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诡道

钟昌一回到市舶司,一个中年文士打扮的人便匆匆迎了上去,来不及寒暄便开口问道:“我听说高相公婉拒了其它人,只见了你和洪大人两个,究竟怎么样?”

“怎么样?”钟昌冷笑一声,随手把官帽一甩,没好气地道,“这些个在朝廷中枢当官的人,哪里有那么好糊弄,精明得像什么似的!”

他原原本本地将刚刚的情形解说了一遍,这才长长叹了一口气,无力地靠在了椅背上,“要我说,这一次怕是没戏了!”

“怎么会这样,这不可能啊!”中年文士姓廖,单名一个隽字,曾经在明州市舶司和杭州市舶司都干过,最后和钟昌投缘方才奔了这里,自然不希望这个东主就这么倒了。”高相公的弟弟不是在华亭市舶司么?当初圣上听从高相公的意思,将明州、杭州和华亭市舶司全部录离出了本路转运司,直接向户部负责,如今怎么会对楚州市舶司的窘境视而不见?”

“都是我太自作聪明了!”钟昌疲惫地伸手覆住了眼睛,本能地感到一身酸痛,“虽说我在高相公面前说的句句都是实话,但是,一旦被别人看错了意思,免不了就会认为我是危言耸听别有所图。这下可好,偷鸡不成蚀把米,若是仅仅置之不理也就算了,若是他把这话告诉别人,别说我得卷铺盖走路,恐怕还得脱一层皮!”

廖隽闻言吓了一跳,随即也攒紧眉头苦思了起来。先头以为拜会这位高相公是天大的好机会,如今人是见着了。可却不但没捞到机会,反而可能会伤及自身。想到这里,他不禁咬牙切齿地迸出了一句话。

“不管怎样。你在楚州这几年都是立了大功的,朝廷就算不奖忠臣。也应该不会过河拆桥才对!”

“廖兄,你在这么多家地幕府都待过,难不成还会以为我朝没有构陷不成?”钟昌从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面带讥诮地讽刺道,“就连已逝的苏学士那样大的名声。当年还不是为奸党所算,差点在乌台诗案中丢了性命,怎么,还会有人在意我这么区区一个谋利之臣?”

话音刚落,门外便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启禀钟大人,高相公地船刚刚已经开了!”

“开了就开了,这种事情有什么好报的!”满心不耐烦地钟昌自然不会有什么好口气,“他只是过境,总不成真的为人排忧解难不成?”

但是,门外的小吏却并没有退去:“只是。刚才外头有人送了一封信,指猛给大人亲启。小人不敢造次,所以……”说到这里←顿时有些嗫嚅。

“信?”廖隽本能地眼皮一跳,连忙出去询问,不一会儿便拿了一封信回转了来。”他是新来的,生怕随便接了东蚊你开革了他。对了。这格式怎么这么奇怪,除了抬头的钟明荃三个字之外,落款连姓氏都没有,这是什么意思?”

原本不以为意地钟昌立刻跳了起来,接过信便手忙脚乱地拆开,一目十行地看完之后,他竟是愣在了当场,旁边的廖隽连连询问,他竟是半点反应都没有。廖隽大急之下,只得从其手中抢过信笺,只看了几行便脸色大变。

“这……这是高相公的亲笔?他……他居然知道我们所图为何?”

“所以我才说我们是自作聪明!”钟昌苦笑一声,但眸子中重新又充满了熠熠神光,“上头虽然有告诫的语句,却也说将上书言明此事,甚至还说,将仿照京城都茶务的格局,在京城或是淮南江浙一带设市舶司都大提举总揽全局。怪不得人家年纪轻轻就是宰相,我确实不能及!”

“高伯章就已经是这样难以蒙混,还不知道那名满天下的蔡元长是何等精明的人!”尽管今次危机已解,但廖隽却感到了一阵深深的心悸。一直在地方官身边打转的他,是不是把那些位高权重的人看得太低了?

