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计划》

长城防线被攻破的消息,马上便让渊盖苏文紧张起来。

他看着仿佛钉子一样钉在平壤城附近但就龟缩在海边的唐军也充满了无奈。

他清楚知道,在这时候他最应该做得就是先把这枚钉子给拔掉。

但不论越是修筑越是厚实的营寨,还是对方纵横海上的舰队,这都让渊盖苏文无可奈何。

想要处理苏烈那就必须要打掉唐军的舰队,这就必须要高句丽自己有舰队。

但渊盖苏文在舰队覆灭之后,想要重新搞时,陡然之间发现,搞不起来了!

人员,工匠,将领,甚至训练的港口,以及大量的金钱支持,他发现哪哪都缺!

海军不像是陆军,你随便给农民一个枪头,让他们自己去打造木棍说不定就能够拉起一支军队来,但水军是技术兵种,别得不说,你至少要有船坞吧!

但问题是,当初高句丽能建立起水师来,是因为有大行城这个跟天津通商的城市。

这对船支有着天然的需求,靠着商业经营获得的资源能够投入水师中。

但李泰当初釜底抽薪的谋划,最先毁灭掉的就是这样一个商业城市,尤其这城市中那些打工为生的技术工人,因为他们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了。

紧接着,渊盖苏文自己更是执行先兵政策,强征百姓手中的粮食,以维持军队的效忠。

这不能说渊盖苏文错了,正是这样的行为,让高句丽有了能跟唐军正面交手的基础。

但是这基础更是让高句丽百姓陷入了民不聊生,易子相食的地步,至于所谓的技术工种,在这种情况下也没什么意义的。

在混乱时只需要两样东西,一是拳头,二是粮食,没这两样东西,谁都活不下去!

现在渊盖苏文被苏烈恶心,终于想到要重建舰队时无奈发现,现在高句丽真的什么都没有,别得不用说,就算一个合适的海港都没有了。

所以,渊盖苏文只能停下对苏烈的进攻,开始分兵以鸭绿江作为新的防线进行构筑。

但实际上,这也是唐军停止进攻,进行休整的原因之一。

除了天气将寒暴雪将至,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鸭绿江还没结冰,等到明年初春时进攻。

一则破坏高句丽的春耕,二则初春未至的时间正是一年天气最冷,河面结冰最结实的时候,到时候进攻也最是稳妥。

而且随着岸边的冰不断解冻,大唐水师的支援作用,也能真正发挥出来。

所以,这时候的渊盖苏文真的是一个头两个大,眼睁睁看着大唐这柄利刃就悬挂在自己头顶上,但自己却挣扎不得。

当然,还有个跟渊盖苏文一样的烦恼的也在唉声叹气,一脸疲惫之感。

李泰看着被狠狠劫掠了一波的安市城很是无奈。

哪怕知道这是军队规则,甚至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但自己还是有几分于心不忍。

说到底,在大唐官方定位上,这是统一之战,目的是收服大汉时被侵占的领土,又不是对外战争。

你祸害其他异族李泰又不会有什么感触,但这是统一战争啊!

哦,大唐统一天下的战争也是这么操作的啊,那没事了,是自己的道德水平太高了。

李泰在心中调节,随着深呼吸了几口气,一旦放下节操,顿时感觉神清气爽……个鬼啊!

你们这些府兵杀得痛快,抢得痛快,功勋更换了一整套的功勋武装,说不定还激发了什么套装效果,一个个在军营中尽情爆晒。

但对李泰这干后勤的人来说,一次劫掠直接蒸发了当地近乎三层人口,看着对方看着唐军仇恨与警惕的目光,想要让他们彻底的归附,显然是要做相当多工作!

单单只收集当地户口,合算当地的人口,李泰便把自己麾下协助自己的算吏指使得算盘不离开手,等到把所有信息全部收集齐全后,李泰再进行规划就从容多了。

“这里的发展……也就只有这两样了,粮食与能源!”

李泰不由感觉到几分唏嘘,总感觉自己干活干了这么久,怎么感觉绕来绕去永远都是在为这两样东西奔波。

但转念想一想,这里地广人稀,除了粮食跟能源想要发展其他的东西发展得起来吗!

人到底是要屈从现实的,你不让人吃饱饭,就想发展工业,甚至发展服务业终归会有反噬的一天,而越在开荒时,就越是不能投机取巧。

反正现在的大唐天下第一,自己老老实实按部就班来吧!

