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因别情婚事生波

自从赵挺之拜相,赵府便几乎日日门庭若市,车马络绎不绝。这几天中,赵挺之的长子和次子也相继护着大队家眷抵达了京城,这顿时让赵府上下更加热闹了起来。等到全家上下安顿完毕之后,赵挺之便将三个儿子全都叫到了书房。

对于三个儿子,赵挺之一向管教极其严厉,当初他任副相的时候,便一直不允许他们交结外官,以免惹祸上身。如今他升任宰相,更是不想在这一点上被别人抓住把柄。

“如今不比往日,你们在外面都要谨言慎行,别让别人笑话我赵家没有家教!”赵挺之扫视着面前的三个儿子,心中很有些欣慰。不管怎么样,和蔡京的四个儿子相比,他这三个儿子至少都肯读书愿意上进,虽然没有一个能够谋得一个进士出身,但是,只要真的有才学,他日靠荫补入官,也能够有所建树。”总而言之,若是我不在家里,你们接待官员的时候要把握分寸,别贸然答应不可能做到的事,明白了么?”

“是,爹爹!”

赵挺之满意地点了点头,随手示意老大和老二出去,却独独留下了幼子赵明诚。”明诚,我听说你这些天一直和那些太学生混在一起,还动不动对朝政发表评论,这是怎么回事?”

发觉父亲的语调似乎有些严厉,赵明诚顿时心中一慌,但仍旧强自镇定地答道:“爹爹,那都是我当初在太学中结交的好友。如今爹爹拜相,他们都指望你能够重定朝局。一扫奸佞之风,我也不敢指斥朝政,只是有时附和他们几句罢了!”

“你太不懂事了!”赵挺之恨铁不成钢地望着这个一向宠爱的幼子。见其依旧是一幅茫然无措地表情,一时更感痛心疾首。”谁都知道,朝中清议与其说在于台谏,不如说是在于那些太学生。他们自诩一心为国耿直敢言,却不知道一个不好就会被人利用,而你这个宰相公子居然还对此懵懵懂懂!你知不知道。如果有心人给你们安一个指斥朝政的罪名,你让我这个作父亲的如何自处?”

“可是爹爹,你如今既然已经拜相,怎能对朝堂不加整顿?蔡元长任用私人擅权误国,这都是铁板钉钉地事实。倘若不先剪除其党羽,爹爹岂不是处处掣肘难以行事?”赵明诚见父亲训斥的语气越来越重,渐渐有些不服气,“我在太学之中小有声名,正好可以借助他们来为父亲出力,再者。我朝从来不因言罪人,何来指斥之名?”

“你……你真是气死我了!”赵挺之气急败坏地骂了一句,而后不觉跌坐在了椅子上。好半晌才抬头斥道,“你说朝廷不因言罪人?那么,当初邹浩等人是为什么被贬谪出京地?朝廷确实宽纵士大夫,但是。纵使宽纵也还有限度!如今蔡元长的党羽确实遍布朝堂,但是,圣上尚且没有一举剪除的打算,我又在圣上面前做出了大公无私的表示,凭什么去清理他们?难道,你真的认为你爹爹地相位很稳么?”

赵明诚生来纯孝,对父亲的话也几乎是言听计从毫无违逆,此刻听父亲如此说,顿时大惊失色。他诗文颇有成就,因而心气颇高,但于政治上毕竟目光有限,此时细细一琢磨却依旧不得章法,思来想去只得开口问道:“爹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听到儿子如此问,赵挺之顿时有一种意兴阑珊的感觉。这种隐秘的事情若是不能自己体会,又哪里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解释清楚的,看来,自己这三个儿子,竟没有一个是政治上的材料,要想在仕途上有所进益竟是难上加难。想到这里,他也无心在这个问题上再作纠缠。

“总而言之,你以后可以和那些太学生会文,但记住少谈政事!若有相得的或是才学出众的,你不妨记下来告诉我,我可以向圣上推荐,但切忌把那些口无遮拦的引过来!”见儿子似乎被刚才那句话镇住了,他的口气又软了下来,“对了,你这两天去看过清照么?你们地婚事也拖得够久了,倘若再不成事,恐怕要招人笑话。”

