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名片如是说

我如释重负地向肖主任道了谢,然后踌躇满志地走出他的办公室。我知道从现在起,我的人生之路有了一个新的起点,但我不可能成为那位差役,更不会成为那个和尚,我就是我自己,我是我的主人!

不瞒你说,我发现一个秘密,官位越高,名片上的字就越少;反过来,官位越小,名片上的字就越多。最近处级以上干部的名片上还有一个新动向,上面多了某某学硕士、某某学博士的头衔,有的为了展示自己的底蕴,甚至印有“某大学客座教授”的字样。

有一次一位真正的大学教授求见东州市市长刘一鹤,递上一张名片,上面印有十几个头衔,密密麻麻印满了字,刘市长读了半天颇为感慨地叹道:“以您的条件,当教授真是太委屈了。”更有意思的是慈恩寺的住持,在赵忠的安排下,拜会刘市长,双方一见面大和尚便递上了名片,上面不仅写着“西山慈恩寺住持”字样,而且还有“东州市政协常委”的字样。

我还发现一个秘密,拥有名片的人大多是有头有脸的人或者是渴望有头有脸的人,区别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真正有头有脸的人名片上字少;渴望有头有脸的人名片上字多。

为什么人们这么看重名片呢?原因很简单,没有人不渴求显耀的身份,身份低微的人是不被关注的,这也正是我们惯将社会中位尊权重的人称为“大人物”,而将位卑言轻的人称为“小人物”的重要原因。可见,小小的名片背后折射的是乾坤大世界。一张名片代表的是一种人生。如果没有身份撑门面,人人都是渺小的,因此,一个人的权力和声望是我们最本质最难以去除的身外之物。那么如何向陌生人炫耀这种身外之物呢?请印一盒适合自己的名片,我们名片家族类型丰富,有多少种人生就有多少种名片。

别看名片起源于交往,但是一般人不了解名片的起源。近来我的主人,刚刚上任东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秘书的朱大伟偶读史书,发现名片起源于中国。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在拜访谒见时,就开始用名帖来通报姓名了。但那时还没有纸张,所以,当时的名帖是用竹木削成的。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西汉时期称作“谒”,东汉时期称作“刺”。

蔡伦发明造纸以后,纸张逐渐取代竹木,名帖开始用纸做,也相继被叫做“名”、“名纸”等。唐宋时期以后叫“门状”,是官僚阶层呈状时用。明清时期又有一种叫“手本”的名帖,是属下见上司以及学生见老师时用。民国时期,中国开始与西方进行大量商业交往,西方的名片也随之带入中国。西方名片均是采用黄金分割法制作的,西方人认为,黄金分割法所切割成的长方形看起来是最美的,于是中国人也开始使用黄金分割法来制作名片,名片也摆脱了用笔书写的旧形式,而采用印刷方法。

既然名片有这么悠久的历史,自然也少不了奇闻轶事。明代的冯梦龙写南宋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谋害的历史传奇剧《精忠旗》第六折“奸党商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奸党何铸、罗汝楫、万俟卨要一起上门拜谒秦桧,共商与金兵议和之事。他们所投的名帖上一个写“晚生何铸”、一个写着“门下晚学生罗汝楫”,一个写着“门下沐恩走犬万俟卨”,结果何铸自叹弗如道:“约定一样写官衔晚生,为何又加‘门下晚学生’、‘沐恩走犬’字样?这样我又不济了!”寥寥数语,便活画出几个趋炎附势小人的嘴脸,真可谓是活灵活现。

清末小说巨子吴研人创作的《俏皮话》也有一则关于名片的趣闻,是这么写的:外国人的名片只有一两寸大,中国人的名帖则大至五六寸。而官场中与外国人交涉往来的名片则又更大,字写得大如拳头,不知有什么含义。上海名歌妓使用的名片也时兴大字,几乎将名片占满。有位西洋人有一次到某歌妓处小坐,谈笑之间看到了歌妓的名片,不仅惊异地问道:“你们的名片为何也是大字?”歌妓回答说:“这样可以用来请客当请贴。”西洋人叹道:“原来你们接待客人,也如同官场接待我们一样。”

大家没想到一张小小的名片可以折射出美丑吧,我无意抬高名片家族的身份,尽管人类无不为身份焦虑着,我今天主要是讲一讲我的主人朱大伟刚当上市长秘书时,第一次去名片社给自己印名片的故事,听起来也颇为耐人寻味。

