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标致与Rootes

2月11日的凌晨,林强生在宾馆的客房里来回的走着,不时的看一下手表,此时他的内心非常焦急。

考察团还有1天的时间,这次访问就要结束了。团员们再自由活动一天,总共还有两天就要回国。可是林强生还没有和标致公司达成协议,眼看就要回国了,双方却在赖顿工厂的生产线上,产生了分歧。

标致不同意林强生把生产线搬回中国,因为这样赖顿工厂的3000多名工厂就会失业。而今年又是英国大选年,标致不想在这个关键时期给英国下届政府留下不好的印象!

他们要求林强生继续把生产线保留在英国,从而好让3000多名工人继续有工作可上。

林强生在艰难的考虑之后,答应了标致的要求。虽然这就等于工厂还在标致的控制之下,但是他也知道英国的大选年是非常混乱的时期,在这段时期最好不要在英国惹出什么事端,否则无论是英国的民间组织还是政府机构都会盯上他的!

林强生可不希望让容易冲动的英国民间组织恨上自己!

但是他仍然和布雷格利谈不拢,如果他要继续维持3000多名工人的工作,就得继续生产轿车,但是现在标致又不想让林强生使用他们重新复活的塔尔博特品牌。另外标致公司担心林强生接手后的质量问题,也不同意他继续使用Rootes集团的销售网络。

如果这样的话,那赖顿工厂生产的老车型Avenger、西姆卡地平线、高山和Solara速乐娜,他卖给谁去!

林强生知道标致在抻着自己,就是想让自己陷入疲惫的扯皮当中,反正标致高层发布命令只是动动嘴,一个命令就能让林强生从期望到失望,又由失望到期望,就这样反复的煎熬着他。

对于这种情况,林强生也毫无办法,谁让他真的很想要那家工厂的设备呢!

通过近端时间的了解,他才清楚标致的真正实力,以前林强生一直以为标致是法国轿车界的老二,但是最近他终于明白到跟他打交道的是家什么样的巨型公司,原来这才是法国汽车业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

1976年,标致正式兼并了雪铁龙,成为PSA公司(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前身。标致通过与米其林交换股份,获得了雪铁龙90%的股份,形成了下设多个子公司的控股公司的新结构。

标致雪铁龙集团是一家法国私营汽车制造公司,由标致汽车公司拥有,旗下拥有标致和雪铁龙两大汽车品牌。在欧洲,标致雪铁龙集团是仅次于德国大众汽车的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世界第7大汽车制造商。

原来林强生以为雪铁龙是家独立公司,但是真正了解之后,才知道雪铁龙早就被标致收购了。

1977,标致推出全新的标致305。标致305使用三款发动机,分别是排量1290cc的四缸8气门发动机(最大功率48.5kw/6000rpm,最大扭矩94n.m/3750rpm,压缩比8.8:1),排量1472cc的四缸8气门发动机(最大功率55.2kw/6000rpm,最大扭矩116n.m/3000rpm,压缩比9.2:1)和用在GT车型上的排量1580cc的发动机(最大功率70.1kw/6000rpm,最大扭矩132n.m/3750rpm,压缩比9.5:1)。

1978年PSA公司收购了克莱斯勒在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的三家子公司,获得了克莱斯勒在欧洲的品牌和车型。

1979年,标致在604上首次应用了柴油涡轮发动机,这也是欧洲市场首次销售此类车型。7月,标致收购了西玛公司后获得了塔尔博特(Talbot)商标的使用权,标致决定用这个品牌销售前克莱斯勒欧洲子公司的产品。

从这一系列的事件可以看出,法国标致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

而这时期的英国的汽车工业,却完全相反,本身就是极为沉重的话题,里面有太多的破产与重组,收购与兼并,裁员与停产,罢工与毁灭。每一个话题都牵扯到生与死边缘的挣扎,就像是一场场噩梦,伴随着大不列颠跌跌撞撞地捱过了20世纪,从一个日不落帝国,重新回到欧亚大陆边缘的一个岛国。

对英国车稍有了解的人,大概会知道利兰集团,可知道Rootes的人就不多了。Rootes不是一个汽车品牌,而是一个集团,最早发迹于汽车销售,1924年成为英国最大的汽车卡车销售商,随后便开始收购多家英国本土汽车品牌。Hillman、Humber、Singer、Sunbean、Talbot、Conmler、Karrier等都曾是它的子品牌。

同时,Rootes也是“同平台”策略的创始者(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叫“同平台”,其英文说法是BadgeEngineering,也就是工程整体打包之类的意思)。在其品牌体系中,Hillman为入门级品牌,走大众路线;Singer则属于中级定位;Sunbeam主攻运动品牌;Humber属于豪华品牌;Commer和Karrier是商用车范畴。著名车型有HillmanMinx,HillmanHunter,HumberSnipe,SunbeamAlpine。

