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谋伐宋辽夏联手

十一月,辽主耶律延禧终于回到了上京城。之所以那么早回来,一是因为前几日文武百官已经拟定了尊号,需要他回去告祭太庙,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从宋国传来的消息′说他也不信宋国那个小皇帝会轻易病重不治,但是,如今夏国连连告急,他势必不能撒手不理。

丙申,文武百官加上尊号曰惠文智武圣孝天祚皇帝,随即耶律延禧大赦天下,并进封宋魏国王和鲁斡为皇太叔,进封梁王挞鲁为燕国王,郑王淳为东京留守,封越国王,百官各进一阶。戍戌,以受尊号,告庙。乙巳,谒太祖庙,追尊太祖之高祖曰昭烈皇帝,庙号肃祖,妣曰昭烈皇后;曾祖曰庄敬皇帝,庙号懿祖,妣曰庄敬皇后。

这一系列粉饰太平的举动过后,他便真正定下心来接见夏国的使节′说早已有所准备,但当听说横山大半土地落入了宋人之手的时候,他还是大吃一惊。要知道,横山不仅是大宋和西夏之间天然的分界线,而且横山党项诸部也是夏国最好的兵源。一旦失去了横山,西夏不仅在战略上将屈居劣势,就连兵力上也会相形见拙,这无疑是辽国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宋国那位小官家未免太自负了!”当着西夏使节的面,耶律延禧便冷笑了一声,脸上尽是怒色,“自从澶渊之盟之后,我国和宋国便从未交兵,他们大概是以为我大辽可欺!你回去告诉夏王,就说此事朕决不会撒手不理,如果宋国对朕的照会置之不理。那么,朕不惜出兵一战!”

李造福担任使节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然知道辽主耶律延禧刚愎自用而又生性多疑的脾气。连忙匍匐在地叩谢道:“皇上恩情,外臣感激不尽!不过。外臣还有一件事启奏!”

“什么事?”御座上地耶律延禧感到一阵意外,但转念一想便明白了对方的言下之意,“莫不是夏王的婚事么?”

“正是吾主地婚事。”李造福低垂着头,恭恭敬敬地说道,“敝国梁氏擅权。导致两代夏主皆造太后钳制,因此吾主每每想起,无不感到痛心疾首。如今吾咒然削贵族权柄,但一旦和贵族联姻,难保不会再有粱氏之事。吾主一再遣使节如辽求婚,一来是因为辽国乃上国,若能求上国公主为妻,则敝国可以更好地敬事上国,二来则是因为上国公主有大国威仪,必定能够压服国中那些贵族。恳请皇上念在吾主心诚的份上。答允了此桩婚事。”

耶律延禧闻言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若有所思地皱眉沉思了起来。

自从李乾顺亲政之后,派来地求婚使节已经不下于五六批。次次都是卑词恭顺地提出请求,若是一再拒绝,恐怕会引起不好的后果。只是,自己虽然有几个堂姐妹。却大多已经嫁人,而且姿容不过寻常,不见得能够借此拉拢李乾顺。沉思良久,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赐婚之事朕自有主张,你就回去等消息吧。”

听到这句含糊的回答,李造福却是大喜。先前每次如辽求婚,几乎都是被辽主婉言推托,而这一次显然是大有希望。当下他立刻恭恭敬敬地行礼称谢,心中大大松了一口气。

“依你们看,这桩婚事是否该允?”

耶律延禧漫不经心地看着底下的萧奉先和萧芷因,面上并没有多少郑重之色。”朕的堂姐妹中,娇生惯养地占了多数,李乾顺毕竟是一国之主,要想牢牢抓住他,只靠一点小聪明和美貌是绝对行不通的。你们若是认为该应允李乾顺的求婚,就帮朕好好想想有谁合适嫁过去。”

萧奉先和萧芷因对视一眼,同时别过了头′然同是宠臣,但是,两人却谁都不服谁,萧芷因认为萧奉先是因皇后得信用,不过区区一个外戚;而萧奉先则认为萧芷因当初在宋国一事无成,根本不应受到重用。只不过如今耶律延禧既然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他们自然不敢怠慢。

