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赵红波的辞职下海

听到林强生和耿顺详的对话,在场的厂长们也都有些心动。东星集团是省市的利税大户,在工业新区,东星的工厂一片一片的,脑子清楚的都知道,基本上整个工业区大部分企业都是林家的。

东星集团每年的年营业额超上百亿元,大家也不知道详细情况,不过只要算一算就清楚了。其他的不知道,像东星与滨汽合资的汽车厂,在去年就达到了年产20万辆轿车的规模,而这两年也就是物价上涨的时候,以每辆车20万元人民币来算,那一年就是400亿元人民币的营业额。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生产汽车可真赚钱啊!

何况还有哈汽集团也在生产轿车,东星本身也有轿车工厂,那每天出厂的汽车就是一台台装满了钞票的运钞车啊!

“出去的是铁,回来的是钱!”社会上已经有了这样的说法。

近年来,省里也是因为有了东星集团,还有两家汽车大厂的缘故,才猛然间变得富裕了起来,省城最近还提出要修建环城高速的主张,把工业动脉连接起来。

现在,与东星集团搭上关系,在滨城的中小企业看来就是坐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有现实例子为证,不得不让他们动心,赵红波的照相机厂,已经由照相机转为专门生产汽车安全玻璃了,现在这家企业还正在向着建筑用玻璃业务开拓。

丰华玻璃厂已经决定了,将要在经济开发区建立大型玻璃生产基地,现有企业的面积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了。

而另一家,市空调机厂,也是由于搭上了东星集团,成为了指定汽车空调定点生产单位。

黄寿年现在已经是上万人大厂的厂长了,空调机厂已经从一家中型企业发展成为大型企业。他们先后兼并合并了市里多家空调机生产单位,有了现在的这个规模。

但是,这种扩张也有坏处,那就是不能集中发挥生产优势,工厂和车间分布在七个市区,有的车间还是从别的厂家合并过来的,空调厂急需整合自有资源,建立生产基地搞大规模的集中式生产。

省市也在推动这个项目,已经为空调机厂划定了生产区域,厂房也在建设阶段。

......开完了座谈会,少不了的大家一起吃了个饭,赵红波作为东道主没少帮助林强生挡酒。

“林老弟,哥哥我有个不情之请啊!”酒宴过后,客人们渐渐走了,赵红波坐在林强生的身边大着舌头说道。

林强生也喝了几杯酒,这些天走访了不少企业,也没少参加应酬,脑子有些发懵的问道:“赵哥,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好了,能做的我一定帮你这个忙!”

赵红波笑着,说道:“这次你一定能帮上,老哥我就全靠你!”

他摇摇晃晃的,喝了热茶清醒了下,说道:“我打算建一家汽车厂,你看行不行?”

“啊?什么?”林强生掏了掏耳朵,不明所以的问道。

赵红波又说了一遍:“我说,我要建立一家汽车厂,专门生产小轿车!”

林强生惊讶的向赵红波问道:“你想建一家汽车厂生产轿车?汽车玻璃不好吗,每年也不少赚啊!”

赵红波笑着摇了摇头,摆了摆手说道:“挡风玻璃哪有汽车赚钱啊,我一套前后挡风玻璃出厂价不到200块,毛利还不到60元!你就说现在市场上一辆汽车能卖到20多万,我生产多少玻璃才能赚上卖汽车的钱!”

他拍了拍林强生的肩膀,说道:“林老弟,不瞒你说我是真想造汽车啊,这事我想了能有半年了!”赵红波紧紧的盯着林强生,生怕他说个不字。

林强生看着他的眼神,看来这个事赵红波是认真的,于是问道:“我想知道,这个厂子算是什么性质的?”

赵红波说道:“林老弟,你是想问这个厂子的所有权问题吧?”

“对,你是怎么考虑的?”林强生点了点头问道。

现在国家还没有放开汽车生产许可,尽管国内这两年建立了不少汽车厂,但都属于地方引进项目,跟个人建厂完全不同。

赵红波道:“这方面我也有考虑,我想着有两条路可走!”

他拍了下大腿:“第一个,我现在就辞职,专门搞汽车厂,这个厂子就算是我自己的。第二个,我拉上玻璃厂的人一起建厂,算是集体企业!”

赵红波问道:“林老弟,你觉得哪条路能走?”

林强生回忆了下,前世的那些汽车企业的老板,其中吉利和比亚迪都是怎么建厂的,以及日后是怎么获得汽车生产许可证的。

他想了想,对赵红波说道:“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把企业的产权明晰了,厂子建起来后就要坚持的做下去,你要把眼光放长远些,不能只局限于国内,虽然现在国内市场很好,但是你没有汽车生产许可证,早早晚晚上头会是要拿着个说事的,所以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你也要往国外汽车市场发展!”

赵红波急道:“那如果到时候厂子建起来了,轿车卖出去了,上面不让干,怎么整啊!”他一激动连土话都说出来了,可见是真为这事为难。

林强生笑道:“我不是说了吗,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让干硬干不会啊?你把汽车做好了卖到国外去,可以出口创汇的项目,国家也没有理由再卡你了,到时候怎么的也能弄到许可证。”

他拍了拍赵红波的肩膀,说道:“建汽车企业就得有不要脸的精神,要是脸皮薄什么事上面一说不让干,来几个人就把你糊弄住了,那可要不得!”

