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反击

第二天,顾秋巡视达州市,针对达州当初种植的林木,顾秋做了重要的指示,要维护,护理,保证林木的良好长势,要把绿化,环保达州,做为重点来抓。

有人提出质疑,全世界都在发展经济,为什么抓住环保这个话题不放?

顾秋笑了,到时你们就知道了。

其实,现在就有很多人知道了。

达州现在被打造成为宜居达州,顾秋当初就想好了,别的地方都在大肆引进工业,当周边城市都发展了,饱和了。那么他们是不是需在一个地方来居住?

当然,这些有钱人寻找的地方,绝对不是一片普通的土地,他们要寻找,那种青山绿水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只有达州才有。

顾秋开玩笑似地说,“他们寻你们的时候,你们必须逐步开放,不要一窝蜂似的,让他们挤进来。要学会开发商卖楼盘的方式,把你们的地,按自己的规划卖出去。要把最好的地段,留在后面。到时,还不是你们说了算?”

有人笑了起来,的确有意思,顾秋这个方法,肯定是可行的。现在的达州,正是按他的方式在进行。

顾秋说,“你们说,这是不是经济学?到时他们赚了钱,等于为你们打工,把钱投到你们这里。”

达州正有计划,开发一片别墅区。

而且是高档别墅区,这就是针对那些有钱人来的。

顾秋在达州,巡视了二天,看到达州的现状,他觉得还算是满意。他又对冯太平说,“治安问题,依然是个大问题,你要抓好,千万不能松懈,一旦松懈了,你想抓就抓不起来了。”

冯太平点点头,说我们会努力抓好工作。

自从程暮雪去了省里进修,冯太平就经常到顾秋那里请示,有时打打电话,有时亲自上门。

他对顾秋一直心存感激,这也是顾秋在宁德,不可动摇的队友之一。

从达州回来之后,顾秋就针对达州之事,在会议上做了报告。他有一个想法,要把宁德五个市县,做成五种产业。

顾秋说,“我们要打造宜居达州,工业宁德,农业方城,旅游竹昌,和贸易凤仪,五个地区,五种特色。”

这是顾秋上任以来的新构想,突出五个县市的特色,宜居达州,已经有了效果,宁德市县,一直都以工业突出。方城这地方,发展农业也不错,地势平坦,适合耕种,有利于工业化草作。至于以前左安邦一直想发展的竹昌,就做旅游城市来打造好了。

这本是最佳方案,顾秋提出来之后,很多人在心里觉得,这个方案不错,顾市长还是真有两个刷子。

宣传部方素芬看着顾秋,在心里暗道:顾市长的确是个人才,只是不知道左书记会不会同意他这个方案。

常务副市长也在心里嘀咕,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只想着一窝蜂一样,做项目,做项目,就是没有突出它们之间的物色。光从这一点上,我就不如他。

好几名领导,也在心里这样嘀咕。

顾秋说,“现在搞改革开放,所有的地方,所有的城市,一窝蜂似的上了,不管什么项目,不管是不是有利于发展,他们就帮你上。留下的后遗症一大堆,结果每个城市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抢客户,大家把政策一压再压,搞得大家都不痛快,投资商呢,赚了钱就跑。所以我们就是要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各做各的,突出自己的优势,以免兄弟县市之间的竞争。”

顾秋的话,令很多人都在心里佩服。

而且这种事情,大家又不是没经历过,他们心里清楚,要是早一点实行这个方案,就不会闹得大家都不痛快了。

顾秋说完之后,很多人在心里认同了这一方案。

可左安邦一直没有表态,他一直在本子上写什么。

等顾秋说完,他才说了,“顾秋同志的话,听起来不错。但是也不能规定那么死,我们不能用条条框框来限制各级市县的发展。现在这样定下来,无疑是制约了其他地方的发展。虽然有利于个别地方,但是你们也不想想。就拿竹昌来说,你准备搞旅游,那人家凤仪市也有旅游景点,你不许他搞,这对他不公平吧!还有,人家都在搞工业,你又不让方城搞工业。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工业发展比农业发展要快。他们的工业上不去,经济也就上不去,经济上不去,排名就要靠后,你说他们会不会同意?肯定不行。”

左安邦看着大家,“我们抓工作,不只能务虚。政府的工作,关键还是要务实。我们更加不可以,坐在办公室,拍拍脑袋做决定,一定要亲临每个地方,看过它们的实际情况,只有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把经济真正搞上去。”

左安邦说,“以前,很多地方都是这样。每次换届,上来一批领导,换一种思想。走一批领导,又换一种口号。我不赞同喊口号似的抓工作,不务实,这是不行的。”

大家明白了,左安邦还是坚持自己的风格,不准备给顾秋任何机会。也就是说,他盯死你,不让你表现自己。

不管你提出的建议是好还是不好,他都否决。

顾秋看到他这么说,心里自然明白,“左书记可能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我不是说,打造宜居达州,工业宁德,农业方城,旅游竹昌,就是禁止他们做其他事,我们只果突出他们的风格。我们突出的重点,好比是红花,红花还有绿叶来扶持不是?所以,每个地方,都有它的特色。这也好比写文章,有重点,有要点。有主角,也有配角。左书记不知是否理解我的意思?”

