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别

bookmark

这并不是个很难认的字,叶风不由得想起年轻的时代,与楚荣一同挤着公交车出门的时候,无聊的两个人喜欢玩些在对方背后写字的游戏,但那都是有些轨迹可寻的,比如对方面上的表情会帮你识别出那是个某字,那是个某某字。

如今不同,而且这身蟒袍质地很好,内里还有衬衣,所以分辨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一面看着面色逐渐失落的儒生们,一面等到了汪兆麟写了第二遍,叶风才分辨出来,三横一划,那是个王字。

帝王帝王,乃是有区别的,皇明立国以来,藩王但有建藩之名而无建藩之实,比如身边这位似乎已经入了定的楚王先生,他的封地自然不会是楚地全部。叶风似乎受到了什么启发,开口道:

“咱老张也晓得——”呵呵笑着拉住王夫之的手臂道:“你们这些读书人眼里,咱老张是个贼咧!”说着,与几个书生热切的点头微笑着,哄得气氛好起来之后,叶风才正色道:“但咱们崇祯老子也曾说过的,‘贼亦我赤子’,咱老张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哪能不讲个忠孝礼义?我这进城也有些天数了,你们也看见了的,咱老张哪里说就要革命建新朝呢?如今天下大乱,咱大明子民,总说不得要替君父分忧的,如今满鞑子肆虐北方,咱老张还不是想着替君父分一分这楚中的担子?你刚才问我老张是不是要立一不臣之国,哪里的话?咱老张是保我汉家江山,叫君父,叫朝堂上那些大人们好腾手去打满鞑子啊!”

“将军言之有理,每每想到胡虏犯我华夏,北方同胞深陷铁蹄,臣不禁泪流满面……”朱华奎身边站着的刘纪善是个颇有些迂腐的老头,闻言流泪,不住的抬袖擦着眼角。前面口称将军,后面那句却是对楚王说的。

“但也消跟大伙儿说明咯——”这番话可不是说给他王夫之一个人听的,叶风显得很坦诚,摊开手道:“咱老张得天命不假,但大伙儿也晓得咱老张过去嘛是个贼,这天命嘛,便是老天爷叫咱老张从一个贼,进位做个建藩开府的王,照老张看,恐怕也就是这么大个出息了!嘿嘿,咱老张是个粗人,兴许老天爷不是这么个意思,姓张的意会错了也是有的呢!”

这长篇大论的,原本也不是叶风的强项,但后世读书多了,跟着时代的人交谈多了,如今说了出来,自然也是一套一套的,但王夫之毕竟书生,不容易对付。虽是边上人人叫好,士绅小民们都是一副听进去了的神色,但王夫之及其他几个儒生却不为所动,对叶风后来所说的什么得天命不屑一顾,脸上明显的讥笑神色。待的声浪渐小了,这才问道:“既是尊我皇明正统,那又何以自立大西王之伪号?一来与国朝体例不合,再一个,这古往今来,可没有不请自号,而不为乱臣贼子的!”

一番话说的义正词严,大明朝的藩王,自然没有叫大西王的。虽是在叶风听来有些可笑,但眼观围观的人群中不少人脸上都带着赞同的神色,心中也是知道这个问题始终绕不过去,正要启口间,忽听身后轿帘内一声轻语:“王先生休要胡言,敬轩将军已由楚府表奏圣上,如今大西王号权用而已。如今乱世,自是事事从权。”乃是朱容榕的声音。

叶风心头大讶,这姑娘性子大转,以她的身份,倒还真对自己大有裨益呢!想来应是汪兆麟的功劳吧?说起来也是正常,如今楚王府与张献忠已经绑上了一条船,既是想保全些什么,自然就要做出些姿态来。

但王夫之毕竟不容易哄骗,叶风也乐得他这么个人问出些问题来,好给自己收人心的机会。配合上汪兆麟徐以显两个,与那几个岳麓书院的儒生辩了一阵,无非就是凤阳皇陵的事,襄王的事。凤阳皇陵的事全部栽给李自成,有潘独鳌做出来的书信为证,也不由得他们不信。而襄王的事,只推说是一场误会。实在逼急了,便发一阵感慨,抨击一下这宗室供养的弊端,配合上今岁大灾的局面,说的人人都是点头不止。

眼看王夫之明面上是没什么问题了,叶风也松了一口气,这个家伙将来说不定有用,但现在肯定是没什么大用,而且说不定还要捅篓子,但将来嘛,想起自己这一系列的变数若是产生后,这国家未来十数年的局面,心中便有了些主意——这个人是要留着的。

“楚府已经向朝廷上奏,因是今岁着实太乱的缘故,湖广一地便要在这两月就地开科,不论咱老张将来做个什么,总是要开府的,姜斋先生以及诸位朋友若是有意,便留在武昌静候朝廷佳音如何?”

