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戈登摩尔和安迪葛洛夫

bookmark

在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和董事长戈登·摩尔的邀请下,林强生和李晶简单参观了硅谷英特尔总部。

这家世界著名微处理器生产商的总部是一栋有着蓝色玻璃的办公大楼,看上去非常普通。

如今英特尔还没有那么牛.逼,也没有一统江湖,现在他们的主流产品仍是ram随机存储器,就是内存。

计算机的性能很大程度上由内存决定,而内存又十分昂贵,利润比微处理器也不遑多让,由于英特尔技术一流,性能好,所以这家公司在初进入内存市场之后很快就挣到了钱。

这种情况直到八十年代初期,这时候内存仍是英特尔的主要产品。而这时候日本半导体技术崛起了,日本人想要占领存储芯片市场,他们骤然采取了与英特尔以及其他芯片厂商的价格战。每一次美国企业在价格上进行回应后,日本生产商就会马上降低10%的售价,从而大量挤占了美国内存的市场份额。

针对日本厂商的挑衅性策略,可供英特尔选择的方案只有两个,设计更高级的存储芯片,或者撤退到日本厂商并不感兴趣的市场上去。最终,英特尔决定放弃存储芯片业务,转而致力于为个人计算机开发更加强大的微处理器。

戈登摩尔和安迪葛洛夫面对日本人的进攻,公司存储器业务的衰退,不得不这样做,英特尔生产出的内存像山一样积压在仓库里,再加上资金周转失灵,在危机深重的情况下,选择放弃ram存储器业务,在他们看来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英特尔等芯片厂商,相对他们的竞争对手日本厂商来说,处于劣势,日本厂商有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充足的银行贷款。

而半导体这种‘小精尖’产业,被日本人视为极其适合日本的产业。由于国家政策的长期扶植,日本半导体技术在七八十年彻底崛起,这时候产生了诸如东芝、日立、三菱电机等强势企业。

在日本半导体强盛的年代,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中日本企业就占了六家。在这个时代连美国人对日本的半导体业都是既尊敬又畏惧的。

据说在一次销售会议上,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安迪葛洛夫,用他的匈牙利口音,拖长声调的说道:“英特尔是美国电子业迎战日本电子业的最后希望所在。”

那一刻,几百名英特尔的青年男女热血沸腾。似乎被一共同的命运所吸引,甘愿牺牲一切去完成一个神圣的使命,就像是生死之战一样!

与外人想象不同,英特尔内部并不豪华,甚至有些简单,戈登摩尔和安迪葛洛夫两人带领着林强生和李晶简单的参观了一圈,他们就在英特尔的总部二层看了看,简单的大开间设计,和其他的公司没有什么不同,让林强生很难相信这是他心目中的那家处理器业界的霸主。

之后。他们来到了戈登摩尔十多个平方米的办公室,据说这还是全公司最大的一间办公室了,四个人显得有些局促,关起门来还真像是一场秘密会议。

安迪葛洛夫向来以严厉著称,在他的带领下英特尔员工迟到都要自己登记,他本人就登记过,并且他还让员工拿出“125%”的工作热情,葛洛夫时代,英特尔被业界称之为“硅谷的血汗工厂”。

葛洛夫向林强生直接说道:“林先生,存储器业务现在还是英特尔的主要产业。因此在双方没有达成实际意向的时候,我希望您不要把我们商谈的内容向外界透露!”

林强生和李晶对视了一眼,然后转头看向葛洛夫和戈登摩尔,眼前的这两位就是英特尔的创始人。还有一个诺伊斯已经卸任。原来只是传说中的人物,这一次真的坐在眼前,一时之间让林强生有些走神。

“林先生?”葛洛夫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些。

林强生缓过神来,定睛看着葛洛夫和戈登摩尔,不理一旁惊讶的看着他的李晶,说道:“抱歉二位。你们以前的传奇故事我听得太多了,这次终于见到真人了!你们放心,我不会向外界透露我们之间的谈话内容,也不会透露你们出售存储器业务的计划。”

摩尔倒是很高兴,说道:“林先生,谢谢你!毕竟存储器业务现在还是英特尔的主要产业,很多人对出售这个部门难以理解!”

说着,他打量了一下林强生,笑道:“你的那些事迹我也知道一些,年纪轻轻就毅然来到美利坚淘金,投资金融界,而后又进军半导体领域和个人电脑市场,而且在这几个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十分了不起!”

他向林强生指了指自己的电脑,说道:“你创造的立式机箱,让人眼前一亮!现在我们公司的电脑都是采用这样的布局方式,的确非常方便,让个人电脑更现代,更时尚,更酷!”

林强生向戈登摩尔感谢道:“谢谢您的夸奖,创造顾客满意的产品,一直是我的原则!”

他看了看戈登摩尔的分体式电脑,然后对两人说道:“虽然我觉得英特尔放弃存储器业务,专心发展微处理器,是最正确的选择!但是没有你们的同意,我是绝不会向外界透露这个消息的,这一点请你们放心!”

