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酒肆论书

遇仙正店位于曲院街南侧,前有楼阁后有台,按照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典型的花园酒店,最是达官贵人云集之地,里面的东西自然也是贵的惊人。高俅知道,自己若不是跟在大名鼎鼎的苏学士后面,恐怕是想跨进此地门槛都不容易。饶是如此,瞥见墙上一溜木牌标价的时候,他还是暗地里咂舌不已,一角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这吃一顿饭恐怕非得费上几贯钱不可。

他在路上就开始盘算待会该说什么,路遇贵人就得拿出点本事,否则怎么能够大加利用。家徒四壁的日子他可过不惯,要早日改善生活条件,少不得要在苏轼身上下功夫。毕竟,那个传说中的小王驸马似乎就是苏轼旧友,赵佶的下落得从那方面找。

一如他的记忆,年过五旬的苏轼此时正是得用的时候,身上还有检校礼部尚书的头衔,况且人人皆知其文名,区区一个酒肆老板自然是刻意奉承,轻轻巧巧地安排了楼上靠窗雅座,又用了屏风将众人与其他宾客隔开。盏茶功夫,店堂伙计便流水般地上了满桌菜,苏轼又命从人取了几角酒放在旁边温着,这才和高俅攀谈起来。

要说诗词歌赋,高俅和这位文坛大豪自然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想附庸风雅也不可能。然而,一谈起书法,他的话就滔滔不绝了。于是乎,两人从两晋、隋唐一直说到本朝书法大家,有高手在侧,高俅也不敢随意奉承,只是间或隔靴搔痒似的捧上一句,倒让对方大为开怀。酒酣之际,他又趁着浓浓的酒意撺掇苏轼挥毫泼墨一番,恰逢这位苏大学士也同样兴致高昂,欣然答应了下来。

高俅忙不迭地唤来伙计收拾了桌上菜肴,先是铺开宣纸,又捋起袖子磨墨,眼睛却不停地瞟着这位师傅推崇不已的书法大家,毕竟,醉态可掬的苏学士现代可没见过。待到墨汁已成,他用镇纸压了三头,自己却亲自站在左首压了纸,此时,苏轼左手执杯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在宣纸面前少立片刻,突然取笔蘸了浓墨,大力挥笔疾书了起来。

见苏轼口中念念有词意兴大发,高俅提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初次见面就鼓动人家写字,他自然知道自己太过孟浪,只不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苏轼不写字,哪有自己显摆的机会。然而,待到字成,他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酣畅淋漓酒气拂拂,一阕《念奴娇·赤壁怀古》,尽显豪气风采,后世的石刻绝不及此书万一。

“高小兄,如何?”醉醺醺的苏轼望着自己的新作,心中异常满意,但仍不忘开口询问意见。

高俅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评语,冥思苦想时突然想起了当初从书上看到明代董其昌对苏轼书法的赞叹,连忙急中生智地剽窃了过来。“此书全用正锋,力透纸背,乃学士之兰亭也,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珠,实乃上品之作!”

“好,好一个如黍米珠!”苏轼心怀大畅,径直拿起一角酒灌进了口中,这才凭栏大叹道:“老夫平生最佩服的就是东晋王公羲之的《兰亭集序》,只可惜无缘一睹真本。论及草书,从古至今无人能出王公其右,其每书狂草,何尝寄怀于酒?前有唐时草圣张旭,后有我大宋诸大家,全都是每写草书必醉,相形之下不免落了下乘。”

高俅听得大有收获,不过,他也不禁想到,如果换作师傅身在此地,大概会更加激动。正在胡思乱想时,一旁的苏大学士却突然发话了:“老夫今日与高小兄相交于书法,缘分可谓不浅,不知你可否手书一幅让老夫品鉴一下?”

果然来了!高俅苦苦等待的就是这个时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他自然不会指望仅仅凭几句空口白话就让苏轼刮目相看,因此早已打好了盘算。谦逊几句之后,他不客气地展开宣纸,略一思索便奋笔疾书,有了那一通狂草珠玉在前,他又记得苏轼对正楷很是推崇,因此不敢班门弄斧,当即选用了正体楷书,笔下却是一阕苏轼的《江城子》。尽管没有丧妻之痛,但他的文字周正,行文间一股寂寥之意却从字里行间流露了出来,自然是他自感此时处境而发。

苏轼起先还只是微微点头,看到后来不觉大讶,这首江城子乃是他当年为了怀念亡妻所做,熟悉非常自不必说,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一个不到二十的青年竟能用书法表达出如此悲戚之词。虽然笔法犹嫌不足,但意境却已经到了七八分,足以让他觉得惊叹了。

“高小兄年纪轻轻却有如此造诣,实在难能可贵!”鲜少赞人的苏轼终于露出了激赏的笑容,“观你形貌似是读书人,可试过科举么?”

