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第三个典型

他说,第一个人,应该是没有争议的,民国初年就从国外回来办企业了。这种拼搏创业精神,这种爱国爱乡的精神都是值得所有市县人学习的,也包括市县藉的华侨乡亲。

他说,第二个人,是改革开放后,为家乡公益事业捐巨资的香港乡亲。老实说,这个人物,在拼搏创业方面显得弱了,或者说,以前,宣扬他爱国爱乡多了一点,说他捐了多少多少钱,办了多少多少公益事业。这个人物对市县的影响很大,不选入说不过去。但是,这次,可以在他创业上多下笔墨,多挖掘他如何在香港创业,如何把企业自己的企业发展成连锁店,发展成跨国公司。其实,这也是一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后面捐资支持家乡。

杨晓明停了停,咳了一下,仿佛有些许信心不足的样子。在是否选定第三个典型时,他是犹豫过的,毕竟,这个典型没有十进五。本来,他是想在十进五的五个典型里再找一个的,后来在十个典型的简介里发现这

个典型后,反而觉得这个典型更具说服力。

然而,杨晓明很清楚,这筛选十进五的人绝对不是他等之流的人,或许,还是某一个团体的意见,又或许,是李向东的意见。他把一个不能十进五的典型弄进来,也既是否定了那个人,那个团体的意见。这是非常冒险的。

最后,杨晓明还是决定按自己的思路把这个典型弄进来。他想,也许,正是因为自己的否定,才更显出自己见解的独特。

杨晓明说,第三个人,也就是在十选五时,没被选进来的。为什么我要选他呢?前面两个人都是华侨港澳同胞,本土总得要有一个典型。我们弘扬的精神不是要大家到国外去离开家乡创一番事业后,再返回来建设市县。

杨晓明说,在十选五的五个典型里,也有两个典型是很有些说服力的,但是,不适合盖棺定论的标准,而且,他们的成绩也就是这十几二十年的事,我选的这个人,却是一辈子都在拼搏都在创业。

杨晓明说,他所处的时代比较特殊。改革开放没多久他就去世了,可以说,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或者,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在十进五中落选了。

他说:“我认为,我们必须尊重事实,时代不是每个人可以改变的,但是更要注重这个人在这种特殊的年代里在干的事,所表现的一种精神。”

他说,这个典型,一直在农村的最基层,一直带领农民寻找一条致富的道路,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到高级社、到人民公社这段时间,他相信这条正确的致富道路,带领农民一步一步向前走,后来发现,这条路似乎行不通了,又选择了包产到户。

他说,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就搞这种承包责任制,可想而知,要冒多大的风险?但是,他还是在村子里偷偷这么干了,后来改革开放,证实了他的选择,他更是如鱼得水。改革开放后,他只干了十年。他的主要荣誉也这十年,他把一个贫穷的农村带到了一条奔向致富的康庄大道。

他说,放暑假的时候,我曾去过那条村,由于他打下的基础,现在这条村还是我们市县的第一村,种养植业蒸蒸日上,农民兴办的中小型加工业方兴未艾。村里人几乎都住上了小楼屋。听说,还是我们市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

杨晓明说:“我认为,这次弘扬市县人精神,正是要弘扬这种精神。虽然,他与那些华侨乡亲比,谈不上有多大贡献,跟那些得改革开放之先的企业老板比,并没有太多闪光点,但是,拼搏创业贯穿了他的一生,不管在什么年代,他始终在拼搏在创业,而且是带领着他那帮农民兄弟在寻找一条致富的道路。”

他越说越激动,脸涨得通红通红。

他似乎还有许多话要说,突然觉得已经够了,再说也重复了,重复反而显得自己没水平了,就停了下来,??脯却在一起一伏。

李向东笑了笑,问:“这不是你自己的意见吧?”

杨晓明愣

了一下。

李向东说:“这么短的时间,你能考虑得那么全面吗?”

杨晓明也笑了,说:“我找几个政治老师一起商量了一下。不过,第三个典型倒是我自己的想法。”

他说,暑假的时候,我的确去过那条村子。我老婆有一个亲戚就是那条村的,我还在那里住了几天,听了他的事迹,感触很大,当时还想,我们市县原来也有这么好的农民带头人。

他说,当时还可惜他去世得早,否则,那条村还会取得更大的辉煌。

李向东说:“听你这么说,我对这个典型也感兴趣了,有时间,真得去看一看,去听一听他的事迹。”

一边说着,他一边站起来,说,今天就谈到这吧,也不早了。你休息吧!杨晓明忙也站起来,说,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我去做。李向东笑了起来,说,我只是想证明,你是不是像你姐说得那么一无