左安邦气得一脸铁青,我的理解能力有问题?你这话也太伤人了吧!哪有这样说话的?

他看了眼大家,扬声道,“我只是希望,不要喊口号,要务实,毕竟我们不能靠喊口号发展经济。”

顾秋道,“这个自然,政府的工作,必须落到实处。我们的出发点,就是为人民服务,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决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也是我们政府存在的必要和根本。”

左安邦看了眼刘卫国,刘卫国道:“我看这事还是缓缓吧,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决定,怎么发展地方经济,要顺其自然。我们要是把它们都规划死了,反而失去了原有的活力。所以我说,还是由下面的班子自由发挥,毕竟我们不是大锅饭,不能平均分配。只有让他们自由发挥,才能知道谁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我们才知道什么样的干部可以栽培,可以提拨。”

组织部长颜学全道,“虽然我不是管经济的,但是我也觉得我们不能搞平均主义,不能给搞命题作文。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们只要看到他们写出亮点就行了。如果人家本来擅长写人物,你非得让他写其他的,这也是为难他们不是?”

方素芬看到大家都开始表态了,心里就明白,这些人的观点,并不一定从真正有意义的角度出发,他们维护的只是左书记的尊严。

所以,是是非非,并没有什么具体,明显的界线。

有时你说是,他就是,你说不是,他就不是。

方素芬没有表态,她知道左安邦不需要她表态,所以她不说话。

顾秋看到他们都这么说,再争下去也没什么意义,所以他就决定缓缓,找个好的机会,把方案定下来。

左安邦看到顾秋不说话了,在心里在冷笑一下,“那就先到这里吧,散会!”

ps:三更到,还有一章!

第918章 看陈燕第206章 无奈之举第64章 陈燕的下落第194章 手眼通天第512章 强大的背景第77章 两女夜奔顾秋第1313章 陪领导第598章 飞“黄”腾达第919章 领导,父亲,女儿第1005章 厅长有约第910章 固本培元药第575章 偷梁换柱第1398章 晓静归来第578章 我想抱你一下第1067章 边陲州上任第1096章 庆祝一下第950章 秘密调查第271章 周市长的脾气第321章 引蛇出洞第952章 程暮雪的老同学第860章 疯狂吧,若兰第1373章 气出病来了第171章 《凤求凰》第987章 方素芬上门第1438章 这个梁乔林第576章 阳奉阴违第460章 大山里的恩人第620章 寡妇村第1281章 朱媚儿第371章 挂职长宁第100章 姐,我想了第1425章 共享了这个男人第1321章 我不叫顾北第690章 左安邦首次接触夏芳菲第1001章 阳书记下来视察第1517章 吞并之战第142章 香艳无边第1172章 求字第365章 挂职长宁第888章 左书记的良苦用心第1276章 老处男第1426章 能把人气死第378章 挂职长宁第968章 害人害己第208章 变故第1041章 捐款第699章 柳暗花明第851章 白氏噩耗第1216章 偶遇何少丽第682章 受了委屈还不让说第828章 宁家儿女第1235章 若兰的孩子第924章 解释第759章 击毙第73章 智斗第1124章 双娇亲临武源市第4章 陈燕的故事第997章 只打雷不下雨第1404章 送给你的福利第1060章 调解第1205章 女市长危机(2)第966章 高层太极第1521章 跟宁雪虹吃饭第843章 顾宁联手第1459章 夜赴武源第1545章 江龙准备的接风宴第1015章 调查组的困惑第1487章 一波三折第1134章 暮雪查出来的秘密第395章 挂职长宁第784章 总算让他死心了第1187章 从彤施善第847章 老领导大义第1047章 因为我有了第1367章 被拉进了浴室第1083章 撞到枪口上了第1198章 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第244章 带入房间第1171章 政府的态度第155章 乡下人第335章 组织部长第1402章 当时杨竹英会怎么想第483章 老段被人打了坚守到最后一分钟第659章 埋下了祸根第876章 在郊外第494章 两位市长的印象第1163章 她就是你的亲姐姐第319章 便宜的女朋友第1472章 宁家表哥第664章 若兰路第249章 女行长(3)第634章 生了个大胖儿子第269章 报应第456章 抓了个大人物第1442章 两极现象第1157章 莺燕的性格第1061章 芳菲姐,我想睡了第1210章 顾秋形象第1247章 越弄越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