很快,随着唐军陆陆续续收服鸭绿江以北地区,把这片土地全部都纳入到唐军的掌控,李泰收集了整个信息,尤其在农业学府的学生考察完难松花江后,李泰把自己整合寄来的计划书写了出来。

写好之后,又觉得缺了什么,却是又不由看了看,顿时加上《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计划》,李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怀着交毕业论文的心情,去找李世民了。

这时候的李世民也并不轻松,虽然将士们已经开始休整,但一些底层将士们的嘉奖都必须要及时送上。

尤其府兵一般上来说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会打完战役,所以对大唐的国力考验并不大。

但今年却计划要打两年的战争,这对大唐还是有些的影响的。

所以,应该要怎么样的安抚消弭,对李世民来说,都不是什么轻松的事。

此刻,李世民听到内侍报告说李泰到来,没有任何迟疑马上就让李泰进来。

“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你手上的事已经干完了?”李世民笑盈盈道。

“有杜相在,辽东这里乱不了!”李泰对着李世民道,“青雀这次来是对于辽东地区的全面规划,希望阿耶能够指点一二”

相对李世民管理士卒的奖赏,李泰所负责的则是安抚当地的百姓,不过真干活时,李泰把活丢给杜如晦了。

毕竟有这么一个善于决断的名相在,自己硬是要管理那才是有病。

而这些地方的各种安抚措施,对于从乱世一路走来的杜如晦来说,基本上是信手拈来。

哪怕很多杜如晦的政策执行下来,虽然解决肯定是解决问题的,但李泰以历史的眼观看或多或少会有几分遗患。

但杜如晦是,他表示只要你敢爆发,我就敢给你解决。

总之,靠着自身的能力,管你什么事情,都硬生生给解决掉了,看得李泰很目瞪口呆。

不过也正如此,其实李泰也不需要干什么,全权交给杜如晦处理也就是了。

至少在具体事项上,杜如晦比自己强太多了,自己在一边高喊六六六大概也就差不多了。

“哦,你有计划了吗?”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倒也不由兴致勃勃了起来。

因为李泰从政治至今,不论是《漕运计划》《草种计划》《捕鱼计划》《重启丝绸之路计划》……一个个计划不论目的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计划按部就班的跟着魏王的计划执行下来,赚钱肯定是赚钱的。

这点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正因为如此,现在李泰提出了什么计划,相信所有人都很感兴趣。

李世民此刻把这计划从头到尾的看完,看完后,又有些意犹未尽,便又重新从头看了一遍,看完后,李世民按了按自己的脑袋,目光直视李泰,不由道,“你想做辽东王?!”

“没有啊!”李泰听到李世民的话,不由大声道,“阿耶我冤啊!您怎么能污人清白!

我这明明是想要彻底把辽东地区彻底的发展成我们大唐的产粮地,哪里来的辽东王!”

“那你自己说说看,我左看右看,就感觉你想要割据辽东,当辽东王的计划书!”

李世民拿着李泰的这一份奏章,却是一脸严肃的说道。

“阿耶要讲道理啊!”李泰听到了李世民的话,就更是叫屈了。

“先等等再说,让杜如晦,刘洎,崔仁师,杨弘礼,还有李世绩,一起过来听一听!”李世民道,“免得到时候,你还要过来解释多次!”

“诺!”李泰听到李世民的话果断答应下来。

但李泰思索了一下,自己这一整套计划,感觉上真没有裂土封王啊。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强了辽东半岛,尤其是松嫩平原跟大唐的经济联系。

虽然不可否认这里发展起来后,只要大唐衰弱了,这里肯定会有人举兵反叛。

但这少说也是几百年之后的事,在场的人不可能会因这点事,就反对发展这里的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很快正在处理着各种政务的重臣都被叫了过来。

见到李世民与李泰之间有几分的诡异的气氛,几人倒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一个个用目光进行着默契交流,你一个眼神,我一个眼神,信息在目光中不断交换。

“好了,人都来齐了!”李世民看着众人都已经来到,指着李泰道,

“青雀,你来说一说,你这《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计划》,这什么名字,这么直朴!”

“遵命!”李泰尴尬的起身道,“诸位,随着我们征讨高句丽的第一阶段结束,而第二阶段还没有开始,所以我便制作一份妥善安置高句丽的计划书,以方便征服高句丽后执行。”

“这份计划书,把高句丽人分成了三种,一种是高句丽的士族与贵族,一种是高句丽拥有田产的豪族与富农,另外一种则是高句丽无田地无财富的普通百姓!”李泰解释道。

“因为高句丽人从汉以后便是彻底的与中原分离,而更重要得是,他们拖垮了大隋。

所以他们跟普通被分离出去的势力并不一样,他们拥有一份独有的民族荣誉感。

哪怕这一种民族荣誉感并不强烈,但对我们消化吸收高句丽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我们需要将其区分,然后有针对性的将其一一处理!”