是处,并没其他意思。你可别误会了。他说,今天,我被人误会得太多了。

其实,李向东对杨晓明是很满意的,尤其是他提出的第三个典型,他一下子便松了一口气。当那宣传部长把十进五的名单交给他的时候,就感觉到那些名单还缺少什么,华侨港澳同胞的典型闪闪发光,本土的典型却黯然失色,说服力一点也不强,经杨晓明这一番话,他不得不感慨,其实,我们有很多典型隐藏在民间,就看你怎么去挖掘。同时,他也发现,在教师队伍中,也蕴藏着许多有为的青年,不敢说他们搞经济很有一套,但在搞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他们的功底是很扎实的。

杨晓明一直眼送着李向东,在阳台上看着他那车的车尾灯一闪一闪地离开。他心里很清楚,这场考试,他几乎考取了满分。他心里暗暗庆幸,自己坚持选定第三个典型,庆幸自己这个暑假听老婆的话,去了一趟那条村子。当时,老婆叫他去,他还有些不愿意呢?

老婆说:“你还站在阳台发什么呆?该睡了。”

杨晓明把老婆揽在杯里,兴奋地说:“你想想,我还睡得着吗?”

老婆问:“你姐夫有没说要调你去哪个单位?”

杨晓明说:“现在,他当然不会告诉我!不过,肯定是要调的。”

老婆说:“你以前不能总说在学校教书也很好吗?”

杨晓明说:“再好也不比当官好吧?”

老婆笑着看着他说:“你这样子,我怎么看都觉得你不像是当官的?”

杨晓明说:“我缺的只是运气,现在,我的运气来了。我姐夫这个很够意思,不是我姐。他是靠实力当市委书记的,没有我姐那种前怕狼后怕虎的顾虑,想办什么事,一定能办成!”

老婆问:“你姐就不是靠实力当副市长的当常委的?”

杨晓明说:“官场的事你不懂!”

老婆说:“你很懂吗?我看你也懂不了多少。”

杨晓明说:“我是学政治的,怎么也比你学理科的懂吧?”

他突然想起什么,说,这事你自己知道就好了,先别跟别人说。他说,我们不能八字还没一撇,就把这事说出去,把这事传得满城风雨。这样反而让我姐夫觉得我们太浅,太夸浮。也会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阻力。他说,你千万别告诉我姐。老婆说,你姐还会害你呀!杨晓明说,她不会害我,但是,我怕她的一些想法会左右我姐夫。老婆说,你姐夫也怕老婆?杨晓明说,有什么奇怪,我家的男人都是弱者,女人都是强者。老婆“咯咯”笑起来。

第1687章 他这是不相信我第1503章 大厨的后代第1717章 黎钢这人第808章 难道吃了豹子胆第1289章 三点一线第943章 抓住“水”,全面出击第1030章 意外收获第1804章 看出点门道道第169章 曼莉第433章 就给你二百万第1445章 共设圈套第1941章 人情债第1080章 以地抵债第1623章 分组讨论会第1305章 方案初现第609章 广告公司火起来第1519章 组织威信哪哪去了第264章 我要写篇论文第1093章 星探第1036章 选准目标第1975章 调研员老许第1915章 曝黑幕第1949章 孰胜孰败第93章 绮红约见第1529章 圈套第1790章 强哥政委第1347章 给你一个理由第1536章 我是什么样的人第603章 一定有猫腻第499章 臭男人第1131章 一线之间第615章 第一猛人第1878章 洒泪而去第1367章 你成酒鬼了第380章 挖个陷阱让你踩第1714章 他有什么资格炫耀第1442章 不能拿家里的钱第634章 恨得咬痒痒的第908章 碰壁第723章 狡辩第761章 摆明车马跟你干第1461章 上面人第115章 宿舍第461章 让他去当市长第1868章 运气好得不行第874章 封锁控制第1136章 雪中送炭第1057章 理解宽容第968章 你瞒不了我第1841章 任命到第1323章 先奸后杀第1541章 另一个没闲着的人第1471章 微妙关系第2003章 冤家对头第1765章 晚了一步第684章 打造航母第1620章 越级求助第1926章 还想得到更多第1209章 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706章 又死过一回第640章 党政一把手第24章 回来第197章 贴得更紧第1736章 一百万酬谢第662章 小姐最容易被传染第1985章 把小军推给美玉第1865章 说自己的事第129章 考虑太多第660章 太合心意了第646章 消毒消毒第601章 市县的杀猪刀不能给你第526章 遮人耳目第112章 市长态度第1638章 你这么不相信我第1730章 再次携手合作第1485章 不把我大书记放眼里第594章 做足表面工夫第62章 新市长训导第332章 反向思维第1921章 只能绕过这个坎第1837章 再创辉煌的感觉第416章 喝醉自己第1383章 因人而异第1352章 急转直下第314章 熟人第755章 排外思想第193章 伏笔第1015章 桃花劫第1748章 你是来讨伐我第1153章 后勤部长第1990章 吃软饭也是成功第980章 事件还在延续第1549章 最佳状态第986章 不是那么好劝的第882章 自己的问题第1217章 拿性命财产拼第1941章 人情债第1566章 都说假话第209章 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