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水电站

这是青山市普遍存在的现象。地势高藏不住水,雨季时,大水“哗哗”流,但真需要水的时候,却又干旱没有水。于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省大搞水利建设时期,青山市得到省里重点支持,各县(市)掀起了一个筑坝蓄水建水库的*。

一个个水库建成后,几乎每个水库的排水口附近都建了一座水电站,一时间,新水库新电站,夜晚山区用上了电亮起了电灯,青山市成了社会主义好的新典型。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水库还在,水电站还在,却都显得残旧了,山区亮起电灯也不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稀奇事了。

水电站还在发电,但水电站发出的电不再像以前那样只供应青山市,而是输入了全省统一的大电网,成了一笔不可或缺的财政收入。刘书记的话一点也不过分,如果没有那些水电站,好几个县的县财政盘子就转不动了。因此,对水电站的改造都认为重要,又只是听到雷声不下雨。

原因是什么?

说到底还是制度的问题。

改造水电站需要钱,钱哪来?别说现在不提议政府办企业,就算让你政府办企业,财政捉襟见肘也无法划拨。这似乎是每一个地方都遇到的问题,不管富裕地区也好,温饱地区也好,贫穷地区也好,都觉得财政的钱不够用,富裕地区有富裕地区的建设,温饱地区有温饱地区的发展,贫穷地区有贫穷地区的用法。每年的财政收入都有较固定的建设开支,你不可能说,大家都别开支了,别搞建设了,把钱集中起来建某项新工程。

全面发展,社会进步,不是单一的发展和进步!

财政拿不出这个钱,只能银行贷款。银行的钱是那么好贷的吗?就算每个程序都走通了,钱拿到手了,你还得考虑每年还利息还本金。改造一个水电站,无异于推倒旧的再建一座新的,小打小闹意义不大。

现在建一座水电站可不像从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

的力量,一声命令,红旗一扬,大家都往工地奔,义务劳动也拼死拼活地干。现在,挑一担沙,推一车石,都要跟你明算帐,承建商要不要赚啊?材料商要不要赚啊?设备供应商要不要赚啊?一个个都要赚,这投入就大了。

计算机一按,成本整倍翻了几番,发电的收入会不会也呈几倍翻番呢?水库还是那么大,蓄水还是那么多,呈几倍翻番根本不可能。不过,细算算,还是有得赚,只是前几年苦一点,把银行的贷款还了,几乎就是纯收入了。

最后捂着心口问,等到那时候,自己在哪里呢?还在这地吗?还管着这方水土吗?自己那么苦那么累图什么?图后人自在?后人是谁?还记得你吗?领你的情吗?再往深处想,要是出点什么差错事情不顺呢?你就要承担风险当千古罪人!

于是想,还是别干这种吃苦不讨好的傻事。

于是,水电站重要,却只是吃老本,只是产出不投入。

刘书

记带李向东去了一个离县城不远的水电站,水电站的环境很幽雅,绿树成荫,鸟鸣花香,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感觉自己就要融入了大自然。水电站的建筑虽然显得旧了,却井然有序,一边是机房,一边是员工宿舍,食堂在左边,那个蓝球场却长了草,让人感觉好些年没人打球了。

水电站的站长说,这里曾经是国营企业,火红过一时,青年人都以能分配到这来工作为荣,城里的姑娘也以能嫁这里的小伙子为耀。他说,那时候,这里有两百多员工,下班的时候,下棋的下棋,打球的打球,还有许多玩乐器的,在那个小山坡又弹又唱。他说,现在不行了,企业也不分国营还是集体了,哪钱多就往哪跑,别说没人来这,就是来也不要了。企业要讲经济效益,人员能精减就精减,好多年都不招人了,走的走,退休的退休。一下子冷静下来,晚上,有个风吹草动,胆小的还吓得关紧房门不敢出来。

看了机房看宿舍。宿舍后有一块菜地,种了许多菜,有一溜小窝棚养了许多鸡。

站长说:“闲下来,大家种点菜,养些鸡,搞点小

副业。”

李向东说:“不错嘛!”

站长自我解嘲地说:“有时候,我们自己都觉得自己越来越像农民了。”

李向东一边视察,一边听,心里也有点酸酸的,只是说些不实际的安慰话,说你们辛苦了,说你们在不平凡的岗位上,为宽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再要说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其实,李向东也搞不清楚为什么来看水电站,或是觉得这是青山市的一大特色曾经的荣耀吧!

这些天,跑遍青山市各个县(市),听汇报时,也有谈到水电站的,但真要他们带他去视察时,他们便都说,有什么好看的,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了。如果,我们还拿这些给你李常务市长看,我们岂不比人别人落后了五十年。然而,正是这落后了五十年的东西,却还是一些县的一大经济来源。

能否再次焕发他们的辉煌呢?