这种随便调查一下就能了解的事,高俅可不敢胡言乱语意图欺骗,一脸沉痛地自省自责道:“有劳学士下问,说起来着实惭愧。我自幼顽劣不服管束,如今年过二十却一事无成,只是几笔字能拿得出手而已。至于科举之道,我虽然想过,但无奈根基不实更乏人指导,只能暂时绝了那个念头。”

苏轼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出身世家,这种幼时不努力老来徒伤悲的事情也看得多了,此时反而觉得高俅言语平实处事颇为坦然。虽然仅凭一手书法看不出其人学问怎样,但是他着实动了惜才之心,思量片刻便有了主意。

“业荒于嬉而精于勤,少年人耽误时光也是常有的事,不过老夫观你资质,只要琢磨一番,未必就不能出人头地。唔,若是你真的有心,不妨到老夫宅邸走动走动,那里常有文人墨客聚集,老夫也可稍作点拨。”

高俅登时大喜,虽然苏轼的仕途始终多灾多难,但是,从现在看来,攀附上这么一个人物对自己无疑是意外之喜,没看宋史记载,很多人都以出身苏门为幸么?再说了,在这学士府上厮混一段日子,总比自己在市井之中打听朝廷消息和赵佶的下落更为妥当。想到这里,他恭恭敬敬行礼拜谢道:“他日若俅有所成就,绝不会忘记学士栽培之恩!”

苏轼也是爽朗性子,在店中用了酒饭之后,当即带着高俅回了宅邸。苏家累世为官,苏洵早在仁宗年间就在汴京外城西冈购买了一座富商花园充作府邸,历经数次改建之后,这座宽敞的宅院便成了京城文人雅士常常出没之地。

巧在当晚恰有会文,苏轼当众把高俅介绍给了几个年轻俊杰之后,众人便开始吟诗作对,席间自然少不了绝妙歌舞助兴。而高俅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会被人赶鸭子上架,搜肠刮肚才憋出一首“名人诗词”,最后不得不借尿遁落荒而逃。好在苏轼知他底细,最后只命他誊录各人作品,少不得又有人赞了一番他的字。

如此一番折腾下来,高俅赶回家时已经月上中天了。好在宋朝并无宵禁,他在路上也没遇到有人盘查,因此一路无事。然而,就在他走近自家的院子时,却冷不防听到里边传来一阵男女说话声,连忙悄悄地掩了上去。)

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35章 天赐良机莫失去第16章 大相国寺探虚实第8章 文武兼行治国道第28章 威逼利诱第31章 慧文妃暗谋谏君第38章 已是大限将到时第9章 议将来两两交心第31章 闻金使郡王气恕第24章 辽主天祚第38章 各奔前程第9章 为前计兄弟换将第8章 回春也须留一手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9章 为拜师才女设限第29章 狗急跳墙第1章 两相争斗终有时第33章 未雨绸缪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30章 送别离人生百态第13章 训众子语托少蕴第10章 三英聚首图大计第3章 沧海桑田无定数第5章 巧时机双雄聚首第19章 似是相识故人来第20章 欲隐欲现春宫第13章 貌合神离第29章 俏千金通风报信第6章 见党羽试探腹心第39章 天降麟儿曰鹏越第21章 相聚入云第21章 审时势白玲用谋第39章 慰长嫂用心良苦第31章 万事俱备第30章 师生之谊第29章 信口开河第18章 名将油尽灯枯时第19章 动乱序曲第38章 闻和亲君臣色变第38章 兴学校各持己见第5章 夫妻之间第33章 狭路相逢第22章 虑父疾才女忧心第19章 处心积虑图上进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脱身第38章 动杀心高俅放权第31章 宝物无双第12章 幕后盟友第9章 人面兽心第31章 大相国寺遇故人第40章 临行前夕第5章 殿中论财第36章 宫中私语第35章 措手不及第28章 说权相少蕴复出第24章 弄虚作假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诡道第32章 盛势出巡第23章 夫妻夜话第15章 细谋划联手制敌第8章 游西湖各得其所第4章 求宽心清照南下第3章 沧海桑田无定数第8章 故人相见如陌路第35章 为明志试探兄弟第30章 美人恩重第39章 弃兴州败走西北第2章 护犊切左右为难第16章 窥凉州王厚设套第32章 黎阳盗祸缘何起第9章 人面兽心第19章 观战马高程立约第25章 闻急讯火烧火燎第6章 各逞机心争斗忙第40章 万事有始皆有终第29章 各封赏死水微澜第20章 贺婚事天子降恩第15章 兰心蕙质第33章 大行善举第23章 训诸弟蔡攸发威第10章 为赃物群贼反目第27章 会辽使舌战探心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35章 沆瀣一气共进退第36章 闻败讯内外惊心第11章 明算计暗度陈仓第19章 观战马高程立约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23章 先斩后奏亦良方第1章 花魁双姝第27章 善后事亦分赃事第36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第13章 阴结内外谋升转第29章 君臣促膝谈前情第22章 游说客纷至沓来第36章 正是出游好时节第3章 寻人有果第30章 送别离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