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一章 龙脉(六)

俗语云:一将功成万骨枯。免费txt小说网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似乎在历史中是屡见不鲜的。想盛唐前,太宗李世民于玄武门前弑杀建成、元吉两兄弟,自此之后,二人便常以凶恶面目现于人前,且被渐渐淡忘,竟落得一个凄凄惨惨戚戚的下场。然而历史就是如此:不吝用最华丽的辞藻赞美胜者,对败者却只字不提。

在努尔哈赤的王位继承问题上同样存在一场血雨腥风的斗争,这场斗争的直接结果就是大皇子爱新觉罗诸英出局并且丧命,而四贝勒皇太极最终荣登皇帝宝座,成了闻名天下的清太宗。结合通辽的地势与法阵在图志中的解释,我断定这尊双龙泽水阵就是努尔哈赤为诸英所建的,而这个法阵的存在也再次验证了吴三桂密室中那句“大清龙脉在关东”的真实性。

依照图志中的描述,这诸英究竟犯了何等的大罪,竟使得努尔哈赤做出虎毒食子决意呢这其中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隐情。翻开满文老档的后半卷,在达因哈依晚年所记录的一整卷里又对诸英由生到死、由盛到衰的全部介绍。

诸英为第一位大福金1佟佳氏所生,是努尔哈赤十六个儿子中的最长者。努尔哈赤起兵时,诸英只有四岁,由于自幼就生活在父亲勇武的光芒中,他自然也习得一副能征善战的好本事。达因哈依在满文老档中对他的评价很短但很精辟,全文只有十五个字:“性直率,自幼随征,骁勇惯战,军功累累”。可见他确实是一位能够继承衣钵合格皇子。也正是因为如此,努尔哈赤早早便确立了他的嗣子地位。

翻开满文老档卷一,几乎随处可见诸英在历次军事行动中充当的重要地位:万历二十六年,褚英与巴雅喇、噶盖、费英东统兵一千征讨东海女真安楚拉库路,他不畏艰险,星夜行军,火速将二十余个屯寨收复,率兵大获全胜,在军中树立极大威信,更被父王赐以洪巴图鲁意为足智多谋的勇士的美号,时年诸英十七岁。此次大捷之后,诸英又参与了无数个大战小仗,均是做到了身先士卒的表率,在关外逐渐闯出了相当了得的名号。

时间转眼到了万历三十五年的正月,诸英与三叔舒尔哈齐、二弟代善两人护送新归顺的部众返回建州。在归途中,乌拉部贝勒布占泰派大将博克多率领一万兵马横行拦截。双方在图们江畔的乌碣岩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在大战中,舒尔哈齐为了保存实力,率本部将领畏葸不前,观战不动,将士气丢得十足。新归顺的部众眼见如此均透露出十分丧气的表情。正在此时,左右两边各有一队军士拍马而出,众人观瞧,领头的二人正是大皇子诸英与二皇子代善。

一千人对一万人,这本是不可能胜利的战争,但诸英竟凭着一股舍身的意志做到了。此战过后,努尔哈赤极度赞赏诸英,更是委以他更多的兵权。而悲剧也由此开始了:由于诸英平时性格孤僻耿直,对工于心计之举嗤之以鼻,使得其他四名兄弟与五位大臣均站出来与他作对。俗语云:三人成虎,固若金汤的镔铁黄铜都能够被众人的口舌所融化,就更别提难于猜测的人心了。在众人多次的诋毁之下,努尔哈赤开始对长子生疑起来。

但诸英的脾气实在太过倔强,按照达因哈依的描述,他身处矮檐时不仅不懂得低头认错,反而与父王斗起气来,甚至解释都不解释,放言杀剐存留任凭摆布,摆出一副誓不低头的姿态来。

努尔哈赤此时已经有些动摇了,但他依然没能狠心对诸英做出什么惩治来。在此期间,努尔哈赤定然参照了风水图志之中的解释,把嗣子不肖归结到王气不畅的原因,而眼前这座双龙泽水阵的作用,不出所料就是为了捋顺王气而建立的。

说到这儿,洪屠户与户老三均频频点头,对我的意见表示赞同。胡老三在感叹之余不禁对这两本奇书的存在大感兴趣,接连不断地提出一连串的疑问,而我只有将诸事都推脱到已故的燕叔身上才从中解脱出来。

“那诸英的命运究竟如何了”,洪屠户向来不喜欢听戛然而止的故事,便继续向我追问。

“谣言虽多,但太祖苦于没有证据便将他释放了。但自此之后,许多重大的军事行动太祖已刻意不再让诸英参加。随着年更日累,诸英愈加感到自己的形势危急,愤恨之下便在自己的行宫之内扎稻草人诅咒父亲兄弟,久而久之,这事情竟然败露了。在朝臣的强烈抗议之下,努尔哈赤最终终于决意将诸英处死”

“唉都说虎毒不食子,敢情这也是句假话”,洪屠户听后仰天长叹一声。

权力,无所不能的权力满足的是无穷无尽的欲望。在欲望的枷锁之上,哪怕是骨肉亲情这些常人看得最重的东西也会变得分文不值,这便是欲望的罪孽啊无边的欲孽我不禁感叹道。

“好了,他们爷们儿的恩怨咱管也管不着。现在歇也歇够了,眼下最重要的是赶紧回抚松救四哥出来”,胡老三说完拍拍屁股上的尘土,站起身来就要下山。我二人也跟在他身后,不出一个半时辰三人便从这大顶山上下来。