接着,他向戈登摩尔和葛洛夫问道:“那么我有一个问题,请问两位先生,你们计划把英特尔的存储器部门,卖一个什么样的价格?”

摩尔和葛洛夫两人面面相觑,他们十分奇怪,眼前这个年轻人是怎么知道,他们想要集中精力搞微处理器的?!

卖掉存储器部门也就是年中开始有的想法,现在也只有公司上层几个人知道这个计划。由于ram存储器是英特尔的起家产品,卖掉这个业务公司内很多人都难以接受,但是摩尔和葛洛夫也知道,现在是必须要做出抉择的时候了,只发展微处理器就需要投入大部分的力量,英特尔也再没有分身旁顾的力气了!

1980年英特尔有一次危机,当时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大举进军美国市场,当时英特尔的内存就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好在由于葛洛夫的强势管理政策,公司最终支持了下来。但由于这场危机,ibm本身就不看重英特尔,又由于内存市场被日本货冲击严重,当时还是一家内存生产商的英特尔损失很大,所以当年ibm就卖掉了手中拥有的20%的英特尔股份。

不知道ibm有没有后悔过,“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悲痛的事莫过于此!”

那次英特尔挣扎着度过了危机,好在1982年,80286处理器横空出世挽救了这家企业。今年十月份,80386又即将投产,摩尔和葛洛夫都觉得他们的微处理器业务已经成熟了,而且他们也都认为个人计算机产业有着相当光明的未来,所以才下定决心放弃ram存储器业务。

其实,英特尔也不是第一次做出这样壮志断腕的举动了,上世纪70年代初,电子手表被看作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开始的时候电子表的均价可以达到200美元。

英特尔也看到了商机,意图进入电子表市场,志向也太小了!

于是英特尔收购了一家名为迷ra的电子表企业,想通过这家企业的lcd技术和自己的芯片技术打开一片电子表的天地!

但是天不遂人愿,因为天杀的日本厂商,英特尔进入市场之后,日本lcd大量涌了进来,lcd价格的急速下降,原来可以卖到200美元的电子手表的价格,在两年内迅速下跌到了10美元左右,日本企业的大规模生产让产品价格快速巨量的下跌。

那时候的日本,怎么感觉和中国好像啊,把产品打成白菜价!

随即英特尔在1978年就退出了电子表行业,转手将迷ra卖给了一家瑞士企业。(。)

第980章 超强巨风第259章 花火第783章 惊闻路娜上大学了第108章 期待第179章 零配件招标会(下)第105章 冲啊第730章 拼搏努力的何国源—ATI第929章 掌握基因的知情权第662章 日元升值的序幕第949章 农业3.0第292章 奖金薪水纷至沓来第430章 飞机计划第122章 先知先觉第692章 刺客和来自地狱厨房的报复第75章 主动打广告第360章 名模潜质第471章 401工程第179章 零配件招标会(下)第467章 大石化项目第487章 技术储备第477章 筚路蓝缕第1002章 西郊宾馆第591章 滨城电表仪器厂照相机分厂第233章 令人震惊的一张照片第667章 失业工人第972章 转场火区第579章 昂贵的G36第777章 北汽切诺基第374章 以技术的名义第910章 东星系第900章 蛮牛与野马的宿命之争第570章 童年的味道第427章 挺着第811章 父子的城市发展规划第567章 直九VS黑鹰?第81章 上机第887章 G36的改进第704章 找外国老婆为国增光第295章 应聘的人第789章 五星级的东星医院第551章 女子特警队第999章 甲肝疫情大爆发第445章 开拓东南亚市场第965章 MP7冲锋枪出世第115章 照片的用处第512章 引进美国军工品质第916章 怪兽Monster第900章 蛮牛与野马的宿命之争第485章 向国内航空工业拿技术第882章 千店计划第170章 日内瓦车展第106章 里昂第314章 拍照反击第741章 空头支票第675章 纽约广场饭店第210章 女儿事第278章 内存、电器集成电路第238章 与科工委合作第318章 尤德爵士第126章 shopping第913章 与卡吉瓦/杜卡迪合作研发新车型第456章 国土安全第69章 黑省&;amp;丹麦第814章 注重品质第524章 贝尔直升机入囊第646章 本田家的长男第944章 猜测第968章 原始之地第476章 选择第171章 MQ200的惊艳第697章 拉人入伙第211章 捷达跟着火了第820章 崔克自行车第359章 身在他乡有佳人第133章 永远不回头第438章 太平洋保险第218章 数亿美元的采购第63章 公社要参与第22章 哈工大来的人第611章 大惊喜第934章 赛道之上第990章 集zi教母的诞生第522章 婉拒国内的项目合作第589章 80年代的记忆第793章 “老大难”的三大厂第681章 绕不开的话题第897章 欧洲车坛扬名第251章 机器人事业第928章 四大粮商第283章 签订计算机零配件供货合同第958章 鱼头泡饼第284章 狼来了第862章 焕然一新第204章 落寞的哈飞机制造厂第127章 优质服务第948章 对农业的忧虑第495章 汽车大潮第583章 经济开发区第157章 集结号第181章 意大利女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