有一种轻敌的情绪,如今看到这一战报,他自然是雷霆大怒,但更多的却是深深的忧虑。

“湟州固然是一战而下,但羌人却如此不易安抚,倘若下次进兵的时候,那些看似降服的部族再度倒戈,那又该当如何?”他狠狠地将奏折往案上一甩,厉声道,“若是按照当年报喜不报忧的往事,是不是这份战报又被扣下了?”

高俅和蔡京对视了一眼,全都保持了沉默。大捷之后三战三败,这未免太过丢人了,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也能够看出,藩骑的实力并不可小觑。

“圣上,河南部族向来不易安抚,往往犹如墙头草一般,所以,当年王赡才会纵兵屠戮′然其行为不可取,却也是不得已的办法。倘若一直这么下去,湟州则必定难安。”蔡卞见旁人不说话,便率先站了出来,“臣建议在明年进兵之前,将这些羌人大首领全都引到京城觐见,伺机将他们都留下来,则……”

“元度相公,羌人可不像我们中原人,一旦首领被执,他们马上会推选出一个新的首领,到了那个时候关系恶化,再想安抚就难了!”严均一口便把蔡卞的下半句话顶了回去,“屠尽羌人看似能够一劳永逸,但如今尚在进兵青唐的当口,倘若贸然行事,不啻是将那些游离在外的部族全都逼到了青唐王子那一边,那时对我军便相当不利。”

第40章 得家书两女定策第22章 惧降罪蔡攸求父第6章 阴差阳错巧结缘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30章 巧舌如簧第34章 苦心孤诣造时机第12章 家有贤妻好儿女第27章 屈豪家锋芒初露第26章 忠心见疑第17章 因别情婚事生波第15章 拒请降攻势日急第26章 为前途卑躬屈膝第32章 所谓江湖第30章 一朝风云突变起第32章 所谓江湖第9章 微服出游第5章 颜面存亡孰轻重第36章 蒙圣恩渐生异心第30章 权臣能臣第25章 殿帅府官家临奠第12章 观前路蔡相忧心第30章 巧舌如簧第17章 出人意料第31章 闻金使郡王气恕第20章 再见童贯第7章 谁家锋芒盖全场第35章 谁人损人不利己第10章 为赃物群贼反目第16章 窥凉州王厚设套第8章 两相投机结金兰第37章 国之大计第4章 求宽心清照南下第1章 浑水摸鱼本常事第20章 贺婚事天子降恩第33章 大行善举第23章 假戏真做剖心腑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烟起第10章 三英聚首图大计第6章 见党羽试探腹心第40章 溘然长辞第19章 婚庆日贵客盈门第29章 面圣驾王厚安心第20章 重拳出击第20章 欲隐欲现春宫第32章 准驸马心怀焦虑第29章 狡蔡攸挤兑老父第13章 不速之客第28章 诸台谏心系同僚第37章 骤升迁万人瞩目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9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40章 为招纳纷争再起第35章 战事急各怀鬼胎第11章 除大敌国舅逼宫第30章 美人恩重第2章 护犊切左右为难第1章 动荡起波澜无边第6章 见党羽试探腹心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难事第10章 病西施沉疴得解第40章 直挂云帆济沧海第1章 已是穷途末路时第40章 直挂云帆济沧海第7章 蔡老三阴结外援第34章 今日腾达会当时第6章 见党羽试探腹心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15章 拒请降攻势日急第7章 蔡老三阴结外援第24章 长讧后浪推前浪第4章 求宽心清照南下第28章 接将令平仲调兵第19章 东边寥落西边喜第33章 狭路相逢第22章 防微杜渐第16章 窥凉州王厚设套第5章 巧时机双雄聚首第11章 明算计暗度陈仓第25章 未雨绸缪设前计第8章 探真言一击中的第3章 下青唐威凌诸羌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13章 观相扑官家有感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杨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36章 百官上寿天宁节第32章 闻婿言如梦初醒第30章 慧眼识破瞒天计第26章 抽丝剥茧见真章第20章 希晏访王厚问策第29章 扬帆出海第35章 蔡学士语训长子第2章 大辽密谍第6章 苏子由千里回京第35章 蔡学士语训长子第34章 御前蹴鞠第4章 文武事人尽其才第31章 提罢兵君臣离心第30章 合圣意越级直擢第21章 雷霆恕阉宦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