这个当时的汽车帝国在1935年最终形成,老板WilliamRootes可以说是汽车多品牌战略最早的实践者,但却也犯下过愚蠢的错误:战后他来到德国的大众工厂做战后赔偿评估时,认为那里的东西毫无价值,包括甲壳虫。二战期间,Rootes为英国制造了轰炸机和基于Humber与Commer的军用车辆,而在战后向澳大利亚和中东各国输出汽车技术。

伊朗的轿车生产技术,就是Rootes公司在70年代输出的。

究竟是谁毁了这样一个企业,原因很多,但都和英国政府脱离不了关系。为了和当时的主要对手,BMC集团的MINI竞争,Rooms设计了相近尺寸的Hillmanlmp,但英国政府强制他们在苏格兰林伍德开设新生产线,为的是平衡英国各地区发展。由于当地落后的生产条件和当地工人的缺乏经验,以及陡增的物流成本,再加上投资厂区的大笔费用,让Rootes瞬间财政吃紧。而最终,这款车型失败了,林伍德厂区连续的罢工让产量也受到影响。

这只是Rootes没落的开始。基本上在林伍德工厂进展不顺的相同时间,伦敦的车身供应商BLSP的供应链危机加剧了Rootes的经营恶化。60年代中后期,克莱斯勒便开始逐渐收购这个病怏怏的英国巨人。在克莱斯勒的庞大的欧洲战略中,Rootes逐渐沦为一个普通的棋子,因为母公司同时还收购了法国的西姆卡、西班牙的Barreiros,在克莱斯勒欧洲公司的光环下,Rooms旗下原先的品牌开始一个个地消失。

事实证明,克莱斯勒的欧洲战略最终无功而返:由于无法达到排放要求,Rootes的产品在美国的销售告吹;Imp项目在1976年宣告彻底失败;将Rootes与西姆卡合并为一的计划搁浅,两家企业其实根本没有可共享的资源与技术。最终,由于美国市场后院起火,自身难保的克莱斯勒已经没有能力改善这家诟病累累的英国车厂,技术老化、可靠性差、涉及落伍、理念过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每一个都是致命创伤。

1978年,克莱斯勒欧洲公司宣告破产,由法国PSA集团购买剩余价值,并且标致接手了克莱斯勒在欧洲的全部品牌和技术。关闭苏格兰的工厂,重新启用塔尔博特品牌,将商业车部分转手雷诺,是PSA接手后立马进行的大刀阔斧改革。落户标致之后,位于赖顿的前Rootes工厂从来都没有在标致的全球战略中充当过重要角色,它仅仅是一家组装工厂。

第392章 应对第977章 林区大经济第427章 挺着第984章 与市长观点不同第505章 军事技术交易第612章 洋房公馆第468章 谢莹的进取之路第383章 正确的选择第992章 流动的钞票第495章 汽车大潮第672章 高投入高标准第820章 崔克自行车第214章 学技术来飞翔技校第740章 收购皮克斯第848章 林强生的飞机梦第373章 国内空白第256章 单晶第452章 半夜跑男第57章 杨万立第784章 厚脸皮第475章 石油问题第294章 工资调整的风波第112章 痛快的法国人第157章 集结号第592章 孔雀相机第22章 工业机器人第861章 悉尼行第929章 掌握基因的知情权第62章 验表第102章 第二次石油危机第736章 工业光魔第745章 高新科技防御计划第271章 怒火第159章 汽车集团成立第200章 参观哈飞第795章 倔强的年轻人第155章 工厂区的变化第862章 焕然一新第494章 第一商品第199章 雅阁第408章 林强生的期待第820章 崔克自行车第611章 大惊喜第678章 时代周刊的专访第488章 拉近关系第470章 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第708章 可怜的无名女孩第509章 杨万立的惊讶第889章 军工合作第20章 厂房建成第287章 林强生出场第237章 你懂的第139章 智能化工厂第823章 和央行讨价还价第566章 黑鹰到货第776章 苏岩礁抢占计划第619章 丈母娘的盘问第661章 远方的黑鹰第933章 布局巴西第483章 花儿一朵朵第409章 慌乱第86章 购物第717章 自己先干起来第966章 山珍野味第110章 上面来人第4章 王大锤第668章 就业分流第143章 交换技术第52章 工业之花第881章 大豆工业第481章 药不能停第555章 五周年纪念第967章 苦泉第694章 高通第714章 有人来有人走第1009章 喜气洋洋第442章 支持与冷漠第74章 青工闹事第269章 电影级广告第454章 黄家第336章 未走过的路第155章 工厂区的变化第124章 获利第60章 七个大姑娘第214章 学技术来飞翔技校第211章 捷达跟着火了第634章 广汽的股份制改造第855章 集结航空人第857章 助学基金第869章 商飞成立第306章 电脑直销第422章 德国人来了第264章 京城出租车公司控制权之争的开始第298章 国产工业的先天基因缺陷第37章 保持第69章 黑省&;amp;丹麦第417章 特殊爱好第513章 林强生的独走第437章 长三首次发射失败第40章 信达雅学习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