见廖隽神情萧索,钟昌便出言劝慰道:“廖兄也不要妄自菲薄,这一次地事,是我们两个都想岔了。”他一边说一边指着信上的几处文字斟酌道,“高相公在信上提到,我既然有理财之能,自然不适宜永远呆在市舶司,所以问我对于将来还有什么打算。你忖度那意思,是不是有别的含义?”

“嗯?”廖隽连忙低头看去,细细品味了一下文字后便觉大喜过望,“恭喜大人,这词句虽然委婉,但是,其中含义却明显得很。大人不妨想想,高相公当年拜相之后,经他地手荐出去的人哪一个不是名动天下?王厚平兑屡获大捷,军功彪炳,这固然还有他父子两代的名声,而严均达虽说不是高相公所荐,但旁人都能看出,他和高相公乃是一路的人,如今擢枢密院同知,一回来不是拜相便是入主枢密院。而宗汝霖四十而开始大用,如今在西北也是屡屡建功,再看也同样是理财之臣地程之邵,已经加了显谟阁待制的头衔……”

“好了好了,你别说了!”钟昌被廖隽撩拨得满心热火,连忙阻止道,“你要是再说下去,我今晚就别睡觉了!你倒是说说,如今除了坐等,我还能做些什么?”

“大人,高相公此次下东南是为了什么,你不妨从这上面动动脑筋。”廖隽这才回过了神,立刻把满脑子的胡思乱想抛到了九霄云外,“要知道,当初蔡相公把几个心腹提到户部尚书的位子,可是没用多少时间!”

此时此刻,高俅却是悠闲自得地坐在船上,心中计算着那个钟昌收到信时的模样。这是一个人才,但是,要怎么用好这个人才,却得注重方式方法。原本他是属意程之邵来打理户部,但是,程之邵的年纪稍稍太大了一点,而且西北茶马少了这样一个能员根本不行。不说别的,就说王厚大军驻扎湟州,那么多的军粮钱饷,若不是靠着程之邵的茶马博籴,恐怕就是吃也把青唐那一块吃得寸草不生※以,如果这个钟昌能够为己所用,那么,他就可以设法将其提到中枢去。

自从撤三司使而将财权重归户部之后,户部尚书这个位子便渐渐重要了起来′说仍然不及明清大权归六部那样夸张,但却是不容小觑的实权位置。现如今,他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放任别人在自己眼皮底下争权了。若是再不及早准备,他日迟早被人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想到这里,他便摊开了一份空白奏折,将白天钟昌的陈述一条条仔细写了上去,最后才在另一份私相呈递的小札上总结道:“依臣之见,市舶司归于转运司确有不妥。须知转运司统管一路之钱粮,乃是财赋要职,而市舶司经管海上贸易,亦为重中之重,彼此之间不应有所统属,否则,有失陛下将财赋归于中央之要旨。钟昌提举楚州市舶司多年,每年入国库钱粮数十万,功劳不可抹煞,若单单下旨褒奖,恐怕仍不足以表彰其功,恳请圣上依褒奖程之邵之前例,加官钟昌以彰显其功,如此方不失陛下圣明!”

思忖片刻,他又在小札上附带了一句:“臣闻听王厚北巡,程之邵代其坐镇湟中,击退羌人余孽反击,以至于累倒军中。以程之邵之年高,尚且奔波于西北前线,足可见其精忠体国之心,祈圣上另赏之。”

写到这里,他觉得颇为满意,但心中却总觉得遗漏了什么,好半晌才想起自己竟忘记了童贯。

自从跟着王厚远征西北,童贯似乎也在那一带呆了有三四年,只是,监军还是监军,赵佶似乎一点都没有用其真正指挥大军的意思,这个兆头相当好。与其相信重用童贯会再出现一个英勇善战的李宪,他还不如相信史书的记载※以,王厚实在是异常精明,北巡甚至还把童贯一起拉上,然后才名正言顺地让程之邵坐镇湟州。当然,想不到程之邵一介文臣在战场上也颇有章法,至少大军调动纹丝不乱,这退敌有功至少能够让其再晋升个一两级。

