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

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

张玄素直谏李世民,说实话这件事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毕竟随着李泰拥有君主天赋的事开始传播,所有人都开始正视李泰,认为李泰是太子的最大竞争对手。

朝廷上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想要参与到这个旋涡中,甚至有几分避之唯恐不及的姿态。

但张玄素这时候出来直谏李泰众人又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因为张玄素乃是东宫的少詹事兼右庶子,张玄素在其位谋其政,尤其发现李承干的位置动摇后,张玄素耐心寻找魏王的破绽。

如今从江南道那边收到消息后,马上便对李世民直谏。

张玄素看得清楚,魏王哪怕拥有了君主天赋,那也只是魏王,太子哪怕没有君主天赋,那也是太子。

太子不需要跟着魏王争斗什么,让魏王离开长安,那这种议论纷纷的人情自然也就是会平息下来。

甚至哪怕将来圣人驾崩,能继承皇位的也是身在长安的太子,而不是远在洛阳的魏王。

“这件事情跟刘仁轨没关系,我也不可能赔付江南道损失。

李泰跟着内侍来到皇宫,自己在朝堂上的一生之敌,张玄素一样昂首挺胸的站在一侧。

听到李泰的话,张玄素有些意外的看着魏王,因为他是没想到魏王居然愿意为自己的手下扛责任。

至少朝廷大臣上上下下,谁能想到大唐最南的地域向着最北的地域运输物资,而随着这一次农业学府的年货顺利发放,谁都不会怀疑这一条航道,能够顺利的通行!

也正如此,哪怕李世民的心中有着分封的想法,但因为人口过低的原因,到底是让李世民按捺下了心中想法。

那就是整个大唐的土地所能够承载的人口是有限的。

因为自己最嘴皮子辩论不过,但是自己直接用事实将其击溃也就好了。

毕竟他只是听从青雀的命令行事而已!”

这种领导人不管是否是敌对的,至少在张玄素看来值得尊敬。

“如此乃是幸事!”张玄素站出来看着李世民行礼说道,“不过,冯盎向来在岭南道坐南称王,若是这一件事情没有他的首肯,想要执行下去怕是不容易!”

当地官员总不能说自己治理能力低下,没能安抚好民众吧,所以这锅肯定丢给刘仁轨。

所以,张玄素直谏魏王,只是想要让魏王离开长安,避免太子跟魏王的正面交锋。

“嗯?”李泰从一名内侍的手中接过了张玄素的奏章。

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也马上发现了李泰这个谋划中的漏洞,那就是高句丽。

甚至等到了沿岸的港口修建起来,这速度想来会更快。”

面对张玄素这些人硬骨头,双方谁都不肯退后的话,那李泰还是挺好奇将来事情发展。

只要船只的规模能够不断增大,那运输费用就会不断被平摊。

但大海也能带来无穷财富,别得不用说,就单单是从幽州到广州这一条海岸线,这本就是天然运河。

而是真正的能够通过京杭运河,以及海洋航运,把广州绑在了一起。

因为高句丽的存在,大唐不可能肆意的发展航运行业,或者更确切的说,大唐需要把很大一部分的海上力量用于应对高句丽的舰队上。

而不像是运河需要每年清理淤泥,甚至想要拓宽航道都会非常困难。

“好了张卿。这件事情青雀已认错,那朕自然会惩罚于他,到此为止吧。”

“当然,除了紧急救灾以外,更重要得是岭南道不再是大唐有着崇山峻岭隔离的飞地。

与之相反,自己需要给李承干足够的空间,以为自己威胁已经解除,那么要不了多久,李承干的本性怕是会越来越是暴露出来。

“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那刘仁轨,如何需要你来承担责任!”李世民开口道,毕竟整个计划自己是知道的。

“玄龄?今日休沐,他过来做什么?!”这时候的李世民倒是带着几分的疑惑。

毕竟李承干也是很眼热李泰的来钱能力,只不过李承干偷偷尝试了几次,却也没把商路给建立起来。

但现在,魏王所提出的从广州运输粮食到幽州的计划,却是这般天马行空。

“额……”李泰看完了这上面的消息,无奈的叹一口气,虽然从律法角度来说跟刘仁轨没什么关系,但引起骚乱造成损失,这终归需要一个人背锅。

与之相比,船只在大海上航行,就省事多了。”

但在广州与余杭间不再有着航运的限制,那广州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的土地价值就会被开发出来。

所以整个大唐的执政目标,也渐渐变成了恢复大唐人口上。

若阿耶真觉得这是青雀的责任,那就请让阿耶将青雀贬回洛阳,而不是责罚刘仁轨。

毕竟在活生生的事实,或者说利益面前,嘴皮子是最无用的。

说实话,随着航运体系变得方便起来,朝廷对华夏的控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若想彻底发展航海行业,怕需要让渤海成为我们大唐的内海才行!”