提到李清照,赵明诚的脸上突然又露出了几分尴尬,偷眼瞄了父亲一眼方才嗫嚅道:“我前几日便去过她那里,可是她却闭门不见,说是父亲未归不能做主。”

“清照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拘于礼法了?”赵挺之眉头一皱,顿时大有疑惑。要知道,李格非向来对儿子女儿一视同仁,不仅教导女儿诗书之道,而且从来不忌让李清照表露才学,甚至赵明诚和李清照频频相见也从不制止。如今两家正要完婚的时候,李清照突然避而不见,这又是怎么一回事?他不经意地瞥见脸色略显古怪地儿子,心中顿时一动,“莫非是你从成都府带回来那个女子的事被她知道了?”

见父亲一言戳传,赵明诚更是觉得狼狈:“我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得到消息的,只不过,我们俩的婚期因各种缘故足足拖延了四五年,我那只是……再说,我对她地感情从未变过,更不曾做出对不起她的事。她怎么能够听信传言计较这些?”

赵挺之的脸色顿时更加阴沉了,他和李格非本是多年旧交,所以才会很早就允了这桩婚事,一来是门当户对,二来两家的孩子都是志同道合,也不虞婚后小两口会有什么矛盾。即便他后来和李格非政见有别而渐渐疏远,两家孩子的往来却始终没有断过,谁想到,那件事居然会传入李清照的耳中!

若是往常也就罢了,可偏偏被闲置了好几年的李格非重新得到重用,如今提点河北刑狱,听说是政声卓著,他正好可趁着此次婚事的机会重新弥补当年的疏远,谁知竟有这样的变故。这个时候,他只得暗自埋怨李格非将女儿宠坏了,但明面上却只得归咎于自己的儿子。

“清照一向知书达理,这种事情原本就是你不对!”

和唐代一样,大宋士大夫往往是姬妾众多,而且往往越是文采风流,家里的姬妾就越多,似欧阳修苏轼等人就全都是风流倜傥的性子。

当然文如其人,像王安石司马光就只娶了一妻,所以这也并非能够一概,而论。而赵挺之自己则是只有两个侍妾,家风也一向极为严谨。

“若非你娘那时候护着,我怎么也不会允你把小宛带回来!既然清照不乐意,你就给那个女人一些钱,打发她走了便是!”

赵明诚闻言勃然色变:“爹,你怎么能够如此不近情理,小宛出身清白,虽然家境贫寒了些,但也一样知书达理。若非她当日相救,我那一次兴许就送命了!”

“若不是因为她对你有恩,我怎会允你接她回来?”赵挺之见儿子如此不懂事,更是觉得脑袋一阵阵发胀,“可是,有恩并不意味着有情,若不是你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竟忘记了自己有婚约在身,怎么会有现在这种事?你别忘了,清照的父亲李文叔一向对你爱重有加,如今你又如何面对他?”

“我……”赵明诚自知心中有愧,一时竟不知道如何辩解,脸上更是青一阵红一阵。他之所以会将小宛带回来,原因不仅在于她的温婉可人善解人意,从更深层次来说,还是因为懂得诗文的小宛处处对他的作品大加称赞。

尽管论气质,论出身,论才华,小宛没有任何一点及得上李清照,但是,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他丝毫不用顾忌,也不会感到任何压力,而李清照的光彩实在是太夺目了。仅仅是那令所有名家为之叹服的诗词,他便只能望其项背而不可追。所以说,尽管他对李清照依旧是情根深种,但是,让他为此将小宛赶走却是万万不可能的。

赵挺之见儿子沉默不语,怎么会猜不出他的心意,因此最终只得无可奈何地说道:“这样吧,我找一天去看看清照,顺便劝她几句。总而言之,婚约仍在,她不过是使使小性子,不会太出格的。”