李向东觉得非常难,甚至于不可能!

刘书记说:“这只是某一个时代的产物。改革开放就是要淘汰一些旧东西,重铸一些新辉煌。”

李向东问:“能淘汰吗?新辉煌在哪里?”

刘书记笑了,说:“你好像感慨万千!”

李向东笑了笑,说:“我总觉得,不能让这些旧产物,或者叫曾经有过个辉煌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

他说,废物利用,或者叫旧物利用,行不行再让他们辉煌一回?

刘书记说:“真这样,我可得感谢你,不但我们宽县,就是全青山市的人民都会感谢你。”

李向东笑着说:“不要言之过早!”

说,不要以为我会搞什么改造建设,这条路根本行不通。这还不只是前人种树后人栽凉的问题,如果有那财力,不如发展其他产业,更赚钱的产业。”

他这是占在青山市的全局来考虑,宽县边远发展工业不利,但青山市还有前沿县(市),青山市要有那财力建设改造水电站,不如把这笔钱投到前沿县(市)发展朝阳产业。

李向东说:“有可能,还是一件坏事。对大家来说,是一件不可人心的事。”

刘书记说:“谦虚了,李常务市长谦虚了。如果是坏事,不得人心的事,你会去干?你就是来搞破坏的,想要去干,大书记让你干吗?市委让你干吗?再说得大一点,全青山市人民会让你干吗?”

李向东笑了笑,拿出手机打电话给市政府秘书长,叫他收集一下,全市水电站的情况,包括水电站分布各县(市)的数量,每年产电量收入情况,占各县(市)财政收入的比例等。

秘书长犹

豫了一下,问:“你马上就要吗?”

李向东说:“这两天吧!放在我办公桌上。”

秘书长说:“晚两天行不行?这些数字好久没统计了。我担心各县(市)一下子统计不上来。”

李向东说:“不是有水利局吗?那边应该有这方面的统计数字吧?”

他记得以前曾有过水电局,机构精简后,这些年也忘了精简到哪个局去了?应该是水利局吧?有这么个部门,不管精简到哪个局,也还会保留这个职能的。

(鲜花鲜花鲜花!

第28章 讲和第456章 不能有这种思想苗头第256章 老高第173章 好事难做第885章 更有作为第1245章 坐镇二河市第84章 投资要讲环境第452章 你应该去临市第673章 坐等收网第33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6章 别让我看不起你第1747章 陈坚要来第1034章 市委书记不能管这事第117章 检查第729章 老钱不能当市长吗第1794章 看法标准不一样第626章 父子相见第1488章 克制力越来越弱第1646章 你被人当枪使了第227章 一点机会不给我吗第178章 太师椅第823章 故伎重施第1590章 跑错线站错队第1739章 将功补过第1954章 竟行贿我第55章 新市长到位第1157章 你害了晓明第660章 太合心意了第1958章 吊他胄口第94章 当我是医生第1889章 脚踏两船第1241章 色到了钱再跟上第219章 拥抱一下第419章 该干大事了第2004章 要收买谁收买谁第1490章 接力棒第359章 四套班子架构第1044章 天下老子第一了第1613章 你给我滚回省城第593章 钟市长的话还算数第1494章 为青山市做点好事第635章 抵制第1412章 护照未必随档案第551章 败走麦城第1608章 惩治腐败分子第624章 寻找最能改变自己的途径第1851章 厅长路经东江市第839章 只学了点皮毛第1003章 你说假话第1637章 缓一缓第1622章 全会报告的内容第90章 前奏第1859章 逼他跳出来第129章 考虑太多第1411章 男人是改变不了的第1561章 还敢嘴硬抵赖第499章 臭男人第1843章 摆在那好看的花瓶第1570章第711章 你都干了什么第334章 杀人犯第1522章 调查组长第1347章 给你一个理由第1010章 三件古董第942章 坚决和冷峻第642章 家族生意第701章 你是不想拒绝第1891章 三对一第1082章 查家底第1275章 泄密通风报信第502章 负面影响第975章 坏事的电话第648章 不是过眼云烟的女人第816章 渗透地域文化第474章 市长也有办法第1455章 不可饶恕的自私第787章 绮红的条件第916章 弦外之音第1026章 把控制责任范围第1648章 移交场馆工程第1911章 引鱼上钩第890章 只做生意赚钱第588章 全国第一侨乡第83章 缘分,真是缘分第1494章 为青山市做点好事第917章 公事家事第430章 我在给别人做事第1947章 你惹不起第439章 新闻片第656章 缓兵之计第540章 爱美人不爱江山第1984章 请病假第1739章 将功补过第1章 电视电话会议第2013章 迅速控制第1397章 豁出去了第675章 反客为主第1833章 主动见副镇长第566章 躲避省领导第1564章 病急投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