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新军制和山东新政

秦铠等三人在一旁坐下,早已站在前面的周瑞东立刻大声宣布起军政部的新命令:“军队,乃是国之柱石,军人,乃是军队之根本,军容,乃世人观我军队之印象……因上之缘由,特发布军政部新军服制度……军服分士兵服、军官服、将官服,陆军为绿色棉布装,水师为白色棉布服,巡捕局为姜黄色棉布服……”

周瑞东宣布命令的速度很快,而后,一队穿着各式军服的士兵大踏步走进院子,向院子里的军官们展示了一遍他们分别穿着的陆师、水师和巡捕局的服装,这军服的式样在这时代已经显得十分另类,而十分新式的黄铜纽扣,更是让众人都是啧啧称赞。

其实,这军服也就是秦铠翻版了后世解放军65式军服体系,不过,对于65式样军服中不标示军衔的做法,秦铠显然考虑到军队指挥的必要性,所以在军服上还是采取了标注军阶的办法,只是考虑到成本问题,将军衔以下全部采用采用布制军衔标志,不过,即便如此,军服上黄橙橙的黄铜纽扣,还是让这朴质的军服显得十分的庄重。

而同时与军服颁布的,还有秦铠指定的新军军衔制度,作为与旧体制彻底决裂的标志性做法,新军衔显然是他改编了来自后世国家军衔制度,同时,为此激励士兵荣誉感和责任性,同步实行军官军衔和士官军衔。

新军衔制度的最高职务为大元帅。军官军衔设11级,即大元帅、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而士官也有足够的晋升空间,分别是军士长、专业军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而现役的军官将依照官职直接转换为新军衔,不过,这一次,新军中最高级别的军官、有提督衔的周瑞东不过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二镇指挥官章奎、三镇薛超、四镇马龙、五镇刘永福都被授予了准将衔,老六镇粤军吴奎、新七镇、新八镇的指挥官陈冬、宋云泽则是上校军衔,这自然是考量各自的战绩和领兵的时限。毕竟真正的战斗远未到来。

众人对新军服评头论足,除了对式样的赞同外,几乎所有人都对束腰的那根帆布武装带,感到十分的好奇,这自然是秦铠对军服的重要改进之一,这劲由腰生的浅显道理,武装带出现的重要原因,而没有采用牛皮带。自然是从成本的考虑,这时代,牛可是重要的生产资源,哪有那么多牛皮供军方做皮带!

而另外一个原因,这军人扎上这腰带,那这军容军貌立时就能有所改变。这精练整齐之态,能让百姓对新军有更多的认同感,对于一支要成为全国性力量的军队来说,这一点也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

而采用冲压标准制品的皮带金属部件,使得批量生产这种帆布腰带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而准将以上军衔的武装带则是牛皮制件,那更是威风凛凛。

听了周瑞东讲解这军服式样、色彩选择的原因之后,军官们更是热情高涨,宣布解散后立刻都围住了军政部负责发放军服的军官,一个个都琢磨着把新军服尽快领回去,好第一个穿上到北京城的街面上去展示一番咱这新军的风采。

旁边的曾纪泽和薛福成两人一开始也是认为这位秦大总督多少有些钱多烧得慌的意味。不过听完之后立刻都意识到这样做那深层次的原因,看起来,淮军虽然现在尚有十万之众,但是,和这支迅速成为全**事真正主力的新军,这其中的差距,绝对不仅仅是武器和人员素质上的差别,更多的因为是这军事长官在理念上的巨大差距。

不过。这件事情却不是他们来拜访秦铠的意思,这强兵的理念虽然他们也是十分认同,但是具体如何去操办,这应该是这位秦大总督的活,他们只需要在旁边摇旗呐喊,但是这摆在面的需要应对的是,却是开新政的大难题。

