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后宫群动

徐其昌和宁非还要把漠北的事向昭明帝回禀,昭明帝便带着他俩去了御书房。其实阿九也想跟着一块走的,但看到太后娘娘那殷殷的目光他就留了下来。

上一世她的父母缘浅,爸妈关心她只是因为她能为他们带来利益,他们更看重的是他们的儿子她的哥哥,哪怕他连她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上。妈妈看上去很疼爱她,但最常做的事就是让她去爷爷那里替哥哥多争取好处,说她是女孩子,早晚是泼出去的水,要想在婆家过好日子还是得靠娘家,靠哥哥,哥哥好了她才能好。

可她却清楚地知道,凭她哥哥的能力,她就是帮的再多,他也好不了。不是有句话叫“烂泥扶不上墙吗?”她的哥哥就是那堆烂泥。而且依着她哥哥薄凉的性子,怎么可能会管她的死活?

就是因为知道,所以她渐渐地就很少回家了,她已经过了要爸妈疼爱的年纪,他们偏心就偏心吧,反正她也这样长大了。

这一世的母亲是太后,他出生后就被迫分离,现在才是他们母子头一回见面,可阿九能感觉得到太后对他的感情是真的,她眼里的慈爱是一点都不虚假的,她是真的爱自己这个从而见过的儿子。阿九真不忍心伤害这份慈母心肠。

果然,太后见阿九愿意留在慈恩宫陪她说话十分高兴,目光更加柔和,“小九,你喜欢吃什么?母后让御膳房给你做去。”

阿九笑着,“母后,不用那么麻烦,我什么都吃,不挑食的。”

阿九这话一说出来,太后的脸上浮上心疼的表情,觉得阿九受了大委屈了,“怎么能是麻烦呢?你现在是王爷,这宫里除了母后和你皇兄,就属你的身份贵重了,在这宫里,我儿想要做什么都行,我看哪个敢说三道四?”

阿九眨了下眼睛,略微有些不好意思,“那儿子就多谢母后操心了。”

一句儿子哄得太后眉开眼笑,把阿九的手攥得紧紧的,“蓝月,你亲自去趟御膳房,让他们整几样清淡可口的。”她头也不转地吩咐,眼睛一刻也舍不得离开阿九身上。

安静站在一旁的桃花忍不住撇了撇嘴,心中腹诽:什么都吃不挑食?呵呵,公子的那张嘴是最挑剔的了,味道稍有不对他就拧着眉不吃,逼着她大半夜起来给他弄吃的,他现在怎么有脸说自己不挑食的?

许是桃花的动作有点大,太后娘娘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扭头问阿九,“这个丫头就是你身边的桃花吧?小模样长得挺招人疼的。”

阿九点头,一边给桃花使眼色,一边道:“可不就是桃花吗?母后您都知道了?桃花也是个命苦的,烧得都昏迷了家人也不管,幸亏遇到了儿子,把她捡回去养这么大。”想了想他凑近太后耳边轻语了几句。

太后分外诧异,“真的?”一边抬眸细细打量着桃花。

阿九很肯定地点头,“当然是真的,儿子就是在那把她捡回去的,所以说嘛知人知面不知心。”权衡了一下,阿九把桃花的身世向太后娘娘漏了一些,因为他不希望桃花被太后当成是无依无靠的小孤女,宋相爷虽然人渣了一些,但是他丞相的身份还是可以借用一下的。

“这话倒是实在。”太后娘娘眼睛闪了闪,想起了不愉快的往事,看向桃花的目光又怜悯又柔和,“可怜见的,身份上与你倒也是般配,你若是有意也不是不行。”太后娘娘误解了阿九的意思,还以为他点破桃花的身世是想娶她做王妃。

对此她倒是没什么意见,婚姻大事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娶谁毕竟是要和小九过一辈子,还是得合小九的心思才成。小九受了那么多的苦,太后娘娘补偿他都还来不及呢,自然不会逆了他的心思。

阿九失笑,摇头,道:“母后您想多了,您忘了我是佛子吗?我是把桃花当妹妹养的,回头我给她挑个好夫婿还得劳烦您给赐婚呢,桃花,还不快过来拜见太后娘娘?”