东州市政府附近有一家颇受公务员欢迎的名片社,起了一个颇为响亮的名字,叫“名片大师”。朱大伟自从进市政府办公厅以来就渴望拥有一张能递得出去的名片,但自己一直是个小小的主任科员,印在名片上实在引不起别人的重视,索性他从未印过名片。如今当上了市长秘书,在东州城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身份,当然急需一盒与自己身份相附的名片。于是他在欧贝贝的建议下,来到这家名曰“名片大师”的名片社。

名片社的老板一身黑色唐装,中等身材,五十岁左右,小眼睛,趴鼻子,薄嘴唇,留着一把长长的黑胡须,看上去像个算命先生。朱大伟一进来,他便热情地打招呼。

朱大伟踌躇满志地说:“老板,听说你们这儿印的名片很受公务员的欢迎,一定有什么秘诀吧?”

老板得意地说:“秘诀谈不上,不过上至市长下至处长都在我们这儿印过名片。不谦虚地说,在东州城我们名片社不仅技术是最先进的,而且种类也是最齐全的。不仅有普通的胶印名片,而且有代表名片未来发展趋势的彩色激光名片、彩色相纸名片、电子名片、数码名片等等。小兄弟,我一看你就是公务员,喜欢哪种名片?”

朱大伟觉得老板有些吹牛,便不客气地说:“老板,口气太大了吧。据我所知,电子名片制作极复杂,需要专门的制作设备,更别说数码名片了,尽管你们叫‘名片大师’名片社,怕也未必能制作这两种名片吧。”

老板微微一笑,进屋里拿出一张电子名片和一张数码名片的样品递给朱大伟,傲气地说:“我们的电子名片不仅信息储存量大,能存储45M的数字信息,包括文件、图片、动画、声音、DVD、VCD、软件等,可按需要随时刻录光盘的内容,而且包装精美,每张名片都有一个不透明的塑胶封套。目前在很多展览会、大型活动场所,都开始使用智能卡片来辨别持卡人的身份,我们的数码名片带的识别码既可以是简单条形码、磁带码,也可以是复杂的智能芯片。只是这两种名片的价钱要远远高于胶印名片。”

朱大伟还真被老板这番话折服了,他知趣地说:“老板,我不过是个普通公务员,你还是介绍介绍胶印名片吧。”

老板不无得意地说:“我们的胶印名片样式可就太丰富了,什么烫金的、套彩的、芳香的、折叠的,任你选择。目前在公务员中流行的样式既有这种色彩折叠式的,也有这种文字烫金压银的,有的局长更喜欢这种金泊名片,看上去就尊贵豪华。不过,你老弟正是年轻有为、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我向你推荐我们名片社独有的风水名片,正因为有了风水名片,我们名片社才成了公务员的最爱,我不夸张地说,每一张风水名片就是一个护身符,每盒名片一百张就相当于一百个护身符。”

朱大伟没想到小小的名片还跟风水扯上了关系,很想听听其中的门道,便佯装虔诚地说:“怪不得你们叫‘名片大师’名片社,莫非老板果然是一位风水大师?”

老板眨巴着小眼睛狡黠地说:“《百年孤独》中有句话:‘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小兄弟,名片学也是有着同样灵动力的。谁都知道自己的名片递出去后,让人看了印象深刻,颇有好感,爱不释手,甚至珍藏起来,最好能够看了名片后,就永远让别人记住自己,其实这都不是一张名片最重要的功能,最重要的是拥有风水名片可以趋吉避凶,可助事业成功、家庭幸福。那么什么是风水名片呢?就是运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易经八卦配合当事人先天特性,予以巧妙布局设计的名片,这里面有天人合一的道理,要根据每个人的生辰八字中的五行喜忌决定名片的主色调和次色调,还要根据每个人的生辰八字中所蕴涵的五行来科学地安排姓名和单位名称及电话号码的字体、颜色和方位,这样的名片递出去必然产生最大的灵动力,进而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功效。”

老板说的口若悬河,朱大伟听得将信将疑,心想,怪不得这家名片社这么火,果然暗藏玄机,既然有这么多公务员来印过名片,想必大多是因为风水名片而来,谁都想事业兴旺,官运亨通,不过耳闻是虚,眼见为实,倒要看看有谁印了风水名片升了官、发了财。

于是朱大伟诡谲地问:“老板,可有事实为证?”