但如果走水路的话,短则二十来天,长则一个月,从幽州到广州,就能够这般迅捷。

李世民看着李泰,开口道,“这件事情,虽然不能说是伱的错,但幽州农业学府的训练舰这般浩浩荡荡的南下,真是好大威风,大过年的,为何做这种滋扰民生的事!”

还是那句话,李世民是想要搞分封的,甚至李泰给李世民找到了分封的理论依据。

大隋三征高句丽才解体,大唐的话,说不定两次失败就分崩离析了。

现在有办法能够加速这一个过程,说实话,李世民还是相当感兴趣的。

毕竟现在李承干已成为了一个进入叛逆期的青年了。

张玄素看着李泰,眼神之中充满了绝望。

说实话,李世民对广州地区算不上重视,对岭南道只有别给自己闹事的要求就足够了。

这也是李泰回到长安很不被人待见的原因之一,毕竟挑刺的话,这些人是非常优秀的。

至少如果广州那边发生叛乱,那自己的将士也能通过海运,直接到达广州。

李泰对着李世民行礼,开口说道,“阿耶,今日寻我过来所为何事?”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泰,然后又看了一眼张玄素开口道,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因为国家舍不舍得投资而已。

“我知道了!”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摸了摸胡子,心中更坚定了需要把高句丽给灭掉了的心思。

李世民几次苦思冥想,却也不得不承认,当大唐的人口数量到达了一定程度时,只有分封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以,朝臣们对李世民的命令并不会阻止,但干活时稍稍拖延一下,也是会的。

这样的话,李世民倒也有些理解了,李泰所说的海洋航运运输物资的重要性。

所以朝廷倒也继续的冷处理,只要这些蛮族不闹事就好了。

在运输并不发达的情况下,自然以这些特产来换取高额利润。

毕竟广州那边距离长安实在是太遥远了,这些蛮族若是被教化之后,反而有可能成为岭南继续割据的资本。

“遵令!”张玄素听到李世民语气中的几分不耐,知道自己想要以此为理由,让魏王离开长安的想法怕是到此为止。

毕竟南方的蛮族跟北方的异族不一样,蛮族自古以来就是接受华夏的统治,只不过当地的物资支撑不起蛮族的生活,没有办法把他们从蛮族彻底的教化成华夏百姓。

李泰看着李世民认真道,“既然岭南道是我们大唐的国土,那我们就不能厚此薄彼的对岭南道的发展视而不见。

张玄素的声音才刚刚的落下,一名内侍便是过来说道,“启禀圣人梁国公求见。”

哪怕我们大唐不主动投入物资开发岭南道,但借助海岸线与京杭运河的联系,他们也会自然发展起来。”

“张玄素这家伙骨头是真硬啊!”李泰嘟哝了一句,但心中思索着自己到底要不要顺势离开长安。

而随着张玄素的直谏,原本在魏王府中,正在更卢安寿进行切磋的李泰,便被李世民派来的内侍,宣召入宫。

甚至我们能建造更大的船只,运输更多的货物,真正有上限的是我们的航运能力。

张玄素见到如此局面,刚想出言,不过李世民开口道:

“魏王您说得是有道理,但船只建造怕需要靡费不少。”张玄素开口道,

此刻李泰则继续道:“我们大唐一直以来都非常的重视陆地。

带动岭南道的发展,才能把岭南地区纳入到我们大唐的有效管理,以及教化当地的百姓从熟蛮转化成我们大唐百姓,也是增加人口的最稳妥办法。”

“广州那边虽然蔗糖与茶叶算是特产,但这种东西的生产规模到底有限。

毕竟太子继承皇位本来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朝廷哪怕有钱也应该用于民生,而不仅只为了蔗糖茶叶之类的奢靡之物投入过多资源!”

但现在,如果舰队能在一个月内直达广州,那这所带来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但大唐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至少区区两百万,甚至三百万户的体量,根本就支撑不起分封这个政策的顺利执行。

毕竟别得不说,单是双方间的距离就决定了李承干根本就不可能把人手安排过去。

“事实上,重点发展海洋航运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能在必要时起到平息物价,或者运输急救物资的作用!”李泰开口解释道,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唐发展航海业是为了能够征伐高句丽,但想要兴盛航海业则是需要把渤海弄成大唐的内海!”