三人到内厅落座后,曾纪泽引介了一下他和薛福成之间的关系,作为曾门四弟子之一的名头,秦铠自然早就知晓,而他与薛福成也是打过多次交道了,不过这位作为李中堂重要幕僚的身份,以往谈论的都是双方合作的事宜,而今天,薛福成自然是以他山东巡抚的身份来单独拜访的。

薛福成等曾纪泽引介完成后,倒也丝毫没有遮遮掩掩的意思,而是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秦大人……”

秦铠忽然开口直接打断了他的称谓,他微微一笑“叔耘兄,今日既然不是为中堂大人来办事,那就无需这么拘于官场规矩了,不妨唤我烈风即可!你当年所著的《筹洋刍议》,主张发展工商业,实行关税自主,抵制外国商品倾销,扩大丝茶出口,我深以为然!”

薛福成那也是这时代睁眼看世界的开明大员,虽然他为李中堂做了十余年的幕僚,但是他的洋务理念却远比李中堂要更具现实意义,他的理念在引进洋务的同时,更注意经世济民的观点,所以更加强调发展工商,而非拘泥于官办的洋务。

听到秦铠对自己的评价,他也是颇为意外,不过今天来可是有求于对方,正担心难以成事,没想到对方主动表达了诚意,当下也立刻改口笑道:“烈风,那老夫痴长几岁,就卖一回老了,今天和曾侯一起来,自然是来相求一事,不知道你可愿意援手?”

秦铠笑眯眯的点点头“叔耘兄不妨直言,我等所为,不就为了那‘中兴’二字吗,若是能让泱泱中华不再仰列强鼻息,让天下百姓早日康宁安泰,一切不可为之事,只要有必要,我想我等都会义无反顾的去做!”

在他所知的历史上,这位才高志大的能人,却有一段颇为坎坷的人生,少年时就在洪杨之乱中被太平军抓住,好在他身份未泄露,这才脱逃,不过乱世中家道中落,他却凭着一封万言《上曾侯书》向途径北上平乱的曾国藩进言,从而得以入幕曾国藩帐下,而他提出的“养人才、广垦田、兴屯政、治捻寇、澄吏治、厚民生、筹海防、挽时变”的八条对策,让曾国藩十分的赏识,在当时曾府的幕僚中,与赵烈文有齐名之势。

曾国藩平洪杨之乱后,声名威震天下,却不得不激流勇退,而他则被曾侯推荐给李鸿章,这位一生奉曾国藩为师的大人物对于湘军系统的军队,打击可谓是不遗余力,但是,对于这位上过万言书,又以“治平六策”和“海防密议十条”闻名于当世的人才也是刮目相看,依为左膀右臂。

不过淮军体系在洪杨之乱后,实际上已经完全脱离了湘军的体制,这是一个以昂贵饷银扶持起来的军事集团,上上下下的官员、军队都靠着优厚的饷银捆绑在同一战壕里,而为了让这个军事集团维持在他的控制下,李中堂甚至对自己当初的左膀右臂张树声、刘铭传都极力打压,但是,他这个外来汉却被委以重任。

这一次,淮军体系要开新政,虽然李中堂〖自〗由算盘,但是,薛福成还是被作为一个后备的保险,让他依照自己的规划在山东尝试他自行制定的新政,所以才有了他和曾纪泽的秘密会晤。

听到秦铠如此直白的表态,薛福成立刻多了几分成功的希望“烈风,中堂大人欲向英、法、美等过借洋款大兴官办产业,不过允我在山东自行开新政……这方面,我与杏荪(盛宣怀)都挺看重你在广东兴办的洋务,琢磨着和你商量引进一些产业!”