王夫之与几个儒生商议了一阵,意见便有些不同而争吵起来。叶风也不去管他,趁着刚才说到灾年,借势朗声道:“想必诸位也看了布告,又或是听了秀才们的解说,打明儿起,直到下月初,每日便在武昌放粥!朝廷忙着打满鞑子,咱老张便要替着朝廷帮着大伙儿把这灾年熬过去!当然,这事儿也得谢过咱这老殿下——”转过脸来看着端坐在一把太师椅上的朱华奎,竟似已经睡着了。

这并不妨碍人头攒动的广场上发出阵阵欢呼,处死了十来个为非作歹的人犯之后,叶风一行开始回王宫。回头看着大街小巷面带喜气奔走的人群,叶风松了一口气,这会儿他才有真正控制这座城池的感觉。

募新兵,明教化。李自成这一边的事之外,就是这两件事最重要了。相比较而言,与小郡主的大婚仪式,倒并不那么叫人看重了。叶风回头望了一眼那顶轿子,心中微微竟有些暖意。

一行人走到半路,队伍突然就停了下来,正纳闷间,只见前头一个士兵慌里慌张的跑了过来,抹了抹头上的汗单膝跪下禀报道:“大……大王……前头有两个白……白番鬼拦路鸣冤!”

什么白番鬼?叶风正狐疑间,抬头一望,只见两个白人传教士正跟前头开道的锦衣卫士兵分说些什么。

这时代的西方人远没有后世那么傲慢,躬身行着礼,不时抬头朝自己这边望来,显然是想求见自己。

请求允许传教?叶风想了一想,便吩咐那个过来报信的士兵道:“准他们来见,传命下去,带他们到王府侯着。”

印象中明朝是有神机营的,火器也有一定的传统,叶风读过几篇史料,知道这时代还不是后世那种火枪的时代,但火器自然是有的。自己也见过麾下农民军手里的那种鸟铳,与概念中的火枪相去甚远。

再说了,这时代全靠手工,因是大明朝匠户独立成籍,名列贱籍之列,二来朝廷重视的程度上铁匠始终也比不上对皇家有直接作用——营宫造殿的木匠,泥瓦匠之类。所以铁匠手艺比起先人都要差上不少。这一条,叶风隐隐有个想法,自己农民军中铁匠出身的不少,等李自成这一仗打过了,兴许能有点用处。

再一个就是中国的铁矿问题了,在大学里虽说不是主修这一块,但毕竟是兴趣所在,也颇看过一些资料,中国的铁矿含硫量高,锻造上是有缺点的……所以,自己计划中弄一支火器部队的想法,从装备上来说,恐怕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立足于外购。

如今……西班牙葡萄牙还算有点势力吧?佛朗机人的铁炮对于一海之隔的那个岛国的内战,是很有些帮助的,叶风屈指算了一下,如今正是日本德川幕府时代闭关锁国的时期。对于西方人来说,也许他们也要寻找一个新的市场呢——朝廷不是买什么红衣大炮嘛!

叶风笑了一笑,松了马缰,回身等了片刻,对迎上来的徐以显道:“徐军师,早年咱们在谷城受抚的时候,福建郑家是不是也跟了咱们熊总理?”

徐以显似乎有些奇怪,愣了愣才回答道:“回大王,也是那一阵子,官拜了朝廷的游击将军……大王,此人……”

显然他会错了意,叶风也不解释,微微一笑道:“行,此时日后再议吧。”言说着,纵马回宫。

★★★看书要投票,做人才厚道。★★★

第二十七章 营声造势第十五章 只为求财?第六十三章 怀疑第三十三章 算计总有差第四十七章 当出击关于“舒愤懑”第六章 月夜终决破江城第五十五章 血洗夜第十六章 需防备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择第四十三章 襄京乱第三十六章 迫你划江而治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择第五十六章 择日再死第五章 暂且广积德第二十四章 五个条件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四十六章 与官斗第十四章 一朝坐楚府第二十五章 两路同传佳讯第五十章 显手段第六十二章 赤壁第十七章 老子来做十五第三十二章 计中有计第六十章 好差事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四十七章 当出击第三十章 终要战第四十章 士子请愿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二十二章 卧龙凤雏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七十一章 决心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四十三章 襄京乱第十八章 诸事艰难第四十三章 襄京乱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归第五十八章 阅兵第五十二章 窝边草第四十七章 当出击第六十三章 怀疑第一章 风波骤起农家乐第六十三章 怀疑关于“舒愤懑”第五十一章 东南事第五十四章 收礼第六章 月夜终决破江城第五十九章 拉拢第三十九章 展露强势第五章 暂且广积德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四十四章 新学堂第七十二章 倾巢而出第二十五章 两路同传佳讯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别第三十六章 迫你划江而治第四十八章 伤兄弟万历年伪楚王案第五十二章 窝边草第八章 嫁祸有计第四十二章 惊荆州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三十章 终要战第十六章 需防备第五十五章 血洗夜第十章 相约楚府前第四十三章 襄京乱第六章 月夜终决破江城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三十二章 计中有计第三十六章 迫你划江而治第六章 月夜终决破江城第二十二章 卧龙凤雏第三十二章 计中有计第五十四章 收礼第三十六章 迫你划江而治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择第十七章 老子来做十五第四章 李闯有信第六章 月夜终决破江城第八章 嫁祸有计第十三章 书生造天命第三十一章 捷报正是当时第五十二章 窝边草第三十四章 一堆假话第五十六章 择日再死第十二章 且为稻梁谋第五章 暂且广积德第四十六章 与官斗第六十五章 刺猬第五十二章 窝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