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实习结束 新的开始

陈东风在回去的路上一路郁郁寡欢,甚少言语,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到学校门口。老师宣布解散后,209的四人都是先后回了宿舍,想把今天的金工实习自己先消化下,在互相交流下。各自整理完笔记本上的内容后,就开始了各自说起了今日的见闻和感受。

杨辉第一个冒头“今天才知道数控机床的编程功能是如此的强大,三轴的立式加工中心可以完成全部的铣削镗磨工作,效率上让人叹为观止。”“数控机床怎么强大吗?精度怎么样呢?今天带我们的钳工师傅可是说了数控机床在精度不高达都达不到一丝,而他师傅可以达到1丝甚至更低。”

杨韦问道。“这个我问过,听万师傅介绍说,那台数控机床基本上可以达到10丝左右,如果是新机台的话可以更高,达到几个丝是不成问题的,至于能不能到一丝的精度,我还真不好说,东风我看你练习完后一直和万师傅在那聊天,你知道吗?”杨辉转头问陈东风到。

陈东风见三人都看向了自己,自己琢磨了一下说:“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就精度而言,肯定是数控机床要高的,至于带你们的钳工说的更高的精度,是因为只有经验非常丰富的老钳工才可以做到。大多数情况上老钳工是人工进行磨削的,质量很不稳定,效率很有很大的问题。

而且校工厂的只是二手的三轴数控机床,精度调校的不好,如果是新的四轴五轴加工中心,那它的精度可以更高,加工的零件可以更加复杂,比如S型或异形构件。”“那我们现在有这些数控加工中心吗?”三人听了急急忙忙问道。

“很遗憾,我国的数控才刚刚起步,听黄老师说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技术了,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工程。而且西方是对我国禁运的,不要说五轴不会给我们,就是四轴我们也很难得到。”陈东风把从黄恒和万师傅那里听到的一点点的告诉了他们。

三人听了之后,和陈东风一样都是忧上心头。过了好一会儿,还是杨辉这个乐天派先走出来,他站起来:“手一挥,同志们,战友们,主*席教导我们不是西方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方。现在西风较烈,但最终还是东风会笑到最后的。主*席还说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十年内完全可能。事实上不也是做到了吗,难道数控机床比两弹还要困难。大家共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唐昌宏作为209年级最大的老大哥:“依次拍了拍大家,历史是人们创造的,我相信中华家的人不比别人笨,别人能搞出来的,我们也一定能搞出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我们打起精神给来,一会还要去图书馆复习。”这个时代的中华家的人都憋了一口气要证明自己不必老外差,没有毛熊国的援助我们依然搞出了两弹一星,工业成就斐然,现在中华家和西方关系缓和,但是资本主义依然对我严防死守,关键设备关键武器是不会提供给我国的。

现在大家的这种忧国忧民,想为国家奉献的精神是这个时代所有有识之士的烙印,它深深的烙进了他们的心里。

按部就班的,209学习小队开始了复习功课,参加金工实习的生活。陈东风这两周的时间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把即将要来的期末考试科目复习了一遍,还把上学期的内容又捡了起来温习了一次。金工实习期间,209的小伙伴们通过相互交流,了解了车、钳、铣、磨、焊、铸、锻、刨等工种,让他们了解了机械知道的一般操作,也对机械原理理解的更加深刻,尤其是数控机床展现出来的统治力,让他们深深着迷。在两周的实习后,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那里,当然一篇金工实习报告是少不了的。

陈东风觉得自己应该着重写下对数控机床的理解和认识。这段时间他看了不少机械类的杂志,里面或多或少的都提到了数控机床在未来的光明前景。

当然他也查看了下相关的论文和文献,虽然有些是全英文的,他看的磕磕巴巴,效率低下甚至不明所以,但硬是靠着查阅英文字典和请教老师,他把这些机械方面的比较前沿的动态都了解的七七八八了。所以陈东风这篇金工实习报告着重点不在心得感受等套话上,他准备写一点自己的所思所得,故他的这篇报告题目是《金工实习报告——数控机床的认识》。

首先是提到了数控机床的基本概率,数控技术、数控系统和数控装置的具体作用。然后具体列出了数控机床的繁多种类,及其大致应用。最后是误差控制在数控机床里的重要性,他从机床自身误差、加工工具误差和设计工艺误差这三个方面来叙述。