赵红波连连点头,说道:“对,林...”他想了想,这会醒过酒来了叫林老弟也有点不合适,于是舔着脸说道:“强生啊,我听说滨汽和哈汽正在淘汰旧生产线,你看看能不能匀我一条,但哥哥我现在没有那么多钱买,赊账行不行啊,等我赚钱了马上还你!”

说这话,赵红波就一肚子苦水啊!

虽然丰华玻璃厂已经是年产值上亿元的大型企业,但是他一个厂长却是只有副厅级的待遇。赵红波为企业做了这么多事,可以说为发展殚精竭虑,管理着这么大的企业,数千人的吃喝拉撒都由他负责,但相应的工资待遇却与付出严重不符,现在他的工资也只有每月300多元钱,比工厂里的大师傅还低,差旅费加上各种补贴每月再有个二三百块钱,这就算是不错了。

如果没有比较也就不会有什么想法,可是偏偏工业新区就在那摆着。

赵红波发现,他的工资待遇和新区里的那些民营企业家,根本不能相比,简直天壤之别,这也是他想要辞职下海,创建企业的一个真实动因!

林强生没有犹豫的点头说道:“没问题,滨汽和哈汽在今年年末就要淘汰掉4条生产线,匀给你两条,其他的两条生产线已经被一汽预定了。”

赵红波连连点头,哈哈大笑:“行,强生,改明我就写辞职报告,这劳什子玻璃厂赚得少操心还多,我早就想不干了,我要辞职我要下海,要第二次奋斗了,就这么定了!”

林强生嘱咐道:“玻璃厂的生产不能停,质量不能下降,你要把厂子交给放心的人打理,别到时候掉链子!”

赵红波点头道:“这个你放心,我让副厂长袁伟接我的班,他这个人比较可靠,我不在厂子的时候,都是他负责企业的日常生产!”

“行吧!”林强生点头说道。

他们说的这个汽车生产线,实际上应该叫做组装线。现在汽车生产越来越专业化,东星集团已经搭建起了完整的汽车生产体系,理论上说,任何一家汽车品牌只要下订单,零配件生产企业就能把汽车所需要的部件生产出来,汽车身上的所有东西,完全由这些零配件生产商来完成。汽车厂要做的就是把运到的配件组装起来,再卖出去,已经是非常专业并且模式化的一个现代工业过程了!

第481章 药不能停第8章 化缘第418章 东星系第667章 失业工人第476章 选择第730章 拼搏努力的何国源—ATI第997章 斯柯达,我来了第569章 招商会开幕第157章 集结号第356章 摩德纳大学兰博基尼实验室第381章 底特律的恶性肿瘤第826章 艺员培训班第70章 小百货第662章 日元升值的序幕第371章 重整第729章 向着世界光刻机产业前进第634章 广汽的股份制改造第248章 建立公司员工学习制度第763章 平山工厂第999章 甲肝疫情大爆发第143章 交换技术第641章 前倨后恭第944章 猜测第207章 不良青年第608章 80年代奢侈级的大件商品第509章 杨万立的惊讶第611章 大惊喜第599章 免职第642章 大收购案第87章 假*钞第913章 与卡吉瓦/杜卡迪合作研发新车型第683章 AMX美式肌肉车第395章 不只是麻烦那么简单第769章 Capcom游戏软件公司第583章 经济开发区第885章 金龙鱼和福临门第473章 石油圈里的鲶鱼第339章 法兰克福车展第722章 电信领域第429章 精密工程第577章 军区来人第888章 授权生产第639章 AMC的成就第207章 不良青年第583章 经济开发区第159章 汽车集团成立第159章 汽车集团成立第477章 筚路蓝缕第122章 先知先觉第105章 冲啊第385章 最后都是钱的事第375章 决定性的两款车型第134章 奔腾电脑第531章 弥补差距第179章 零配件招标会(下)第337章 拿什么拯救你第322章 东星物产出马第441章 艺术学校第658章 雷诺主席乔治·贝之死第958章 鱼头泡饼第925章 炸药专家到来第154章 回家第953章 彻查第299章 国产工业的后天缺陷第456章 国土安全第239章 钻石你造吗第688章 波萨克夫妇第430章 飞机计划第678章 时代周刊的专访第593章 抢他湾娘的第517章 佩莱哈克第68章 见省领导第967章 苦泉第542章 要逃的以色列女郎第483章 花儿一朵朵第892章 凯越下线第376章 向前大步走第116章 低价促销第282章 不按工艺标准来卵用没有第99章 标致的高层们第164章 小零件大作用第904章 获得新生的兵工厂第288章 杀鸡杀出了一只狒狒第229章 油耗中隐藏的大问题第74章 青工闹事第307章 投入巨大的宣传活动第359章 身在他乡有佳人第859章 骗局拆穿第454章 黄家第623章 好人做到底第779章 争论第206章 毕业生第621章 纺织厂的困难因由第390章 三线厂印象第186章 邓老来参观第190章 庐山恋第573章 日化用品产业第98章 咖啡馆中的见面第187章 指定公务用车第597章 涨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