行至山脚,我恋恋不舍地朝后又望了一眼,只见远处山峦起伏,显得异常巍峨壮阔。而山两旁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树木在云雾的缭绕之中若静若动,仿佛是得了道的生灵一般。回过头来,我继续打起精神随着洪胡二人向前赶路。行至傍晚,三人终于彻底跨过辽宁边界到达了让我魂牵梦萦的吉林。

天已些许擦黑,好在山下正有一座贩马的集市。十多名尚未开张的山民见天色已晚,便要牵着各自的马驹往家里返。好容易看见些人我哪能轻易放过,便与邻近的一位老者搭话:“大伯,请留步”

“哦小哥要相相俺的马么”,老者一开腔,一股久违的山东口音冒了出来,敢情他也是个闯关东的。

“不,不是”,我连忙摆手道,“我们是打远处来的,想去往抚松镇办事,天色晚了,我们想借问您一声,这附近是否有客栈可以入住”

“哦”,老者会意地点了点头,“客栈没有,驿站倒有一间,不过那都是官老爷们住的地方,但不知你们可否有过往的凭文”

“老乡,俺们就是倒腾山货的,哪有什么凭文哪”,胡老三也接道。

“诶呦,听口音你也是山东来的”

“正是,俺这次就是从胶澳赶回来的”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老者紧握胡老三的手,“你们倘若不嫌弃,倒可以随俺一同回家,在小老儿的蜗居对付一宿”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胡老三应道。

老者简单收拾一下行李,牵着小马在前面引路,我三人在后面紧紧跟随,不出半个时辰便来到一间低矮的土坯房前。看得出来,老者的院落虽然围得不小,但土坯房着实太过陈旧,微风吹过,自土墙上拂起阵阵的黄烟,邻近房前,我赶紧将眼睛闭上,以免土面迷了眼睛。微风吹完,我擦了擦眼角的灰尘,又将眼睛缓缓睁开,待我抬头将视线重新聚在土房时,面前一名老太正冲着我邪笑。

闻见此景,我惊得一身冷汗,赶紧招呼洪胡二人观瞧,待三人再次顺着我的手指观看时,那老太已然踪迹不见了。就像一切从未发生过一样,老太所在的位置除了一把秃毛的笤帚之外再无他物。

我倒吸了一口冷气,闹得摸不清头脑。

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三章 龙脉(八)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九章 决战(七)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五章 闯关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五十五章 - 决战(十三)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六章 决战(四)第七章 山规第五十一章 孽欲第十四章 老鹰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三章 结义第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五十八章 - 决战(十六)第三十四章 突变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章 激战(二)-第十章 参场(四)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五章 - 探宝(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五章 开战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十二章 - 日记(一)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九章 - 探宝(五)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八章 决战(六)第三十四章 突变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五十章 决战(八)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四章 遭陷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九章 - 探宝(五)第五十二章 艳变第六十八章 斗鸡(三)第六十三章 盗墓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三章 重返(十一)第七十九章 蚁惑第七十八章 有隙第三十六章 出海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十八章 - 日记(七)第二十五章 大白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一章 重返(九)第三十六章 出海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章 - 精武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五章 - 重游第五章 赴宴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十六章 - 日记(五)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八章 - 水怪第三十五章 利器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七章 龙脉(十二)第九十四章 奇族(二)第十六章 石盒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五章 闯关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九章 - 瞒天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四十一章 拜山(三)第四十四章 整备(一)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一章 暗杀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五十六章 - 决战(十四)第九十三章 奇族(一)第十一章 放山第四十一章 观虎(一)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五章 龙脉(十)第九十三章 奇族(一)第九十三章 奇族(一)第五十七章 云南(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五章 - 探宝(二)第八十二章 三婴(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六十章 - 重逢第七十章 斗鸡(五)第六章 山神第二十四章 遭擒第九十七章 破阵(三)第五十五章 施计第九十一章 捉鬼(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七章 龙脉(三)第四十九章 海阵第五十四章 方家第六十五章 谈判(二)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三章 结义第九十七章 破阵(三)第七十六章 曹氏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一章 - 虎穴第四十六章 玉诱(一)第五十七章 云南(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六章 龙脉(二)第十九章 寝宫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二章 拜寿第三十五章 利器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三章 龙脉(八)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九章 - 探宝(五)第四十九章 海阵第四十七章 玉诱(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二章 重返(十)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一章 - 虎穴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七十一章 - 日记(十)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七章 真相第六十八章 斗鸡(三)第六十九章 斗鸡(四)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五章 开战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三十八章 龙脉(十三)第四十二章 观虎(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七章 龙脉(三)第二十四章 遭擒第九十二章 捉鬼(三)第八十八章 逼毒(二)第二卷 重返关东 第二十七章 龙脉(三)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八章 杀计第六十四章 谈判(一)第四十五章 整备(二)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章 - 精武