桃花立刻上前,扑通就跪在了地上,脆生生地道:“桃花给太后老佛爷请安,愿太后福泰安康,长寿千岁。”一点都不怯场。

太后娘娘被逗乐了,哎呦,瞧这丫头嘴巧的,这管声音可真好听。“老佛爷,这词倒是新鲜呀!”她还是头一回听到有人管她叫老佛爷,不过这个称呼也的确取悦了她。她一高兴就一时忘了阿九是佛子不能成亲之事。

桃花眨巴了下眼睛,“回太后老佛爷的话,我们公子,啊不,是我们王爷,我们王爷是佛子呀,您是佛子之母,自然就是老佛爷了。”

阿九嘴角抽了一下,明明是他给她讲过慈禧老佛爷的故事,这丫头反倒拿他是佛子这事来拍太后的马屁,居然还给她拍上去了。阿九隐晦地给桃花一个眼神,示意她悠着点,别玩托了。

桃花回了一个眼神给阿九,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放心吧,我肯定会帮您哄着太后娘娘,让她想不起来您的婚事,我办事您放心,什么时候掉过链子?

阿九挑了挑眉便没有作声,他坐在一旁安静地听桃花和太后说话,确切地说是桃花在说,太后在听。

桃花特别有讲故事的天赋,说出来的话有趣,脸上的表情也丰富,再加上肢体语言,把太后和一众宫女太监唬得一愣一愣的,全盯着她催促她快点往下说。

阿九不由哑然失笑,这个小桃花呀!

慈恩宫里热热闹闹,皇后和诸妃那里就与之相反了,气氛特别冷凝。尤其是皇后的坤宁宫,一身盛装打扮的皇后娘娘沉着脸坐在上首,目光阴鹫,一言不发。殿内的太监和宫女都不敢发出一点声响,就是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的。

就在此时,皇后的心腹太监匆匆进了殿内,“皇后娘娘,圣上带着徐大将军和镇北将军去了御书房。”

皇后蓦然一惊,脸色更加阴沉了,“九王爷呢?”她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心腹太监一脑门子汗,也不敢伸手擦一下,“回皇后娘娘,九王爷还在慈恩宫陪着太后娘娘。”

皇后听了猛地站起身,袖子一梻,就把手把桌上的茶杯扫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在这安静无比的殿内显得十分刺耳,众人吓得慌忙跪地,“娘娘息怒。”

“息怒,息怒,本宫息不了怒。”皇后脸上扭曲着,只觉得心中有一股邪火怎么也发不出来。

太后和圣上跟九王爷母子兄弟相认,她这个作为皇嫂的皇后怎么就不能在场了?可圣上偏偏下了口谕,谁都不许到慈恩宫来,连她这个皇后都不行。圣上这是把她这个皇后放在哪里了?

她以为怎么说她也是中宫之主,圣上总会传她过去让九王爷给她见个礼请个安的,谁知道圣上压根就没这个打算。她现在闭着眼都知道德妃贤妃淑妃她们是如何嘲讽她的。

一个没有皇子傍身,又不受圣上宠爱的皇后,谁人会把她放在眼里?待圣上百年之后,自己还不是由着她们拿捏?

不,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毙。皇子,她一定要生个自己的小皇子。

想到这里,皇后脸上的怒气散了一些,但仍然皱着眉头,对心腹太监道:“你到承恩公府上去一趟,跟承恩公夫人说让她明日进宫来,本宫想她了。”承恩公夫人是她的母亲,求子这等大事交给别人她不放心。

诚如皇后预料的那样,后宫之中都等着看她的笑话呢,别的妃嫔没有资格踏进慈恩宫,她们心中虽然不舒服,但当知道连皇后都被拒绝在外的时候,她们平衡了,转而看起了皇后娘娘的笑话。

呵呵,一个无子无宠的皇后,她们还真不放在眼里。

德妃眯着眼睛倚在美人靠上,两个小宫女正垂着头给她捶腿,她的嘴角微微翘起,昭示着她心情很好的样子。

一阵脚步声响起,“娘娘。”她的大宫女云姑姑轻声唤道。

德妃慢慢睁开眼睛,瞧了一眼下头跪着的太监,慢条斯理地道:“说吧,都瞧见了什么?”