老板见朱大伟动心,便将一大本精美的名片样本递给朱大伟说:“小兄弟,你既然是市政府的,想必这里面的人你也认识一些,你看看这位来之前只是人事处的副处长,自从用了我设计的风水名片后,很快升了处长,现在已经是副局长了。”

朱大伟还真认识这个人,确实从副处长升任副局长不到三年时间,他纳闷地问:“老板,这位副局长我很熟,不过他任副处长时的名片看不出有什么讲究呀?”

老板哈哈笑道:“讲究可太大了,这张名片的主人八字中五行缺木,我在设计时采用了属木的棕色和青色做主要底色。字体均采用了黑色,因为黑色属水,水生木。名字的字体,我们采用了带木性质的瘦长的仿宋体,也可以起到补木的作用。此外在名字的方位上,我将名字安排在名片的巽位上,而巽位在五行上属木,正好补上。四重效应共同发挥作用,刚好把木补齐。五行得以平衡,自然事业顺畅了。”

朱大伟还真被老板给震住了,他又翻了两页,猛然看见了杨恒达任综合二处处长和刚刚任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的名片,不禁暗然吃惊,他不露声色地问:“老板,莫非这位杨先生从处长升到副主任,也得益于风水名片?”

老板张扬地说:“那当然了,这张名片的主人命理八字中缺水,为了补其先天不足,我在设计名片时采取白底黑字,因为白当金,黑为水,取其金生水之意。在名字的字体上用了较肥的琥珀体,取‘水主肥’之意。在名字的字排方位上,我将名字定在了名片中的坎位上,因为坎为北方,主水。三种效应共同发挥作用,他自然会趋利避害,一帆风顺了。”

活生生的例子不得不让朱大伟心服口服,就在他一边斟酌着是否将自己的生辰八字告诉老板一边翻看风水名片集时,猛然在最后两页看见了彭国梁、温华坚、陈实和胡占发的名片,显然这是他们被双规前印制的风水名片,朱大伟凝视着这几张名片突然嘿嘿地笑了起来,老板被他笑得莫名其妙,懵懂地看着他,朱大伟道破天机地指了指这几张名片,老板恍然大悟,脸腾地红了起来。

朱大伟合上装订精美的风水名片集微笑道:“老板,谢谢你的介绍,让我受益匪浅啊,既然你们名片社号称是东州种类最全的名片社,应该有环保名片吧,我印两盒环保名片。”

老板知道自己刚才露了丑儿,为了摆脱窘态,他热情地递上纸和笔说:“当然有,我们有最优质的再生纸名片。兄弟如果要的话,请将姓名、单位、电话写在这儿。”

朱大伟从容地写下“东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秘书朱大伟”,老板见了圆睁二目恭维道:“年轻有为!真是年轻有为!”

朱大伟端详了一会儿“市长秘书”几个字,觉得有些不妥,他心有不舍地划掉了“市长”两个字。

写完《公务员笔记》这部长篇小说,王晓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觉得自己就是东州市政府办公厅的一员,他觉得自己是赵忠、杨恒达、许智泰、黄小明、欧贝贝、朱大伟等任何一个人物,但他知道他谁都不是,他只是他自己。王晓方甚至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他觉得自己明明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他甚至以为《公务员笔记》中的每个人物都不是他笔下的人物,而是活生生的存在。《公务员笔记》就是他通过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这些人物对存在进行的思考。

毫无疑问,王晓方笔下的任何一个人物都是他灵魂镜子上的一块碎片,创作这部长篇小说之前,他觉得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堆灵魂的碎片,犹如一堆碎玻璃一般,他艰难地将这些碎片一块一块地拼起,拼得双手鲜血淋漓,这才有了《公务员笔记》,他把这部书比做一面满是裂纹的镜子,百看不厌地照着自己,却发现一面镜子却有无数个自己。他发现自己呕心沥血拼成的这面镜子仍然是圆的,他想起自己曾经对刘英武说过,官场之道隐藏在一张磨盘中,刘英武却一针见血地说:“这个磨盘的名字叫平庸。”回想起刘英武这句话,王晓方的额头冒出了细汗,他担心自己是不是将一块圆圆的磨盘磨成了亮晶晶的镜子,他仔细端详这面镜子,发现这面镜子既非玻璃,也非石质的,镜子的材料是虚无,怎么可能是这样?难道我就是虚无,我就是非我?王晓方发现自己再一次迷失了,迷失在眼前这面镜子里。

