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附件1(4)

确有特殊需要的,经省级以上登记主管机关核准,企业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一个从属名称。

第七条企业名称应当由以下部分依次组成:字号(或者商号,下同)、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

企业名称应当冠以企业所在地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或者市(包括州,下同)或者县(包括市辖区,下同)行政区划名称。

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下列企业的企业名称可以不冠以企业所在地行政区划名称:

(一)本规定第十三条所列企业:

(二)历史悠久、字号驰名的企业:

(三)外商投资企业。

第八条企业名称应当使用汉字,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名称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自治地方通用的民族文字。

企业使用外文名称的,其外文名称应当与中文名称相一致,并报登记主管机关登记注册。

第九条企业名称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和文字:

(一)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二)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三)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国际组织名称;(四)政党名称、党政军机关名称、群众组织名称、社会团体名称及部队番号;(五)汉语拼音字母(外文名称中使用的除外)、数字;(六)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

第十条企业可以选择字号。字号应当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

企业有正当理由可以使用本地或者异地地名作字号,但不得使用县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作字号。

私营企业可以使用投资人姓名作字号。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根据其主营业务,依照国家行业分类标准划分的类别,在企业名称中标明所属行业或者经营特点。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根据其组织结构或者责任形式,在企业名称中标明组织形式。所标明的组织形式必须明确易懂。

第十三条下列企业,可以申请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中国”、“中华”或者冠以“国际”字词:

(一)全国性公司;(二)国务院或其授权的机关批准的大型进出口企业;(三)国务院或其授权的机关批准的大型企业集团;(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规定的其他企业。 шωш ●тт kдn ●C ○

第十四条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企业名称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企业名称中使用“总”字的,必须下设三个以上分支机构;(二)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分支机构,其企业名称应当冠以其所从属企业的名称,缀以“分公司”、“分厂”、“分店”等字词,并标明该分支机构的行业和所在地行政区划名称或者地名,但其行业与其所从属的企业一致的,可以从略;(三)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分支机构,应当使用独立的企业名称,并可以使用其所从属企业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分支机构再设立分支机构的,所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得在其企业名称中使用总机构的名称。

第十五条联营企业的企业名称可以使用联营成员的字号,但不得使用联营成员的企业名称。联营企业应当在其企业名称中标明“联营”或者“联合”字词。

第十六条企业有特殊原因的,可以在开业登记前预先单独申请企业名称登记注册。预先单独申请企业名称登记注册时,应当提交企业组建负责人签署的申请书、章程草案和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

第十七条外商投资企业应当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合同、章程批准之前,预先单独申请企业名称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预先单独申请企业名称登记注册时,应当提交企业组建负责人签署的申请书、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以及投资者所在国(地区)主管当局出具的合法开业证明。

第十八条登记主管机关应当在收到企业提交的预先单独申请企业名称登记注册的全部材料之日起,十日内作出核准或者驳回的决定。

登记主管机关核准预先单独申请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后,核发《企业名称登记证书》。

第十九条预先单独申请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经核准后,保留期为一年。经批准有筹建期的,企业名称保留到筹建期终止。在保留期内不得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保留期届满不办理企业开业登记的,其企业名称自动失效,企业应当在期限届满之日起十日内将《企业名称登记证书》交回登记主管机关。

第二十条企业的印章、银行帐户、牌匾、信笺所使用的名称应当与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相同。从事商业、公共饮食、服务等行业的企业名称牌匾可适当简化,但应当报登记主管机关备案。

第二十一条申请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与下列情况的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登记主管机关不予核准:

(一)企业被撤销未满三年的;(二)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未满三年的;(三)企业因本条第(一)、(二)项所列情况以外的原因办理注销登记未满一年的。

第二十二条企业名称经核准登记注册后,无特殊原因在一年内不得申请变更。

第二十三条企业名称可以随企业或者企业的一部分一并转让。

企业名称只能转让给一户企业。企业名称的转让方与受让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或者协议,报原登记主管机关核准。

企业名称转让后,转让方不得继续使用已转让的企业名称。

第二十四条两个以上企业向同一登记主管机关申请相同的符合规定的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依照申请在先原则核定。属于同一天申请的,应当由企业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登记主管机关作出裁决。

两个以上企业向不同登记主管机关申请相同的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依照受理在先原则核定。属于同一天受理的,应当由企业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各该登记主管机关报共同的上级登记主管机关作出裁决。

第二十五条两个以上的企业因已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而发生争议时,登记主管机关依照注册在先原则处理。

中国企业的企业名称与外国(地区)企业的企业名称在中国境内发生争议并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裁决时,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的原则或者本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规定的下列行为,由登记主管机关区别情节,予以处罚:

(一)使用未经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令停止经营活动,没收非法所得或者处以两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二)擅自改变企业名称的,予以警告或者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限期办理变更登记;(三)擅自转让或者出租自己的企业名称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四)使用保留期内的企业名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保留期届满不按期将《企业名称登记证书》交回登记主管机关的,予以警告或者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五)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规定的,予以警告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擅自使用他人已经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或者有其他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行为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登记主管机关要求处理。登记主管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因该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对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的,被侵权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八条对登记主管机关根据本规定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复议。

上级登记主管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复议后拒不执行复议决定,又不起诉的,登记主管机关可以强制更改企业名称,扣缴企业营业执照,按照规定程序通知其开户银行划拨罚没款。

第二十九条外国(地区)企业可以在中国境内申请企业名称登记注册。

外国(地区)企业应当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企业名称登记注册的申请,并提交外国(地区)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书、外国(地区)企业章程和企业所在国(地区)主管当局出具的合法开业证明。登记主管机关应当在收到外国(地区)企业申请名称登记注册的全部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初步审查,通过初审的,予以公告。外国(地区)企业名称的公告期为六个月,在此期间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予以核准登记注册,企业名称保留期为五年。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外国(地区)企业名称后,应当核发《企业名称登记证书》。外国(地区)企业名称登记注册后需要变更或者保留期届满要求续展的,应当重新申请登记注册。

第三十条在登记主管机关登记注册的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开办的经营单位的名称和个体工商户的名称登记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本规定施行前已经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准予继续使用,但严重不符合本规定的,应予纠正。

第三十二条《企业名称登记证书》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印制。

第三十三条本规定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本规定自1991年9月1日起施行。1985年5月23日国务院批准,1985年6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工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1999年12月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93号公布)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完善企业名称的登记管理,保护企业名称所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的名称。

第三条企业应当依法选择自己的名称,并申请登记注册。

企业自成立之日起享有名称权。

第四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依法核准登记企业名称。

超越权限核准的企业名称应当予以纠正。

第五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名称实行分级登记管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主管全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工作,并负责核准下列企业名称:

(一)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家”、“国际”等字样的;(二)在名称中间使用“中国”、“中华”、“全国、”“国家”等字样的;(三)不含行政区划的。

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核准前款规定以外的下列企业名称:

(一)冠以同级行政区划的;(二)符合本办法第十二条的含有同级行政区划的。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按本办法核准外商投资企业名称。

第六条企业法人名称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企业名称中不得含有另一个企业名称。

企业分支机构名称应当冠以其所从属企业的名称。

第八条企业名称应当使用符合国家规范的汉字,不得使用外国文字、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

第21章 违反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法律责任(2)第16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2)第39章 概述(3)第36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合同管理(2)第35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合同管理(1)第29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税收管理(1)第50章 其他国家机关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监督管理(2)第12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2)第34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2)第35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合同管理(1)第35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合同管理(1)第39章 概述(3)第50章 其他国家机关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监督管理(2)第4章 现阶段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基本情况(3)第20章 违反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法律责任(1)第62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条文释义(9)第66章 附录(1)第24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劳动管理(1)第48章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监督管理(4)第63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条文释义(10)第56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条文释义(3)第46章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监督管理(2)第59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条文释义(6)第7章 个人独资企业概述(2)第59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条文释义(6)第33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1)第24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劳动管理(1)第44章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管理(5)第67章 附录(2)第27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2)第29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税收管理(1)第35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合同管理(1)第42章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管理(3)第65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条文释义(12)第24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劳动管理(1)第36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合同管理(2)第3章 现阶段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基本情况(2)第9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概述(2)第29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税收管理(1)第57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条文释义(4)第60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条文释义(7)第43章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管理(4)第32章 章个人独资企业的信贷管理(2)第15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1)第28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3)第42章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管理(3)第16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2)第34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2)第19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2)第68章 附件1(1)第70章 附件1(3)第1章 前言第21章 违反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法律责任(2)第28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3)第26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1)第69章 附件1(2)第36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合同管理(2)第14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4)第44章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管理(5)第53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自律性组织(2)第12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2)第24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劳动管理(1)第20章 违反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法律责任(1)第12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2)第24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劳动管理(1)第11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1)第31章 章个人独资企业的信贷管理(1)第6章 个人独资企业概述(1)第50章 其他国家机关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监督管理(2)第39章 概述(3)第69章 附件1(2)第25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劳动管理(2)第4章 现阶段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基本情况(3)第13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3)第42章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管理(3)第44章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管理(5)第24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劳动管理(1)第62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条文释义(9)第1章 前言第36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合同管理(2)第54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条文释义(1)第36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合同管理(2)第16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2)第25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劳动管理(2)第41章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管理(2)第40章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管理(1)第27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2)第5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制定的背景、过程和若干重要问题第64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条文释义(11)第6章 个人独资企业概述(1)第2章 现阶段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基本情况(1)第68章 附件1(1)第60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条文释义(7)第53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自律性组织(2)第69章 附件1(2)第27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2)第58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条文释义(5)第28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3)第38章 概述(2)第31章 章个人独资企业的信贷管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