跪着的太监道:“回娘娘,奴才看到圣上已经离开了慈恩宫去了御书房,徐大将军和镇北将军也跟着一起去了。”顿了一下他又道:“娘娘,奴才还瞧见了坤宁宫的张才公公。”

“你瞧见他就对了。”德妃缓缓点头,嘴角浮上一抹讥诮,连她这个德妃都派人出去打听,皇后娘娘怎么能坐得住?不过派出的是张才这个坤宁宫总管太监,真不知她是蠢呢?还是蠢呢?

“九王爷呢?”德妃又问。

“奴才没有看到,一直在慈恩宫没有出来。”太监恭敬地回答。

德妃的眉头蹙了一下,看来太后对这个从未谋面的儿子比她想象中还要重视呀!要是能把他拉拢过来倒也是份不小的助力。回头三皇子进宫她得嘱咐一番,也亏得三皇子机敏,在九王爷名声不显只是个小举人时就结识了他,现在又多了叔侄的关系,走动起来倒也显得自然。

钟翠宫里的贤妃娘娘正抬着手瞧着她新染的指甲,觉得比上一回的颜色要正要红,她满意的勾了勾嘴角,“赏!”

伺候她指甲的宫女立刻跪在地上谢恩,“奴才谢娘娘赏赐。”接过大宫女递过来的金手镯,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抑制不住。

其他的宫女和太监都非常羡慕,那金手镯足有二指宽,虽然式样不新颖,但分量足呀!能换不少银子呢,对他们这些伺候人的宫女太监来说还是这样的赏赐最实惠。

其中有一个机灵的太监眼珠子一转,上前小意道:“娘娘,奴才刚才在外头遇到坤宁宫和玉鸣宫的人了,奴才就在外头多呆了一会,瞧见咱们圣上领着徐大将军跟镇北将军往御书房去了。”

贤妃抬眸扫了他一眼,漫不经心地道:“你倒是个机灵的,也赏吧。”

那太监喜笑颜开,“谢娘娘,谢娘娘!”并趁机提议道:“要不奴才再出去打探一番?”

本以为贤妃会答应的,毕竟连皇后娘娘和德妃娘娘都派人去慈恩宫探听消息。贤妃却摆摆手,“不用!”

那太监只好不甘心地退下了,眼珠子转了转,心道:一会跟人换个班自己溜出去,要是真打探到什么重要的消息,娘娘还不得重重有赏?

贤妃娘娘却像是长了眼睛似的,道:“作为奴才最重要的是听话,主子没让你们做的事情切不可自作主张,否则惹来祸事可别怪本宫不讲情面。都听到了没有?”

冷冷清清的声音却透着威严,让殿内的众人都心头一凛,尤其是那个机灵的太监,腿都吓软了,哪里还敢有什么其他的心思。

殿内的奴才们退下后,大宫女拂衣奉承道:“娘娘就是宅心仁厚。”

贤妃哼了一声,道:“本宫是怕他们替本宫惹了麻烦,本宫虽不怕,却烦。”

“那也是娘娘仁慈。”拂衣道,然后眼底闪过迟疑,“娘娘,咱们真的不派人打探吗?圣上可有些日子没来了。”

贤妃瞧着自己莹白如玉的手,不以为然地道:“打探什么?本宫身前只有一位公主,用得着着急上火吗?至于圣上,他虽然没来咱们宫里,不也没去别人那里吗?”

她只生了一位公主,今年十四了,她只要牢牢把住圣宠为女儿选个好驸马就足够了,至于谁当太子,谁继承皇位,跟她的关系大吗?无论谁上位她也不过是个太妃,与其想那些有的没的,还不如祈求圣上活得长久一些呢,只有圣上在,她才能活得尊严恣意。这一点她向来瞧得清楚。

而圣上愿意宠着她,乐意到她宫里来,何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只要德妃那个自以为精明的,还三番两次地想要拉拢她,不就是瞧中她背后的势力了吗?