在与刘英武探讨如何创作《公务员笔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时候,王晓方曾经信誓旦旦地夸下海口,希望通过创作这部长篇小说,寻找到迷失的自己。王晓方一向认为,他每创作一部作品,就相当于寻找自己一次,但是在以前的作品中,他始终没有找到自己,正因为如此,他才一部接着一部地创作,实际上就是一次接着一次地寻找。尽管每创作一部作品都相当于一次重生,但是他仍然认为重生的不是自己,那究竟是谁呢?王晓方无从回答。

王晓方发现自己病了,他认为,作为一名作家,他就像一个病人,他所创作的每一个人物其实都是他的医生。创作就是医治心灵之病,就是寻找自我,就是回答我是谁,谁是我?就是回答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是回答我是从什么时候来的,准备什么时候走?然而他始终没有找到答案,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健全的病人?难道迷失不是一种心灵上的疾病吗?难道自己是在以绝望和忧愁的游戏取悦虚荣吗?他仔细观察自己刚刚造出来的这面镜子,发现镜子中的每一个自己都是一粒类似于沙尘的宇宙,而宇宙的大爆炸恰恰起始于一个“点”,黑洞的作用也恰恰起始于一个“点”。正是源于这个“点”,宇宙才由小变大,或是慢慢膨胀,或是快速膨胀,直到成为现实的宇宙的样子。这个“点”是什么?不就是一粒沙子吗?最起码它类似于一粒沙子。

第71章 尾声第16章 人民的公仆(2)第31章 我是幕后指使者第45章 市行政学院副院长张佩芬第7章 我是处长(7)第19章 新官上任第4章 我是处长(4)第69章 张佩芬被双规第42章 愚人之心第14章 读《北滩头》第11章 我是正处级调研员(1)第20章 离婚第68章 人生来就是政治动物第11章 我是正处级调研员(1)第7章 我是处长(7)第41章 《沙之书》第38章 我是常务副市长秘书胡占发第25章 政治是门艺术第25章 政治是门艺术第19章 新官上任第18章 依靠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34章 真话与假话第69章 张佩芬被双规第57章 内部学习第30章 我是省纪委书记齐秀英第53章 “地震”第47章 我是省纪委书记齐秀英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5章 我是处长(5)第4章 我是处长(4)第28章 我是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李玉民第70章 名片如是说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39章 我是东州市常务副市长彭国梁(1)第34章 真话与假话第2章 我是处长(2)第14章 读《北滩头》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员第38章 我是常务副市长秘书胡占发第13章 我是正处级调研员(3)第42章 愚人之心第39章 我是东州市常务副市长彭国梁(1)第5章 我是处长(5)第65章 活在真实里第61章 群带关系第24章 特权第40章 我是东州市常务副市长彭国梁(2)第64章 双规后的影响第61章 群带关系第60章 理想与染缸第36章 我是市财政局局长陈实第17章 所谓爱情第30章 我是省纪委书记齐秀英第48章 东州市市长刘一鹤第43章 “无”和“有”第2章 我是处长(2)第70章 名片如是说第66章 一把手第67章 我当市长秘书了第43章 “无”和“有”第61章 群带关系第4章 我是处长(4)第53章 “地震”第46章 市行政学院副院长张佩芬(2)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44章 自作自受第1章 我是处长(1)第10章 采访第6章 我是处长(6)第49章 官场与激情第66章 一把手第68章 人生来就是政治动物第19章 新官上任第3章 我是处长(3)第38章 我是常务副市长秘书胡占发第22章 吃饭第51章 专车如是说第12章 我是正处级调研员(2)第41章 《沙之书》第64章 双规后的影响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66章 一把手第10章 采访第2章 我是处长(2)第25章 政治是门艺术第26章 我是省纪委书记齐秀英第19章 新官上任第63章 我还是我第4章 我是处长(4)第59章 牵连(2)第33章 澳门赌场第63章 我还是我第6章 我是处长(6)第17章 所谓爱情第37章 赌第69章 张佩芬被双规第45章 市行政学院副院长张佩芬第53章 “地震”第20章 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