而以刘逵如今和赵挺之走得那么近的情形来看,他日其一旦去位,户部尚书一职铁定坐不稳,自己他日可以想想办法。但是,吏部尚书还在何执中手里,这个京党中坚只怕是不会那么快落马,再加上吏部职权太重,若是贸然伸手只怕会不妙,暂时先搁在一边好了。工部、刑部、礼部赞且先不说,兵部的职权被枢密院夺去了大半。现在严均远在西北,这个同知枢密院的头衔发挥不上用场,是不是该考虑一下枢密院的后备问题?

恰在此时,他感觉到船似乎又停了下来,算算路程,这里应该是宝应,而且现在是夜里,似乎不应该停靠。正疑惑的时候,外头便响起了一阵叩门声,待他发话之后,管家高丰景便推门而入。

“相爷,无锡那边派了一个人过来,说是有事情禀报!”

第8章 居心叵测挑病父第28章 诸台谏心系同僚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27章 忧婚事百味杂陈第12章 假戏真做探心机第25章 未雨绸缪设前计第15章 阉宦手段第7章 谁家锋芒盖全场第30章 玄机重重因何悟第26章 度帝心谋倾首相第32章 得圣意严均擢升第7章 纷至沓来第31章 喜得巨舰可扬帆第22章 芙蓉帐暖度春宵第25章 闻首告洞若观火第20章 步步紧逼欲为营第20章 欲隐欲现春宫第40章 临行前夕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领第1章 触景生情泪满襟尾声大好河山大结局第12章 观前路蔡相忧心第5章 颜面存亡孰轻重第36章 毁祠堂义愤填膺第33章 无双绝艺第16章 各显神通第6章 各逞机心争斗忙第17章 兵分两路各奔忙第18章 访密友才女问计第13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10章 东坡之约第18章 乔迁之议第36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第15章 生来便是天骄子第13章 此生但愿天下宁第37章 获贼首尘埃落定第11章 抵江南赠书为礼第25章 为情郎以身涉险第31章 半推半就伪投诚第25章 闻急讯火烧火燎第24章 辽主天祚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1章 乐极生悲第30章 八方风雨齐汇聚第30章 迷雾重重前路茫第9章 揣心思状元得意第24章 运筹帷幄指掌中第39章 公平交易第19章 因势利导造伪证第33章 蔡衙内暗生毒计第16章 窥凉州王厚设套第14章 为家书各具思量第33章 元宵佳节团圆忙第2章 遵圣意悍将回京第29章 面圣驾王厚安心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马第8章 骄郡王强索东青第13章 奉诏命兄弟诣阙第26章 闻谏言迅捷应对第21章 福宁殿痛陈利害第33章 元宵佳节团圆忙第18章 上香遇劫灵隐寺第40章 连暗示好事第29章 狡蔡攸挤兑老父第13章 元符皇后第27章 街头遇盗第4章 人生难得几回搏第29章 郑居中妙荐能员第24章 送亲迎亲各奔忙第38章 为求存直言坦白第38章 纵败将女真求和第8章 故人相见如陌路第26章 禁宫火起第30章 师生之谊第18章 天宁节举国同乐第35章 为明志试探兄弟第16章 千思万想忧歧途第20章 再见童贯第11章 奇妙遇合第21章 上阵夫妻母子兵第35章 见遗稿睹物思人第19章 观战马高程立约第1章 已是穷途末路时第15章 阉宦手段第1章 两相争斗终有时第25章 偕使团奉旨回京第34章 得报讯洞察先第39章 蔡衙内志在都堂第13章 元符皇后第5章 开空门迎俊杰才第26章 闻谏言迅捷应对第5章 旧时袍泽再聚首第21章 靖内外疑云迭出第22章 金蝉脱壳第34章 苦心孤诣造时机第21章 上阵夫妻母子兵序章师恩深重第14章 殿中召见有深意第19章 辽使告哀第12章 福宁殿廷议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