当然其中的加工工具和设计工艺方面他没有叙述太多,只是把其中的具体实际问题反应出来,他想展开篇幅的还是机床自身误差,因为这除了是在机床安装中可以通过调校来改善精度情况,也是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数学模型来优化工件或者刀具的移动来达到提高精度的。他在后面简单描述了现在常用的两种消除几何误差的办法,并且做了比较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第一种是通过误差合成公式将误差进行计算的单向的误差合成补偿法,第二种是一通过预测误差的数值直接进行误差补偿的误差直接补偿法。但是单向的误差合成补偿法的具体操作是线通过直接测量法对机床产生的各部分的原始误差进行计算测量,得出单项原始误差值,再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机床生产时出项的总误差并对其进行误差补偿。

而误差直接补偿则是要求生产操作人员在生产中能够准确的测量机床在生产时所产生的矢量误差,进而对每项误差进行分别补偿,这就对生产中的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误差控制效果会比第一种好。陈东风洋洋洒洒的写了四千多字,然后交给老师,他没想到的是这篇为了这两个学分而写的报告竟然会让他引起大牛们的注意。

第三章 一语惊醒 砥砺前行第六十章 飞龙航发 开始测试第一二八章 兼顾第一零九章 午夜枪声第四十三章 飞龙初议 设计不易第一四六章 留学?第四十八章 考试优先 飞龙延后第六章 组团复习 团队初成第一三三章 前往鹏城第一四一章 赛前第四十八章 考试优先 飞龙延后第一四零章 故人第四十二章 新的计划 ‘飞龙’在天第五十五章 商业天赋 合作深化第二十一章 控制系统 进退维谷第二十三章 院长再请 准备试制第四十一章 全校合力 远方来电第六十四章 方案研讨 李组折服第十五章 核心机 结构选择第九十三章 侦察演习1第七十四章 计算机难题第一零七章 传音第一五一章 航模协会第五十七章 初步设想 四大件第一二六章 支援第一一四章 风云再起第五十四章 除夕夜话 鹏城计划第76章 图像数据处理第一三五章 电风扇第三十六章 内部商议 筹划外销第八十五章 推销第六十五章 修改方案第十八章 核心机完成 继续前行第一四三章 赛前3第六十四章 方案研讨 李组折服第六十三章 放下芥蒂 合作研发第一五六章 方向第一一三章 清点&总结第一四六章 留学?第一五五章 CAX讨论第八十一章 兵围西工大第三十九章 合作达成 返回学校第六十七章 鹰击和鹰眼第四十二章 新的计划 ‘飞龙’在天第一二三章 大胜第一章:天降异雷 庄周梦蝶第四十八章 考试优先 飞龙延后第九十四章 侦察演习2第一三二章 鹏城消息2第九十五章 骊山军演1第五十六章 新的合作 戈力出世第六十一章 飞龙航发 点火实验第三十九章 合作达成 返回学校第二十六章 完成定型 院长欣喜第二十一章 控制系统 进退维谷第一二四章 结束第一二三章 大胜第四十二章 新的计划 ‘飞龙’在天第一二三章 大胜第九章 院长有请 侃侃而谈第一零七章 传音第二十九章 试飞大纲 全部完成第二十四章 开始试制 齐头并进第一五八章 问题越来越多第九十一章 209的军演准备第二十五章 核心机点火 艰难测试第八十四章 与军方会议第八章 实习结束 新的开始第六章 组团复习 团队初成第二十四章 开始试制 齐头并进第六十五章 修改方案第一一五章 反火炮鹰眼第一三零章 不轻松的会议2第九十四章 侦察演习2第二十一章 控制系统 进退维谷第六十八章 鹰击动力装置第一四二章 赛前2第十章 考试周中 计划暑假第七十章 LT-3测试第一章:天降异雷 庄周梦蝶第一零二章 最后的准备第九十四章 侦察演习2第二十二章 假期结束 成果斐然第十四章 疯狂模式 鲸吞虎噬第五十七章 初步设想 四大件第十五章 核心机 结构选择第一四三章 赛前3第一二七章 支援2第十一章 大一结束 计划开始第七十三章 微波信号第三十三章 董明竹 竟是婶婶?第一五一章 航模协会第一二八章 兼顾第五十九章 飞龙启动 工厂对接第一五二章 计算机曙光第十九章 航发子系统第一零一章 采购计划第八十九章 第一次试射第一四二章 赛前2第一三九章 布尔戈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