“多谢爹爹!”赵明诚心头大石落地,大喜过望地躬身道谢,抬头见父亲无话便连忙出了书房。在他根深蒂固的心理中,只要父亲出马,婚事自然是水到渠成。

书房之中,赵挺之却是另一幅表情。他倒不是在乎李清照这个准媳妇的态度,而是在乎李格非对此的看法。李格非自己就从未纳妾,而且一向看好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约,倘若这一次李清照的做法得到了乃父的默许,那就有些糟糕了。从根本来说,赵佶起用苏辙便是给了新党一个重重的警告,让李格非这样一个忠直的人执掌河北刑狱也是如此。如今他立足未稳之际,别说大力打压旧党,恐怕还要刻意拉拢才行。

“人说是为相之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诚然一点不假!蔡京高俅,他们究竟在打什么主意?”他缓缓摇了摇头,将已经写好的信笺封入了封套之中,然后提笔端端正正地写了五个大字——李文叔亲启。)

第36章 怒冲冠人死灯灭第11章 幕后手渐露端倪第3章 寻人有果第20章 闻风声豪族奔忙第12章 假戏真做探心机第24章 浮出水面第11章 除大敌国舅逼宫第11章 瞒天过海设妙计第25章 未雨绸缪设前计第3章 蛮女多情投怀抱第15章 使高丽另有要务第24章 俏高嘉直闯李府第14章 炙手可热烫山芋第18章 乔迁之议第18章 旧话重提第11章 明算计暗度陈仓第38章 此消彼长第40章 直挂云帆济沧海第1章 星变奇观天下震第39章 双管齐下第5章 蔡元长笑看佳婿第35章 蔡学士语训长子第19章 又见金盒第16章 君臣闲来谈家事第27章 忧婚事百味杂陈第12章 天下熙熙为利来第31章 提罢兵君臣离心第29章 应危机三人成虎第2章 天行有常人无常第36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第28章 软硬兼施收人心第34章 精兵直击捣黄龙第28章 名将宗泽第29章 大名豪贾第33章 闻危言心有所感第11章 除大敌国舅逼宫第38章 兴学校各持己见第24章 运筹帷幄指掌中第40章 自古沙场埋忠骨第32章 弱质女流撑残局第38章 痛苦抉择第10章 官商际野第3章 飞黄腾达会有时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27章 百般笼络第16章 赵府宴术惊四座第14章 未雨绸缪严防范第8章 探真言一击中的第34章 贤内助指点迷津第14章 未雨绸缪严防范第13章 观相扑官家有感第14章 君王自古无家事第7章 趁慌乱别有所第13章 不解之缘乃前定第36章 蒙圣恩渐生异心第29章 应危机三人成虎第8章 游西湖各得其所第31章 另有定计第16章 窥凉州王厚设套第5章 梁上君子何处来第1章 已是穷途末路时第15章 元旦大朝第3章 阴差阳错卧病榻第34章 观全局谋定后动第8章 巧手羹汤暖人心第10章 以牙还牙后报来第5章 蔡元长笑看佳婿第37章 三言两语收名臣第20章 定立新君第27章 为家族父子反目第37章 巧处置恩威并济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杨第3章 沧海桑田无定数第5章 贺升迁雄心万丈第23章 千头万绪难排解第6章 驾幸王府第5章 颜面存亡孰轻重第20章 为茶法波澜迭起第35章 蔡学士语训长子第36章 调虎离山急动手第21章 句句问心解签人第31章 提罢兵君臣离心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6章 闻谏言夜审心腹第17章 接书信各做准备第29章 为伐夏再起争端第27章 百般笼络第29章 金枝玉叶接连降第38章 动杀心高俅放权第17章 兵分两路各奔忙第7章 蔡老三阴结外援第3章 生不逢时第10章 一网打尽第4章 文武事人尽其才第39章 众志成城备死战第39章 慰长嫂用心良苦第16章 各显神通第16章 苏元老愿附骥尾第18章 乔迁之议第5章 祝融灾肆虐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