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县令元好问



这些天,黑铁胆也在研究西山县衙的人和事。

其中,西山县令元好问让他很感兴趣。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这是许多人都非常熟悉的经典词句,出自《摸鱼儿》这首词。但是,它的作者可能许多人都不十分清楚——他就是我国金元时期著名的诗人、西山县衙的金代县令元好问。

公元1205年的一天,金代一位16岁的少年赴并州赶考,途中偶遇一位捕雁人,得知了一件奇事:有位捕雁人设网捕雁,捕获一只杀死,另一只脱网而逃后,却并不飞走,在空中盘旋哀鸣一阵后,毅然投地而亡。这位少年听后非常震撼,便从猎人手里买回那两只大雁,埋在汾河岸边,磊石为碑,刻下“雁丘”二字,并即兴感怀写下了传世之作《摸鱼儿》。

这位少年就是金末元初的文坛盟主、被后人誉为“一代文宗”的元好问。元好问是鲜卑族拓跋氏后人,1190年出生于山西忻州韩岩村一个官宦书香之家,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元好问的父亲元德明隐居不仕,擅长作诗。他幼年出继给叔父元格,因元格在外做官,所以他小时就随叔父出游四方。

元好问天姿聪颖,5岁开始读书,7岁能够写诗,20岁学业有成。21岁到31岁十年间,他先后五次应考殿廷而不中,32岁考中未选,35岁第七次应试,举进士及第。

元好问一生从政10年,三为县令,在西山任职长达5年之久。

公元1227年,元好问调任西山县令。当时,金元战争连年不断,西山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批无家可归的难民涌到西山。元好问到西山任职仅一年时间,关心民事,体察民情,倾力接济难民,开仓赈济,在西山县内划界安排难民垦荒,建起新的家园,使西山社会秩序得以相对稳定。清代《西山通考》评论说:“元好问劳抚流亡,循吏也,不当徒以诗人目之。”

元好问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每遇灾害发生,他亲率百姓生产自救,期盼来年好收成,如他在归乡30年《偶记西山》一诗中写道“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沟车闹晓晴。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从诗中可以看出他是如何重视农业生产,如何关心百姓的疾苦。

元好问长期居住在山阳地区,他深刻意识到金末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作为县令,他主观上是希望能够解除百姓的痛苦,缓和社会矛盾。但事实上,当时县令的首要任务就是催租,如他在《西山县斋书事》里就写出了他的矛盾心情:“吏散公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忧薰。催科无政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军?饥鼠饶床如欲语,鸟啼月不堪闻。扁舟未得沧浪去,惭愧春陵老使君。”

元好问非常注重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他上任后三个月,对自己没法施惠于百姓,还要催租征科而感到内疚。他在下乡夜宿菊潭时,与百姓交谈,劝交“星火急”的军租,切勿招来鞭朴之苦。在《宿菊潭》一诗中写道“田父立马前,来赴长官期。父老切勿往,问汝我所疑。民事古所难,令才又非宜。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汝乡之单贫,宁为毫右欺。聚讼几何人?健斗复是谁。官人一耳目,百里安能知。东州长官清,白书下村稀。我虽禁吏出,将无夜扣扉。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期会不可违,鞭扑伤汝肌。伤肌尚可云,夭阏令人悲。”

在注重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方面,西山至今仍流传着元好问看对子的故事。有一年春节前,元好问信步走出县衙,欣赏千家万户贴的新春对联,不觉走出北城门。在三里桥,他看到一副对子:“是亲戚是朋友助我过年,是冤家是对头登门要钱”。横批是:“白进红出”。

这家人住着三间破草房,往屋一看,吓人一跳,当堂坐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持刀怒目。元好问叫人到屋里看个明白,屋里空荡荡,里间有个年轻妇人正在啼哭,那青年见来一伙生人,连招呼也不打。跟随元好问的班头喝道:“大胆刁民,县太爷到了,还不上前迎接!”,那青年闻听,立刻扔下钢刀,“扑通”一声跪在元好问面前,那妇人也

从里间出来跪下。

夫妇俩连连叩头,诉说苦处。原来这青年姓赵名郎,妻子钱氏,他们本有一点家产,只因父母染病一年多,年前双亡,家产耗尽,眼看年关逼近,衣食全无,可要账的挤破门。赵郎情急生智,一怒之下写出这副对子,腊月二十就把对子贴出去,持刀当堂迎门而坐。这招也真有效,要账人谁还敢登门要账?