很显然,李泰需要去好好解释解释这件事情了。

说实话,对李泰在广州那边建立起了蔗糖与茶叶的商路,张玄素非常清楚。

“自从您当初被封为燕王,到现在已经过了如此多的时间,但大唐真正的舰队也仅有一支,甚至就算是魏王您也只是一支以训练舰队为核心的舰队而已。

原本朝廷中的大臣,或多或少会拖延圣人准备北伐高句丽的进度。

因为大家实在是太害怕大唐重现当初隋末的失败,而且现在大唐的底子可比不过大隋。

真说起来实际上跟刘仁轨都没有太多的关系。

但现在,如果朝廷的士卒能够一个月内到达广州,那发展广州教化熟蛮,彻底把广州纳入到大唐统治中,而不仅是远远的对岭南道进行羁縻控制。

李泰看着这上面的内容,到底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而且根据李泰的言语,原本自己还打算从含嘉仓调度物资去幽州做仓储,但现在自己完全可以不用动用中原的仓储,而是把广州的物资送到幽州去。

看完后,大概就是幽州的刘仁轨率领舰队经过江南道时,因为巨舰这种东西江南地区没有谁见过,还以为是有敌人来了,所以引发了一些沿海城市的骚乱。

继续纠缠下去,那就不是公事,而是私怨了。

还是那句话,李承干的根基在朝堂上,尤其是那一群修书修史的文官。

到时候中原地区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灾厄,说不定让广州那边紧急调度粮食,比我们从洛阳调度粮食救灾可能更快。”

“人口!”李世民听到这话更沉思起来。

毕竟自己给李承乾造成的压力已经足够,自己继续在长安待着,若李承干承受不住压力,天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张少詹上奏你纵容手下,滋扰地方,然乱民生,你自己看看这份奏章吧!”

但李泰也没想要跟他们进行辩论的意思。

“为了去给广州农业学府送年节礼物!”李泰看着李世民,陈恳道,

“如果走陆路想要从洛阳到达广州,少说也要三个月的时间。

等到时候,魏王若不服反叛,唐军也能师出有名,以堂堂正正之势,将魏王剿灭。

说实话,魏王根本就不跟自己争辩什么,他就是把事情摊开来,告诉圣人这里面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利益。

“哦?”李世民听到这话,忍不住摸摸自己的胡须。

而这时候的房玄龄走了进来,便是大声的说道,“圣人,好消息啊,岭南道的冯盎送来八百里加急,表示自己年老力衰,精力不济,希望能在长安颐养天年!”

张玄素听到了这话,却是不由退后了一步,看着在一边从容不迫的魏王,猛吸一口冷气,这也在魏王您的预料之中吗?!

而李世民则略带着几分意外,也带着几分惊喜的笑骂道:

“这老东西真是机敏,也真是果决啊!”

状态很不行,我去睡觉了,一章从中午写到晚上,状态好差,加更事等三号吧,一般三天应该能恢复了。

(本章完)

第208章 贞观的年常第301章 到洛阳第227章 农业研发第399章 桑布扎与辩机第99章 杜如晦来访第540章 隐藏在计划之下的计划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71章 漕运税收第346章 接收物资第154章 耻度第118章 与潘师正论道第305章 魏王的老师第267章 自古以来第410章 张玄素被刺第269章 吐谷浑平定第274章 魏征的建议第140章 与房玄龄的交易第509章 反向伏击第163章 三个人选第413章 薛延陀进击中(这个月接下来可能都第377章 李泰的坚持第301章 到洛阳第203章 沧州的计划书第55章 李靖的拜访第455章 复仇VS团结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万户第528章 为了劳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485章 分封第372章 下山第61章 李靖的伪装第379章 人事安排第23章 汇聚学府第154章 耻度第369章 战后的封赏第200章 杜如晦的观察第50章 战争将起第61章 李靖的伪装第336章 博彩第442章 万象神宫第200章 杜如晦的观察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计划》第34章 逐渐繁荣的高陵第538章 安东都护府第488章 房玄龄很馋第17章 认识的差别第139章 意外的人口第446章 魏征之死第7章 马周第529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第118章 与潘师正论道第125章 李泰的目的第398章 征讨高昌第6章 请蝗仪式第328章 大唐的道门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198章 大道元素周期表第224章 张亮眼中的天津城第63章 阻击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382章 巨舰抵达(阳了)第222章 沧州的高速发展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109章 李世民的决断第61章 李靖的伪装第548章 成为太子(大结局)第303章 顺水推舟第208章 贞观的年常第388章 来到荥阳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专业画大饼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觉悟第519章 李淳风的推荐(今天一更)第540章 隐藏在计划之下的计划第543章 商议兵制第223章 薛礼入学府第78章 杜如晦的决定第345章 点金术的力量第320章 期货商会第209章 来去匆匆第214章 与刘仁轨的商议第455章 复仇VS团结第71章 漕运税收第124章 萦绕的紧迫感第65章 战报第169章 顺水推舟第498章 顺利的伏击第511章 计划的实施第289章 青海生风波第174章 画大饼第469章 田长耕入萨珊第544章 兵议第545章 继续军议中第418章 警告第251章 六镜花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162章 巡查体系第287章 控制第24章 学府内的会议第237章 胜之不武第509章 反向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