“皇上,即便如今的公主郡主之中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么,不妨把要求再放低一些。”萧芷因见萧奉先仍在沉思,立刻抢先开口道,“当初我国也曾经将兴平公主许嫁李元昊,而兴平公咒然貌美,手段却是平常,最后不仅郁郁而终,而且还连累得两国大战,后来的义成公主也是如此。如今李乾顺既然求婚,则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只要是宗室女子,其人又才貌兼备,便可加封公主赐婚给李乾顺。”

“有理。”耶律延禧满意地点了点头,正想开口再说些什么,萧奉先便突然插话进来。

“皇上,臣有一个相当好的人选。”萧奉先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仿佛根本没有看到一旁萧芷因的慑人目光,“臣前些日子拜访兰陵郡王的时候,无意中见到了他地幼女。此女名耶律南仙,今年正好十六岁,生得花容月貌异常出众,在汉学上也颇有功底,而且粗通政事。李乾顺既然尊崇汉学,应该会满意这桩婚事。”

“耶律南仙?”被萧奉先这么一说,耶律延禧也觉得怦然心动,只不过祖宗家法,耶律氏之间不能通婚,所以就算此女再美貌,他却是不能染指的。”你既然这么说,就让皇后先见见耶律南仙。倘若其人真的如同你所说,那朕便为她拟定封号,择日嫁往夏国。”

“臣遵旨。”萧奉先微微一弯腰,转而示威似地瞟了萧芷因一眼,心中异常得意←原本是自己看中了这个女子,准备不日上门求亲,谁知道这一次竟阴差阳错派上了用场。不过,比起皇帝的宠信来,区区一个女子根本算不得什么,以他的地位权势,将来自然不愁没有美女相伴。

耶律延禧却没看到下头两个宠臣“眉来眼去”剑拔弩张的态势,略一沉吟便又吩咐道:“另外,命西京道做好准备,倘若夏国出兵,这一次就接应他们一下!”

这一道旨意却是非同小可,底下两人立刻收起了彼此争斗地心思。

遣使到宋国调停是一回事,真正动兵又是另一回事,虽然两人都认为契丹铁骑天下无人能挡,但是,若真的和宋国打起来,对于他们这些掌权者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当下萧奉先便试探着问道:“皇上,倘若此番我国出兵时,和宋人有所冲突,那该……”

“冲突?有冲突便迎击好了,难道我契丹男儿还怕区区宋人不成?”耶律延禧冷哼一声,自信满满地道,“宋人积弱已久,否则当初也不会在澶渊之盟后岁岁贡给从不失期,他们若是看到我军旗号,恐怕后退都来不及,怎么会主动交战?若是他们敢交战,朕正好有借口问罪宋国君臣,朕就不信,他们能够应付两边的夹击!”

“皇上英明!”这一次接口的却是萧芷因,他对于宋国全无好感,因此虽然知道即使开战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仍旧抢在前面奉承道,“宋人懦弱惯了,一旦看到我军旗号必定退避三舍,届时使节再稍稍逼迫,宋国那个小官家必定会原封不动地把吃进去的土地再吐出来!”

“说起来,宋国那个小官家的病情是真是假,还是个未知数!”萧奉先不满意自己落了后,连忙补充了一句,“按照他们往年的习惯,皇帝有病是很忌讳再打仗的,如今这边说小官家病重,那边西北却连传捷报,障眼法的可能性很大。”

“朕才不在乎赵家小子是真病还是假病!”耶律延禧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一字一句地道,“朕只知道,凭我大辽的实力,绝对用不着玩弄这些伎俩!”

“皇上所言极是,南国皇帝大多沉迷于文事,上不得马拉不开弓,哪里及得上我国皇族宗室弓马娴熟?”萧芷因不忿萧奉先处处占先,便故意出言反击道,“依臣看来,那宋国小官家多半是病势沉重,宋国前面一个皇帝不也是早死吗?如今这个小官家虽然有几个儿子,但最大的也不过几岁,要是他真的一命呜呼,大臣不管拥戴哪个皇子登基,对我国都是相当有利〉不定,皇上还能踏马中原河山,成不世之功业!”