李泰说到这里顿了顿,说实话高句丽或多或少已经有几分民族主义了。

毕竟拖垮了大隋这种事情真不是什么小国就真能做到的。

别得不说,像是一直有人吹大隋在高句丽打了三次败战是因为杨广是想要消耗掉世家的力量,这是有多脑残才会得出这样的答案啊。

还是说杨广这个最顶配饭富二代脑残,以牺牲自己的威望与国家稳定性为代价,就是为了让世家合理合法的把自己一脚踹开,从而彻底的吞并大隋江山。

这到底是多么高尚的牺牲精神,真是襄公闻之落泪,程心听之伤感。

再怎么样,杨广操作了三次,三次都败了,这就是杨广菜,洗都洗不掉。

别得不说,把杨广的待遇换成赵括,都未必是这结局。

不是总有人说赵括菜鸟,遇到了满级白起,但要是赵括能够有两次的容错率,再对上白起,至少不会被打得全军覆没吧!

明明靠国力碾压就能打败的对手,结果因各种内部原因导致溃败,那就真怪不了别人。

而三次经验给高句丽喂起来,高句丽能不飘吗,能不诞生民族主义吗!

“魏王的意思是?!”听到李泰的话语,刘洎倒面露着微笑接话道。

李泰不由说道:“首先针对高句丽的贵族,他们或多或少也算是读过书籍,会说汉话。

他们中最是仰慕我们华夏,但是同样的,他们之中也最是拥有高句丽民族的意识。

所以这些人我们必须要全部的控制起来,比如说,汉代控制富豪的徙陵制度。

高句丽所有贵族世家必须将其迁徙到长安附近,由我们将其监督控制同化!”

徙陵制度吗……在场的几人看着李泰,目光之中或多或少带着几分的恐惧之色。

相互对视一眼,却没想到魏王居然拿徙陵制度来举例子,这让世家出身的他们或多或少有几分担心。

但这时候杜如晦作为世家的代表,又是大唐的仆射,理论上来说,更应该明白徙陵制度若恢复这会对世家有着什么样的打击,但杜如晦却一脸坦然,没有丝毫的波动。

刘洎、崔仁师和杨弘礼等人先是不理解,但马上恍然大悟,徒陵制度就算是死灰复燃,那也是地方向长安这天下中枢迁徙,损害的是地方豪族的利益。

而杜如晦出身京兆杜氏,那就没他什么事了,甚至说不定还能吃上地皮上涨的红利。

第77章 与颜勤礼的对话第202章 五月无事第66章 重疾第236章 悠闲的长安生活第309章 破碎的计划第297章 解读第261章 军队的默契第279章 整顿亲卫第520章 神通难敌天数第237章 胜之不武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决策第533章 东北的战略性价值(继续一更)第274章 魏征的建议第493章 双赢第386章 刺杀第268章 高原反应第153章 嚣张第163章 三个人选第108章 阴谋的余波第176章 被腐蚀的苏定方第51章 李泰的准备第204章 八牛犁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343章 大唐的棋圣第214章 与刘仁轨的商议第294章 面见李靖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烦第90章 方便之门第51章 李泰的准备第264章 机会第45章 难民出现第170章 谋划高句丽第83章 又被弹劾了第369章 战后的封赏第94章 制约第28章 开学第79章 与杜如晦的交锋第202章 五月无事第72章 集装箱第44章 好好学习,做好笔记第57章 不能笑第347章 吐蕃的战略第52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389章 农学社的无奈第478章 启动高句丽的计划(今天一更,不用第380章 年节礼物的发放第502章 军队伙食第444章 儿子,时代变了第460章 入宫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70章 马周的奏章第381章 广州的发展第306章 李春第437章 阴谋进行中第369章 战后的封赏第389章 农学社的无奈第298章 跪下第228章 回来的岑文本第548章 成为太子(大结局)第116章 信息茧房第443章 口无遮拦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决策第121章 书局的意外发展第16章 郑凤炽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267章 自古以来第446章 魏征之死第129章 人力资源第472章 尼哈旺德的政变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体面人第36章 成为县令第354章 义正辞严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510章 李泰的提议第188章 兴修运河第484章 占城稻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198章 大道元素周期表第356章 明心见性第93章 与张万岁的愉快交流第301章 到洛阳第9章 与窦静的合作第145章 僚人叛乱第54章 百年计划的推手第449章 考成法第421章 茶叶之利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440章 各自谋划中第57章 不能笑第26章 建设商铺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74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501章 降维打击的后勤体系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机会第237章 胜之不武第220章 高句丽的特产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烦第370章 够了!不要了!第373章 年节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