元好问听后深表同情,令赵郎拿出文房四宝,提笔写了一副对子:“冤有头债有主欠账应还,素不识交朋友登门送钱”,横批是:“苦尽甘来”。写罢赠给赵郎十两银子。赵郎千恩万谢,感激不尽。

元好问对西山百姓怀有深厚的感情,在西山任职五年间,他廉明善政、体恤民情、扶民渡难、劳扶流亡,不负皇命,乐于助民。他的诗句“当官避视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就是他为官的真实写照。所以,在他离任时,西山百姓们攀辕卧辙、挽留不舍。多年后,他仍难以忘怀,在《九日•读书山》中写道:一别半山亭,回头十余年,江山不可越,目断西南天。

由于战乱,天兴二年(1233年),元好问被元军俘虏,从此开始了遗民生活,他先后被元军羁押于山东聊城、冠县。于第二年夏秋之间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忻州。此后二十余年,他筑于家,专事著述,成为我国散曲的创始人、金元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他一生诗作达1000多首,他的诗被称为“金元之冠”,大多收集在《遗山集》。他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社会活动家。金亡以后,中原文明遭到破坏,他以文坛领袖的地位,广泛结交社会各界人士,为振兴文化教育事业奔走四方。为保护中原人才,弘扬传统文化,三次上书元朝宰相耶律楚材,两次觐见忽必烈等,为促进元初政权汉化进程起到了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金亡不仕,以著述存史自任;采摭金源君臣遗言往行,至百余万言,元人编修《金史》多本其著。纂成《中州集》十卷,附《中州乐府》,有金一代诗词多赖以存。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今属河北)寓舍,年六十八。

黑铁胆感到这个元好问身上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

(本章完)

第49章 把文章做透第87章 玩火第24章 七匹狼第657章 一群喜剧演员第28章 逢场作戏第502章 俺女婿出息了第184章 省长的女儿第228章 蛋球劲儿第442章 项目推进年第201章 大写的人第479章 四大天王第224章 哲学家第62章 百年老店第176章 吃大户第39章 28个半第472章 煽风点火第393章 忘年交第494章 福星与克星第277章 弄死哥吧第642章 为钱疯狂第64章 大神第708章 山羊驮砖第167章 怅然若失第642章 为钱疯狂第300章 自保与担当第294章 死神来了第323章 龙霸天第270章 公主驾到第626章 分秒必争第717章 吓着老哥了第84章 调教美女第731章 三千岁第197章 金发女郎第259章 好享受第681章 无中生有第222章 来世与今生第397章 琢磨第141章 背后的女人第540章 采处第18章 独占花魁第334章 墙倒众人推第210章 一肚子邪火第368章 江阴,江阴第346章 红与黑第330章 血雨腥风第31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33章 一查到底第113章 天才与疯子第490章 石磊更名为日晶第469章 判若两人第282章 吃透一个人第633章 弯道超越第166章 伟大的小人第528章 共用情妇第318章 天生尤物第277章 弄死哥吧第732章 生命之河第375章 华西,华西第227章 七爷与七品第324章 王八蛋第640章 哪个不眼红第156章 1号与0号第675章 好吃难消化第47章 敢教日月换新天第344章 这才是政治第725章 幸福与性福第443章 最后一战第453章 猎艳第340章 贪污犯第736章 活化石第721章 袭胸第101章 捉奸第581章 人各有志第63章 身价第291章 见面会第629章 我有罪第425章 转圈推磨第336章 兵败西山第597章 出殡第167章 怅然若失第609章 控股风云集团第560章 水涨船高第105章 天外有天第419章 见光死第31章 难题第190章 庐山会议第360章 节外生枝第395章 叫板大中华第350章 带电的眼神第584章 爱的呼唤第738章 第五权力家族第33章 英雄救美第125章 想吃你的馒头第686章 千两茶第461章 大赢家第45章 惊涛骇浪第331章 气冲宵汉第295章 临战第149章 玉玺第422章 歪打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