耶律延禧闻言大畅,忍不住得意忘形地长笑了起来:“哈哈哈,说得好!那个时候,朕必定不会忘了二位卿家的辅佐之功!”

双双离开大殿,萧奉先和萧芷因互视一眼,立刻分道扬镳。

萧芷因是忙着出去给李造福传讯,要知道,从这位夏国使节身上,他得到了丰厚的礼物,其中既有金银珠宝骏马名剑,也有田产奴仆,总计不下十万贯。

而萧奉先则是急于去见他那位皇后妹子,原因很简单,他从各种渠道听说,文妃萧瑟瑟近来有独占眷宠的趋势,而且似乎已经怀孕了←的皇后妹子虽然得宠,但是一直没有生育,相反倒是不受重视的赵昭容生下了一个儿子,辽国立储并非完全是立嫡,有时也会立贤立长,如果让文妃有子,则他萧奉先将来必定不得善终。

第11章 教女无方亦有方第26章 忧西征各怀鬼胎第17章 因别情婚事生波第39章 出重拳腥风血雨第10章 为夫郎妻妾费心第36章 通讯息英娘求援第14章 重若千钧第26章 西宁州风云又起第38章 兄弟相见别有情第33章 无双绝艺第28章 西北宁则天下安第19章 引蛇出洞谋双雕第11章 天子谋国有远虑第30章 权臣能臣第40章 直挂云帆济沧海第32章 准驸马心怀焦虑第37章 柳暗花明第30章 美人恩重第2章 谁家英气少年郎第25章 狭路相逢智者胜第8章 两相投机结金兰第12章 蓄势待发除掣肘第22章 权利弊众家俯首第37章 应邀约两女为媒第29章 郑居中妙荐能员第29章 各封赏死水微澜第26章 禁宫火起第1章 一朝天子数朝臣第5章 开空门迎俊杰才第33章 旧时禁中小宿卫第9章 议将来两两交心第33章 无双绝艺第35章 兴灵故地近咫尺第25章 计前途谋动险棋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6章 各显神通第23章 千头万绪难排解第24章 巧舌如簧说同僚第14章 通风报信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见第21章 福宁殿痛陈利害第5章 开空门迎俊杰才第34章 精兵直击捣黄龙第18章 旧话重提第27章 峰回路转第24章 巧言令色第25章 动身回国第4章 观互搏巧言激将第31章 宝物无双第27章 执己见主将亲征第31章 送使节左右为难第26章 狭路相逢第40章 溘然长辞第9章 将计就计上辞呈第17章 兵分两路各奔忙第20章 迎亲前夕各奔忙第21章 审时势白玲用谋第10章 病西施沉疴得解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诡道第9章 因缘巧合得悍将第24章 动情理父子释嫌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游第23章 南北挥师击湟州第28章 说权相少蕴复出第20章 铁冠真人唐子霞第15章 阉宦手段第16章 初次交锋第1章 已是穷途末路时第7章 两缠绵惊得喜讯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30章 慧眼识破瞒天计第18章 辨良骏因祸得福第25章 未雨绸缪设前计第26章 辽宋宰相相对坐第25章 闻急讯火烧火燎第36章 忖得失童贯弃子第33章 闻危言心有所感第19章 谋西北驱狼吞虎第35章 太后归政第17章 老少将军论旧制第34章 今日腾达会当时第5章 梁上君子何处来第16章 选递补煞费苦心第20章 再见童贯第2章 遵圣意悍将回京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领第21章 审时势白玲用谋第15章 球场惊变第23章 痛定思痛虑军事第10章 贺新人陈王登门第38章 兴学校各持己见第4章 文武事人尽其才第4章 除夕夜合家团圆第25章 三喜临门第11章 觑时机手起收网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现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线第8章 略施小计惩衙内第2章 计议将来第14章 小王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