呵呵,当她是蠢的吗?三皇子上位恐怕第一个就得拿她开刀了,谁让她娘家势大呢?所以对于自己只生了一个公主,贤妃一点不满都没有,甚至是非常高兴的。幸亏是生了公主,圣上才能放心地任用她的父兄,要是真生下个皇子,赵家满门恐怕都得赔进去。所以贤妃非常宠爱自己所出的公主灵绯。

御书房里,徐其昌和宁非向昭明帝回禀了漠北之事,昭明帝静静地听着,笑意渐渐浮上面颊,神情越来越骄傲。

“你是说有不少江湖中人前往漠北助阵?”昭明帝看着徐其昌和宁非。

徐其昌垂首道:“是,圣上!有近万江湖中人自发前来助战,漠北兵力不足,他们倒也真派上了好用场。这都是圣上您威名远播,连江湖草莽都身受感召。”

宁非撇嘴,觉得他爹可真不要脸,什么威名远播,身受感召,那些江湖人明明是冲着阿九去的,他们都是阿九的朋友好不好?

“好!好!”昭明帝高兴的朗声大笑,笑过之后斜睨着徐其昌,“你个老小子也学会拍朕的马屁了?朕有自知之明,朕虽自诩勤政爱民,但还真没到你说的那个程度。”

宁非立刻拍了一记马屁,“圣上英明!嘿嘿,好让圣上知道,那些江湖人其实都是冲着阿九去了,阿九的英雄帖在江湖上可有用了,光是少林就去了两千武僧,连吃食他们都自己一路化缘,罗汉阵可厉害了,两千人就缠斗了匈奴上万呢。”他趁机替阿九表功。

徐其昌却赶忙请罪,“犬子口无遮拦冒犯天威,还望圣上赎罪。”

宁非不愿意了,不满地道:“爹,我跟圣上说的都是实话。”抬头对昭明帝继续道:“圣上,臣真的说的都是实话,阿九,不对,是九王爷,九王爷真的可厉害了,帮臣良多,臣的功劳里有一大半是他的。”

“住嘴,圣上跟前岂容你多嘴多舌。”徐其昌心中惶恐,生怕圣上怪罪,“圣上,臣这儿子在民间长大,不懂规矩,圣上恕罪啊!”

第336章 齐聚第44章 讨债第243章这样的四皇子第324章 私兵第425章 不敢置信第400章 白家第425章 不敢置信第287章定官职第390章 得逞啦(和上章一样的)第447章 捷报第320章 宋家父女第144章 阿九押粮第121章 花会第198章 报恩第212章 在相府安顿下来第117章 它现在是我的第430章 虎毒食子第456章 好事多磨第142章 悲催的徐小三第150章 满载而归第7章 你的嘴太脏第427章 继任第120章 那桩婚约第276章 立太子第144章 阿九押粮第237章你做我的驸马吧第285章 商部第5章 阿九第112章 阿九醉酒第256章 同室第404章 抄白府第204章 桃花要回相府了吗?第123章 兄弟阋墙?第30章 边城的早点第244章 南蛮公主回去了第255章 喝喜酒喽第56章 失踪第136章 阿九胜第175章 切磋第123章 兄弟阋墙?第369章 有孕第444章 有孕第239章 阿九的一招第44章 讨债第46章 留一线第441章演习第398章欲下江南第253章 抢手的宁非第414章 倒霉的诚亲王第307章 东宫第106章 阿九的科举之路第435章 操练第118章 蔫儿坏第356章 谁有资格?第61章 杜家覆灭第439章 特训第169章 桃花和宋清欢第59章 接着倒霉第164章 相见欢第149章 相会第369章 有孕第43章 好喝吗?第165章 后宫群动第108章 冲突第129章 战事第225章 不平静的夜第167章 坑爹的儿子第357章 刺杀第282章 急报第86章 大和尚第163章 那只黑猫第258章 当本王稀罕?第124章 刘氏的眼药第318章 鞭刑第160章 宋家后院第147章 朕的皇弟第299章 犯蠢的太子第93章 林重阳第434章 震慑第96章 江梦菲第373章 女帝无夫第255章 喝喜酒喽第417章 江南事第340章 良善人第439章 特训第86章 大和尚第259章接着改第131章 走马上任第413章 神转折第231章 九公主第190章 装病第70章 花花第184章 都不是傻子第390章 得逞啦(和上章一样的)第285章 商部第230章 找到第24章 捡便宜第80章 宋玉第397章 秘密调查第80章 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