山东要开产业……秦铠听了之后,心思立刻就活动起来了,山东可是国内发达沿海地区少有的矿业丰富地区,又拥有极佳的海港优势,青岛港、日照港都是日后新〖中〗国巨型港口的选择地,而且青岛港还是后世〖中〗国海军的重要基地。

在这位身上的投资,显然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即便是从拉拢的角度来看,这薛福成绝对是个值得自己huā力气的对象,而且在淮军体系内,实行源自于南洋体系的产业维新,无疑是埋下一个等待发芽的种子。

很快,秦铠叫来现在直隶方面负责南洋产业掌柜,他向薛福成提出了一港三产业的建议,那就是全力建设青岛港,将青岛港开辟为北方第一货港,吸引各地货物的吞吐,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产业,尤其是在现在喊着要收回海关税的情况下,日后,拥有一个货物吞吐量巨大的港口,那可绝对是一个长期的提款机。

山东的三个产业,秦铠建议的是依托山东农业衍生加工产业、山东煤矿和招远金矿,进行官办产业的生产,这三大产业的来钱效应十分迅捷,一旦投产后,还能通过广州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融资,加大产能。

而薛福成希望拓展的工商产业,秦铠也并未有任何的藏拙,将广州工商产业的激励体制全都进行了介绍,不过,这些在现在朝廷都是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新政,薛福成听了也是连连乍舌,这些新政若是放到山东来办,恐怕自己那就是捅了马蜂窝了!

第727章 崭新的历史第595章 满人的奇谋第782章 英国人插手了第1085章 百年畅想第480章 荷兰人的消息第781章 好消息第334章 伊基克的造访者第547章 躺着也中枪的淮军第1319-1320章 碾压式胜利第1096章 对抗太康舰的计划第289章 李中堂要动手了第882章 日本的新战舰第409章 铁腕的威压第1252章 施里芬计划补丁第970章 海军大裁军第1098章 德国人掺和进来了第972章 天大的棋局第318章 二十年内不挣钱第889章 推动的机会第864章 撞击旗舰第667章 无声的交锋第430章 骑兵浴血战第1368章 重创南卡莱罗纳第707章 琅威理提督第1201章 无畏、无畏第452章 战舰对要塞第211章 新的产业第1226章 陆军新武备第842章 军事交流第901章 决胜关键第882章 日本的新战舰第842章 军事交流第314章 菲律宾阴谋的开局第1026章 鄞州号的奋战第395章 狗官的意第1344章 决战时刻(一)第512章 中国的权利第1256章 东线绞肉机第726章 小皇帝不行啦第877章 朝鲜归汉第745章 东海大决战(一)第142章 袁世凯的谋断第513章 保家护厂第1307章 电塔矩阵第1234章 一笔好买卖第1111章 咱先开两炮第73章 南海巡视计划第779章 猎杀第548章 乱象第167章 南征北战第181章 和议之后的阴谋第736章 强敌当前第218章 工业之做大做强第1010章 进击巴达维亚第75章 消失的舰队第1150章 跨太平洋通讯网第672章 葡萄牙人的噩梦第93章 中西方的义利之辩第1373章 突袭战(二)第505章 海军的集体主义第1251章 一战爆发第674章 欧洲的暗流第70章 要命的弱点第55章 卖国条约和体制小白鼠第614章 不平凡的子弹第739章 背后捅刀子第195章 探矿队出动啦第1312章 东线、东线第43章 不一样的新年第994章 海军在行动第873章 人治和法制第440章 海军出发了第862章 大国企时代的来临第1283章 第一轮交锋第1197章 国王级战列舰升级第477章 徐建寅的难题第421章 阿萨津之战(三)威震北疆第18章 都出手啦第932章 刺激下德皇威廉第690章 俄国人抓狂了第131章 狭路激战(三)第465章 矿业公司争夺战第214章 关税,从美国货开始!第789章 宪法和选举法出炉第586章 以逸待劳的绝杀第563章 惊天密折第1145章 逼上绝路第836章 海军的新时代第1301章 北海包围网第269章 布雷斯特的工厂第927章 英国人的提议第1256章 东线绞肉机第1165章 海峡之战(一)第557章 潘公子的眼线第1141章 巴拿马需要革命第916章 中德政治交易第610章 关外的策略第849章 世纪大选第280章 这个人,我要了!第375章 户籍卡的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